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2詞典 3分類詞匯 59
《漢語大詞典》:上甲
(1).陰歷每月上旬之甲日。《穀梁傳·哀公元年》:“我以六月上甲始庀牲,十月上甲始繫牲?!?span id="erph1op" class="book">《漢書·天文志》:“正月上甲,風(fēng)從東方來,宜蠶?!?br />(2).科舉時代殿試成績最優(yōu)的一等,也稱一甲。 宋 邵伯溫 《聞見前錄》卷七:“ 太宗 即位, 齊賢 方赴廷試,帝欲其居上甲,有司置於丙科,帝不悅?!?span id="zwz6511" class="book">《金史·選舉志二》:“凡武舉, 泰和 三年格,上甲第一名遷忠勇校尉,第二、三名遷忠翊校尉?!?清 方苞 《贈通奉大夫刑部侍郎黃公墓表》:“今吏部侍郎 叔琳 已登上甲?!?/div>
《漢語大詞典》:讀卷(讀卷)
閱卷。古代殿試進士,由皇帝欽點大臣為讀卷官閱卷。 明 黃溥 《閑中今古錄摘抄》:“ 天順 庚辰殿試讀卷,定 祁順 卷第一?!?span id="mzrjwow" class="book">《明史·選舉志二》:“ 正德 三年, 蕉芳 子 黃中 會試中式, 芳 引嫌不讀卷。” 清 趙翼 《陔馀從考·讀卷官》:“今但擬別高下,將前列十卷進呈,候上親定,無所謂讀卷之事矣。”
《國語辭典》:殿元  拼音:diàn yuán
科舉時代進士第一名。即狀元。元。楊維楨 宮詞:「老娥元是南州女,私喜南人擢殿元。」
《國語辭典》:殿試(殿試)  拼音:diàn shì
1.古時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由皇帝親自在大殿中主持?!睹魇?。卷七○。選舉志二》:「三年大比,以諸生試之直省,曰鄉(xiāng)試。中式者為舉人。次年,以舉人試之京師,曰會試。中式者,天子親策于廷,曰廷試,亦曰殿試?!?br />2.元代對讀書人的通稱。元。關(guān)漢卿《蝴蝶夢》第一折:「他本是太學(xué)中殿試,怎想他拳頭上便死,今日個則落得長街上檢尸。」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俺小姐至今脂粉未曾施,念到有一千番張殿試?!?/div>
《漢語大詞典》:元魁
殿試第一名,即狀元。 清 李漁 《凰求鳳·翻卷》:“目下新主登極,首重文科,命下官速封試卷進呈,以便親定元魁,風(fēng)示天下?!?/div>
《漢語大詞典》:還殿(還殿)
補參加殿試。 宋 趙昇 朝野類要·舉業(yè):“還殿:前舉已中省試人,因事故未赴殿者,今舉還試?!?/div>
分類:參加殿試
《漢語大詞典》:選考(選考)
科舉考試中的殿試。 元 關(guān)漢卿 《裴度還帶》第四折:“不想今日 裴度 選考,此人文武全才,圣人大喜,加以重用。”
《國語辭典》:恩榮宴(恩榮宴)  拼音:ēn róng yàn
于禮部宴請新科進士的宴會。也稱為「瓊林宴」、「聞喜宴」。
《漢語大詞典》:首甲
(1).頭盔。急就篇卷三“弓弩箭矢鎧兜鉾” 唐 顏師古 注:“兜鉾,首甲也,古謂之胄?!?br />(2).殿試第一等。古謠諺卷二二引 清 孫之騄 《二申野錄》:“ 萬歷 己亥秋八月, 上海 薄暮聞空中有鬼聲,時以紙砲震之,民間謡曰:‘首甲幸有三人,云胡僅此二子?’次年果有抽稅之舉。”
(3).泛指第一。 清 黃六鴻 《?;萑珪ゅX穀·漕項收兌》:“ 江 浙 財賦首甲東南。”
《漢語大詞典》:末甲
(1).前鋒部隊。 銀雀山 漢 墓竹簡《孫臏兵法·擒龐涓》:“吾末甲勁,本甲不斷?!?br />(2).科舉制度,殿試錄取的等級稱甲。最低一等叫末甲。宋史·宗澤傳:“﹝ 澤 ﹞登 元祐 六年進士第。廷對極陳時弊??脊賽浩渲?,寘末甲?!?/div>
《漢語大詞典》:武狀元(武狀元)
明 清 時,武科殿試第一名之稱。 清 袁枚 隨園隨筆·武學(xué)武狀元:“ 崇禎 四年,以 王來聘 為武狀元,前此但有及第出身,無武狀元之稱也。”《清會典事例·兵部·武科》:“武進士臚唱行禮畢,贊禮官贊舉榜……至 長安 右門外張掛,賜給武狀元盔甲?!?/div>
《漢語大詞典》:頭甲(頭甲)
科舉制度殿試的第一等。分甲之制,始于 宋 太平天囯 八年,當(dāng)時頭甲有數(shù)人,至 元 明 ,頭甲僅限三人,即所謂狀元、榜眼、探花。《金瓶梅詞話》第三六回:“當(dāng)初 安忱 取中頭甲,被言官論他是先朝宰相 安惇 之弟,係黨人子孫,不可以魁多士。”參見“ 一甲 ”。
《漢語大詞典》:一甲
(1).一副鎧甲。出土 秦 簡中常言“貲一甲”,即罰繳一副鎧甲,詳見《睡虎地秦墓竹簡》
(2).借指一兵一卒。戰(zhàn)國策·秦策三:“為 秦 戰(zhàn)勝攻取者七十餘城,南亡 鄢郢 、 漢中 ,禽 馬服 之軍,不亡一甲?!?span id="zxki5ob" class="book">《新五代史·唐臣傳·周德威》:“其一甲直數(shù)十千,擒之適足為吾資,無徒望而愛之,當(dāng)勉以往取之。”元史·余闕傳:“羣盜四面蟻集,外無一甲之援。”
(3).科舉制度殿試的第一等。 唐 時進士不分甲。 宋 太平興國 八年始分甲,當(dāng)時一甲有數(shù)人。至 元 明 一甲僅限三人,即所謂狀元、榜眼、探花。參閱《續(xù)通典·選舉三》宋史·選舉志二。
(4). 宋 代 盧秉 提舉鹽事時所定的一個編組單位。宋史·食貨志下四:“﹝ 盧秉 ﹞因定伏火盤數(shù)以絶私鬻,自三灶至十灶為一甲。”
《國語辭典》:三鼎甲  拼音:sān dǐng jiǎ
科舉殿試一甲共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合稱為「三鼎甲」。《儒林外史》第三○回:「尊府是一門三鼎甲,四代六尚書?!?/div>
《漢語大詞典》:御闈(御闈)
亦作“ 御圍 ”。 殿試的試院。 元 耶律楚材 《贈高善長一百韻序》:“ 高善長 本書生也,屢入御闈而不捷,乃翻然醫(yī)隱?!遍澮槐咀鳌?圍 ”。
分類:殿試試院
《漢語大詞典》:臚云(臚雲(yún))
指殿試及第??婆e時代殿試及第者,由皇帝在殿上宣讀名次,然后由衛(wèi)士齊聲高呼,臚傳至階下,故稱。 清 查慎行 《送掌詹陳乾齋前輩予假省親》詩之二:“星漢文章 唐 許國 ,臚云名第 宋 安陽 ?!?/div>
《國語辭典》:武進士(武進士)  拼音:wǔ jìn shì
明、清時武學(xué)的制度。武舉經(jīng)過會試、殿試錄取的,稱為「武進士」。《聊齋志異。卷三。夜叉國》:「馳怒馬,登武進士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