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前343—約前278 【介紹】: 戰(zhàn)國時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名平。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楚公族。事楚懷王,曾任左徒,三閭大夫等職。學問博,見識廣,彰明法度,舉賢授能,為懷王所信用。主張聯(lián)齊抗秦。子蘭(懷王幼子)、上官大夫等害其能,短于王。王乃疏原。曾諫懷王不可入秦,懷王不聽,信子蘭,入秦被拘,死于秦。頃襄王時再次受讒,被放逐于沅湘一帶。原既痛國之危亡,又感理想之無法實現(xiàn),乃投汨羅江而死。著有《離騷》、《九章》、《九歌》等,開楚辭之體。今存劉向所編集《楚辭》。
司馬軌 朝代:西晉

人物簡介

簡介
司馬軌(256年后-260年前),字正則,河內(nèi)郡溫縣(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晉武帝司馬炎和武元皇后楊艷所生的嫡長子,晉惠帝司馬衷和秦獻王司馬柬的同母兄。
蕭正則 朝代:南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531 【介紹】: 南朝梁南蘭陵(今江蘇常州)人,字公衡。蕭宏子。初封樂山侯,累遷太子洗馬、舍人。常于第內(nèi)私械百姓令養(yǎng)馬,又盜鑄錢。梁武帝大通中,坐匿劫盜,削爵徙郁林。乃招誘亡命,將襲番禺,事發(fā)被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01或602—685 【介紹】: 唐汴州尉氏人,字正則。少貧賤好學。太宗貞觀中累遷給事中,以剛正為李義府所惡,出為青州刺史。高宗龍朔元年,詔仁軌發(fā)新羅兵赴百濟作戰(zhàn),任帶方州刺史,累功封樂城縣男。高宗乾封元年拜左相??傉氯辏翁幼笫?,同中書門下三品,監(jiān)修國史。后進爵為公,又拜尚書左仆射兼太子賓客,仍知政事。儀鳳中,為洮河道行軍鎮(zhèn)守大使。武則天時上疏辭疾,改文昌左相。玄宗開元中追謚文獻。有《劉氏行年記》。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01—685 字正則,汴州尉氏(今河南尉氏)人。高祖武德間入仕。高宗顯慶中任青州刺史,隨高宗征遼,平百濟時頗立戰(zhàn)功,授帶方州刺史。其后曾先后率兵征高麗、伐新羅、御吐蕃入侵,戰(zhàn)功頗著。高宗至武后時,曾三度為宰相。光宅元年(684)封樂城郡公。玄宗開元間追謚文獻。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著有《河洛行年記》20卷,記隋末史事,已佚?!?a target='_blank'>白氏長慶集》卷三四、《容齋五筆》卷八存其詩1句,《全唐詩續(xù)拾》據(jù)之收入。
全唐文·卷一百五十八
仁軌字正則。汴州尉氏人。武德初補息州參軍。貞觀時累遷青州刺史。百濟歸順。留仁軌勒兵鎮(zhèn)守。超加六階。正授帶方州刺史。乾封元年遷右相。封樂城縣男。咸亨元年拜太子左庶子同中書門下三品。拜左仆射兼太子太傅。武后臨朝。加特進。進封郡公。垂拱元年。從新令改文昌左相同鳳閣鸞臺三品。薨年八十四。冊贈開府儀同三司并州大都督。謚曰文獻。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6—1006 【介紹】: 宋河南人,字正則。何繼筠子。太宗太平興國三年監(jiān)泉州兵,以功遷閑廄使。上書陳為政害民者數(shù)十事,悉被容納。歷知河南府、潭州。淳化中為制置河北緣邊屯田使,發(fā)諸州鎮(zhèn)兵墾數(shù)百里稻田。知滄、雄、澶州,累遷正任團練使、緣邊安撫使。習諳戎事,有方略,御契丹有功。官終齊州團練使。
全宋詩
何承矩(九四六~一○○六),字正則,河南(今河南洛陽)人。太宗太平興國三年(九七八)遷閑廄使,五年知河南府,徒知潭州。端拱元年(九八八)為滄州節(jié)度副使,又為制置河北緣邊屯田使。淳化四年(九九三)知滄州,逾年徙雄州。因抗擊契丹著有戰(zhàn)功,十馀年間轉(zhuǎn)輾滄州、雄州沿邊州郡。卒于齊州團練使任上,年六十一?!?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三有傳。
全宋文·卷一○六
何承矩(九四六——一○○六),字正則,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陽)人,繼筠字。開寶中為閑廄副使。太平興國三年,詔監(jiān)泉州兵。后知河南、潭州、入為六宅使。端拱元年領(lǐng)淄州刺史兼知滄州節(jié)度副使。建河北屯田議,詔為制置河北緣邊屯田使。淳化四年知滄州,次年徙雄州。景德元年,進領(lǐng)英州團練使,復出知澶州、雄州。三年,拜雄州團練使、緣邊安撫使。卒,年六十一。承矩曉暢邊事,進守邊之策,為太宗、真宗嘉納?!?a target='_blank'>宋史》卷二七三有傳。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150—1223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字正則,世稱水心先生。孝宗淳熙五年進士。歷太學正、博士,嘗薦陳傅良等三十四人,后皆召用,時稱得人。寧宗朝累官寶文閣待制,兼江淮制置使。開禧北伐,因力主抗金,為韓侂胄所重。曾數(shù)次派兵襲擊江北金軍,又于江淮措置屯田,修筑堡塢,以為戰(zhàn)守之計。及侂胄敗誅,被奪職。奉祠十三年,杜門著述,主張功利之學,反對空談性命,對朱熹學說提出批評,后世推為永嘉學派之巨擘。卒謚忠定。有《水心文集》等。
全宋詩
葉適(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則,號水心,溫州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進士。授平江節(jié)度推官,改武昌軍節(jié)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辦。召為太學正,遷太常博士。兼實錄院檢討。光宗即位,出知蘄州。入為尚書左選郎官,遷國子司業(yè)。除太府卿,總領(lǐng)淮東軍馬錢糧。寧宗立,韓侂胄專政,宰相趙汝愚貶,亦被劾主管沖佑觀。起為湖南轉(zhuǎn)運判官。遷知泉州。開禧初,除權(quán)工部侍郎。北征兵敗,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誅,以附侂胄用兵,奪職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習學記言》等?!?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三四有傳?!∪~適詩,以《四部叢刊》影印明正統(tǒng)十三年黎諒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詩三卷)為底本。校以清光緒八年瑞安孫衣言校注本(簡稱校注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四六五
葉適(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則,號水心,溫州永嘉(今浙江溫州)人。登淳熙五年進士第,授平江節(jié)度推官,累遷太學博士。光宗嗣位,由秘書郎出知蘄州,入為尚書左選郎官,遷國子司業(yè),除太府卿,總領(lǐng)淮東軍馬錢糧。后為言者論列,降兩官罷,主管沖佑觀。起為湖南轉(zhuǎn)運判官,遷知泉州。召對,乞銷磨黨偏,復合人才,寧宗嘉納之,自是「偽學」禁網(wǎng)漸解。除權(quán)兵部侍郎,以父憂去。服除,召為權(quán)工部侍郎,改權(quán)吏部侍郎。時韓侂胄銳意開邊而諸軍屢敗,遂除適寶謨閣待制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進寶文閣待制,兼江淮制置使。及北伐兵敗,侂胄伏誅,御史中丞雷孝友劾適附侂胄用兵,遂奪職,自后奉祠者凡十三年。官至寶文閣學士、通議大夫。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謚忠定。著有《水心先生文集》、《別集》、《習學記言》等。見《宋史》卷四三四本傳。

人物簡介

全宋詩
釋如珙(一二二二~一二八九),字子璞,號橫川,俗姓林,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年十五從季父釋正則祝發(fā)。預戒于本州廣慈院。出學于外,初從石田薰于靈隱,繼留從癡絕沖。又往太白投天目禮。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為臨安府凈慈寺首座,繼領(lǐng)瑞安府雁蕩山靈巖寺。八年,移住雁蕩山能仁寺。元世祖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移住明州阿育王山廣利寺。二十六年卒。有本光編《橫川如珙禪師語錄》二卷,收入《續(xù)藏經(jīng)》(名誤為行珙)。事見《語錄》及《牧潛集》卷三《橫川和尚塔記》,《續(xù)燈存稿》卷四、《增集續(xù)傳燈錄》卷四有傳?!♂屓珑钤?,以輯自《語錄》卷上的偈頌編為第一卷,以《語錄》卷下的詩編為第二卷,輯自他書者附于卷末。
補續(xù)高僧傳·習禪篇
如珙。字子璞。永嘉林處士。娶宗正寺丞康公丕祖之女舉三子。師其季也。生于宋嘉定壬午。處士。以師孩孤。狷潔不肉食。難養(yǎng)于俗。其季父。有為禪沙門者。名正則。年十五從其祝發(fā)。預戒后即行參訪。初從石田于靈隱。及癡絕至。猶留從之。然終疑礙無入。聞天目禮禪師太白眾盛。往投以疑。目察其可受。為舉南山筀筍東海烏賊。師儗對。目隨掌之。因忽有省。遂留給侍。國清斷橋。明眼謹肯可求藏主得師。橋遷凈慈。為第一座。橋嘗言。第一座有行解??蓭煴碓紫?。乃以師領(lǐng)雁山靈巖禪寺。說法嗣天目。師疾宗唱之濫古響。瘖郁于可不可。白黑無所諱。為提拈贊示。必崖聳標立。務(wù)特起以映于古。不少牽避于俗好惡。其辯強自勝若此。然與人語囁吻。促刺不敢出。視之巽愿人也。其蓄眾慈以誠。不為銜勒威控之術(shù)?;蛎嬲娍咕蟛贿d旁聽皆憤。師終無所罰。更收拭進。使之不以忤己為銜。人始嫌其不威。久而懷之。舉遷能仁。丙子之亂。乃歸放牧寮。辭病閉臥。不應外。至元二十年。忽有旨。授師育王廣利禪寺。師愕眙。謂非己。疑拒累月乃受。蓋有奏于上者。而不以告。其遷能仁亦然。自公選道廢。位以求得。惟師皆自至。時論榮之。師既引宗據(jù)祖。屏遏今學。年漸歲炙。以取慕信。當教法衰殘。諸老師物故。學者無所往。皆聚于師。故季年聲實喧震。傾撼天下。然師未嘗以望譽怙挾。慢略細故。雖瓦埏木植。羹??辛咸。碎屑之間。即眾所資仰。必盡其慮力。咸有跡可觀述。凡六年乃退。前退之歲。為藏穴寺側(cè)。曰此庵。將沒造曰。吾旦日行矣。歸坐。書所以訣眾者而化。年六十八。至元二十六年三月也。師樸。外少飾中凝不雜。能持坦坦。不變于怒喜怨愛。晚居能仁育王。道益光。師亦懼于無傳。講誘孜孜。未有厭位。卻眾嗜閑意?;蚱榷畡t忻然。避脫棄比毛秕。不以進退順通懷蠆芥。弟子稟遺誡。窆全身于塔。師自預為塔銘及訣眾語。與所說法。有錄。高安釋圓至。序而行焉。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七
釋如珙,字橫川,姓林氏,永嘉人也。生有特性,不嘗肉食,叔父正則乃為之落發(fā)。初見石田于靈隱,時國清斷橋延典藏錀。及遷凈慈,命為首座。元至元十年,有旨授珙育王,懋暢宗風,行修精實,指示法門,深入玄妙。敩人行履,自明去來。一日忽自謂曰:“今年六十六,死日將至,火之乎,土之乎?”西堂唯庵貫云:“古鄮山中有一片地,荒草凄然,足安舍利?!币虔B石為塔,而自銘焉,詞曰:“天生一穴,藏我枯骨,骨朽成土,土能生物,結(jié)個葫蘆掛趙州壁,永脫輪回起三世佛?!睂{,書訣而化。時至元二十六年三月十八日也。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馬伯繩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17—1660 【介紹】: 明末清初江南溧陽人,字正則,號蝶翁。明諸生。清初避居洮湖畔,別號洮漁子。工詩,善畫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