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能士  拼音:néng shì
具有才能之士?!盾髯印M醢浴罚骸钙涔俾毷聵I(yè),足以容天下之能士矣?!埂稇?zhàn)國策。魏策一》:「既為寡人勝強敵矣,又不遺賢者之后,不掩能士之跡?!?/div>
《漢語大詞典》:介人
(1).善人。指有才德之士。荀子·君道:“故君人者,愛民而安,好士而榮,兩者無一焉而亡。曰:‘介人維藩,大師維垣?!酥^也?!?span id="4cwsqpl" class="book">《爾雅·釋詁》:“介,善也?!?郭璞 注引:“介人維藩?!苯癖?span id="npwgcys" class="book">《詩·大雅·板》作“價人”。
(2).武士,甲士。《宣和遺事》后集:“乃令介人引帝歸幕。”
《漢語大詞典》:金練(金練)
(1).金甲組練。武士的甲衣。《文選·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金練照海浦,笳鼓震溟洲。” 李善 注:“金練,金甲組練也。” 張銑 注:“金練,金甲也?!?br />(2).金屬練子。
《漢語大詞典》:武貔
即虎貔。泛指猛獸,借指武士。 唐 人避 唐太祖 李虎 諱改。 前蜀 貫休 《賀鄭使君》詩:“ 三衢 蜂蠆陷城池,八詠龍韜整武貔。”參見“ 虎貔 ”。
《國語辭典》:虎貔  拼音:hǔ pí
虎與貔,二者皆指兇猛的野獸。比喻勇猛的將士。唐。李商隱韓碑〉詩:「行軍司馬智且勇,十四萬眾猶虎貔?!?/div>
《國語辭典》:武士道  拼音:wǔ shì dào
日本幕府時代武士遵守的道德。內容有忠君、節(jié)義、廉恥、勇武、堅忍等。目的在使武士忠實的為統(tǒng)治者服務,甚者不惜葬送身家性命。
《漢語大詞典》:巾鞲(巾韝)
(1).巾褠。頭巾和單衣,為古代士人之盛服。宋書·毛脩之傳:“吾昔在南, 殷 尚幼少。我得歸罪之日,便應巾韝到門邪!” 唐 劉禹錫 《連州刺史廳壁記》:“曩之騎竹馬北向相傒者,咸任郡縣,巾韝來迎。”
(2).借指士人。 宋 王安石 《北客置酒》:“紫衣操鼎置客前,巾韝稻飯隨粱饘?!?br />(3).見“ 巾鞲 ”。
亦作“ 巾韝 ”。 頭巾和臂衣,古代武士所服。樂府詩集·橫吹曲辭五·木蘭詩二:“將軍得勝歸,士卒還故鄉(xiāng)。父母見 木蘭 ,喜極成悲傷。 木蘭 能承父母顏,卻卸巾鞲理絲簧。”按,此詩即 唐 韋元甫 所作《木蘭歌》,鞲,全唐詩本作“韝”。
《漢語大詞典》:石將軍(石將軍)
古代帝王陵墓前的石雕武士。《水滸傳》第八二回:“長的比險道神,身長一丈;狠的像石將軍,力鎮(zhèn)三山?!?/div>
《漢語大詞典》:皇介
皇家的武士。 明 李夢陽 《內教場歌》:“西內樹旗,皇介夜馳?!?/div>
分類:皇家武士
《漢語大詞典》:秉锧(秉鑕)
執(zhí)斧。借指武士。 明 陳子龍 《歲晏仿子美同谷七歌》之五:“ 夏門 秉鑕是何人?安敢伸眉論名節(jié)?!?/div>
分類:武士
《漢語大詞典》:鞭呼
古代官員赴朝會時,武士執(zhí)鞭呼叫示威戒警以驅趕行人。周禮·秋官·朝士:“帥其屬而以鞭呼,趨且辟?!?鄭玄 注:“趨朝辟行人,執(zhí)鞭以威之?!?孫詒讓 正義:“呼以戒警,趨者巡行,皆執(zhí)鞭為之?!?/div>
《漢語大詞典》:衲衫
(1). 宋 代武士所穿的一種衫子。 宋 蘇軾 《觀杭州鈐轄歐育刀劍戰(zhàn)袍》詩:“青綾衲衫暖襯甲,紅線勒帛光遶脇?!?br />(2).僧衣。 宋 黃庭堅 《贈惠洪》詩:“脫卻衲衫著簑笠,來佐 涪翁 刺釣舩?!?/div>
《漢語大詞典》:武直
禁衛(wèi)宮殿的值班武士。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濁漳水:“于 濟 北 穀城 之山採文石為基,一基下五百,武直宿衛(wèi)?!?span id="ptjjeyt" class="book">《資治通鑒·梁武帝中大通五年》:“ 椿 ( 斛斯椿 )勸帝置閣內都督部曲,又增武直人數?!?胡三省 注:“武直,謂武士之入直殿閣者?!?/div>
《漢語大詞典》:武巾
武士頭巾。儒林外史第一回:“為首一人,頭戴武巾,身穿團花戰(zhàn)袍?!?/div>
分類:武士頭巾
《漢語大詞典》:蔽甲
元 代武士穿的一種便服。 清 翟灝 通俗編·服飾:“元史·后妃傳曰: 世祖 后製一衣,‘有裳無袵,后長倍于前,亦無領袖,綴以兩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馬?!思次涫克渭?,其前后長短不齊而下有綴?!?/div>
分類:武士便服
《漢語大詞典》:百寶囊(百寶囊)
古代武士用以盛各種必需用具的口袋。《三俠五義》第一○二回:“﹝ 智化 ﹞暗暗帶了夜行衣、百寶囊,出了衙署,直奔 襄陽王 的府第而來。”《續(xù)小五義》第八八回:“ 展爺 帶領小四義,換了夜行衣靠,繫上百寶囊,帶上了兵刃,五位爺直奔 團城子 而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