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187,分1746頁顯示
上一頁 154 155 156 157 158 160 161 162 163 下一頁
其它辭典
韓大伯(號 云門中興 )何耕(字 道夫 號 怡庵、恬庵 )黃遹(字 景聲 號 熙春野老 )林用中(字 擇之 號 東屏、草堂 )鹿何(字 伯可 號 見一先生 )史容(字 公儀、儀甫 號 薌室居士 )史正志(字 志道 號 吳門老圃、樂閑居士、柳溪釣翁 )史鑄(字 顏甫 號 愚齋 )釋善熹( 沈 字 無慍 號 頤庵 )釋祖南(號 佛之聲 )王諶(字 子信 號 畫溪吟客 )王英孫(字 子才 別稱 才翁 號 修竹 )吳大有(字 勉道、有大 號 松壑 )楊萬里(字 廷秀 號 誠齋 文節(jié) )楊至質(zhì)(字 休文 號 勿齋 )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xí)禪篇第三之四同時有韓大伯,修苦行于大陽。顯時為典客,與客論趙州宗旨,大伯侍其旁匿笑??屯?,顯數(shù)之曰:“我偶客語,汝乃慢笑,笑何事?”大伯曰:“笑知客智眼未正,擇法不明?!憋@曰:“豈有說乎?”對以偈曰:“一兔橫身當(dāng)古路,蒼膺才見便生擒。后來獵火無靈性,空向枯樁舊處尋?!憋@陰異之,結(jié)以為友。后顯主雪竇,法席之盛,號云門中興。顯嘗經(jīng)行植杖,眾衲環(huán)之,忽問曰:“有問云門‘樹凋葉落時,如何?’曰‘體露金風(fēng)?!崎T答‘遮僧邪?為說解邪?’”有宗上座曰:“待老漢有悟處即說?!憋@熟視,驚曰:“非韓大伯乎?”曰:“老漢瞥地也。”于是令摳鼓集眾,顯曰:“大眾今日雪竇宗上座,乃是昔年大陽韓大伯,具大知見,晦跡韜光,欲得發(fā)楊宗風(fēng),幸愿特升此座?!彼焐槐姶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27—1183
【介紹】:
宋漢州綿竹人,占籍德陽,字道夫,號怡庵。高宗紹興十七年四川類試第一。累擢嘉州守,有惠政,與何逢原、孫松壽、宋誨號四循良。孝宗淳熙中歷戶部郎中、國子祭酒,出知潼川府。
全宋詩何耕(一一二七~一一八三),字道夫,號怡庵,世居漢州綿竹,后徙德陽(今屬四川)。高宗紹興十七年(一一四七)四川類試奏名第一,賜進士出身,充彭州教授,遷成都教授。孝宗初,為成都府路轉(zhuǎn)運司干辦,俄通判成都府。乾道初,知雅州。八年,知嘉州,除潼川府路提點刑獄。淳熙五年(一一七八)召為倉部員外郎。六年,改戶部郎中兼國史編修官(《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九)。未幾,遷國子司業(yè)就升祭酒。八年,出知潼川府(同上書卷七)。十年卒,年五十七。著作僅《兩宋名賢小集》卷二二六存《蕙庵詩稿》一卷。事見《周文忠公集》卷三五《知潼川府何君墓志銘》?!『胃?,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兩宋名賢小集》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成都文類》(簡稱文類)。校本多出底本的詩及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五○○三何耕(一一二七——一一八三),字道夫,號恬庵,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人,紹興十七年四川類試第一,次年登進士第。始以左迪功郎充彭州州學(xué)教授,升從政郎,教授成都,改左宣教郎。孝宗即位,轉(zhuǎn)左奉議郎,移成都府路轉(zhuǎn)運司干辦公事,俄通判成都府,擢知蜀州。丁母憂,起守雅州、知果州、守嘉州,除潼川府路提點刑獄公事。淳熙四年監(jiān)四川類試,明年拜倉部員外郎,改戶部郎中,兼國史院編修官,侍講東宮,未幾遷國子司業(yè)、升祭酒、改太子侍讀,徙秘書監(jiān),丐外知潼川府。十年卒,年五十七,積官朝請大夫。見《周文忠公集》卷三五《朝請大夫知潼川府何君耕墓志銘》,《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
人物簡介
全宋詩黃遹(一一二七~一二○六),字景聲,自號熙春野老,邵武(今屬福建)人。高宗紹興間以蔭入官。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進士,調(diào)將樂縣主簿,知當(dāng)涂縣。淳熙二年(一一七五),浙西提舉(《南宋館閣續(xù)錄》卷七)。十五年,除干辦諸司審計司(《宋會要輯稿》職官五二之一七)。歷太常主簿、博士,秘書丞,知建寧府,江西提點刑獄。不附韓侂胄,于寧宗嘉泰元年(一二○一)罷歸。開禧二年卒,年八十。事見《永樂大典》卷七六五○引何?!缎∩诫s著·黃公墓志銘》。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五○○九黃遹(一一二七——一二○六),字景聲,邵武(今福建邵武)人。隆興元年舉進士第。初主南劍將樂簿,徙衡州參軍。以憂去官,十年不調(diào),繼宰當(dāng)涂,累遷太常博士。紹熙初,除御史臺檢法官,遷秘書丞,提舉浙西常平。五年,除提點刑獄,移知贛州。慶元初,除侍右郎中,遷右司。明年,除直煥章閣、知建寧府。三年,除江西提刑。嘉泰元年致仕,居熙春山下,自號熙春野老。開禧二年卒,年八十。自集所著為五十卷。見何?!饵S公墓志銘》(《永樂大典》卷七六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福州古田人,字擇之,號東屏,一號草堂。始學(xué)于林光朝,后赴建安從朱熹學(xué)。熹嘗稱其通悟修謹,嗜學(xué)不倦,謂為畏友。終身不求仕進。有《草堂集》。
全宋詩林用中,字擇之,古田(今福建古田東北)人。初遇朱熹于屏山,后為熹高弟。孝宗乾道三年(一一六七),曾與朱熹、張栻同游衡山,三人游山唱和之詩,集為《南岳倡酬集》。后曾入轉(zhuǎn)運使幕(《朱文公文集》卷六《小詩奉送擇之仁友赴漕臺之招……》)。事見《南岳倡酬集》附錄宋朱熹《林允中字序》?!×钟弥性?,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南岳倡酬集》為底本。由于《南岳倡酬集》系后人所編,多有舛誤,茲據(jù)《朱文公文集》、《南軒集》相關(guān)詩題酌予訂正,編為一卷。
人物簡介
全宋詩鹿何(一一二七~一一八三),字伯可,臨海(今屬浙江)人。高宗紹興三十年(一一六○)進士,授秀州華亭尉。孝宗乾道四年(一一六八),知南安縣(《夷堅丁志》卷一一),歷通判吉州,知饒州,召為諸王宮教授(《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官至尚書屯田員外郎,年四十馀(《赤城志》作五十二)致仕,筑堂曰見一,自號見一先生。淳熙十年卒,年五十七。有《見一堂集》,已佚。事見《兩浙金石志》卷一○《鹿伯可墓志銘》。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青衣人,字公儀,號薌室居士。曾知彭州,因親隨冒請軍糧、交通關(guān)節(jié)、夾造私醞貨賣事,為四川制置使劉德秀所奏,特降一官。仕至太中大夫。有《山谷外集注》。
全宋文·卷五八三八史容,字儀甫,號薌室居士,眉州青神(今四川青神)人。紹興中登進士,仕至太中大夫。晚謝事著書,著有《補韻》、《三國地名》及《山谷外集注》。嘉定元年猶在世,已年七十馀。見錢文子《山谷外集注序》(《山谷外集詩注》卷首),嘉慶《四川通志》卷一二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江都人,居丹陽,字志道,號吳門老圃、樂閑居士、柳溪釣翁。高宗紹興二十一年進士。陳康伯薦于朝,除樞密院編修。論御金五事,請筑和州城壘。隨高宗視師至鎮(zhèn)江,上《恢復(fù)要覽》五篇。至建康,又奏論三國六朝形勢與今日不同,要當(dāng)無事則都錢塘,有事則幸建康,為高宗采納。歷知建康、寧國二府及贛、廬二州。卒年六十。有《建康志》、《菊譜》。
全宋詩史正志,字志道,號樂閑居士、柳溪釣翁、吳門老圃,占籍江都(今江蘇揚州),寓居丹陽(今屬江蘇)。高宗紹興二十一年(一一五一)進士,授歙縣尉。三十一年,除樞密院編修官,次年,遷司農(nóng)寺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八九、一九九)。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為江西路轉(zhuǎn)運判官,尋改福建,再除江西。秩滿,召除左司兼檢正,兼權(quán)吏、刑、兵部侍郎。乾道三年(一一六七),知建康府,移知成都,六年,為江浙京湖淮廣福建等路都發(fā)運使。七年,以事謫居永州。淳熙中歷知寧國府、贛州、廬州,卒于任,年六十。有《清暉閣詩》(明嘉靖《惟揚志》卷一九),已佚?!?a target='_blank'>嘉定鎮(zhèn)江志》卷一九有傳。今錄詩五首。
全宋文·卷四八八二史正志,字志道,號吳門老圃,鎮(zhèn)江府丹陽(今江蘇丹陽)人。紹興二十一年進士,授歙縣尉。以陳康伯薦,除樞密院編修。乾道三年知建康府、兼沿江水軍制置使。高宗視師江上,上《恢復(fù)要覽》五篇。車駕駐建康,言三國六朝形勢與今不同,無事宜都錢塘,有事則幸建康。詔下集議,從之。乾道六年以戶部侍郎為兩浙、京、湖、淮、廣、福建等路都大發(fā)運使。晚歸姑蘇以終老,號樂閑居士、柳溪釣翁,卒年六十。著有《建康志》十卷、《菊譜》一卷(存)。見《宋史》卷三四、一六七、二○四、二○五,《嘉定鎮(zhèn)江志》卷一八,《景定建康志》卷一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紹興山陰人,字顏甫,號愚齋。曾增注王十朋《會稽三賦》。有《百菊集譜》。
全宋詩史鑄,字顏甫,號愚齋,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平不詳。晚年愛菊,有《百菊集譜》六卷,補遺一卷,成于理宗淳祐二至十年(一二四二~一二五○)。事見本集卷首自序?!∈疯T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七四七五史鑄,字顏甫,號愚齋,山陰(今浙江紹興)人。著有《會稽三賦增注》一卷、《百菊集譜》六卷、《菊史補遺》一卷,今存。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九九七善熹(一一二七——一二○四),俗姓沈,字無慍,號頤庵,平江府吳江(今江蘇吳江)人。十五歲出家于蠡澤應(yīng)天寺。后住臨安南山慧因寺。嘉泰四年卒,年七十八。著有《金剛辨非注》、《金剛纂要記》、《同教問答》等。見釋居簡《熹華嚴傳》(《北澗集》卷五)。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凈讀篇第八之二祖南,居南岳,刺血書《彌陀經(jīng)》五百卷,《金剛》一百卷,《法華經(jīng)》一部,歷二十有七年。孳孳不舍,至血枯骨立,號佛之聲,不絕一日。至丈室升座,而體中舍利迸出。
人物簡介
全宋詩王諶,字子信,自號畫溪吟客,陽羨(今江蘇宜興)人。能詩,與釋紹嵩等多有唱和。有《潛泉蛙吹集》,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江湖后集》,卷一三錄有其詩六十馀首。 王諶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江湖后集》為底本,校以清顧氏讀畫齋刊《南宋群賢小集》本(簡稱讀畫齋本)。與新輯集外詩合編為一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紹興山陰人,字子才,又稱才翁,號修竹。宋末官將作監(jiān)主簿。入元隱居不仕,延致四方名士,賦詠相娛。善畫墨竹蘭蕙,雅潔不凡。
全宋詩王英孫,字才翁,號修竹,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上舍釋褐,官將作監(jiān)主簿。宋亡,與謝翱、郭樸、林景熙、唐玨友。善繪墨竹蘭蕙。有《修竹集》,已佚。事見清乾隆《紹興府志》卷六○、《繪事備考》卷七。今錄詩三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紹興嵊縣人,字勉道,一字有大,號松壑。理宗寶祐間游太學(xué),率諸生上書極言賈似道奸狀,不報,遂退隱林泉,與林昉、仇遠、白珽等六人以詩酒相娛,時人以比竹林七賢。元初召辟國子檢閱,不赴。有《松下偶鈔》。
全宋詩吳大有,字有大,號松壑,嵊縣(今屬浙江)人。理宗寶祐間入太學(xué)上舍,率諸生上書言賈似道奸狀,不報,退處林泉。入元不仕,卒年八十四。清康熙《嵊縣志》卷一一有傳。今錄詩七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1127—1206
【介紹】:
宋吉州吉水人,字廷秀,號誠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進士。調(diào)零陵丞。張浚勉以正心誠意之學(xué),遂名其書房“誠齋”。孝宗初知奉新縣,以薦為國子監(jiān)博士。歷太常博士、廣東提點刑獄,進太子侍讀。淳熙十四年以反對呂頤浩配享廟祀,出知筠州。光宗立,召為秘書監(jiān),出為江東轉(zhuǎn)運副使。寧宗嗣位,乞致仕。后屢召不起。性剛直,不附韓侂胄。立主恢復(fù)之計。工詩,自成誠齋體,與尤袤、范成大、陸游號稱南宋四大家。有《誠齋集》。
全宋詩楊萬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一一五四)進士,調(diào)贛州司戶參軍。歷永州零陵丞、知隆興府奉新縣。孝宗乾道六年(一一七○),召為國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國子博士告詞》注),遷太常博士、將作少監(jiān)。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同上書《廣東提舉告詞》注),尋除本路提點刑獄。召為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應(yīng)詔上書,擢東宮侍讀。十四年,遷秘書少監(jiān)(同上書《秘書少監(jiān)告詞》注)。十五年,因上疏駁洪邁太廟高宗室配饗議,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為秘書監(jiān)。紹熙元年(一一九○),兼實錄院檢討官,會孝宗日歷成,宰臣令他人為序,遂以失職丐去,出為江東轉(zhuǎn)運副使,權(quán)總領(lǐng)淮西江東軍馬錢糧。因論江南行鐵錢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贛州,未赴。寧宗即位,屢召屢辭。慶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書《通議大夫?qū)毼拈w待制致仕告詞》注)。開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節(jié)(《宋會要輯稿》禮五八之一○○)。有《誠齋集》、《易傳》等傳世。事見其子長孺撰墓志(清乾隆刊《楊文節(jié)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傳。 楊萬里詩四十二卷辭操一卷,以宋端平間刊本(原書藏日本東京宮內(nèi)廳書陵部)為底本。校以宋淳熙、紹熙間遞刻之《誠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荊溪集十卷西歸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續(xù)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簡稱宋遞刻本,藏北京圖書館,原該共六十三卷,今殘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誠齋集》(簡稱四庫本)。參校明末毛氏汲古閣鈔本《誠齋集》(簡稱汲古閣本,今藏上海圖書館)、清乾隆六十年吉水楊氏帶經(jīng)軒刊《楊文節(jié)公詩集》(簡稱楊本)。另從諸書輯得之集外詩,編為第四十四卷。
詞學(xué)圖錄楊萬里(1127-1206) 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詩與陸游、范成大、尤袤齊名,有《誠齋集》,詞附其中。
全宋文·卷五二八五楊萬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中紹興二十四年進士第,為贛州司戶,調(diào)永州○陵丞,知隆興府奉新縣。時相交薦之,召為國子博士。遷太常博士,尋升丞兼吏部侍右郎官,轉(zhuǎn)將作少監(jiān)。出知漳州,改常州。尋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就除提點刑獄,以憂去。免喪,召為尚左郎官,孝宗親擢為東宮侍讀。累遷左司郎中,秘書少監(jiān),以直秘閣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為秘書監(jiān),兼實錄院檢討官。出為江東運副,忤宰相意,改知贛州,不赴,遂乞祠。除秘閣修撰、提舉萬壽宮,自是不復(fù)出。寧宗時進寶文閣待制致仕。開禧二年卒,年八十(《宋史》本傳作「八十三」,誤),謚文節(jié)。萬里早年受學(xué)于張浚,工詩,為南宋四大家之一。著有《易傳》二十卷(存)、《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存)等。見《宋史》卷四三三本傳,清鄒樹榮編《楊文節(jié)公年譜》。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宋隆興豐城人,字休文,號勿齋。江西閤皂山道士。理宗淳祐中敕賜高士、右街鑒儀,主管教門公事。有《勿齋集》。
全宋詩楊至質(zhì),字休文,號勿齋,豐城(今屬江西)人。道士。理宗紹定元年(一二二八)真德秀為題《勿齋記》(《西山文集》卷二六)。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七九五三楊至質(zhì),字休文,號勿齋,豐城(今江西豐城)人。江西閣皂山道士。淳祐中,敕賜高士、右街監(jiān)儀、主管教門公事。著有《勿齋先生文集》二卷(存)、《竹宮表制》一卷。見真德秀《勿齋記》(《西山文集》卷二六),劉克莊《云泉精舍記》(《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八),趙希弁《郡齋讀書附志》卷上,《宋詩紀事》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