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歧 → 岐歧”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分歧點(diǎn)(分歧點(diǎn))
不一致的部分或方面。多指思想、意見、記載等。
《漢語大詞典》:互歧
互有歧異。 劉師培 《古書疑義舉例補(bǔ)·虛數(shù)不可實指之例》:“此則古人屬文,多出以想像之詞,不必盡合于實數(shù)。由是以推,則凡古史紀(jì)年互歧者,均可緣此例以解之矣?!?/div>
分類:歧異
《漢語大詞典》:乖歧
怪誕歧異。 清 惲敬 《文昌宮碑陰錄》:“復(fù)舉中土君臣之名跡,及叢祠淫鬼錯入徵之,其説至后世益乖歧無可信考者?!?/div>
分類:怪誕歧異
《漢語大詞典》:差歧
差異,差別。 清 惲敬 《五宗語錄刪存序》:“中歲喜讀諸禪師語録,于三乘之言,本無差歧。”
分類:差異
《國語辭典》:村路歧  拼音:cūn lù qí
在各地鄉(xiāng)間流動賣藝演戲的人。元。無名氏《藍(lán)采和》第四折:「是一火村路歧,料應(yīng)在那公科地,持著些槍刀劍戟、鑼板和鼓笛?!?/div>
《分類字錦》:觸樹成歧(觸樹成歧)
隋書禮儀志:幍傅子云。先未有歧,荀文若巾觸樹成歧。時人慕之。因而弗改。
分類:
《分類字錦》:七穗五岐(七穗五岐)
沈鯉嘉禾賦:乃有連叢合隴,七穗五岐;三苗四熟,珍綺紛披。
分類:嘉禾
《高級漢語詞典》:歧差
差誤
《漢語大詞典》:歧互
錯雜;不一致。 清 惲敬 《〈楞伽經(jīng)〉書后一》:“故道法大行,而禪復(fù)流於文字,此五宗語録之所以歧互也?!敝袊焚Y料叢刊《辛亥革命·〈蘇報案實錄〉編者按》:“由于當(dāng)時報章本有歧互, 張氏 未及訂正?!?/div>
《國語辭典》:歧路亡羊  拼音:qí lù wáng yáng
楊子的鄰居走失了一只羊,因大路上有許多岔路,岔路中又有岔路,縱使多人搜尋,亦無法找回。典出《列子。說符》。比喻事理本同末異,繁雜多變,易使求道者誤入迷途,以致一事無成。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卷三。中庸第二十五章一》:「而諸儒之言,故為紛糾,徒俾歧路亡羊??傄源说葏^(qū)處,一字不審,則入迷津?!挂沧鳌付嗥缤鲅颉?。
《漢語大詞典》:歧母
古代傳說中的山名。呂氏春秋·諭大:“地大則有 常祥 、 不庭 、 歧母 、 羣抵 、 天翟 、 不周 。”歧,一本作“ 岐 ”。 陳奇猷 校釋引 孫詒讓 曰:“‘常祥’以下六者皆山名?!?/div>
分類:山名
《漢語大詞典》:歧趣
見“ 歧趨 ”。
《漢語大詞典》:歧趨(歧趨)
亦作“ 歧趣 ”。 不同的趨向。 清 曾國藩 《復(fù)陳虎臣書》:“若習(xí)靜以涵養(yǎng)此心,則即《大學(xué)》所云定靜安慮者,又何歧趨之有?!敝袊焚Y料叢刊《辛亥革命·蘇報案·蘇報鼓吹革命清方檔案》:“所有學(xué)堂條規(guī),并著督飭認(rèn)真整頓,力挽澆風(fēng)。以期經(jīng)正民興,勿誤歧趣。” 孫中山 《臨時大總統(tǒng)就職宣言》:“行動既一,決無歧趨。”
分類:趨向
《漢語大詞典》:歧頤(歧頤)
猶歧嶷。《春秋元命包》:“ 后稷 歧頤自求,是謂好農(nóng)?!?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353'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詩·大雅·生民》“克岐克嶷” 清 馬瑞辰 通釋:“岐嶷,通作‘歧頤’?!眳⒁姟?歧嶷 ”。
《漢語大詞典》:歧嶷
(1).詩·大雅·生民:“克岐克嶷,以就口食?!?毛 傳:“岐,知意也;嶷,識也?!焙笾^幼年聰慧為“歧嶷”。后漢書·馬援傳:“客卿幼而歧嶷,年六歲能應(yīng)接諸公,專對賓客?!?span id="fia0go7" class="book">《文選·左思〈吳都賦〉》:“歧嶷繼體,老成弈世?!?劉逵 注:“歧嶷,謂有識知也?!?span id="usvh01u" class="book">《北史·魏彭城王勰傳》:“ 彭城王勰 字 彥和 ,少而歧嶷,姿性不羣?!?br />(2).謂六、七歲。 唐 慧琳 一切經(jīng)音義卷十:“﹝歧嶷﹞亦言六、七歲也。” 王闿運(yùn) 《王仲章碣》:“君天姿雋異,緝熙光明,曾未歧嶷,堂堂神秀?!?/div>
《國語辭典》:歧義(歧義)  拼音:qí yì
同一種語言形式,可以表達(dá)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意義的語言現(xiàn)象。例如「他已經(jīng)走了半個多小時了」,「走」可以理解成「行走」,也可以理解成「離開」。又如「這個人誰都認(rèn)識」,可以理解成「這個人認(rèn)識所有的人」,也可以理解成「這個人誰都認(rèn)識他」。
《漢語大詞典》:歧雜(歧雜)
錯雜;紛亂。 清 惲敬 《〈古今首服圖說〉序》:“千載之后以言乎千載之前,豈敢謂出於盡是?然浮假之説,歧雜之言,則不敢及焉?!?孫中山 《倫敦被難記》二:“ 華 人雖隸一國,而言語多相捍格,譬如 汕頭 之與 廣州 ,相距僅一百八十英里,視 倫敦 之與 利物浦 相近,然商人之言語,乃彼此不相通……多以英語相晉接,此足以見我國言語之歧雜矣?!?/div>
分類:錯雜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