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187,分1746頁顯示
上一頁 182 183 184 185 186 188 189 190 191 下一頁
其它辭典
林仲虎(字 景瞻 號 定窗 )彭欽(字 仲恭、仲敬 號 澹齋 )釋居簡(別稱 北澗簡 居簡 王、龍 字 敬叟 號 北澗 )董夢程(字 萬里 號 介軒 )傅誠(字 至叔 號 雪澗 )李仲光(字 景溫 號 肯堂 )梁文奎(號 鈍庵 )林執(zhí)善(字 成己 號 克齋 )劉彌邵(字 壽翁 號 習靜 )馬遠(字 遙父 號 欽山 )蘇森(號 竹莊 字 仲嚴 )耶律留哥(號 中京 )詹阜民(字 子南 號 默信 )張淏(字 清源 號 云谷 )趙汝淳(字 子野 號 靜齋 )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德州寧德人,字景瞻,號定窗。林仲麟弟。寧宗慶元二年中武進士。開禧二年,副李壁使金,以風節(jié)著稱。官終廣州觀察使。能屬文,尤長于詩。有《百將傳》、《出疆唱酬集》。
全宋詩林仲虎,字景瞻,號定窗,寧德(今屬福建)人。寧宗慶元二年(一一九六)武進士。開禧間充使金通謝副使(明嘉靖《福寧州志》卷八)。嘉定二年(一二○九),知安慶府(《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三四)。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64—1228
【介紹】:
宋臨江軍清江人,字仲恭,一字仲敬,號澹齋。彭龜年子。寧宗嘉定四年,以父蔭授軍器監(jiān)主簿?;蛴麆h龜年所編《內(nèi)治圣鑒》,持不可,遂請外,添差嘉興府通判,移潭州。監(jiān)司表其廉平,擢知峽州,有政績。后被劾奉祠,主管華州云臺觀。有《澹自鏡》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僧。潼川人。俗姓王,字敬叟。理宗嘉熙中奉敕住凈慈光孝寺。有《北澗集》。
全宋詩釋居簡(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號北澗,潼川(今四川三臺)人。俗姓龍(《補續(xù)高僧傳》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廣福院圓澄得度,參別峰涂毒于徑山,謁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訪諸祖遺跡。歷住臺之般若報恩。后居杭之飛來峰北澗十年。起應(yīng)霅之鐵佛、西余,常之顯慶、碧云,蘇之慧日,湖之道場,詔遷凈慈,晚居天臺。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臘六十二。有《北澗文集》十卷、《北澗詩集》九卷、《外集》一卷、《續(xù)集》一卷及《語錄》一卷。《補續(xù)高僧傳》卷二四、《凈慈寺志》卷八、《靈隱寺志》卷三、《新續(xù)高僧傳》四集卷三有傳?!♂尵雍喸姡匀毡緫?yīng)安七年(一三七四)刻《北澗詩集》及日本貞和、觀應(yīng)間(相當于元惠宗至正時)翻刻宋元舊本《外集》、《續(xù)集》為底本(以上均藏日本內(nèi)閣文庫)。另從《大藏經(jīng)·北澗居簡禪師語錄》等書中輯得之詩作,編為第十二卷。
全宋文·卷六七九八居簡(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俗姓王(一云姓龍),潼川(今四川三臺)人。依邑之廣福院圓澄得度,參別峰涂毒于徑山,復往育王見佛照,機相契,自是往來其門十五年。久之,出住臺之般若,遷報恩,英衲爭附,錢厚、葉適皆折節(jié)問道。時真德秀為江東使者,虛東林命之,以疾辭,乃于飛來峰北澗掃一室以居,人以「北澗」稱之。后出主鐵佛、顯慶、碧云、慧日諸寺,嘉熙初奉詔主杭州凈慈寺,所至道化大行。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臘六十二。。見《補續(xù)高僧傳》卷二四、《新續(xù)高僧傳四集》卷三。
補續(xù)高僧傳·雜科篇居簡。字敬叟。潼川王氏子。資質(zhì)穎異。初見佛書。必端坐默觀如宿習。依邑之廣福院圖澄得度。參別峰涂毒于徑山。沉默自究。一日閱萬庵語。有省。遽往育王。見佛照。機相契。自是往來其門十五年。一時社中耆碩。無不忘年與交。走江西。訪諸祖遺跡?,撝贉亍L掌大慧之記。庵于羅湖。纂所聞成書。發(fā)揮祖道。與師議論大奇之。以大慧居洋嶼庵竹篦。付之師巽焉。久之。出住臺之般若。遷報恩。英衲爭附。鴻儒竹巖錢公。水心葉公。皆折節(jié)問道于足下。大參真西山。時為江東部使者。虛東林命之。以疾辭。乃于飛來峰北澗。掃一室居十年。人不敢以字稱。因以北澗稱之。起應(yīng)霅之鐵佛西佘。常之顯慶碧云。蘇之慧日。湖之道場。奉旨移凈慈。所至道化大行。師出佛炤之門。在諸法彥中。為神駒香象。機格超逸。最難攀仰。其頌世尊初生話云。一聲?地便吒哩。突出如斯大闡提。此土西天起殃害。堂堂洗土不成泥。又頌楞嚴六解一亡云。六用無功信不通。一時分付與春風。篆煙一縷閒清晝。百鳥不來花自紅。辟一室以居。名曰薤室。作賦以自見。其略曰。進則面墻退則坐井。柱忽不支。壁將就殞?;砣欢?。漠然而囧。如蒙之擊。如震而警。如無盡藏。如大圓鏡。前山送青。若壯士之排闥。后山回闖。擬良工之御駿。撫鴻鵠而晚眺。入冥冥而遠引。笑云煙之輕去。漫悠悠而無定。駐落日于西崦。延初蟾于東嶺。是皆中所得也。有北澗集十九卷。張公誠子。序之曰。讀其文。宗密未知其伯仲。誦其詩。合參寥覺范為一人。不能當也。北澗于人不茍合。合亦不茍暌。取舍去就之際。潔如也。葉水心詩曰。簡公詩語特驚人。六反掀騰不動身。說與東家小兒女。涂青染綠未禁春。師居天臺委羽。有二姓爭竹山。竭產(chǎn)不肯已。仙居丞王君懌。請于師。師作種竹賦一首示二姓。而訟遂止。其德音感化如此。靈隱虛席。趙節(jié)齋。奏師補其處。師笑曰。吾日迫矣。乃舉天童癡絕沖。淳祐丙午春三月二十八日。索紙書偈。于紙尾復書曰。四月一日珍重六字。呼諸徒誡之曰。時不待人。以吾自勵。吾世緣馀兩日耳。至期昧爽索浴。浴罷假寐。然視之已逝矣。壽八十三。臘六十二。葬全身于月堂昌禪師塔側(cè)。遵治命也。
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六禪師名居簡。出潼川王姓。號敬叟。又稱北澗。蓋居北澗之日久也。簡姿秀而文當世尚之。游廣福讀出世典。輒棄冠。具戒。參別峰。別峰指見涂毒。涂毒示其心要。簡以從前所學湊泊不可。疑情猛切。常立達旦。偶過擇木寮。閱萬庵語云。欲識諸佛心。但向眾生心行中識取。欲識常住不凋性。但向萬物遷變處會取。簡于此忽省。以為萬庵與佛炤同條。遂別策造靈隱。機契佛炤光禪師。于是往來妙喜下尊宿。一十五年。激揚宗旨。大有力焉。乃辭佛炤。經(jīng)甌閩。歷江西。過羅湖。訪仲溫。仲溫與論。大喜曰。妙喜之后一人也。乃以妙喜居洋嶼庵。竹篦為贈。且曰。公之后必大。未幾出住臺州紫籜。遷報恩。及廣孝。名大振。退居武林飛來峰之陰。卿士猶物色之不顧。當是時出佛炤之門者。有靈隱善徑山琰天童派東禪觀上方铦。交章勸簡。應(yīng)旴江刺史之命。又不顧。而江州使者以東林云居力致之。簡亦不顧。乃壽北澗集。行世。宿儒附之。葉水心曰。簡公話柄特驚人。六反掀騰不動身。說與東家小兒女。涂青染綠未禁春。簡嘆曰。狼虎之害。世人易知也。文章害世。則難知矣。狼虎在山。藜藿不釆。文章欺世。耳目沉淪。余比見近流施為闊略。非先圣之言不言。非古哲之跡不舉。然境風乍飄。榮辱無主。取快一時。名節(jié)掃地。則向之所言所舉。皆為飾詞。以欺世者也。欺世之害。甚于狼虎。余頹躬不逮。深為是懼。所見所聞。偶筆成集。若稍存心。欲以詩文鳴世。則又吾教之罪人也矣。遂燬板。晚居凈慈。其門人大觀以高庵楞嚴綱要頌。請簡發(fā)其旨。簡向慕高庵為人。乃聯(lián)和而序之。淳祐丙午春。示眾曰。識得一萬。事畢了事。衲僧一字不識。直饒恁么。未稱全提。禹力不到處。河聲流向西。歸方丈。大書四月一日珍重六字。至期。言語移時。斂目而逝。簡初在紫籜。委羽有二姓。爭竹山。竭產(chǎn)不已。仙居丞啟簡諷之。簡示以種竹賦。二姓之訟遂止。臺氓謠曰。簡公筆甜如蜜。
贊曰。齊桓侯有疾。在腠理以忽扁鵲。終至骨髓。雖司命無柰之何。而末造眾生。言行參差之。疾不啻在骨髓間也。故北澗生平行李。惟恐針石之不逮。然以文字得度者。則北澗法化。寧當有別論也。否乎。
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一釋居簡,字敬叟,姓龍氏,潼川人也。家世儒素,幼性穎異,見佛書端坐默觀,如宿習者。依邑之廣福院圓澄得度,參別蜂涂毒于徑山。沈默自究,一日閱萬庵語有省,遽往育王見佛照,機契,自是往來其門十五年。走江西訪諸祖遺跡,瑩仲溫嘗掌大慧之記,庵于羅湖,纂所聞成書發(fā)揮祖道,與議論大奇之。久之,出主臺之般若,遷報恩,英衲爭附,儒碩錢竹巖、葉水心莫不推重。時大參真西山為江東部使者,虛東林待之,以疾辭。乃于飛來峰北澗,掃一室居十年,人不敢以字稱,以北澗稱之。起應(yīng)霅之鐵佛,常之顯慶碧云,蘇之慧日,湖之道場,奉詔遷凈慈。所至道化大行,垂老不倦。頌《楞嚴經(jīng)》六解一亡云:“六用無功信不通,一時分付與春風。篆煙一縷聞清晝,百鳥不來花自紅?!北僖皇乙跃樱弧稗摇?。作賦以自見,水心酬以詩云:“簡公詩話特驚人,六反掀騰不動身。說與東家小兒女,涂清染紫不禁春?!蓖須q居天臺,有二姓爭竹山搆釁,為作《種竹賦》以諷之,而訟遂已。趙節(jié)齋為奏補靈隱,簡笑謝曰:“吾日迫矣?!蹦伺e天童癡絕道沖。淳祐丙午春,示疾,三月二十八日索紙書偈,于紙尾復書“四月一日珍重”六字,呼諸徒誡之曰:“時不待人,以道自勵,吾世緣馀二日耳?!敝疗诿了?,索沐浴罷,如假寐,視之已逝矣。壽八十三,臘六十二,所著有《北澗集》十九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饒州鄱陽人,字萬里,號介軒。董銖從子。寧宗開禧元年進士。官朝散郎、通判欽州。得朱熹之學于黃斡,兼得銖之傳。有《詩書通釋》、《大爾雅通釋》。
全宋文·卷六九八二董夢程,一作夢臣,字萬里,號介軒,鄱陽(今江西波陽)人,銖之從子。初學于銖與程端蒙,后學于黃干。登開禧元年進士第。歷嵊縣丞、知開化縣。官終朝散郎、通判欽州。鄱陽之學,多出于董氏之門。著《詩書通釋》、《大爾雅通釋》。見《宋元學案》卷八九及《宋元學案補遺》卷八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興化軍仙游人,字至叔,號雪澗。嘗從朱熹游。孝宗淳熙八年進士。調(diào)永春尉,從侍郎黃艾使金。寧宗開禧三年,參政張巖督視江淮軍馬,辟為幕僚,著述皆出其手。嘉定初除國子博士,遷太常,憂國勢不振,力諫寧宗奮起治功,言甚鯁切。后官至司封郎中。有《云泉霜林遺稿》。
全宋詩傅誠,字至叔,仙游(今屬福建)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進士,調(diào)永春尉。寧宗慶元六年(一二○○)知青陽影(明嘉靖《池州府志》卷六)。尋除提轄文思院。嘉定初,除國子博士,遷太常博士(《宋元學案》卷六九)。事見《莆陽文獻傳》卷一○《傅楫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六五二二傅誠,字至叔,號雪澗,興化軍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少從朱熹游,登淳熙八年進士第。初調(diào)永春尉,侍郎黃艾使金,奏辟以行。歸,除廣東提舉茶鹽干官,改知池州青陽縣,入提轄文思院。嘉定元年,除國子博士,遷太常。嘉定三年知光州,除提點淮西刑獄。五年使金,后官至司封郎中。一日登對,忽卒于殿下。著有《云泉霜林遺稿》。見《宋會要輯稿》兵二○之一四,《宋史》卷三九《寧宗紀》三,嘉靖《池州府志》卷六,《莆陽文獻傳》卷一○,《宋元學案》卷六九,《閩中理學淵源考》卷一九,《宋元學案補遺》卷六九,道光《福建通志》卷一八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建寧府崇安人,字景溫,號肯堂。寧宗開禧元年進士。為汀州、雷州教授。每以才高見嫉。自雷陽分教歸,養(yǎng)晦十余年。出調(diào)湖南幕屬而卒。工詩文,趙汝騰極稱其才。有《肯堂集》。
全宋詩李仲光,字景溫,號肯堂,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寧宗開禧元年(一二○五)進士,調(diào)汀州、雷州教授。有《肯堂集》,已佚。事見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九四。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七○一五李仲光,字景溫,號肯堂,建安(今福建建甌)人。開禧元年進士,官雷州教授,調(diào)湖南幕屬,卒。見嘉靖《建寧府志》卷一五。
人物簡介
全宋詩梁文奎,東莞(今屬廣東)人。寧宗開禧元年(一二○五)進士(清雍正《廣東通志》卷三一)。今錄詩二首。
全粵詩·卷二九梁文奎,號鈍庵。東莞人。博學強記,為文尚理致。宋寧宗開禧元年(一二○五)廷對幾中首選,時韓侂胄當國,以策語切直,故為所排,易置乙科第一。性不喜干人,居左藏十馀年不調(diào),處之自如。以直諫忤當?shù)?。史彌遠專權(quán),乃乞歸。筑迎翠樓,講學其中,四方學子多就之。明黃佐嘉靖四十年《廣東通志》卷五八、明張二果崇禎十二年《東莞縣志》卷六有傳。詩二首。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九四一林執(zhí)善,字成己,號克齋,福州閩縣(今福建福州)人。登開禧元年進士第,仕履不詳。見《淳熙三山志》卷三一,《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之二六,《伸蒙子家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65—1246
【介紹】:
宋興化軍莆田人,字壽翁,號習靜。劉彌正弟??钕葷?,臥起古書間,不為舉子業(yè)??な貤顥潉?chuàng)尊德堂于學宮以處之,彌邵僅一至。及棟提點福建刑獄,復薦于朝,未報卒。有《易稿》、《讀書日記》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約1225
【介紹】:
宋臨安府錢塘人,祖籍河中,字遙父,號欽山。自曾祖馬賁始,世以畫名。光、寧、理宗三朝歷任畫院待詔。工畫山水、樓閣、人物、花鳥。所繪多殘山剩水,取“一角”、“半邊”之景,以小見大,表現(xiàn)江天空闊之趣,人稱“馬一角”。與李唐、劉松年、夏圭合稱“南宋畫院四大家”。
人物簡介
簡介號竹莊。
全宋文·卷六七○七蘇森,字仲嚴,晚年號懶翁,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轍四世孫。慶元四年知道州,又知岳州。開禧中知筠州。嘉定九年主管武夷山?jīng)_祐觀。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四,隆慶《岳州府志》卷三,及所撰《欒城集跋》、《跋修仙辨惑論序》。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65—1220
【介紹】:
金契丹人。任北邊千戶。蒙古成吉思汗七年,起兵反金,附蒙古。次年,據(jù)遼東稱王,年號元統(tǒng),國號遼,建都咸平府,號中京。以部將耶廝不等勸稱帝,離軍附蒙古。旋引蒙古軍再定遼東。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嚴州遂安人,字子南,號默信。孝宗淳熙中,問學于陸九淵。又嘗從張栻游。累官宗正寺丞、兼駕部郎中、知徽州府。
全宋文·卷六二六一詹阜民,字子南,號默信,嚴州遂安(今浙江淳安西南)人,大方孫。學于陸九淵,從張栻游。嘉定初為天臺縣令,歷官宗正寺丞,兼駕部郎中,知徽州。見《赤城志》卷四,《萬姓統(tǒng)譜》卷六七,《宋元學案》卷七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婺州武義人,原籍開封,字清源,號云谷。寧宗慶元中以蔭補官。累遷奉議郎,守太社令致仕。有《寶慶會稽續(xù)志》、《艮岳記》、《云谷雜記》等。
全宋詩張淏,字清源,號云谷,寓居婺州武義(今屬浙江)。寧宗慶元三年(一一九七),預鄉(xiāng)薦。嘉定三年(一二一○),監(jiān)安慶府樅陽倉(《云谷雜記》卷末《張右史特薦狀》),歷監(jiān)潭州永豐倉(同上書《章尚書舉充學問該博可備顧問科奏狀》),嘗主管吏部架閣文字。理宗紹定五年(一二三二)致仕。有《寶慶會稽續(xù)志》、《云谷雜記》傳世。事見清康熙《武義縣志》卷八。
全宋文·卷七○三五張淏,字清源,號云谷,單父(今山東單縣)人,寓會稽(今浙江紹興)、武義(今浙江武義)。慶元二年預鄉(xiāng)選,尋以蔭補官。累官主管吏部架閣文字、奉議郎。撰有《會稽續(xù)志》、《云谷雜記》(今皆存)。見《金華賢達傳》卷六。
人物簡介
全宋詩趙汝淳,字子野,號靜齋,昆山(今屬江蘇)人。太宗八世孫(《宋史·宗室世系表》二二)。寧宗開禧元年(一二○五)進士(明嘉靖《昆山縣志》卷六)。歷知清江縣(明隆慶《臨江府志》卷五),通判臨安府(《咸淳臨安志》卷五○)。今錄詩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