共26187,分1746頁顯示
上一頁 187 188 189 190 191 193 194 195 196 下一頁
其它辭典
陳宓(字 師復(fù) 號 復(fù)齋 世稱 復(fù)齋先生 )程公說(字 伯剛 號 克齋 )丁本( 木 字 子植 號 松山 )丁木(字 子植 號 松山 )高似孫(字 續(xù)古 號 疏寮 )李閎祖(字 守約 號 綱齋 )劉剛中(字 德言 號 琴軒 )樓澤(號 唯心居士 正因 )潘友文(字 文叔 號 櫟庵 世稱 潘佛子 )錢厚(字 德載 號 竹巖懶翁 )史定之(字 子應(yīng) 號 月湖漁老、月湖老樵 )史公亮(字 少弼 號 云莊叟 )釋法薰(號 石田 佛海 彭 )蘇思恭(字 欽甫、德甫 號 省齋 )王益祥(字 謙叔 號 止軒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71—1230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師復(fù),號復(fù)齋。陳定弟。少從朱熹學(xué)。歷泉州南安鹽稅,知安溪縣。寧宗嘉定七年,入監(jiān)進奏院,上書言時弊,慷慨盡言。遷軍器監(jiān)簿,又上言指陳三弊。出知南康軍,改南劍州,救災(zāi)濟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閣主管崇禧觀。有《論語注義問答》、《春秋三傳抄》、《讀通鑒綱目》、《唐史贅疣》等。
全宋詩陳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師復(fù),學(xué)者稱復(fù)齋先生,莆田(今屬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門,長從黃干學(xué)。以父蔭入仕。寧宗慶元三年(一一九七),調(diào)監(jiān)南安鹽稅(本集《丁巳選調(diào)》)。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縣(明嘉靖《安溪縣志》卷六)。七年,入監(jiān)進奏院,遷軍器監(jiān)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彌遠,出知南康軍。任滿,改知南劍州,創(chuàng)延平書院。十七年,命知漳州,聞寧宗卒,乞致仕。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起提點廣東刑獄,未上,主管崇禧觀。紹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贈直龍圖閣。有《復(fù)齋先生龍圖陳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見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傳?!£愬翟?,以清抄《復(fù)齋先生龍圖陳公文集》(藏南京圖書館)為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飭,但錯漏極多,除少量酌校有關(guān)書引錄,大量明顯形誤字、別體字徑改;涉及文義的誤字,改后加校;部分無法確定的錯漏,加校。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九五四陳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師復(fù),號復(fù)齋,莆田(今福建莆田)人。陳俊卿子。少登朱熹之門,長從黃干游。以父任監(jiān)泉州南安鹽稅,主管南外、西外睦宗院,知安溪縣。嘉定七年入監(jiān)進奏院,遷軍器監(jiān)簿。出知南康軍、南劍州,創(chuàng)延平書院以養(yǎng)士。寶慶二年,提點廣東刑獄,三上章辭不就,以直秘閣主管崇禧觀。紹定三年卒,年六十。所著書有《論語注義問答》、《春秋三傳鈔》、《讀通鑒綱目》、《唐史贅疣》及文集數(shù)十卷。見《宋史》卷四○八本傳,吳師道《陳師復(fù)哀辭》(《敬鄉(xiāng)錄》卷一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71—1207
【介紹】:
宋眉州眉山人,字伯剛,號克齋。第進士。官邛州教授。力學(xué)著述,尤精《春秋》經(jīng)傳。聞吳曦以蜀叛,毀車服抱經(jīng)奉父入山,悒悒而歿。著述甚多,存者僅《春秋分紀》。
全宋文·卷六九四五程公說(一一七一——一二○七),字伯剛,號克齋,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人。年二十五登進士第,試廣都縣簿,官邛州教授。開禧三年三月卒,年僅三十七。公說精于《春秋》學(xué),著有《春秋分記》九十卷(存)、《左氏始終》三十六卷、《通例》二十卷、《比事》十卷,又有《語錄》二卷、《士訓(xùn)》一卷、詩文二十卷、《程氏大宗譜》十二卷。見劉光祖《程伯剛墓志銘》(《春秋分記》卷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名或作木。宋臺州黃巖人,字子植,號松山。丁世雄子。嘗從葉適游。寧宗嘉定四年進士。初授池州青陽令,累官至澧州通判。致仕家居,為園名“松山林壑”,日吟詠其間。四方來從學(xué)者甚眾。有《東嶼稿》。
人物簡介
全宋詩丁木,字子植,號松山,黃巖(今屬浙江)人。嘗從葉適游。寧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進士,知青陽縣。擢禮部郎官、右司諫,轉(zhuǎn)左司諫,以言事出通判澧州。致政家居。有《東嶼稿》,已佚。清嘉慶《太平縣志》卷一二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231
【介紹】:
宋紹興馀姚人,字續(xù)古,號疏寮。孝宗淳熙十一年進士。歷校書郎、會稽主簿、處州守。為官貪酷,諂事韓侂胄,為人所不齒。其讀書以奧僻為博,作文以怪澀為奇。有《疏寮小集》、《剡錄》、《史略》、《子略》、《騷略》、《緯略》、《蟹略》、《硯箋》、《唐樂曲譜》、《唐科名記》等。
全宋詩高似孫,字續(xù)古,號疏寮,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清康熙《鄞縣志》卷一○),一說馀姚(今屬浙江)人(清光緒《馀姚縣志》卷二四)。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進士,調(diào)會稽縣主簿。寧宗慶元六年(一二○○)通判徽州,嘉定十七年(一二二四)為著作佐郎。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知處州。晚家于越,為嵊令史安之作《剡錄》。有《疏寮小集》、《剡錄》、《子略》、《蟹略》、《騷略》、《緯略》等。事見《南宋館閣續(xù)錄》卷八、《宋史翼》卷二九。 高似孫詩,以汲古閣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疏寮小集》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兩宋名賢小集》(簡稱名賢集),為第一卷。以輯自《四庫全書》本《蟹略》、《百川學(xué)?!繁尽厄}略》之詩,為第二卷。《后村詩話》、《天臺續(xù)集別編》等書所錄之詩及斷句,編為第三卷。
全宋文·卷六六四七高似孫,字續(xù)古,號疏寮,慶元府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文虎子。少有俊聲,登淳熙十一年進士,為會稽縣主簿。歷官校書郎,著作佐郎,徽州通判,后為禮部侍郎、知處州,以中大夫提舉崇禧觀。卒贈通議大夫。似孫博雅好古,著有《剡錄》、《史略》、《子略》、《緯略》、《騷略》、《疏寮集》、《文苑英華纂要》等,今多存。見《宋史翼》卷二九,《南宋館閣錄》卷八,《直齋書錄解題》卷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邵武光澤人,字守約,號綱齋。李呂子。寧宗嘉定四年進士。早承家學(xué),后從朱熹游,篤志學(xué)問,熹留之家塾,為編《中庸章句或問輯略》。調(diào)臨桂主簿,辟古田令,改廣西經(jīng)略安撫司干官,為政勤慎明恕。有《師友問答》。
全宋詩李閎祖,字守約,號綱齋,光澤(今屬福建)人。寧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進士,調(diào)臨桂主簿。歷古田令,終廣西經(jīng)略安撫司干官。事見《宋元學(xué)案》卷六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邵武軍光澤人,字德言,號琴軒。寧宗嘉定四年進士。少喜老莊荀揚之書,后師從朱熹,遂潛心于理學(xué)。朱熹易其字為近仁。與黃干友善,切磋之益居多。既歸,自筑室講學(xué),從游者甚眾。歷官漢陽簿、蘭溪丞。有《師友問答》、《西溪奇語》等。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九四五樓澤,自號唯心居士,法名正因。嘉定四年刻《無量壽佛贊注》。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婺州金華人,字文叔,號櫟庵。潘畤從子。寧宗開禧初知昆山縣,寬慈愛人,人稱潘佛子。嘉定中官提舉福建常平茶鹽公事。朱熹、呂祖謙皆與友善。學(xué)行為陸九淵所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杭州臨安人,字德載,號竹巖懶翁。寧宗慶元二年進士。嘉定中為常熟令。工詩。有《竹巖拾稿》。
全宋詩錢厚,字德載,號竹巖懶翁,臨安(今屬浙江)人。寧宗慶元二年(一一九六)進士。嘉定七年(一二一四),知常熟縣。八年,避親離任。事見《咸淳臨安志》卷一六、《琴川志》卷三。今錄詩六首。
全宋文·卷六六四八錢厚,字德載,號竹巖懶翁,臨安(今浙江杭州)人。慶元二年進士,曾為溫州教授,嘉定中官常熟令。著有《竹巖拾稿》。見《直齋書錄解題》卷三,《宋詩紀事》卷六二,《宋詩紀事小傳補正》卷四,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明州鄞縣人,字子應(yīng),號月湖漁老。史浩孫。以祖恩補修職郎。歷知昭武、蘭溪二縣。寧宗開禧中,知吉州。嘉定間,知饒州,廣浚城河。有《鄉(xiāng)飲酒儀》、《饒州志》等。
全宋詩史定之,字子應(yīng),自號月湖老樵,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浩孫。以祖恩補修職郎,授豫章丞。寧宗慶元五年(一一九九)知邵武縣(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四),改知蘭溪縣。開禧三年(一二○七)知吉州。嘉定間知饒州。有《月湖集》,已佚。事見《甬上宋元詩略》卷九,民國《鄞縣通志·文獻志》有傳。
全宋文·卷六九四○史定之,字子應(yīng),自號月湖漁老,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史浩之孫。以祖恩補修職郎,慶元四年知邵武,繼知蘭溪。開禧中知吉州,嘉定間知饒州,嘉定十五年知池州。著有《鄉(xiāng)飲酒儀》、《太極圖論》、《易贊》、《蓍說》、《饒州志》、《番陽志》。見陸游《渭南文集》卷二○《邵武縣興造記》,《宋史》卷一五七、二○○、二○八,《宋元學(xué)案》卷七四。
人物簡介
全宋詩史公亮,字少弼,自號云莊叟,眉山(今屬四川)人,寧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進士,官成都府司戶參軍。有《云莊集》,已佚。事見《鶴山集》卷五二《史少弼云莊集序》。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法薰(一一七一~一二四五),號石田,賜號佛海,俗姓彭,眉山(今屬四川)人。年十六出家,從丹棱石龍山法寶院智明。年二十二薙發(fā)受具戒。南游湖湘,江西疏山柏庭文、懷衲褳皆延留之。未幾至浙見無用全于天童,見秀巖瑞、空叟印于鄮峰。往依吳門穹窿破庵禪師,破庵遷吳興鳳山資福,使為知藏。資福散席,又遍謁靈隱松源岳、凈慈肯堂充、華藏遁翁演。后往霅川道場,即挽以分座。寧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入平江府高峰寺出世,八年,住平江府楓橋普明寺。十六年,住建康府太平興國寺。理宗寶慶元年(一二二五),遷臨安府凈慈報恩光孝寺。端平二年(一二三五),遷景德靈隱寺。淳祐五年卒,年七十五。為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禪師法嗣。有《石田法薰禪師語錄》四卷,收入《續(xù)藏經(jīng)》。事見《語錄》及所附大觀撰《行狀》。 釋法薰詩,依《語錄》卷次輯編為三卷,輯自他書者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九七二法薰(一一七一——一二四五),號石田,俗姓彭,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年十六從丹棱石龍山法寶院智明出家,后隨破庵祖先禪師學(xué),遂得其法。歷住高峰、楓橋、鐘山、凈慈、靈隱諸剎。淳祐五年卒,年七十五。其講法之語、題跋偈頌,由門弟子輯為《石田法薰禪師語錄》。見《語錄》后所附《行狀》,《補續(xù)高僧傳》卷一一。
補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法薰。號石田。眉公彭氏子也。生而慧敏。三四歲時。見僧即喜。年十六從丹棱石龍山法寶院智明出家。二十二薙發(fā)受具戒。游方至石霜。禮雷遷塔。述偈曰。一念慈容元不隔。何須特地肆乖張。平高就下婆心切。惱得雷公一夜忙。薰名因是大著。聞吳門穹窿破庵先禪師道望。遂往依焉。一見知為法器。室中舉世尊拈華迦葉微笑。薰云。焦磚打著連底凍。赤眼撞著火柴頭。破庵陰奇之。每于日用語默。故起其疑。薰于是決志。依棲隨時咨詢。與無準范。日相激勵。后見松源岳??咸贸?。遁庵演。咸謂。其從作家爐韛中來。自不同也。初住蘇州之高峰。次遷楓橋。鐘山虛席。亦補其處。寶慶初。遷凈慈。端平二年。遷靈隱。淳祐甲辰三月望。示徒云。但得本莫愁末。喚甚么作本。喚甚么作末。松柏千年青。不入時人意。牡丹一日紅。滿城公子醉。山僧恁么道。若有不肯底是我同參。弟子繪像求贊。有云。末后一句。分付廚山。眾訝之。明日示疾而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泉州晉江人。字欽甫,一作德甫,號省齋。寧宗嘉定四年進士。篤意朱熹之學(xué),踐履堅確。除興化軍教授,以理義之實,革詞藻之華,士風(fēng)翕然為變。調(diào)韶州教授。有《省齋文稿》、《曲江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福州閩縣人,字謙叔,號止軒。孝宗淳熙十一年進士。光宗紹熙中為建康府教授,修學(xué)校,增生徒。遷樞密院編修官、崇政殿說書。出知寧國,改處州,時嚴禁“偽學(xué)”,因乞祠去。后遷江東提刑,因里人陳自強居相位,引嫌歸。
全宋詩王益祥,字謙叔,長樂(今屬福建)人。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進士(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三)。光宗紹熙五年(一一九四),為建康府教授(《景定建康志》卷二八)。寧宗慶元二年(一一九六),由知處州任罷(《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三三)。開禧二年(一二○六),除樞密院編修官,遷監(jiān)察御史(《中興東宮官僚題名》)。嘉定二年(一二○九)知楚州(《宋會要輯稿》食貨六之三二)。七年,由江南東路提點刑獄任罷(同上書職官七五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