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cuò),系統(tǒng)已按“歧 → 岐歧”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國(guó)語辭典》:岐山縣(岐山縣)  拼音:qí shān xiàn
縣名。位于陜西省鳳翔縣東南,岐山之南,縣以山而得名。農(nóng)產(chǎn)以小麥、玉米、棉花為主。
《國(guó)語辭典》:走岐路  拼音:zǒu qí lù
比喻做不正當(dāng)?shù)氖?。《初案拍案驚奇》卷二:「一樣良家走岐路,又向岐路轉(zhuǎn)良家?!?/div>
《高級(jí)漢語詞典》:岐旁
岔路,兩通的道路
《漢語大詞典》:岐社
周文王 所立的 周 室神社。墨子·非攻下:“赤鳥銜珪,降 周 之 岐 社?!?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34' target='_blank'>《楚辭·天問》:“ 伯昌 號(hào)衰,秉鞭作牧。何令徹彼 岐 社,命有 殷國(guó) ?” 朱熹 集注:“ 岐 社, 太王 所立 岐周 之社也?!?/div>
《漢語大詞典》:岐轍(岐轍)
猶言歪門邪道。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下:“今銓曹牓闕,固仍舊制,然吏輩巧生岐轍,有非牓闕所能防閑者,豈其弊終不可革邪?”
分類:歪門邪道
《漢語大詞典》:岐首
兩個(gè)頭。 漢 劉向 列女傳·孫叔敖母:“ 叔敖 見蛇,兩頭岐首,殺而埋之?!?宋 王安石 《寄虔州江陰二妹》詩(shī):“又如岐首蛇,南北兩欲馳?!?/div>
分類:個(gè)頭
《漢語大詞典》:歧迷
分歧迷離。 清 方東樹 《〈切問齋文鈔〉書后》:“循 陸氏 之言,而證以卷中之文。將使義理日以歧迷,文體日以卑偽?!?/div>
分類:分歧迷離
《國(guó)語辭典》:歧旁  拼音:qí páng
岔路,由大路分歧出來的小路。《爾雅。釋宮》:「路,旅途也。路場(chǎng),猶行道也。一達(dá)謂之道路,二達(dá)謂之歧旁?!?/div>
分類:岔路郭璞
《韻府拾遺 支韻》:邪歧
王令詩(shī):舍去大路趨邪歧。
《駢字類編》:水岐
詩(shī):江有渚。傳渚,小洲也。水岐成渚。
《國(guó)語辭典》:歧見(歧見)  拼音:qí jiàn
不同的看法或意見。如:「主席面對(duì)各方的歧見,不知該如何下結(jié)論?!?/div>
分類:看法意見
《漢語大詞典》:差岐
差錯(cuò)。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二:“ 俞 氏 燮 謂 西藏 即古佛國(guó),即 中印度 ,已皆差岐數(shù)千里?!?/div>
分類:差錯(cuò)
《漢語大詞典》:狐岐
山名。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又北二百里,曰 狐岐之山 ?!?畢沅 注:“山在今 山西 孝義縣 西八十里?!?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文水:“ 文水 ,又東南流,與 勝水 合,水西出 狐岐之山 ?!?/div>
分類:山名
《漢語大詞典》:鳴岐鳳(鳴岐鳳)
鳴于 岐山 的鳳凰。 唐玄宗 《幸鳳泉湯》詩(shī):“益齡仙井合,愈疾醴源通。不重鳴 岐 鳳,誰矜 陳寶 雄?!眳⒁姟?鳴岐 ”。
分類:岐山鳳凰
《漢語大詞典》:鳴岐(鳴岐)
國(guó)語·周語上:“ 周 之興也,鸑鷟鳴於 岐山 ”。 韋昭 注:“鸑鷟,鳳之別名?!?岐山 ,在今 陜西省 岐山縣 北。相傳 周 古公亶父 遷此而興。后以“鳴岐”謂吉祥之兆。隋書·許善心傳:“丹烏流火,白雉從鳳,棲阿德劭,鳴 岐 祚隆?!?唐 黃滔 《謝試官啟》:“伏惟博士鳴 岐 瑞質(zhì),歌 郢 至音。蔥籠而張柳風(fēng)垂,逈拔而嵇松雪峭?!?/div>
《漢語大詞典》:兩岐年(兩岐年)
麥生兩穗之年,指豐年。 唐 李商隱 《憶雪》詩(shī):“瑞邀盈尺日,豐待兩岐年?!眳⒁姟?兩岐 ”。
分類:豐年
《漢語大詞典》:兩岐(兩岐)
亦作“ 兩歧 ”。
(1).分為兩支。后漢書·張堪傳:“﹝ 張堪 ﹞拜 漁陽 太守……乃於 狐奴 開稻田八千餘頃,勸民耕種,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無附枝,麥穗兩岐。 張君 為政,樂不可支?!?唐 呂溫 《道州觀野火》詩(shī):“遍生合穎禾,大秀兩岐麥?!?br />(2).指兩個(gè)分岔。 南朝 齊 謝朓 《將游湘水尋句溪》詩(shī):“瑟汩瀉長(zhǎng)淀,潺湲赴兩岐?!?宋 陸游 《雪作》詩(shī):“飛蝗掃地?zé)o遺種,瑞麥連云有兩歧?!?明 李東陽 《周公神道碑》:“麥有兩岐,芝有三秀?!?br />(3).稱頌地方官吏改善農(nóng)業(yè)有方,民樂年豐。 南朝 齊 謝朓 《答張齊興》詩(shī):“子肅兩岐功,我滯三冬職?!?宋 王安石 《送李才元校理知邛州》:“北堂已足夸三釜,南畝當(dāng)今識(shí)兩歧?!?br />(4).借指麥子。 南朝 梁 沈約 《留真人東山還》詩(shī):“待余兩岐秀,去去掩柴扉?!?br />(5).指特異之禾稼。 前蜀 韋莊 《〈又玄集〉序》:“是知美稼千箱,兩岐爰少;繁絃九變,大護(hù)殊稀。”
(6).兩種意見分歧;兩種辦法不統(tǒng)一。宋史·王覿傳:“若悉考同異,深究嫌疑,則兩歧遂分,黨論滋熾。” 張孝若 《南京政府成立》第一節(jié):“而 湘 贛 代表均已先后到 鄂 , 粵 代表 黃 君 克強(qiáng) 亦本在 漢陽 ,故復(fù)電催各省迅即派員赴 鄂 ,以免兩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