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187,分1746頁顯示
上一頁 165 166 167 168 169 171 172 173 174 下一頁
其它辭典
周真一(號 集虛齋高士 )朱槔(字 逢年、逢原 號 玉瀾 )曾豐(字 幼度 號 撙齋 )林仁厚(號 定齋 )劉光祖(字 德修 號 后溪、山堂 文節(jié) )彭龜年(字 子壽 號 止堂 忠肅 )王處一(字 玉陽 號 全陽子、華陽子 )王遇(字 子正、子合 號 東湖 世稱 東湖先生 )游九言(字 誠之 號 默齋先生、默齋 名 九思 文靖 )趙師俠( 師使 字 介之 號 坦庵 )陳亮(字 同甫 世稱 龍川先生 文毅 號 龍川 同 )程端蒙(字 正思 號 蒙齋 )傅伯成(字 景初、景先 號 竹隱 忠簡 )李嘉謨( 嘉謀 號 息齋 字 良仲 )釋師觀(號 月林 黃 )
人物簡介
全宋詩周真一,號集虛齋高士(《洞霄詩集》卷六)。與孝宗淳熙時道士徐仲淵有交。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徽州婺源人,字逢年。朱松弟。有軼才,自負其長,不肯隨俗俯仰。工詩。有《玉瀾集》。
全宋詩朱槔,字逢原,號玉瀾,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松弟,熹叔。生平未仕,奔走各地。有《玉瀾集》一卷傳世。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尤袤為其集作跋時,去世已久。 朱槔詩,以《四部叢刊》續(xù)編影印明弘治鄺璠刊本為底本。校以清雍正朱玉刊本(簡稱玉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42—?
【介紹】:
宋樂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進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慶府。晚年無意仕進,筑室稱樽齋,以詩酒自娛。有《緣督集》。
全宋詩曾豐(一一四二~?)(生年據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號撙齋,樂安(今屬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進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會昌縣。十六年,知義寧縣。寧宗慶元改元(一一九五)時,知浦城縣。歷隆興、廣東、廣西帥漕幕,通判廣州,知德慶府。享年近八十。有《撙齋先生緣督集》四十卷,宋時曾版行,已佚,元元統(tǒng)間五世孫德安欲重刻,未果。明萬歷間選刻為十二卷。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緣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為宋本之舊。事見本集有關詩文及《道園學古錄》卷三四《曾撙齋緣督集序》?!≡S詩,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明萬歷選刻本(簡稱明本)、丁丙跋抄本(簡稱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錯訛衍奪極多,凡明確無疑之錯訛,據校本徑行校改。新輯集外詩另編一卷。
全宋文·卷六二七三曾豐(一一四二——?),字幼度,號撙齋,吉州永豐(今江西永豐)人。乾道五年登進士第。淳熙七年為贛縣丞。九年,假贛州會昌縣令。十二年,除廣東轉運司干辦公事。十五年,知靜江府義寧縣。光宗紹熙中,知浦城縣。寧宗慶元中通判瓊州。嘉泰初朝臣劾其「搜求星說,傳習妖祥」,放罷奉祠。后以朝散大夫知德慶府,嘉定二年復坐言官論其「一意聚斂」放罷。晚年無意于仕進,筑室曰撙齋,以詩酒自娛。以文章名世,著有《緣督集》四十卷。真德秀幼嘗受學于豐,及執(zhí)政,奏取其集入崇文四部。事跡見本集諸文及《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一○、七四之三三,《宋史》卷六五、二○八,元虞集《道園學古錄》卷四三《曾撙齋緣督集序》,《宋史翼》卷二八。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八六六林仁厚,號定齋,溫州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待聘子。淳熙初官大理正。曾知興國軍。見《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二之二,元許有壬《至正集》卷三六,民國《平陽縣志》卷五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42—1222
【介紹】:
宋簡州陽安人,寓居德清,字德修,號后溪,一號山堂。孝宗乾道五年進士。淳熙中召對論恢復事,謂驟進與偷安均為誤國。由校書郎除右正言、知果州。光宗時任殿中侍御史,旋出為江西提刑,改夔州。寧宗即位,除侍御史,遷起居郎。以諫罷朱熹事,被劾去。慶元黨禁間,撰《涪州學記》,被再劾奪職,謫居房州。黨禁解,起知眉州,累遷知潼州府,升顯謨閣直學士。卒謚文節(jié)。有《后溪集》。后人輯有《鶴林詞》。
全宋詩劉光祖(一一四二~一二二二),字德修,號后溪,一號山堂,簡州陽安(今四川簡陽西北)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進士。任劍南東川節(jié)度推官,辟為潼川提刑司檢法。淳熙五年(一一七八),召為太學正,累遷右正言,出知果州。光宗即位,除軍器少監(jiān),為殿中侍御史,出知夔州。寧宗即位,除侍御史,遷起居郎。韓侂胄擅朝禁偽學,劉撰《涪州學記》,被指為謗訕,奪職,謫居房州。侂胄誅,歷知襄陽、遂寧、潼川府。嘉定十五年卒,年八十一。有《后溪集》十卷,已佚。后人輯有《鶴林詞》一卷。事見《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四三《劉閣學墓志銘》,《宋史》卷三九七有傳。今錄詩八首。
全宋文·卷六三一三劉光祖(一一四二——一二二二),字德修,號后溪,簡州陽安(今四川簡陽北)人。乾道五年進士及第,除劍南東川節(jié)度推官。淳熙中累遷校書郎,知果州。光宗立,除軍器少監(jiān)兼權侍左郎官,為殿中侍御史。出為潼川運判,江西、夔州提刑。寧宗即位,除侍御史,改司農少卿,進起居舍人、起居郎。為韓侂胄黨所排,奉祠,后又謫居房州。久之,起知眉州,除潼川提刑、權知瀘州。侂胄誅,歷知襄陽、遂寧、潼川府。升顯謨閣直學士,提舉宮觀。嘉定十五年卒,年八十一,謚文節(jié)。光祖為當世名臣,趙汝愚稱其論諫激烈似蘇軾,懇惻似范祖禹,世以為名言。為文渾厚正大似其人,詩尤清婉。著有《后溪集》百馀卷,《峴山》、《鶴林》、《金泉》、《眉山》等集合若干卷,《諸經講義》若干卷,惜皆佚。見真德秀《劉閣學墓志銘》(《真文忠公文集》卷四三),《宋史》卷三九七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42—1206
【介紹】:
宋臨江軍清江人,字子壽,號止堂。嘗從朱熹、張栻游。孝宗乾道五年進士。授宜春尉。累除秘書郎兼嘉王府直講。寧宗時拜吏部侍郎兼侍讀,議論忠直,操行堅正。指斥韓侂胄,慶元二年被追官、勒停。嘉泰三年起知贛州,以疾辭,除集英殿修撰、提舉沖佑觀。開禧二年,守寶謨閣待制致仕。卒謚忠肅。有《止堂集》。
全宋詩彭龜年(一一四二~一二○六),字子壽,臨江軍清江(今江西樟樹西南)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進士,授袁州宜春尉,調吉州安福丞。請祠養(yǎng)親,與張栻、朱熹游,學益進。光宗即位,召除太學博士。紹熙二年(一一九一),遷國子監(jiān)丞,為御史臺主簿,四年,改司農寺丞,進秘書郎兼嘉王府直講。除起居舍人。寧宗即位,遷中書舍人,除侍講,遷吏部侍郎兼侍讀。以上疏劾韓侂胄,出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使。慶元二年(一一九六),落職奉祠,五年,以趙汝愚黨追三官勒停(《宋會要輯稿》職官七四之五)。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贛州,以疾辭。開禧二年卒,年六十五,謚忠肅。有《止堂集》四十七卷(《宋史·藝文志》),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等書輯為十八卷,其中詩三卷。事見《攻愧集》卷九六《忠肅彭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九三有傳?!∨睚斈暝姡杂坝∥臏Y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清武英殿聚珍版本(簡稱殿本)。新輯集外詩一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二九四彭龜年(一一四二——一二○六),字子壽,號止堂,臨江軍清江(今江西樟樹西南)人。登乾道五年進士第,授袁州宜春尉、吉州安福丞。入為太學博士,兼魏王府教授,歷國子監(jiān)丞、司農寺丞、秘書郎兼嘉王府直講,累遷起居舍人、中書舍人,寧宗朝官至吏部侍郎兼侍讀。龜年從朱熹、張栻游,學識正大,立朝骨鯁,屢上章乞逐韓侂胄。言既不行,求去,以煥章閣待制知江寧府、湖北安撫使。慶元二年,為侂胄黨所陷,落職,追官勒停。嘉泰三年,起知贛州,以疾力辭,除集英殿修撰、提舉沖佑觀。開禧二年卒,年六十五。嘉定中賜謚忠肅。著有《止堂訓蒙》、《內治圣鑒》、《經解》、《祭儀》、《五致錄》、《止堂集》。見樓鑰《忠肅彭公神道碑》(《攻愧集》卷九六),《宋史》卷三九三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42—1217
【介紹】:
金寧海東牟(今山東乳山)人,道士,字玉陽,號全陽子,一說號華陽子。從王重陽學道,修真于昆崳山煙霞洞。人稱“跌腳仙人”。章宗承安中,曾被召見。元世祖時贈玉陽體元廣度真人。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42—1211
【介紹】:
宋漳州龍溪人,字子正,一作子合,號東湖。孝宗乾道五年進士。三調教官,十七年間,受學于朱熹、張栻、呂祖謙之門。歷長樂令,修大塘水利,溉田十萬余頃。通判贛州,薦章交上,時韓侂胄當國,遇不少貶以求售。侂胄誅,擢為太學博士,除諸王宮教授。守毗陵,為浙東提舉常平使者,有惠政。除大宗正丞,遷右曹侍郎卒。有《論孟講義》、《兩漢博議》及文集。
全宋詩王遇(一一四二~一二一一),字子正,一字子合,學者稱東湖先生(《宋元學案》卷六九),龍溪(今福建漳州龍海市)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進士。曾從朱熹,張栻、呂祖謙學。歷知長樂縣,通判贛州,知常州,提舉浙東常平。除大宗正丞,遷右曹郎。寧宗嘉定四年卒,年七十。事見《勉齋集》卷三七《朝奉郎尚書吏部右曹郎中王公行狀》。
全宋文·卷六二七二王遇(一一四二——一二一一),字子合,號東湖,漳州龍溪(今福建漳州)人。乾道五年中進士甲科,調臨江軍教授,移處州教授。受業(yè)于朱熹、張栻、呂祖謙之門。歷官長樂縣丞、贛州通判、提舉常平使者。入朝為大宗正丞、右司郎中。嘉定初出知常州,四年六月卒,年七十。著《論孟講義》、《兩漢博議》及文集若干卷。見黃干《朝奉郎尚書吏部右曹郎中王公行狀》(《勉齋集》卷三七),《宋元學案》卷六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42—1206
【介紹】:
宋建寧建陽人,字誠之,號默齋先生。初名九思。十歲為文斥秦檜。從張栻學,舉江西漕司進士及第。歷古田尉,入監(jiān)文思院。張栻帥廣西,辟為幕僚。慶元黨禁時,作《上元縣明道祠記》,痛譏權臣。寧宗開禧初,為淮西安撫機宜,尋知光化軍,充荊鄂宣撫參謀官。卒謚文靖。有《默齋遺稿》。
全宋詩游九言(一一四二~一二○六),初名九思,字誠之,號默齋,建陽(今屬福建)人。早年從學張栻,以祖蔭入仕,曾舉江西漕司進士第一。歷古田尉,江州錄事參軍,沿海制司干官。孝宗淳熙十五年(一一八八),監(jiān)文思院上界(《宋會要輯稿》食貨六八之八九)。后入張栻廣西、江陵帥幕,以不附時相罷。寧宗慶元二年(一一九六),起為江東撫干,調全椒令,以不便養(yǎng)親丐祠。開禧初,辟為淮西安撫司機宜文字,又以不附韓侂胄罷。二年卒,年六十五(同上書禮五八之九九)。有語錄詩文集,已佚,后人輯為《默齋遺稿》二卷。事見《永樂大典》卷八八四三引《建安志》?!∮尉叛栽?,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默齋遺稿》為底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三一○游九言(一一四二——一二○六),字誠之,號默齋,建寧府建陽(今福建建陽)人,初名九思。從張栻學,舉江西漕司進士第一。初任古田尉,淳熙初監(jiān)文思院上界。張栻帥廣西,辟為幕僚。開禧初,為淮西安撫機宜,尋知光化軍,充荊鄂宣撫司參謀官。開禧二年卒,年六十五。端平中特贈直龍圖閣,謚文靖。其著作今存《默齋遺稿》二卷,蓋后人掇拾而成。見《宋史翼》卷二五,《宋元學案補遺》卷七一,《宋會要輯稿》食貨六八之八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名或作師使。宋宗室,居臨江軍新淦,字介之,號坦庵。趙德昭七世孫。孝宗淳熙二年進士。官江華縣丞。作詞蕭疏淡遠,寫景狀物,皆極精巧。有《坦庵長短句》。
全宋詩趙師俠,字介之,號坦庵,新淦(今江西新干)人。燕王德昭七世孫。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進士。十二年,為江華丞。有《坦庵長短句》一卷。事見明隆慶《臨江府志》卷一○、《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一○六。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六三五九趙師俠,字介之,號坦庵,臨江軍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淳熙二年進士,知信豐縣事。十五年,為江華郡丞。有《坦庵詞》(存)。見嘉靖《贛州府志》卷七,隆慶《臨江府志》卷一○,《全宋詞》第三冊第二○七二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43—1194
【介紹】:
宋婺州永康人,字同甫,學者稱龍川先生。才氣超邁,喜談兵。曾于孝宗乾道五年,上《中興五論》,不報。淳熙五年,復詣闕上書,力主抗金,反對和議。遭人嫉恨,兩度入獄,出獄后志氣益勵。淳熙十五年,第三次上書,建議太子監(jiān)軍,為經理建康之計,以振動天下而與金絕。光宗紹熙二年,被人誣告,第三次下獄。紹熙四年登進士第一,授簽書建康府判官公事,未行而卒。與朱熹友善,論學則冰炭不相容,倡導經世濟民“事功之學”。所作政論氣勢縱橫,詞作豪放。謚文毅。有《龍川文集》、《龍川詞》等。
全宋詩陳亮(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字同甫,號龍川,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早年嘗考古人用兵成敗之跡,著《酌古論》,知州周葵禮為上客。孝宗乾道中婺州以解頭薦,補太學博士弟子員,因上《中興五論》,奏入不報歸。淳熙五年(一一七八),更名為同,六次詣闕上書,極論時事,為大臣交沮,不果。孝宗即位,復上書論恢復,不報。光宗紹熙四年(一一九三)進士,授僉書建康府判官,未至官,逾年卒,年五十二。有《龍川集》,今傳本已非完帙。事見《水心集》卷二四《陳同甫墓志銘》,《宋史》卷四三六有傳。今錄詩十四首。
詞學圖錄陳亮(1143-1194) 字同甫,號龍川。婺州永康(今屬浙江)人。有《龍川文集》、《龍川詞》。
全宋文·卷六三一九陳亮(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字同甫,學者稱龍川先生,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自幼穎異,才氣超邁,喜言兵,議論風生。隆興初,與金約和,亮獨以為不可。會婺州以解頭薦,因上《中興五論》,不報。已而退修于家,益力學著書者十年。淳熙五年,復詣闕上書,極論時事,反對和議,力主抗金。孝宗欲官之,棄不顧,遂渡江而歸,日狂飲為大言,人以為狂怪。淳熙十五年,亮復上書,乞以太子監(jiān)軍,駐節(jié)建康,以示銳意恢復,不報。紹熙四年,亮以狀元登第,授僉書建康軍判官廳公事。未及上任,次年卒,享年五十二。端平初追謚文毅。亮與朱熹友善,往復論學,多所辨難。著有《三國紀年》、《龍川文集》、《龍川詞》,又嘗輯《歐陽文粹》。見《宋史》卷四三六本傳,《宋名臣言行錄》外集卷一六。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43—1191
【介紹】:
宋饒州德興人,一作鄱陽人,字正思,號蒙齋。朱熹門人。光宗淳熙七年補太學生。時禁洛學,上書責諫議大夫王自然疏斥正學。以對策不合罷去,自是不復應舉。有《性理字訓》、《毓蒙明訓》、《學則》等。
全宋詩程端蒙(一一四三~一一九一),字正思,德興(今屬江西)人。朱熹門人。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領鄉(xiāng)貢,補太學生。時禁洛學,遂不復應試舉。光宗紹熙二年卒,年四十九(《晦庵集》卷九○《稚君正思端蒙墓表》)。著有《小學字訓》(《宋史·藝文志》一)等,已佚。清康熙《饒州府志》卷二四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六三五二程端蒙(一一四三——一一九一),字正思,號蒙齋,饒州德興(今江西德興)人,朱熹門人。淳熙七年領鄉(xiāng)貢,補太學生,持書上諫議大夫王月然,責其疏斥正學。以對策不合去,自是不復應舉。紹熙二年卒,年四十九。著有《性理字訓》(存)、《毓蒙明訓》、《學則》(存)等。見朱熹《程君正思墓表》(《朱文公文集》卷九○),雍正《江西通志》卷八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43—1226
【介紹】:
宋泉州晉江人,字景初,號竹隱。少從朱熹學。孝宗隆興元年進士。寧宗慶元初知漳州,創(chuàng)惠民局以濟民病。歷官至左諫議大夫,抗疏十有三,皆軍國大義。左遷權吏部侍郎,歷知知建寧、鎮(zhèn)江府,全活饑民甚眾。嘉定八年除寶謨閣直學士致仕。理宗即位,升直學士,落致仕,尋加寶文閣學士、龍圖閣學士。卒謚忠簡。有《竹隱居士集》。
全宋詩傅伯成(一一四三~一二二六),字景先,其先濟源(今屬河南)人,遷居晉江(今屬福建)。早年從朱熹學。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調連江尉。試中教官科,授明州教授。歷知閩清縣、連江縣。寧宗慶元初,召為將作監(jiān)丞,出知漳州。歷提舉湖北常平茶鹽、成都路提點刑獄。入為工部侍郎,以沮開邊出為湖廣總領。嘉定元年(一二○八)拜左諫議大夫,以不附和史彌遠出知建寧府,移知鎮(zhèn)江府。八年致仕。寶慶二年卒,年八十四。謚忠簡。有《竹隱集》,已佚。事見《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七《龍學竹隱傅公行狀》,《宋史》卷四一五有傳。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六三五五傅伯成(一一四三——一二二六),字景初,號竹隱,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人,傅察孫。少從朱熹學,登隆興元年進士第,調連江尉,遷明州教授。歷知閩清、連江縣。寧宗慶元初,召為將作監(jiān),進太府寺丞,出知漳州,復入為工部侍郎。嘉定初,拜左諫議大夫,權吏部侍郎,出知建寧、鎮(zhèn)江二府。嘉定八年,除寶謨閣直學士、通奉大夫致仕。寶慶二年卒,年八十四,端平中謚忠簡。著有《竹隱居士集》三十卷、《奏議》十卷、《耋志》六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一五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名或作嘉謀。宋成都雙流人,號息齋。孝宗乾道二年進士。為宗正丞。博通經子百家,尤深于《易》。晚得專氣致柔之說,以《陰符》、《參同》博考精玩,篤信不懈。
全宋文·卷六二六二李嘉謀,字良仲,號息齋,雙流(今四川雙流)人,乾道二年進士。為宗正丞。淳熙初為四川制置使司幕官,七年為樞密院編修官,出知黎州。紹熙五年知襄陽府。慶元六年為直秘閣、知漢州。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二之四、職官六一之三一,《吳船錄》卷上,《止齋文集》卷一八《李嘉謀知襄陽府制》,《文獻通考》卷三三○,《全蜀藝文志》卷五五《氏族譜》,《蜀中廣記》卷七二,《宋元學案補遺》卷七九,《宋詩紀事小傳補正》卷三。
人物簡介
全宋詩釋師觀(一一四三~一二一七),號月林,俗姓黃,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十四歲,入雪峰山投忠道者出家。年二十四,祝發(fā)受戒。謁證老衲于澧州光孝寺,扣可庵然、尤溪印于閩中,又從老衲移住饒州薦福寺。寧宗嘉泰元年(一二○一),住平江府蠡口圣因禪院。后歷住平江府承天能仁寺、萬壽報恩光孝寺、臨安府崇孝顯親寺、開山湖州報因佑慈寺、平江府靈巖山崇報寺、臨安府西湖澄翠庵、湖州烏回山密嚴寺。為南岳下十七世,大洪證禪師法嗣。嘉定十年卒,年七十五。有德秀編《月林師觀禪師語錄》(收入《續(xù)藏經》)。事見《語錄》及所附陳貴謙《月林觀禪師塔銘》。 釋師觀詩,以輯自《語錄》的偈頌編為第一卷,以《語錄》中單編的頌古、贊、偈頌及輯自他書者合編為第二卷。
全宋文·卷六三五○師觀(一一四三——一二一七),號月林,俗姓黃,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十四剃落,二十四圓具游方。依隨州大洪山祖證禪師參究十馀年,始得其法。嘉泰初出世蘇州圣因寺,后歷住承天、萬壽、報恩、靈巖等名剎。嘉定十年卒,年七十五。有《月林師觀禪師語錄》一卷傳世。見陳貴謙所撰《塔銘》(續(xù)藏經第二編第二十五套第三冊《月林師觀禪師語錄》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