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077—1141 【介紹】: 宋僧。臺州臨海人。俗姓薛,號智涌,世稱虎溪尊者。七歲出家,十六具戒,從安國惠師學天臺教義。后居臺州白蓮寺,講演二十余年,學者爭歸之。有《止觀圓宗記》、《解十不二門樞要》、《虎溪前后集》等。大明高僧傳·卷第一 譯經篇第一 解義篇第二之一
釋了然號智涌。出家郡之白蓮寺。講演天臺教觀二十馀年。精勵后學白業(yè)潛修。日惟一餐常坐達旦。一夕夢。二龍云中交戲空際忽然化為神人。從空而降謁師。且于衣袖出一書示曰。師七日后當行西歸。了然既寤知是往生之應。乃撾鼓集眾。登座說法遺囑后事。已而書偈曰。因念佛力得生樂國。凡汝諸人可不自逸。即索浴更衣。命眾同聲誦彌陀經。至西方世界倏然而化。一眾皆聞天樂之音盈空。祥光燭于天表。補續(xù)高僧傳·義解篇
了然。臺臨海薛氏子。處胎十三月而生。十六具戒。從安國惠師。學教觀得要領。嘗夢坐盤石泛大海。望大士坐山上竹林間。師正立。說百偈以贊。覺憶其半。自是頓發(fā)辯才。侍安國遷白蓮。未幾去。謁明智。凡有所論。皆首肯之。因舉住廣嚴。師曰。吾不當負所得。卒為安國嗣。居山二十四年。學者嘗五六百人。紹興戊午。寧海建大會。有使者持牒來。曰。兜率天請師說法。師曰。此間法會未終。使曰。符不可緩。當先其次者。即毀師名而去。辛酉五月。夢兩龍戲空中。一化為神人。袖出書曰。師七日當行。師唯唯。既寤。集眾說法。且曰。因念佛力。得歸極樂。吾徒勉之。即沐浴更衣。與眾同誦阿彌陀經。至西方世界而逝。眾聞天樂騰空。祥光四燭。葬東岡。錫號智涌。師平生多異跡。郡祈雨于玉溪。眾苦路險。師咒龍使移之。是夜風雨大作。旦見潭在所。指夷坦處。新續(xù)高僧傳·義解篇第二之一
釋了然,號志涌,出家郡之白蓮寺。講演天臺教觀二十馀年,精勵后學,白業(yè)潛修。日惟一餐,常坐達旦。一夕夢二龍云中,交戲空際,忽然化為神人,從空降謁,且于衣袖出一書示曰:“師七日后行當西歸。”了然既寤,知是往生之應,乃撾鼓集眾,登座說法,遺囑后事,已而書偈曰:“因念佛力,得生樂國,凡汝諸人,可不自逸?!奔此髟「?,命眾同聲誦《彌陀經》至西方世界,倏然而化,一眾皆聞天樂之音盈空,祥光燭于天表。
人物簡介
釋懷深(一○七七~一一三二),號慈受,俗姓夏,壽春六安(今屬安徽)人。年十四祝發(fā)受戒。公四年,訪道方外?;兆诔鐚幊酰魏桃纼粽沼谫Y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儀真資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鎮(zhèn)江府焦山寺、真州長蘆寺。七年,居建康府蔣山寺。欽宗靖康間住靈巖堯峰院(《中吳紀聞》卷六)。高宗紹興二年卒,年五十六。為青原下十三世,長蘆崇信禪師法嗣。事見《慈受懷深禪師廣錄》,《嘉泰普燈錄》卷九、《五燈會元》卷六有傳。全宋文·卷三二六三
懷深(一○七七——一一三二),字慈受,俗姓夏氏,壽州六安(今安徽六安)人。少出家,后從楊岐宗大師慧勤得悟。歷主名剎,末住金陵蔣山寺。紹興二年卒,年五十六。見《嘉泰傳燈錄》卷九,《新續(xù)高僧傳四集》卷一一。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一
又懷深,字慈受,姓夏氏,壽春人。生之夕,祥光滿舍,文殊堅遙見之,疑火也。詰旦知鄰里生兒,心異之,往訪焉,且告之故曰:“如此瑞徵,宜善護之。”自后,抱兒見堅輒笑,因許出家。及長,遍游方外,請益鑒公,乃大豁,呈偈曰:“祗是舊時行履處,等閒舉著便淆訛。夜來一陣狂風起,吹落桃花知幾多。”鑒撫掌曰:“者里豈不是活祖師意?!焙蠼K于蔣山。
人物簡介
釋居慧(一○七七~一一五一),號無傳,俗姓吳,湖州(今屬浙江)人。住湖州道場寺。為南岳下十五世,長靈守卓禪師法嗣。高宗紹興二十一年卒,年七十五。,嘉泰普燈錄》卷一三、《五燈會元》卷一八有傳。今錄偈三首。
人物簡介
閻苑,字東叟,號風騷閑客,魏陵(今地不詳)人。嘗奉使武都。學詩四十馀年,吟詠不輟,政和七年輯為《風騷閑客詩錄》。
人物簡介
【生卒】:1077—1148 【介紹】: 宋蘇州吳縣人,字少蘊,號石林。哲宗紹圣四年進士。為丹徒尉?;兆诔圻w翰林學士,極論士大夫朋黨之弊。帥潁昌府,發(fā)常平粟賑民,抵制宦官楊戩等搜括,捕抑貪吏,遭廢黜。高宗即位,除戶部尚書,遷尚書左丞。紹興中,除江東安撫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宮留守,致力于抗金防務及籌措軍餉。官終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平生嗜學博洽,尤工于詞。有《建康集》、《石林詞》、《避暑錄話》、《石林燕語》、《石林詩話》等。全宋詩
葉夢得(一○七七~一一四八),字少蘊,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后定居吳興弁山,家有石林園,因號石林居士。哲宗紹圣四年(一○九七),除起居郎,二年,遷翰林學士,三年,出知汝州,尋落職,提舉洞霄宮。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起知蔡州,移帥穎昌府。忤楊戩、李彥,提舉鴻慶宮。欽宗靖康元年(一○二六),知杭州(《乾道臨安志》卷三)。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落職,提舉太平觀。二年,為翰林學士兼侍讀。三年,罷歸湖州(《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二、一六、一七、一八、二○)。紹興元年(一○三一),起為江東安撫大使兼知建康府,兼壽春等六州宣撫使,抗擊金兵。十二年冬,移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十四年,請老,提舉洞霄宮。十六年,致仕(同上書卷一四七、一四八、一五二、一五四)。十八年,卒于湖州。葉氏家富藏書,著述繁多,《石林總集》一百卷等,已佚;有《石林居士建康集》(《直齋書錄解題》著錄十卷,今存八卷,系帥建康時詩文)、《石林燕語》、《避暑錄話》、《巖下放言》等傳世?!?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五有傳?!∪~夢得詩,以毛晉汲古閣原藏明抄本《石林居士建康集》為底本,校以鄧邦述校跋清影印抄宋刻本(簡稱影宋本)及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詞學圖錄
葉夢得(1077-1148) 字少蘊,號石林居士。蘇州吳縣人,居烏程。有《石林詞》。全宋文·卷三一六二
葉夢得(一○七七——一一四八),字少蘊,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后卜居湖州烏程(今浙江湖州)卞山之石林谷,因自號石林居士。紹圣四年登進士第,調丹徒尉。大觀中,累遷中書舍人、翰林學士。以忤童貫,降龍圖閣直學士、知汝州,尋落職奉祠。政和中,起知蔡州,歷知潁昌府、應天府、杭州,或起或廢。高宗建炎二年,復為翰林學士、知制誥、兼侍讀,尋除戶部尚書。三年二月,拜尚書左丞。以與宰相朱勝非意見不合,執(zhí)政十四日而罷,以資政殿學士歸隱卞山。紹興元年,起為江南東路安撫大使兼知建康府、兼壽春等六州宣撫使,次年罷。八年,再任江東安撫制置大使、知建康府兼行宮留守。兩鎮(zhèn)建康,布置江防,多得其力。升資政殿大學士、觀文殿學士,移知福州。十六年,拜崇信軍節(jié)度使致仕。十八年卒,年七十二。夢得博學強記,著書三十馀種。今尚存《春秋讞》、《春秋考》、《春秋傳》、《石林燕語》、《避暑錄話》、《老子解》、《石林詩話》、《石林詞》等十七八種?!?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四五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建州政和人,字廷臣。哲宗元符末為太學生,論事剴切?;兆诖笥^三年,以何執(zhí)中代蔡京為尚書左仆射,蔡京領中太乙宮,朝老上書力陳蔡京之奸邪及何執(zhí)中之平庸。宣和末,復與陳東等上書論蔡京、童貫、王黼、李彥、梁師成、朱勔為六賊。臺諫承京風旨劾朝老狂妄,編置道州。高宗建炎改元,遇赦歸耕石門。紹興間三詔征之,堅辭不赴,學者稱“陳三詔”。全宋詩
陳朝老,字廷臣,自號歡喜居士,政和(今屬福建)人。哲宗元符末為太學生,論事剴切。徽宗宣和末,坐與陳東等上書論蔡京等為六賊,編置道州。高宗建炎改元,遇赦,歸耕石門。紹興間三詔不赴,學者稱為陳三詔。卒年七十一。清康熙《建寧府志》卷三一有傳。全宋文·卷二九一六
陳朝老,字廷臣,建州關隸(今福建松溪東南)人。元符末為太學生,論事剴切。大觀中,以何執(zhí)中為左仆射,上書力諫。宣和末,復與陳東等上書論蔡京、童貫、王黼、李彥、梁師成、朱勔為六賊,編置道州。建炎改元,遇赦,歸耕石門。紹興間三詔徵之,堅辭不赴。自號「常歡喜居士」,名堂曰「寄懷」。有文集百卷藏于家。見《永樂大典》卷三一四六引《建安志》。
人物簡介
【生卒】:1078—1144 【介紹】: 宋衢州開化人,字致道,號北山。以外祖鄧潤甫蔭補吳江縣主簿?;兆谛投曩n上舍出身。高宗建炎中為太常少卿,知秀州。紹興初,為秘書少監(jiān),上《麟臺故事》,擢中書舍人兼侍講。提舉江州太平觀,除徽猷閣待制。后秦檜薦領史事,力辭不就。善為制誥。工詩文,風格典雅。有《北山小集》。全宋詩
程俱(一○七八~一一四四),字致道,衢州開化(今屬浙江)人。哲宗紹圣四年(一○九七),以外祖蔭補蘇州吳江縣主簿,監(jiān)舒州太湖鹽場,以上書論事罷。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起知泗州臨淮縣,官滿后寓吳。因葉夢得薦為著作佐郎,未幾出管勾岱岳觀。宣和二年(一一二○),賜上舍上第。三年,除禮部員外郎,以病告歸。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自太常少卿知秀州,金兵據臨安,棄城退保華亭。紹興元年(一一三一),為秘書少監(jiān),上《麟臺故事》五卷,擢中書舍人。二年,因言事為言官論棄秀州事,罷職求舉江州太平觀。秦檜當政,詔除集英殿修撰、徽猷閣待制,皆不赴。十四年,卒,年六十七。有《北山小集》四十卷。事見宋程瑀《程公行狀》(四部叢刊續(xù)本《北山小集》附錄),《宋史》卷四四五有傳?!〕叹阍?,以《四部叢刊》續(xù)編所收影宋抄本《北山小集》為底本,書中遇“構”、“慎”等字均空缺,注云“犯御名”,錢大昕謂當是“淳熙以前物”。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三三二四
程俱(一○七八——一一四四),字致道,號北山,衢州開化(今浙江開化)人。以外祖鄧潤甫恩,補蘇州吳江主簿,監(jiān)舒州太湖茶場,坐上書論事罷歸。起知泗州臨淮縣,累遷將作監(jiān)丞。近臣以撰述薦,遷著作佐郎。宣和二年進頌,賜上舍出身,除禮部郎,以病歸。建炎中,為太常少卿,知秀州。紹興初,召為秘書少監(jiān)。進《麟臺故事》,擢中書舍人兼侍講。后以棄秀州城,罷為提舉江州太平觀。久之,除徽猷閣待制。秦檜薦領史事,除提舉萬壽觀、實錄院修撰,力辭不至。紹興十四年卒,年六十七。著有《北山小集》四十卷(存)、《韓文公歷官記》一卷(存)、《麟臺故事》五卷(存)、《班左誨蒙》三卷,《侑坐元龜》。《宋史》卷四四五《文苑傳》七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越州山陰人,字子駿,號樵風。傅墨卿從弟?;兆谡臀迥赀M士。為考功員外郎兼太子舍人,因不從方士林靈素授符箓被譖,出為蒲圻縣丞。高宗初,除直龍圖閣、知越州,徙知婺州。召拜秘書少監(jiān),尋權戶部侍郎。官至中書舍人、給事中。有《樵風溪堂集》、《夏小正戴氏傳》。全宋詩
傅崧卿(?~一一三八),字子駿,號樵風,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進士(《南宋館閣錄》卷七)。除辟雍正,改婺州州學教授,遷國子正。丁憂服除,召為考功員外郎、兼太子舍人。被譖,出為鄂州蒲圻縣丞。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為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四)。四年,除直龍圖閣、知越州,尋移婺州(同上書卷三一、三四)。紹興元年(一一三一),試秘書少監(jiān),權尚書吏部侍郎、充淮東宣諭使(同上書卷四八、五○)。二年,充徽猷閣待制,為都督府參謀兼權知建康府(同上書卷五三、五八)。六年,試中書舍人兼權戶部侍郎(同上書卷一二二)。事見宋《嘉泰會稽志》卷一五。今錄詩三首。全宋文·卷三八二○
傅崧卿(?——一一三八),字子駿,號樵風,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政和五年登進士甲科,宣和中累遷考功員外郎,兼太子舍人。建炎中,召為中書門下省檢正官,充浙東防遏使。除直龍圖閣、知越州,改婺州。進秘書少監(jiān),權戶部侍郎,充淮東宣諭使,加徽猷閣待制,知建康府。紹興二年,落提舉洪州玉隆觀。六年,充都督府參謀官,復集英殿修撰,進中書舍人。七年,加給事中,兼史館修撰。八年,充徽猷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觀,卒。著有《樵風集》六十卷、《奏議》十五卷、《西掖制誥》三卷、《夏小正戴氏傳注》四卷(存)。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四二之七○、職官三九之一、職官四○之八、職官七○之一○、選舉二○之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四、二九、三一、五八、五九、一○○、一○二、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八、一二二,《嘉泰會稽志》卷一五。宋登科記考
字子駿,號樵風。越州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政和五年(1115年)進士。政和五年省元,終給事中兼史館修撰。
人物簡介
【生卒】:1078—1159 【介紹】: 宋越州上虞人,字泰發(fā),號轉物居士?;兆诔鐚幬迥赀M士。高宗時知宣州,繕城池,聚兵糧,建義社,守境有方。后為吏部尚書。紹興中,宋金和議成,秦檜借其名押榜以息異議,拜參知政事。及見檜撤淮南守備,奪諸將兵權,即極言金人不可信,和議不可恃,斥檜懷奸誤國,為檜所惡。貶建寧軍節(jié)度副使,藤州安置。后移瓊州、昌化軍。檜死,得復官秩。卒謚莊簡。有《莊簡集》。全宋詩
李光(一○七八~一一五九),字泰發(fā),一作字泰定,號轉物老人(《輿地紀勝》卷二四、一二五),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東南)人?;兆诔鐚幬迥辏ㄒ灰弧鹆┻M士,調知開化縣,移知常熟縣。入為符寶郎,以言事貶監(jiān)汀州酒稅。欽宗即位,擢右司諫,遷侍御史。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擢秘書少監(jiān)。三年,知宣州。改知臨安府。紹興元年(一一三一),除知婺州,甫至郡,擢吏部侍郎。二年,授淮西招撫使,改江東安撫大使、知建康府兼壽春府,落職提舉臺州崇道觀(《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一、五二、五八)。尋知湖州,歷知平江府、臺州、溫州。七年,為江南西路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同上書卷一一七)。八年,拜參知政事。九年,因與秦檜不合,出知紹興府,改提舉洞霄宮(同上書卷一二四、一三三)。十一年,貶藤州安置;十四年,移瓊州;二十年,移昌化軍;二十五年秦檜死,內遷郴州;二十八年,復左朝奉大夫,任便居住(同上書卷一五二、一六一、一七○、一八○)。二十九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同上書卷一八二)。孝宗即位,賜謚莊簡。有前后集三十卷(《宋史·藝文志》),已佚?!?a target='_blank'>兩宋名賢小集》卷一五八存《椒亭小集》一卷,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有《莊簡集》十八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六三有傳?!±罟庠?,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莊簡集》為底本,參校清乾隆翰林院抄本(簡稱院本,藏北京圖書館)、《椒亭小集》簡稱小集》等。新輯集外詩編為第八卷。全宋文·卷三三○六
李光(一○七八——一一五九),字泰發(fā),一字泰定,號博物居士,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人。登崇寧五年進士第。宣和中,累遷司封、司勛員外郎。欽宗立,擢右司諫,遷侍御史,反對割地乞和。建炎三年,知宣州,守備有方。移知臨安府。紹興初,知婺州,擢吏部尚書。尋充端明殿學士、江東安撫大使、知建康府。為呂頤浩所擠,落職提舉宮觀。五年,復知湖州、平江府。除禮部尚書,去知臺州、溫州。七年,為江西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八年,自吏部尚書拜參知政事。以為和不可恃、備不可撤,并于高宗前面斥秦檜「盜弄國權,懷奸誤國」,為檜所惡,執(zhí)政一年而罷。十一年,復謫于藤州安置。居三年,移瓊州。居六年,又移昌化軍。二十五年檜卒,始得內移郴州。二十八年,復官聽自便。二十九年卒,年八十二。孝宗立,追復資政殿學士,謚莊簡。光嘗學于劉安世,著有《讀易老人詳說》十卷、文集三十卷、《兵略》十卷、《神仙傳》十卷。見《宋史》卷三六三本傳,《會稽志》卷一五,《會稽續(xù)志》卷五。宋登科記考
字泰發(fā),一字泰定,謚號莊簡。越州上虞縣(今浙江紹興)人。崇寧五年(1106年)進士。累吏部尚書,拜參知政事,除資政殿學士、知紹興府。官左朝奉大夫。
人物簡介
【生卒】:1078—1160 【介紹】: 宋湖州歸安人,字行簡,號苕溪。徽宗宣和三年進士。為越州教授,薦除敕令所刪定官。高宗紹興中,累遷監(jiān)察御史、起居郎、浙東提刑,擢中書舍人兼侍講,進給事中。數上書論澄清吏治、杜絕幸門,封駁不避權貴。忤秦檜等宰臣意,又極言執(zhí)政植黨之私,罷去。檜死,召還,因病以敷文閣直學士致仕。博學多才,為文敏捷,詩意高遠。有《非有齋類稿》,后改名《苕溪集》。全宋詩
劉一止(一○八○~一一六一),字行簡,號太簡居士,湖州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兆谛腿辏ㄒ灰欢唬┻M士。監(jiān)秀州都酒務,遷越州教授。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詳定一司敕令所刪定官。紹興間,歷秘書省校書郎,監(jiān)察御史,起居郎,以言事罷,主管臺州崇道觀。起知袁州,改浙東路提點刑獄。召為中書舍人兼侍講,遷給事中,又以言事罷,提舉江州太平觀。一止以忤秦檜,兩次奉祠,秦檜死,以敷文閣直學士致仕。紹興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此據《行狀》,《宋史》本傳作八十三)。有《苕溪集》五十五卷傳世。事見《苕溪集》卷五四《閣學劉公行狀》,《宋史》卷三七八有傳?!⒁恢乖?,以清擁萬堂《苕溪集》(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清朱祖謀跋本(簡稱朱本)、《兩宋名賢小集》(簡稱小集)。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三二六四
劉一止(一○七八——一一六一),字行簡,號太簡居士,湖州歸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登進士第,監(jiān)秀州都酒務,為越州教授。建炎四年,為詳定一司敕令所刪定官。紹興改元,召試館職,除秘書省校書郎,遷監(jiān)察御史、起居郎,以直言忤執(zhí)政罷。三年,召為祠部郎,知袁州。改浙東路提點刑獄。召入為秘書少監(jiān)。九年,復起為起居郎,擢中書舍人兼侍講。遷給事中,封駁不避權貴。忤秦檜,罷祠。二十三年,以秘閣修撰致仕。檜死,進為敷文閣直學士致仕。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三。一止博學工詩文,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事跡見韓元吉《閣學劉公行狀》(《苕溪集》卷五五),《宋史》卷三七八有傳。
人物簡介
慕容氏(一○七八~一一四二),河南郡(今河南洛陽)人,朝議大夫趙望之妻。高宗紹興十二年十二月十三日卒,年六十五。以二子升朝,封太宜人。事見,建康集》卷八《趙夫人慕容氏志銘》。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建州浦城人,字子淳,號浩然子。徽宗大觀中兩次鄉(xiāng)薦于禮部。高宗建炎間以累舉除官,調真州推官。性嗜學不倦。有《忘荃書》、《性理書》等。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廬州舒城人,字閎休,一字美成,號散翁。神宗元豐八年進士。歷知巢縣、郴州。高宗建炎初知袁州,以本分教民,有治績。致仕寓居宜春。喜為詩,時號阮絕句。亦以能詞見稱。有《郴江百詠》、《詩話總龜》、《松菊集》。全宋詩
阮閱,字閎休,一字美成,號散翁,又號松菊道人,舒城(今屬安徽)人。神宗元豐八年(一○八五)進士(清康熙《舒城縣志》卷一二),初為錢塘幕官(《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一一)。曾自戶部郎責知巢縣(《輿地紀勝》卷四五)?;兆诔鐚幎辏ㄒ灰弧鹑┲獣x陵縣(《咸淳毗陵志》卷一○)。宣和間知郴州(明萬歷《郴州志》卷二)。高宗建炎初知袁州(《郡齋讀書志》附志二)。著有《巢令君阮戶部詞》一卷(《皕宋樓藏書志》卷一一九),《總龜先生松菊集》五卷(《郡齋讀書志》附志二),均佚;《詩話總龜》、《郴江百詠》,行于世。阮閱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郴江百詠》為底本,參校明萬歷《郴州志》、清《宋人集》丙編宜秋館本《郴江百詠輯補》(簡稱宜秋館本)等,編為第一卷;諸書散見的阮詩編為第二卷。
人物簡介
【介紹】: 宋眉州眉山人,字子廷,號九峰。蘇轍族孫。幼孤力學,長于《春秋》,善屬文?;兆诔鐚幬迥赀M士。歷漢州教授、西京國子博士、通判彭州。累官太常少卿。外和內勁,不妄與人交。言者論元老蘇軾從孫,且為元祐邪說,其學術議論,頗仿軾、轍,不宜在中朝。罷為提點明道宮,未幾卒,年四十七。有《九峰集》。全宋詩
蘇元老(一○七八~一一二四),字在廷,號九峰,眉山(今屬四川)人。軾從孫?;兆诔鐚幬迥辏ㄒ灰弧鹆┻M士(清嘉慶《四川通志》卷一二二)。調廣都主簿,遷漢川教授,西京國子博士,通判彭州。除國子博士,歷秘書正字、將作少監(jiān),比部考功員外郎。出為成都路轉運副使。宣和六年,因元祐黨禁罷,提點明道宮(《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九之一四),未幾卒,年四十七。有《九峰集》,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九、《宋史新編》卷一一三有傳。今錄詩五首。全宋文·卷二八二二
蘇元老(一○七八——一一二四),字在廷,號九峰,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軾從孫。崇寧五年進士,調廣都簿,歷漢州教授、西京國子博士,通判彭州。尋除成都路轉運副使,為軍器監(jiān)、司農、衛(wèi)尉、太常少卿。宣和六年以元祐黨籍罷,提舉明道宮,未幾卒,年四十七。著有《九峰集》。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九之一四。《宋史》卷三三九《蘇轍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生卒】:1078—1118 【介紹】: 宋江州德安人,字輔道。王韶子。好學,工詞章。登進士第。累官校書郎。好延道流談煉丹修仙事。為徽宗所召,約某日即內殿致天神,為林靈素所陷,術不驗,下大理獄棄市。全宋詩
王寀(一○七八~一一一八),字輔道,號南陔,江州德安(今屬江西)人,韶子。登第,至校書郎。因病迷惑,好神仙道術,徽宗重和元年為林靈素所陷,下獄棄市,年四十一(《宋會要輯稿》刑法六之二三)。有《南陔集》一卷(《宋史·藝文志》),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二八有傳。今錄詩十六首。全宋文·卷三三五二
王寀(一○七八——一一一八),字輔道,號南陔,江州德安(今江西德安)人,韶子。好學,工詞章,登進士第。政和中知陜州,坐與張懷素案干連,除名勒停免編管。后復官,至兵部侍郎。好延道流談丹砂神仙事,自言天神可祈而下。徽宗召之,約某日即內殿致天神。林靈素沮格之,術不驗,下大理獄棄市。時重和元年,年四十一。紹興中追復原官。著有《南陔集》一卷。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六八之二七、職官六八之三五,《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九六,《東都事略》卷八二,《宋史》卷二○八及三二八本傳,《宋史新編》卷八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