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6187,分1746頁顯示  上一頁  133  134  135  136  137  139  140  141  142 下一頁
其它辭典(續(xù)上)
王咨(夢得 雪齋 )
楊無咎(別稱 揚無咎、草玄 補之、無咎 逃禪老人、清夷長者、紫陽居士 )
姚孝錫(仲純 醉軒 )
朱松(喬年 韋齋 )
朱翌(新仲 灊山居士、省事老人、灊山道人 )
曹勛(公顯、功顯 松隱 忠靖 )
孔傳(若古 世文 杉溪 )
李琥(西美 知足老人 )
邵博(公濟 西山 )
宋瀚(鐵石翁 )
趙令衿(超然居士 表之 安定郡王 )
周葵(立義 荊溪、惟心居士 惠簡 )
郭印(信可 亦樂居士 )
李椿年(仲永 逍遙公 )
劉望之(夷叔、叔儀 觀堂 )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六○六四
王咨,字夢得,號雪齋,永康軍導(dǎo)江(今四川都江堰市東南)人。紹興六年自右朝奉郎、四川都轉(zhuǎn)運司干辦公事除陜府西路轉(zhuǎn)運判官。又嘗知劍州。著有《雪齋文集》四十卷。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九,《郡齋讀書志·附志》,《宋史》卷二○八《藝文志》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97—1169 【介紹】: 楊一作揚。宋臨江清江人,字補之。一說名補之,字無咎。自號逃禪老人、清夷長者、紫陽居士。寓居洪州南昌。高宗朝累征不起。繪畫擅墨梅,變水墨點瓣為白描圈線,顯梅之清疏淡雅。水墨人物師法李公麟。書學(xué)歐陽詢,筆勢勁利。今存《逃禪詞》,風(fēng)格婉麗。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97—1171 【介紹】: 宋臨江軍清江人,字補之,一作名補之,字無咎,號逃禪老人,又號清夷長者。善書畫,所畫水墨人物學(xué)李伯時,尤善作墨梅。亦工詞,有《逃禪詞》。高宗時,以不直秦檜所為,累征不起。
全宋詩
揚無咎(一○九七~一一七一),字補之,號逃禪老人,又號清夷長者,清江(今江西樟樹西南)人。晚寓南昌。高宗朝累徵不起。善畫梅,有透梅肝膽入梅心之譽。孝宗乾道七年卒,年七十五(《全宋詞》冊二)。有《逃禪詞》一卷傳世。事見《皇宋書錄》卷下、《圖繪寶鑒》卷四、《書史會要》卷六。
詞學(xué)圖錄
楊無咎(1097-1171) 字補之,號逃禪老人、清夷長者,自稱為草玄(揚雄)后裔,故其書姓從"扌"不從"木"。清江(今屬江西)人。恥于依附秦檜,屢被徵召而不就。向子諲晚年居新淦(今江西新干)薌林,二人常詩酒唱和。精書畫,所作墨梅深受珍視,傳世作品有乾道元年(1165)作《四梅圖》卷及《雪梅圖》卷,《雪梅圖》卷首有揚補之自用印三方,卷末有海野老農(nóng)曾覿題詩并識。有《逃禪詞》,收入《宋六十名家詞》。
全宋文·卷四一四九
楊補之(一○九七——一一七一),字無咎,號逃禪老人,又號清夷長者,洪州南昌(今江西南昌)人。以詩薦于朝,試禮部不偶,不復(fù)事舉子業(yè)。高宗朝以不直秦檜,累徵不起。工書畫,字得歐虞筆法,善作墨梅,進于皇帝,上笑曰「村梅也」,因自名「村梅」。有詞集《逃禪詞》。見《圖繪寶鑒》卷四,隆慶《臨江府志》卷一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徐州豐縣人,字仲純,號醉軒?;兆谛土赀M士。授代州兵曹。金兵侵雁門,州將議以城降,孝錫投床大鼾,略不為意。后脫身移居五臺,不仕。善治生,積粟至數(shù)萬石,遇歲饑,盡出以賑貧乏,多全活。中年后,以家事付諸子,日與賓朋縱吟山水詩酒間。卒年八十三。有《雞肋集》。
全宋詩
姚孝錫(一○九七~一一七九),字仲純,號醉軒,豐縣(今屬江蘇)人。徽宗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進士(《齊東野語》卷一一誤作宣和六年),調(diào)代州兵曹參軍。金兵陷代州,被命為五臺主簿。至五臺即稱病,遂放浪五臺山水間,詩酒自娛,卒年八十三。著有《雞肋集》,已佚。事見《中州集》卷一○。 姚孝錫詩,據(jù)元至大三年曹氏進德齋遞修本《中州集》所錄,編為一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97—1143 【介紹】: 宋徽州婺源人,字喬年,號韋齋。朱熹父?;兆谡桶四晖仙岢錾?,授建州政和縣尉,更調(diào)南劍州尤溪縣尉。高宗紹興四年,以胡世將等薦,除秘書省正字。累官司勛、吏部郎。秦檜決策議和,松與同列上章力言其不可。檜怒,諷御史論松懷異自賢,出知饒州,未上卒。有《韋齋集》。
全宋詩
朱松(一○九七~一一四三),字喬年,號韋齋,徽州婺源(今屬江西)人。熹父。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同上舍出身,授建州政和尉,調(diào)南劍州尤溪尉,監(jiān)泉州石井鎮(zhèn)。高宗紹興四年(一一三四)除秘書省正字,累遷承議郎。十年,因反對和議忤秦檜,出知饒州,未就,主管臺州崇道觀。十三年卒。有《韋齋集》十二卷,外集十卷,外集已佚。事見本集卷首行狀、《宋史》卷四二九《朱熹傳》?!≈焖稍?,以《四部叢刊》續(xù)編影印明弘治鄺璠刊《韋齋集》為底本。校以清康熙程嵦刊本(簡稱程本)、雍正朱玉刊本(簡稱玉本)、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鄭鑣抄本(簡稱鄭本,藏南京圖書館),并參?!?a target='_blank'>石倉歷代詩選》(簡稱詩選)、《宋詩鈔》及補(簡稱詩鈔、鈔補)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一四四
朱松(一○九七——一一四三),字喬年,號韋齋,歙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熹父。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授建州政和縣尉,調(diào)尤溪縣尉,監(jiān)泉州石井鎮(zhèn)。紹興四年,除秘書省正字。七年,除校書郎。八年,遷著作佐郎、尚書度支員外郎,兼史館校勘,歷司勛、吏部兩曹。十年,命知饒州,請閑,得主管臺州崇道觀。紹興十三年卒,年四十七。著有《韋齋集》十二卷(存)。見朱熹《皇考朱公行狀》(《朱文公文集》卷九七),《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一三、一一八、一三四,《宋史》卷二○八《藝文志》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97—1167 【介紹】: 宋舒州懷寧人,字新仲,號灊山居士、省事老人?;兆谡桶四赀M士。調(diào)溧水簿。高宗時,歷秘書少監(jiān)、中書舍人,預(yù)修《徽宗實錄》。以不附秦檜,謫居韶州,倡明理學(xué)。檜死,起為秘閣修撰,歷知嚴(yán)州及寧國、平江等州府,官至敷文閣待制。有《灊山集》、《猗覺寮雜記》。
全宋詩
朱翌(一○九七~一一六七),字新仲,自號灊山道人、省事老人,舒州懷寧(今安徽潛山)人,晚年定居鄞縣?;兆谡桶四辏ㄒ灰灰话耍?,賜同上舍出身。歷溧水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秘書省正字,實錄院檢討官試秘書少監(jiān),試起居舍人(《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六、一二二、一三七、一三八),高宗紹興十一年(一一四一),擢中書舍人兼實錄院修撰(同上書卷一四一),尋以言事忤秦檜,責(zé)韶州居住(同上書卷一四二)。二十五年,起充秘閣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同上書卷一七○、一八○、一八五)。孝宗乾道三年卒。有《灊山文集》四十卷(《宋史·藝文志》作集四十五卷,詩三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三卷。另有《猗覺寮雜記》二卷行于世。事見《寶慶四明志》卷八、《延祐四明志》卷四?!≈煲钤?,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灊山集》為底本,校以《知不足齋叢書》本(簡稱知不足齋本)等。新輯集外詩編為第四卷。
全宋文·卷四一四九
朱翌(一○九七——一一六七),字新仲,自號灊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懷寧(今安徽潛山)人,載上子。政和八年賜同上舍出身。紹興六年,為敕令所刪定官。八年,除正字;九年,遷校書郎。十年,守祠部員外郎,歷秘書少監(jiān)、起居舍人、中書舍人兼實錄院修撰。十一年,以忤權(quán)臣,責(zé)授左承事郎、將作少監(jiān),分司西京,韶州居住。二十五年,起復(fù)左承議郎,充秘閣修撰,后歷知宣州、平江府。三十年,復(fù)敷文閣待制。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著有文集四十五卷、《五制集》一卷、詩集三卷(存)、《猗覺寮雜記》一卷(存)。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六之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六、一二二、一三二、一三五、一三七、一三八、一四一、一七○、一八四、一八五,《寶慶四明志》卷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98—1174 【介紹】: 宋潁昌陽翟人,字公顯,一作功顯,號松隱。曹組子。以父恩補承信郎?;兆谛臀迥曩n進士甲科。欽宗靖康初為閤門宣贊舍人,從徽宗北遷,過河十余日,帝出御衣書領(lǐng)中,命勛間行詣康王。高宗建炎初至南京,進御衣書,請募死士航海入金奉徽宗歸,執(zhí)政不從,出勛于外,九年不遷。紹興中為副使二使金,遷保信軍承宣使、樞密副都承旨。又拜昭信軍節(jié)度使。孝宗朝加太尉。卒謚忠靖。有《北狩見聞錄》、《松隱集》。
全宋詩
曹勛(一○九八?~一一七四),字公顯,一作功顯,陽翟(今河南禹州)人。以恩補承信郎,徽宗宣和五年(一一二三)賜同進士出身(《嘉定赤城志》卷三四),仍為武官。靖康之變從徽宗北遷,至燕山,受密旨間行詣康王。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至南京,以建言忤執(zhí)政,出于外。紹興十一年(一一四一),副劉光遠使金,中途還,又充館伴副使。未幾,為報謝副使使金,十二年至金,得請還梓宮及太后。十三年,兼樞密副都承旨。十五年奉祠。二十五年,起知閤門事兼干辦皇城司。二十九年,再為稱謝副使使金。三十年,提舉萬壽觀(《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四一、一四二、一四四、一五○、一五三、一七○、一八五)。孝宗乾道七年(一一七一)起提舉皇城司(《宋會要輯稿》職官七七之八二)。淳熙元年卒,年七十馀。遺著由子耜輯為《松隱集》,《宋史·藝文志》著錄為四十卷。事見《攻愧集》卷五二《曹忠靖公松隱集序》,《宋史》卷三七九有傳。 曹勛詩,以《嘉業(yè)堂叢書》據(jù)舊刻本所刊《松隱文集》為底本,校以舊鈔本(藏上海圖書館)、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四庫本多殘,且佚原書第十四卷(實佚大部分,卷中幾首詩并入第十三卷),而舊抄本第十四卷亦與底本全異。因彼此都不明所自,茲將舊鈔本第十四卷詩編為第二十四卷。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二○○
曹勛(一○九八——一一七四),字公顯,號松隱,陽翟(今河南禹縣)人。以父恩補承信郎。宣和五年特命赴進士廷試,賜甲科。靖康初為閤門宣贊舍人、勾當(dāng)龍德宮,除武義大夫。從徽宗北遷,被命自燕山遁歸,建炎元年至南京,以御衣所書進入,建議募死士航海入金,奉徽宗由海道歸。執(zhí)政難之,出勛于外,九年不得遷。紹興十一年奉命使金,金許還梓宮及太后。二十九年拜昭信軍節(jié)度使。孝宗朝加太尉、提舉皇城司、開府儀同三司。淳熙元年卒。年七十七。著有《松隱文集》(存)、《北狩見聞錄》(存)。見《宋史》卷三七九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兗州仙源人,初名若古,字世文,號杉溪??椎垒o孫。南渡后,流寓衢州。博極群書,尤精《》學(xué)。高宗紹興中知邠州,鋤強扶貧,民皆畏服。移知陜州,以平鼎、澧寇功進秩,改知撫州。官至中散大夫。卒年七十五。有《孔子編年》、《東家雜記》、《杉溪集》等,又續(xù)《白氏六帖》成三十卷,合稱《白孔六帖》。
全宋文·卷二九八八
孔傳,原名若古,字世文,晚號杉溪,曲阜(今山東曲阜)人,孔子四十七代孫,道輔孫。建炎南渡,寓居衢州。紹興二年擢知邠州,移陜州,改撫州,官至中散大夫。卒,年七十五。博極群書,尤精《》學(xué)。著《續(xù)白氏六帖》(存)、《文樞要記》、《孔子編年》(存)、《東家雜記》(存)等,有《杉溪集》。見《直齋書錄解題》卷五、一四,《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三引《闕里文獻考》。
李琥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98—1174 【介紹】: 宋無為軍廬江人,字西美。幼傳家學(xué)?;兆谛推吣暌愿甘a補將仕郎。累官通判邵州,以疾奉祠。歸營書室、小圃,日與親朋宴適其中,自號知足老人。
全宋文·卷四一五○
李琥(一○九八——一一七四),字西美,自號知足老人,無為軍廬江(今安徽廬江)人。宣和七年以父恩補將仕郎。紹興初辟新喻縣尉,調(diào)興國軍判官,知瑞昌縣。簽書清海軍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假守惠州。再為昭信軍簽判,終通判邵州,以疾奉祠。淳熙元年十一月卒,年七十七。見周必大《朝奉郎李君琥墓碣》(《周文忠公集》卷七八),《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九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8 【介紹】: 宋洛陽人,字公濟。邵伯溫次子。高宗紹興八年賜同進士出身。歷秘書省校書郎,知果州。紹興二十二年,以左朝散大夫知眉州。有《西山集》、《邵氏聞見后錄》。
全宋詩
邵博(?~一一五八),字公濟,號西山,洛陽(今屬河南)人。伯溫子。高宗紹興八年(一一三八),以趙鼎薦賜同進士出身。九年,除秘書省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二二),出知果州。二十二年在知眉州任被誣過惡,降三官(同上書卷一六三)。二十八年,卒于犍為縣(同上書卷一七九)。有《西山集》五十七卷(《宋史》卷二○八),已佚,有《邵氏聞見后錄》傳世?!?a target='_blank'>宋史翼》卷一○有傳。今錄詩六首。
全宋文·卷四○五四
邵博(?——一一五八),字公濟,號西山,洛陽(今河南洛陽)人,伯溫次子?;兆跁r為幕吏。紹興八年,由主管仙源縣太極觀賜同進士出身,次年除秘書省校書郎兼實錄院檢討官,人論其過,出知果州。十二年,權(quán)發(fā)遣資州軍州事。歷嘉州提點刑獄,知黎州。紹興二十二年以左朝散大夫知眉州。時直徽猷閣程敦厚廢還里居,銜其以事來輒不答,乃為匿名書訐其過惡,捕送成都司理獄,雖疏決得出,仍坐降三官。紹興二十八年卒于犍為縣。著有《西山集》五十七卷、《聞見后錄》三十卷(存)。見本書所載其文及《聞見后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二二、一六三、一七九,《宋史·藝文志》七,《宋史翼》卷一○。

人物簡介

全宋文·卷四二五二
宋瀚(一作浣),號鐵石翁。紹興八年四月以戶部員外郎充貢舉參詳官。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之五。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8 【介紹】: 宋宗室,號超然居士。趙德昭玄孫。徽宗大觀二年中舍選。欽宗初為軍器少監(jiān),言事忤旨,奪官。高宗紹興間,以都官員外郎召,因請留張浚復(fù)罷。后知泉州,坐謗訕秦檜入獄,檜欲置之死,誣與張浚、李光等謀逆,會檜死,得免。復(fù)爵,授明州觀察使,加慶遠軍承宣使。
全宋詩
趙令衿(?~一一五八),字表之(《雞肋編》卷下),號超然居士(《攻愧集》卷五六《清芬堂記》),太祖五世孫。中徽宗大觀二年(一一○八)舍選。欽宗靖康初為軍器少監(jiān),言事忤旨罷。高宗紹興中除通判德安府,遷知泉州。歸寓三衢,因觀秦檜家廟記口誦“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之句,為檜構(gòu)陷下獄。檜死復(fù)爵。二十八年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四四有傳。今錄詩六首。
全宋文·卷三八七八
趙令衿(?——一一五八),字表之,號超然居士,宗室。博學(xué)能文,中大觀二年舍選。靖康初為軍械少監(jiān),言事忤旨,奪官。紹興七年以都官員外郎召。張浚罷,請對留浚,復(fù)罷。除德安府通判,遷知泉州。忤秦檜,以誣贓私下獄,又論謗訕不遜,追一官勒停,檜死復(fù)爵。二十六年,授明州觀察使,襲封安定郡王。二十八年卒。見《攻愧集》卷五六《清芬堂記》,《雞肋編》卷下,《宋史》卷二四四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98—1174 【介紹】: 宋常州宜興人,字立義,號荊溪,晚號惟心居士?;兆谛土赀M士。調(diào)徽州推官。高宗紹興十一年,累除殿中侍御史,在職僅兩月,言事至三十章。因不肯附和秦檜,被劾落職。檜死,為直秘閣、知紹興府,歷知婺州。孝宗隆興元年,拜參知政事,次年兼權(quán)知樞密院事。后與宰相虞允文、陳康伯不合,以資政殿大學(xué)士致仕。卒謚惠簡。有《圣傳詩》及文集。
全宋文·卷四一五二
周葵(一○九八——一一七四),字立義,號惟心居士,常州宜興(今江蘇宜興)人。宣和六年進士。任監(jiān)察御史,紹興十一年徙殿中侍御史,在職兩月,言事至三十章,且歷舉所行不當(dāng)事凡二十條。歷官司農(nóng)少卿、知信州、江東提點刑獄公事、太常少卿、知湖州、權(quán)尚書禮部侍郎兼權(quán)給事中,知太平州。隆興元年六月拜參知政事,次年加資政殿大學(xué)士致仕。淳熙元年卒,年七十七。著有《圣傳詩》二十篇、文集三十卷、奏議五卷。見《周文忠公集》卷六三《周簡惠公神道碑》。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成都雙流人,字信可,晚號亦樂居士。郭絳子?;兆谡瓦M士。累任銅梁、仁壽等縣令。高宗紹興十八年,以任永康軍通判時牒試避親、舉人不當(dāng)降一官。終部刺史。與秦檜有庠序舊,絕不與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詩,與蒲大受、馮時行、何耕道為詩友。有《云溪集》。
全宋詩
郭印,字不詳,史籍無傳。據(jù)本集詩篇知其晚號亦樂居士,成都(今屬四川)人。二十歲入太學(xué)肄業(yè)。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進士。歷攝銅梁縣,知仁壽縣,州府管庫,學(xué)校教官,亦任過短期朝官。積階至左請大夫(《文定集》卷一五《與陳樞密書》)。官終知州(《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四)。一生活動主要在蜀地。高宗紹興四年(一一三四)前后即在故鄉(xiāng)云溪營別業(yè),后即退老于此,年八十尚存世。所著《云溪集》,不見宋人著錄,且于明代失傳。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十二卷?!」≡?,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為底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一三四
郭印,字信可,自號亦樂居士,成都(今四川成都)人,繹子。政和五年進士。歷任仁壽、銅梁等縣令,紹興中任永康軍通判。后曾知忠州。乾道間為朝請大夫,汪應(yīng)辰舉充監(jiān)司郡守,時已年垂八十。卒年八十馀。與秦檜有庠序舊,絕不與通。性嗜山水,于雙流筑云溪別墅。工詩,與蒲宗孟、馮時行、計有功等為詩友。著有《云溪集》三十卷(今存永樂大典本十二卷)。見《宋會要輯稿》選舉一六之八,《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甲集卷一三,汪應(yīng)辰《文定集》卷一五,晁公溯《嵩山集》卷四,《成都文類》卷八,《蜀中廣記》卷五,《千頃堂書目》卷二九,《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五七,《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四,《四庫提要辨證》卷二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9 【介紹】: 宋饒州鄱陽人,一作浮梁人,字仲永,號逍遙公?;兆谡桶四赀M士。歷司農(nóng)丞、度支郎中、戶部侍郎、直學(xué)士院,后知婺州。潛心《》學(xué)。有《易解》及文集。
全宋文·卷三九八一
李椿年(?——一一五九),字仲永,號逍遙公,饒州浮梁(今屬江西景德鎮(zhèn))人。政和八年進士。歷司農(nóng)丞、度支郎中。紹興十二年為兩浙轉(zhuǎn)運副使,十七年權(quán)戶部侍郎,直學(xué)士院,后知婺州。紹興二十九年卒。有《易解》八卷、《易疑問》一卷及文集。見《宋會要輯稿》食貨六之三六、食貨六之四七,《楚紀(jì)》卷五二,《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四。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劉望之(?~一一五九),字夷叔,號觀堂,瀘州(今屬四川)人,一說成都人(《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六)。高宗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進士(《南宋館閣錄》卷八)。二十七年,由達州教授召為國子正。二十八年,行秘書省正字。二十九年卒(《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六、一七九、一八二)。有《觀堂集》,已佚。事見《桯史》卷五。今錄詩十七首。
全宋文·卷四八九五
劉望之,字夷叔,一字叔儀,自號觀堂,瀘州合江(今四川合江)人,一說成都人。紹興十二年登進士第。紹興二十七年自達州州學(xué)教授除國子正,次年遷秘書省正字。二十九年致仕,卒。望之詩文清古,議論高明,著有《觀堂集》。見《南宋館閣錄》卷八,《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七六、一七九,《鄮峰真隱集》卷三一,《桯史》卷五,《明一統(tǒng)志》卷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