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524 【介紹】: 北魏隴西狄道人,字次仲。李韶弟。頗有學業(yè)。孝文帝初舉秀才,除中書博士。徙郊廟下大夫,考定朝儀典章,號稱職。累官河南尹、平州、徐州、秦州刺史。彥刑政過猛,為下所怨。城兵莫折大提等起義,被殺。
人物簡介
【介紹】: 北魏渤海蓨人,字次同。性豪俠,為州里所敬。孝明帝孝昌末,葛榮聚眾起義于燕趙,朝廷以翼為渤海太守,翼即糾境民徙河、濟間。乃置東冀州,以翼為刺史。及爾朱榮殺孝莊帝,翼保境自守。尋卒。
人物簡介
【生卒】:510—579 【介紹】: 南朝陳會稽馀姚人,字次安。虞荔弟。弱冠舉秀才,對策高第。起家梁宣城王國左常侍。梁武帝大同中,嘗上《瑞雨頌》,武帝稱美。侯景亂中,為陳寶·應所得。時陳寶應有逆謀,諷諫遭拒。寶應既擒,陳茜令寄還朝。入陳,遷東中郎建安王咨議、加戎昭將軍。卒于太中大夫。全陳文·卷十二
寄,字次安,荔弟。梁中大通初,舉秀才,對策高第,除宣城王國左常侍。大同中,引疾歸。岳陽王為會稽太守,以為行參軍,遷記室參軍。領郡五官掾,轉中記室。太清中,除鎮(zhèn)南湘東王咨議參軍。加貞威將軍,臺城陷,遁還鄉(xiāng)里,依張彪,尋奔陳寶應。承圣初,除和戎將軍、中書侍郎,寶應不遣。及陳天嘉中,寶應平,入為衡陽王掌書記,除國子博士,引疾歸。宣帝即位,除東中郎、建安王咨議,加戎昭將軍,又加太中大夫,太建十一年卒,年七十。
人物簡介
【介紹】: 隋河南洛陽人,字次武。于顗弟。少好學不倦。及長,時稱名公子。北周時累遷至河南道行軍總管。從討尉遲迥,以謀俘迥將席毗羅,河南平。入隋,以坐叔于翼事下獄,上書陳辯,得釋。明年拜行軍元帥統(tǒng)十二總管以擊突厥。突厥見其軍嚴整,不戰(zhàn)而退。時尚書省文簿繁雜,吏多奸險,帝乃令仲文勘省中事,發(fā)擿甚多。又決渭河開漕渠以運糧。煬帝即位,遷右翊衛(wèi)大將軍,參掌文武選事。后以遼東之役無功,系獄憂恚而病,困篤方出之,卒于家。全隋文·卷二十六
仲文字次武,河南洛陽人,周太傅謹孫。為趙王屬,遷安固太守。徵為御正下大夫,封延壽郡公,授儀同三司。宣帝時,為東郡太守。靜帝初,授開府,進位大將軍,領河南道行軍總管。隋受禪,坐事下獄,免。歷行軍元帥、行軍總管,總晉王府事。仁壽初,拜太子右衛(wèi)率。煬帝即位,遷右翊衛(wèi)大將軍,進位光祿大夫。遼東之敗,系獄,發(fā)病卒。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697—763 【介紹】: 唐河南人,字次律。房融子。初以蔭補弘文生。玄宗開元中為校書郎。舉堪任縣令科,授盧氏令。有治名。玄宗幸蜀,琯馳至普安郡謁帝,拜文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肅宗立,詔加持節(jié)招討西京兼防御蒲潼兩關兵馬節(jié)度等使,會諸軍收復長安?,g自將中軍,用春秋車戰(zhàn)法,大敗于咸陽,帝宥之。所昵樂工董廷蘭納賄,帝因震怒,罷為太子少師。終刑部尚書。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97—763 字次律,河南(今河南洛陽)人。中清廉守節(jié)政術可稱堪縣令科。歷仕監(jiān)察御史,建德、宋城諸縣令。玄宗天寶初,累遷主客員外郎、郎中,五載(746)擢給事中,后又歷宜春、瑯邪、鄴郡、扶風諸郡太守,十四載征拜左庶子,遷憲部侍郎。安史亂時,隨玄宗入蜀,拜文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至德元載(756)奉使冊立肅宗,十月任兵馬元帥,戰(zhàn)敗于陳濤斜(今陜西咸陽東,其道斜出而得名。杜甫有《悲陳陶》詩)。二載貶太子少師,封清河郡公。上元元年(760)出為晉州刺史,尋改漢州刺史。代宗廣德元年(763)卒于閬州僧舍,贈太尉。生平詳見新、舊《唐書》本傳、李華《房公德銘》。房琯與杜甫、王維、綦毋潛、賈至、嚴武等人友善?!?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1首。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二
琯字次律。河南人。以門蔭補宏文生。授秘書省校書郎。天寶中累遷憲部侍郎。元宗狩蜀。拜文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銀青光祿大夫。奉使靈武。冊立肅宗。尋抗疏自請將兵。詔加持節(jié)招討西京兼防禦蒲潼兩關兵馬節(jié)度等使。遇賊于陳濤斜。敗績。罷為太子少師。還京師。加金紫光祿大夫。封清河郡公。寶應二年拜特進刑部尚書。廣德元年卒。年六十七。贈太尉。
人物簡介
【生卒】:719—772 【介紹】: 唐河南魯山人,字次山,自稱浪士,亦號猗玕子、漫郎、漫叟、聱叟。元延祖子,元德秀族弟。玄宗天寶進士,由國子司業(yè)蘇源明薦于肅宗,召為右金吾兵曹參軍,歷仕山南西道節(jié)度參謀、水部員外郎、道州刺史、容管經略使。結有吏才,卓有政聲。文章戛戛自異,變排偶綺靡之習。有集,又編沈千運、王季友等七人詩為《篋中集》。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15—772,舊說生于723,誤 字次山,自稱元子,又號猗玗子(猗玗,或作猗犴、琦開,今從《新唐書》本傳)、浪士、漫郎、漫叟、聱叟等。先世本鮮卑拓拔氏,北魏孝文帝時改姓元。其先居太原(今屬山西),后遷居魯山(今屬河南)。17歲始從學于宗兄元德秀。天寶十三載(754)登進士第,復舉制科。安史亂起,率家南下避難。乾元二年(759),以右金吾兵曹參軍攝監(jiān)察御史,充山南東道節(jié)度參謀,一度代攝荊南節(jié)度使事,有戰(zhàn)功。后歷任道州(治今湖南道縣)、容州(治今廣西北流)刺史,加授容州都督充本管經略守捉使,政績甚著。大歷四年(769)因母喪辭歸。七年復入朝,病逝長安,贈禮部侍郎。生平詳見顏真卿《元君表墓碑銘》及《新唐書》本傳。元結詩文兼擅,為中唐古文運動與新樂府運動之先導者。其詩多自寫胸次、針砭現實之作,詩風簡古,淳淡自然,所作《舂陵行》、《賊退示官吏》,曾受杜甫推崇。金元好問曾云:“浪翁水樂無宮徵,自是云山韶濩音。”(《論詩絕句》)唯“樸質處過甚”(清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一)。所選《篋中集》體現其反對“拘限聲病,喜尚形似”(《篋中集序》)之詩學主張。其文亦自成一家。著有《元子》10卷、《猗玗子》1卷、《文編》10卷,今已佚。明湛若水輯有《元次山文集》,今人孫望校訂之《元次山集》更為詳核?!?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2卷,《全唐詩續(xù)拾》補詩3首又2句。唐詩匯評
元結(719-772),字次山,自號漫叟、聱叟。魯山(今屬河南)人。年十七,折節(jié)讀書,師事從兄元德秀。天寶十二載(753),登進士第。安史亂起,舉家南奔,避難于猗犴洞(在今湖北大冶)。乾元二年,蘇源明薦為右金吾兵曹參軍、山南東道節(jié)度參謀,抗擊史思明。遷水部員外郎、荊南節(jié)度判官。代宗初,召為著作郎,后出守道州,招撫流亡,頗有政聲。遷容州都督。卒。結反對當世“拘限聲病,喜尚形似”之風,編錄沈千運等七人詩二十四首為《篋中集》,今存。其所著《元子》十卷、《文編》十卷等均已散佚。后人輯有《元次山文集》十卷行世?!?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二卷。詞學圖錄
元結(719-772) 字次山,號漫叟、聱叟。魯縣(今河南魯山)人。新樂府運動先行者。有集十卷,今編詩二卷,有《欸乃曲》等詞。全唐文·卷三百八十
結。河南人。天寶十三載進士。擢右金吾兵曹參軍。攝監(jiān)察御史。為山南西道節(jié)度參謀。以討史思明功遷監(jiān)察御史里行。進水部員外郎。代宗立。拜道州刺史。進容管經略使。加左金吾衛(wèi)將軍。卒年五十。贈禮部侍郎。
作品評論
元結,好奇之士也。其所居山水,必自名之,唯恐不奇。而其文章用意亦然,而氣力不足,故少遺韻。郡齋讀書志
結性耿介,有憂道憫世之思,逢天寶之亂,或仕或隱,自謂與世聱牙。豈獨其事而然,其文辭亦如之。然其辭義幽約,譬古鐘磬不諧于里耳,而可尋玩。在當時名出蕭、李下,至韓愈稱數唐之文人,獨及結云。唐才子傳
(元結)性梗僻,深憎薄俗,有憂道憫世之心,《中興頌》一文,燦爛金石,清奪湘流。作詩著辭,尚聱牙。天下皆知敬仰。湛若水《元次山集序》
余自北游,觀藝于燕冀之都,得《元子》而異焉。欲質不欲野,欲樸不欲陋,欲拙不欲固,卓然自成其家者也。唐之大家,風斯下矣,其骎骎手中古而不已矣乎!其泯而不傳,將文末之世而已乎!唐詩鏡
元結詩每有真性,淺而可諷。唐詩歸
鐘云:元次山詩,溪刻直奧,有異趣,有奇響,在盛唐中自為調。不讀此,不知古人無所不有;若掩其姓名以示俗人,決不以為盛唐人作矣。又云:不知者笑其稚樸,知者驚其奇險,當觀其意法深老處。又云:只是一字不肯近人。《詩源辨體》
元結五言古,聲體盡純,在李、杜、岑參外另成一家。結《與劉侍御宴會詩序》云:“文章道喪久矣。時之作者,煩雜過多,歌兒舞女,且相喜愛,系之《風》《雅》,誰道是耶?”故其詩不為浮泛,關系實多;但其品高性潔,激揚太過,故往往傷于訐直。中如《賤士吟》、《貧婦詞》、《下客謠》等,質實無華,最為淳古。其他意在匠心,故多游戲自得,而有奇趣。蓋上源淵明,下開白、蘇之門戶矣,惜調多一律耳。《詩源辨體》
元結《篋中集序》謂:“近世作者,更相沿襲,拘限聲病?!惫势湮逖怨艠O意洗削,聲體之純,遠勝光羲諸子。但矯枉太過,往往有稚樸戇直之句。詩筏
唐詩人能以真樸自立門戶者,唯元次山一人。次山不唯不似唐人,并不似元亮。蓋次山自有次山之真樸,此其所以自立門戶也。《載酒園詩話又編》
疏率自任,元次山之本趣也,然亦有太輕太樸者。酬贈、游宴諸詩,須分別存之;唯憫貧窮、悲兵燹之言,宜備矇瞍之誦,為人牧者,尤宜置之座右。野鴻詩的
次山效偉長而有獲。《唐詩別裁》
次山詩自寫胸次,不欲規(guī)模古人,而奇響逸趣,在唐人中另辟門徑,前人譬諸古鐘磬不諧里耳,信然。《繭齋詩談》
元次山詩悠然自適,一種沖穆和平之味,又在少陵以上。《繭齋詩談》
高古渾穆,老杜甘處其下,王摩詰更不必言。惟韋蘇州略近,而矜貴終讓一籌。《小澥草堂雜論詩》
元次山樸素中更饒嫵媚。劍溪說詩
元次山詩,在唐人中又是一格,所謂“仁義之人,其言藹如”也。《四庫全書總目》
結性不諧俗,亦往往跡涉詭激……頗近古之狂。然制行高潔,而深抱憫時憂國之心;文章戛戛自異,變排偶綺靡之習。杜甫尚和其《舂陵行》,稱其可為天地萬物吐氣。晁公武謂其文如古鐘磬,不諧俗耳。高似孫謂其文章奇古,不蹈襲。蓋唐文在韓愈以前毅然自為者,自結始,亦可謂耿介拔俗之姿矣。皇甫堤嘗題其《浯溪中興頌》曰:“次山有文章,可惋只在晬。然長于指敘,約潔有馀態(tài)。心語適相應,出句多分外,于諸作者間,拔戟成一隊?!逼淦奉}亦頗近實也。《讀雪山房唐詩序例》
元次山古調獨彈,冰襟雪抱,令人不敢褻玩。《藝概?詩概》
元、韋兩家皆學陶。然蘇州猶多一“慕陶直可庶”之意,吾尤愛次山以不必似為真似也。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應德璉、劉公干?!敦殝D》、《農臣》、《下客》諸篇,托風深微,撲而不野?!堕h荒》、《舂陵》,古思同頡。雜言七字,別具風味,正如未下鹽豉,千里莼羹。《石遺室詩話》
次山五言古,開香山諷諭之體。陳兆奎《王志》
附案:次山在道州諸作,筆力遒勁,充以時事,可誦可謠,其體極雅。少陵氣勢較博,而深永勻飭不若也。
人物簡介
【生卒】:725—798 【介紹】: 唐京兆萬年人,字次公。肅宗在靈武,上書論當世事,擢校書郎。累授給事中,出為江西觀察使。德宗立,召還,旋出為陜虢觀察兼轉運使。興元初,入遷刑部侍郎,又拜淮南節(jié)度使。大治漕渠,人皆悅賴。亞自以當衡柄,累出外職,志頗不適,政事多委參佐,恣為侈靡。貞元中,罷歸,以檢校吏部尚書留守東都。卒謚肅。
人物簡介
【生卒】:732—789 【介紹】: 唐潤州金壇人,字幼公,一作次公。為蕭穎士弟子,工詩,以文辭著。代宗大歷中,曾應劉晏召,于鹽鐵轉運使府中任職。德宗建中中,曹王李皋領湖南觀察使、江西節(jié)度使,叔倫入其幕府。皋征李希烈,留叔倫領府事,試守撫州刺史。民歲爭灌溉,為作均水法,一郡便之。貞元四年,遷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容管經略使,威名流聞。次年,上表請為道士,旋卒。有集。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32—789 字幼公,一作次公,又作名融,字叔倫。郡望譙國(今安徽亳州),籍貫潤州金壇(今江蘇金壇)。少從蕭穎士學,有才名。安史亂起,避地江西鄱陽。代宗初,由劉晏薦為秘書省正字,入其鹽鐵轉運使幕。由廣文博士轉監(jiān)察御史里行。大歷初,任湖南轉運留后,至大歷末調河南轉運留后。德宗建中元年(780)出為東陽縣令,四年入江西節(jié)度使李皋幕任判官。興元元年(784)守撫州刺史,翌年封譙縣開國男。貞元二年(786)辭官還鄉(xiāng),四年復起家授容州(今廣西容縣)刺史、容管經略使、兼御史中丞。故后人稱為戴容州。翌年因病受代,卒于道。生平事跡見權德輿撰《墓志銘》、梁肅撰《神道碑》(見《重修戴氏宗譜》)、《新唐書》本傳、《唐才子傳》卷五。今人傅璇琮有《戴叔倫的事跡系年及作品的真?zhèn)慰急妗?。蔣寅有《戴叔倫簡譜》。叔倫著有詩論,曾編選唐詩(今均不傳),在詩歌體裁上有多方面探索?!杜镄小飞铣卸鸥鹘y(tǒng),下啟新樂府詩人。五律《除夜宿石頭驛》、《客夜與故人偶集》等,寄深慨于平易之中,意達詞暢,感人至深。絕句《過三閭廟》、《關山月》等融情入景,含蓄有味。其題材、風格、手法均體現出唐詩由盛轉中之脈絡。故胡應麟以為濫觴晚唐者“戴叔倫尤甚”(《詩藪》內編卷四)?!?a target='_blank'>郡齋讀書志》著錄《述稿》10卷、《書狀》1卷、詩1卷,已佚。明人輯有詩集2卷,其中多竄入他人詩。整理本有蔣寅《戴叔倫詩集校注》。《全唐詩》仍編叔倫詩為2卷?!度圃娎m(xù)拾》補詩1首,斷句2,存目4首。唐詩匯評
戴叔倫(732-789),字次公,一作幼公,潤州金壇(今江蘇金壇)人。少師蕭穎士。至德末,避兵亂居鄱陽。劉晏表授秘書正字,遷廣文博士。大歷中,晏掌財賦,以叔倫為監(jiān)察御史,主湖南轉運。建中初,出補東陽令。嗣曹王李皋鎮(zhèn)湖南、江西,辟為從事,由大理司直遷殿中侍御史。后檢校禮部郎中,兼侍御史。貞元初,官撫州刺史,后遇謗被代。貞元四年,起為容管經略使,次年,罷任北返,卒于道。有《述稿》十卷,已佚。明人輯有《戴叔倫集》?!?a target='_blank'>全唐詩》編詩二卷,其中除與唐方干等人詩重出外,尚大量羼入宋王安石、周瑞臣、元丁鶴年、明劉崧、張以寧、汪廣洋、劉績等人作品。詞學圖錄
戴叔倫(732-789) 字幼公,一作次公。金壇(今屬江蘇)人。有《戴叔倫集》,詞存《調笑令·邊草》一首。全唐文·卷五百十
叔倫字幼公。潤州金壇人。釋褐秘書省正字。累官祠部郎中。拜撫州刺史。封譙縣男。遷容管經略使。貞元五年卒。年五十八。
作品評論
叔倫之為人,溫雅善舉止,無賢與不肖,見皆盡心。……其詩體格雖不越中(格),然“廨宇經山火,公田沒海潮”,亦指事造形。其骨稍軟,故詩家少之。石林詩話
司空圖記戴叔倫語云:“詩人之詞,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币嗍切嗡浦⒚钫?,但學者不能味其言耳。唐才子傳
工詩……詩興悠遠,每作驚人。《唐詩品》
幼公未致羽儀之節(jié),早收蘭玉之譽,修辭合節(jié),精研太始,亦可謂難士矣。夫太始之音,詞以情勝,音以調諧。幼公情旨馀曠,而調頗促急,要之含氣未融,心無流潤,故雖工于斫煉,而寡于華要矣。《批點唐音》
幼公以下,說情漸細。格律之累,正坐此境。《唐詩別裁集》
高仲武謂叔倫骨氣稍輕,晁公武謂唐史不稱其能詩,正以少其綿弱。然爾時詩格日卑,幼公已云矯矯,愚不能人云亦云也。《大歷詩略》
大歷五言皆紆而不迫,幼公后出,氣調為小變,顧情來之作,有不自知其然者。石洲詩話
容州七古,皮松肌軟,此又在錢、劉諸公下矣。石洲詩話
戴容州嘗拈“藍田日暖,良玉生煙”之語以論詩,而其所自作,殊平易淺薄,實不可解。三唐詩品
其源出于沈休文,選韻笙和,諧音玉節(jié),清歌平調,亦復睦耳關神。七言古風,如月林虛籟,晴霄霞綺,自然清麗,不雜微塵。五律高言壯闊,情語婉綿,在孟襄陽、劉隨州之亞。《詩學淵源》
詩清新典雅,而不涉秾纖。樂府如《巫山高》等篇,頗似長吉。
人物簡介
【介紹】: 唐并州晉陽人,字文編。唐儉裔孫。德宗建中初,登進士第。累擢侍御史。竇參數薦之,改禮部員外郎。參貶,出為并州刺史,十年不遷。韋皋鎮(zhèn)蜀,表請為副使,帝諭皋罷之。次自以久抑不得申,因為《辨謗略》三篇上。帝益怒,改夔州刺史。憲宗立,召還,歷遷禮部郎中、知制誥,官終中書舍人。全唐文·卷四百八十
次字文編。莒國公儉從孫。建中初進士。貞元八年為開州刺史。韋皋鎮(zhèn)蜀。表為副使。德宗密諭皋罷之。次為書三篇。曰辨謗略。上之。德宗怒。改夔州刺史。憲宗立。召授禮部郎中知制誥。終中書舍人。
人物簡介
【生卒】:752—818 【介紹】: 唐河東人,字從周。弱冠舉進士,擢上第。歷殿中侍御史、翰林學士。順宗時知禮部貢舉,斥華取實。改兵部侍郎,進尚書左丞。將命為相,已草詔,會平蔡捷書至,遂以檢校工部尚書為淮南節(jié)度使。后受代歸朝,道病卒。謚敬。全唐文·卷五百二十六
次公字從周。河中河東人。第進士。累遷殿中侍御史。憲宗朝進尚書左丞。以檢校工部尚書為淮南節(jié)度使。元和十三年卒。年六十六。贈太子少傅。謚曰敬。
人物簡介
【生卒】:?—820 【介紹】: 唐河東聞喜人。德宗貞元四年,中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時制策、宏詞,同日敕下,并為敕頭,時人榮之。累遷吏部員外郎、司封郎中。憲宗元和六年,自太府卿,出為福建觀察使。八年,遷河南尹。旋充東都副留守。官至江西觀察使。卒謚成。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820 郡望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德宗貞元四年(788)登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官吏部員外郎,京兆尹。憲宗元和中,歷官太府卿福建觀察使、河南尹、江西觀察使。元和十五年(820)卒。生平見《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一上》、《舊唐書》之《憲宗紀》、《穆宗紀》,《唐會要》卷六七,《唐方鎮(zhèn)年表》卷五、卷六,《登科記考》卷一二、卷二七、《郎官石柱題名考》卷四、卷五?!?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3首,斷句1聯,其中《律中應鐘》又作裴元詩,《亞夫碎玉斗》又作裴夷直詩,《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爐》又作郭遵詩?!度圃娎m(xù)拾》補詩1首。全唐文·卷六百十一
次元。貞元中進士。官吏部員外郎。元和中為福州刺史河南尹。終江西觀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