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三支比量
【佛學大辭典】
(術語)因明法也。以宗因喻之三分立比量也。比量者以因喻之二者,比知宗義也。
【佛學常見辭匯】
即宗、因、喻,為因明學(佛教的論理學)所講,是在與人辯論理法時用的。在辯論理法時,先立出自己的宗義,再用因來說明自己所以要立此宗的原因或理由,然后再拿大家所共同承認的事物來作譬喻,來證明自己的立論不錯。
【三藏法數】
(出阿毗達磨雜集論)
比量者,謂以有為法與無為法比類而量度也。
〔一、立宗〕,宗,猶主也,要也。謂如五蘊等法,皆假因緣而生,實無自性,于中求我,決不可得。故對執(zhí)我論者,先說諸法無我也。(五蘊者,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也。)
〔二、立因〕,立因者,謂破執(zhí)有我者而立因也。若于五蘊等法施設實有我者,此之五蘊,既從眾緣而生,皆是生滅之法,蘊既生滅,我不成就。若離五蘊,而于馀處施設有我者,我無所因,我亦無用。是則皆無有我也。
〔三、立喻〕,立喻者,謂以別法喻所立法也。如于現(xiàn)在世施設實有過去相者,此現(xiàn)在相已生未滅,不應于已生未滅法中,施設過去已滅之相。若離現(xiàn)在而于馀處施設過去相者,然過去世相既滅壞,不應施設有相,此過去相不可得,以喻諸法皆不可得也。
五種比量
【佛學大辭典】
(名數)五種之推理法也:一、相比量,就所見而推理其他也。顯揚圣教論十一曰:「隨其所有相貌相屬,或由現(xiàn)在及先所見推度境界,如以見幢故比知有車,以見煙故比知有火?!苟?、體比量,如由甲之體性而推乙,由一部之體而推理全部也。同上曰:「由現(xiàn)見彼自體性故,比類彼物不現(xiàn)見體,或現(xiàn)見一分自體比類馀分,如以現(xiàn)在比類去來?!谷?、業(yè)比量,由業(yè)作而推理業(yè)作者也。同上曰:「以作用比業(yè)所依,如(中略)見跡步寬長比知是象,身曳地行比知是蛇。」四、法比量,由一部之事而推理他之真理也。同上曰:「于一切相屬著法,以一比馀,如屬無常比知有苦,以屬苦故比空無我,以屬生故比有老法,云云?!刮?、因果比量,見因而推論其果,見果而推度其因也。同上曰:「因果相比,如見物行比有所至,見有所至比先有行,云云?!?br />【佛學常見辭匯】
五種的推理法,即一、相比量,即依照所見的去推理其他;二、體比量,如由甲之體性而推乙,由一部之體而推理全部;三、業(yè)比量,即由所造之業(yè)而推理其造作者;四、法比量,即由一部份的事而推理其他的真理;五、因果比量,即見因而推理其果,見果而推度其因。
【三藏法數】
(出顯揚圣教論)
比量者,謂思惟決擇推度境界定其理也。
〔一、相比量〕,謂隨其所有相貌相屬,或由現(xiàn)在及先所見,推度境界。如以見幢故,比知有車;以見煙故,比知有火。如是以王比國,以夫比妻,以角犎(音封,即橐駝也)比牛。以形軟發(fā)黑,輕舉色美,比知是少;以面皺發(fā)白等,比知是老。以具如來微妙相好,智慧寂靜,勝行辯才,比知如來應正等覺,具一切智。諸如是等,名相比量。
〔二、體比量〕,謂由現(xiàn)見彼自體性,故比類彼物不現(xiàn)見體,或現(xiàn)見一分自體,比類馀分。如以現(xiàn)在比類去來,或以過去比未來事,或以現(xiàn)近事比現(xiàn)遠事。又以一分成熟比馀熟分。如是等類,名體比量。
〔三、業(yè)比量〕,謂以作用比業(yè)所依。如見遠物,無有動搖,鳥集其上,如是等類,比知是杌;若有動搖等事,比知是人;若見跡步寬長,比知是象;身曳地行,比知是蛇。見比于眼,聞比于耳等;又若見瞑目執(zhí)杖,蹎(音顛)蹶失路等,比知是盲。高聲側聽,比知是聾。以所作業(yè),比知正信聰睿。如是等類,名業(yè)比量。
〔四、法比量〕,謂于一切相屬著法,以一比馀。如屬無常,比知有苦;以屬苦故,比空無我;以屬生故,比有老法;以屬老故,比有死法;以屬有色,有見,有礙,比有處所,及有形質;屬有漏故,比知有苦;屬無漏故,比知無苦;屬有為故,比知是生住異滅之法;屬無為故,比知非生住異滅之法。如是等類,名法比量。
〔五、因果比量〕,謂因果相比。如見物行,比有所至;見有所至,比先有行。若見有人,如法事王,比知當獲廣大祿位;見大祿位,比知先已如法事王。若見備善作業(yè),比知必當獲大財富;見大財富,比知先已備善作業(yè)。若見修道,比知當獲圣果;見獲圣果,比知先已修道。如是等類,名因果比量。
比量
【佛學大辭典】
(術語)因明三量之一。又心識上三量之一。比者比類也,以分別之心,比類已知之事,量知未知之事也。如見煙比知于彼有火是也。因而因明法者,以因與喻比知主義之軌式也??偡Q為比量者,是八識中唯意識之用也。因明入正理論曰:「言比量者,謂藉眾相而觀義?!?br />【佛學常見辭匯】
因明學的三支量之一,即比喻量,如隔墻見角,比知有牛,隔岸見煙,比知有火。比量,即推比量度之意。
【三藏法數】
比即比類,謂以比類量度,而知有故。如遠見煙,知彼有火,是名比量。
【三藏法數】
比,即比類。謂以第六意識比類量度知有諸境,如遠見煙,知彼有火,是名比量。
比量相違
【佛學大辭典】
(術語)因明三十三過中宗法九過之一。如:「瓶可為常(宗),所作性故(因)」是也。所立之宗相違比量之因,故曰比量相違。」
共比量
【佛學大辭典】
(術語)用立敵共許之法之比量也。又略名共比。三比量之一。即宗因喻,或唯宗,用立敵共許之法之論法也。此亦有共自他三者之別。共者,為宗因喻共用立敵共許之法之比量,即共不定也。自者,宗之前陳后陳,雖為共許,而因喻唯用自許之法。他者,亦宗之前陳后陳,雖為共許,而因喻用他許之法。因明入正理論疏瑞源記五,引天臺清干之說,謂:「共三量者,三宗皆是共法。且共之自者,大乘對聲顯,立聲無常自許所作性故,同喻如化身,異喻如法身。第二共之他者,聲論對大乘立聲常,無質礙故,同喻如汝法身,異喻如汝化身。第三共之共者,如論所說(即共不定)。」以此可見其別。
自比量
【佛學大辭典】
(術語)因明三量之一。(參見:三量)
【佛學常見辭匯】
因明三量之一。(參見:三量)
三量
【佛學大辭典】
(術語)三量有二種:一、因明之三量:即現(xiàn),比,圣教,之三也。(參見:量)。二、就心心所量知所緣之境,而立三量之不同:一、現(xiàn)量,如鏡之對于物體。能緣之心,不為些之分別計度,量知現(xiàn)在之境者。如耳識之對于聲,眼識之向于色,是也。二、比量,于不現(xiàn)顯之境。比知分別而量知者。如見煙知有火。凡因明依第六意識之比量智而成也。三、非量,于現(xiàn)在之境與非現(xiàn)在之境,以逆亂之心錯分別取不實之事者。即以似現(xiàn)量似比量,而為非量也。就八識所知而分之,則第八識與眼等之五識唯為現(xiàn)量,第七識唯為非量,第六識通于三量。說見百法問答抄二。
【佛學大辭典】
(名數)一現(xiàn)量,二比量,三圣教量,又曰至教量聲量正教量。尚有現(xiàn)量比量非量之三量。(參見:三字部三量)
【佛學常見辭匯】
1?,F(xiàn)量、比量、圣教量?,F(xiàn)量是在根境相對時,用不著意識思索就能夠直覺親證到的,如眼耳鼻舌身前五識去了別色聲香味觸五塵的時候是;比量是比度而知,如遠見煙就知道彼處有火,聽到隔壁有說話的聲音,就知道里面有人是;圣教量又名圣言量,是因為有圣人的文教才知道的意思。2?,F(xiàn)量、比量、非量?,F(xiàn)量和比量如前所說,非量謂心心所緣境時,判斷錯誤,如見繩以為蛇,見月明以為天亮等是。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三量者:
一、現(xiàn)量 謂無分別,若有正智,于色等境,離名種等所有分別,現(xiàn)現(xiàn)別轉,故名現(xiàn)量。
二、比量 謂于所比義,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無常等,是名比量。
三、非量 謂似現(xiàn)似比,總名非量。
一、似現(xiàn)量 有分別智,于境異轉,名似現(xiàn)量。謂諸有智,了瓶衣等分別而生,由彼于義,不以自相為境界故,名似現(xiàn)量。
二、似比量 若似因智為先,所起諸似義智,名似比量。如于霧等,妄謂為煙,邪證有火,由彼邪因,妄起邪智,不能正解,是真之流而非真故,名似比量。
【三藏法數】
(出宗鏡錄)
〔一、現(xiàn)量〕,現(xiàn)即顯現(xiàn),量即量度,是楷定之義也。謂眼識乃至身識,對于顯現(xiàn)五塵之境,而能度量楷定法之自相,不錯謬故,是名現(xiàn)量。(五塵者,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也。)
〔二、比量〕,比即比類,謂以比類量度,而知有故。如遠見煙,知彼有火,是名比量。
〔三、圣教量〕,謂于圣人所說現(xiàn)量、比量之言教,皆不相違,定可信受,是名圣教量。
法比量
【佛學大辭典】
(術語)五種比量之一。由一法而推知他法也。如見生法知老法之至,由老法有推知死法,由無常知有苦等是也。
【三藏法數】
謂于一切相屬著法,以一比馀。如屬無常,比知有苦;以屬苦故,比空無我;以屬生故,比有老法;以屬老故,比有死法;以屬有色,有見,有礙,比有處所,及有形質;屬有漏故,比知有苦;屬無漏故,比知無苦;屬有為故,比知是生住異滅之法;屬無為故,比知非生住異滅之法。如是等類,名法比量。
相比量
【三藏法數】
謂隨其所有相貌相屬,或由現(xiàn)在及先所見,推度境界。如以見幢故,比知有車;以見煙故,比知有火。如是以王比國,以夫比妻,以角犎(音封,即橐駝也)比牛。以形軟發(fā)黑,輕舉色美,比知是少;以面皺發(fā)白等,比知是老。以具如來微妙相好,智慧寂靜,勝行辯才,比知如來應正等覺,具一切智。諸如是等,名相比量。
體比量
【三藏法數】
謂由現(xiàn)見彼自體性,故比類彼物不現(xiàn)見體,或現(xiàn)見一分自體,比類馀分。如以現(xiàn)在比類去來,或以過去比未來事,或以現(xiàn)近事比現(xiàn)遠事。又以一分成熟比馀熟分。如是等類,名體比量。
業(yè)比量
【三藏法數】
謂以作用比業(yè)所依。如見遠物,無有動搖,鳥集其上,如是等類,比知是杌;若有動搖等事,比知是人;若見跡步寬長,比知是象;身曳地行,比知是蛇。見比于眼,聞比于耳等;又若見瞑目執(zhí)杖,蹎(音顛)蹶失路等,比知是盲。高聲側聽,比知是聾。以所作業(yè),比知正信聰睿。如是等類,名業(yè)比量。
因果比量
【三藏法數】
謂因果相比。如見物行,比有所至;見有所至,比先有行。若見有人,如法事王,比知當獲廣大祿位;見大祿位,比知先已如法事王。若見備善作業(yè),比知必當獲大財富;見大財富,比知先已備善作業(yè)。若見修道,比知當獲圣果;見獲圣果,比知先已修道。如是等類,名因果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