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邦魁,字士元,號西濰,山東萊州府高密縣人,軍籍。山東鄉(xiāng)試第五十五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一百八十一名進士。都察院觀政,授直隸唐山知縣,卒。
人物簡介
李從教,字伯勉,號臨郊,陜西西安府同州人,民籍。陜西鄉(xiāng)試第二十二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會試第三百四十一名,三甲第二百一十四名進士。通政司觀政,授直隸淶水知縣,調(diào)歸安縣,升戶部主事。
人物簡介
李裘,字紹冶,一字廷美,號念所,江西南昌府南昌縣人,民籍。江西鄉(xiāng)試第五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二甲第三十一名進士。通政司觀政,授刑部主事,升光祿寺丞,以病告歸卒。他是二十九年進士李伸的從子,叔侄同一日出生,李裘后李伸一科中進士,當時金花連捷,錦服交輝,鄉(xiāng)里人們都很艷羨。
人物簡介
李燧,字晦夫,號梅臺,山東兗州府金鄉(xiāng)縣人,軍籍。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癸卯科山東鄉(xiāng)試第四十二名舉人,二十三年(1544年)中式甲辰科會試第二百四十名,三甲第二百一十名進士。授行人司行人,秩滿,擢戶部主事,督餉通州。未幾,擢員外郎,尋擢河南僉事,三十二年九月剿平強賊師尚詔等,三十三年以功受賞賜。升湖廣右參議,旋升浙江副使、備兵杭嘉。轉(zhuǎn)湖廣右參政,四十二年十一月升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協(xié)理戎政,四十三年七月罷歸聽用。會湖廣巡撫缺,廷議首推李燧,遂超擢巡撫湖廣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六軍十二營,后以考察改擢留都,乃力求致仕。
人物簡介
【生卒】:1514—1570 【介紹】: 明山東歷城人,字于鱗,號滄溟。少孤家貧,嗜詩歌,厭訓詁之學,日讀古書,里人目為狂生。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授刑部廣東司主事,擢陜西提學副使,累遷河南按察使。母喪,心痛病卒。官郎署時,與謝榛、吳維岳、梁有譽、王世貞稱“五子”,又益以吳國倫、徐中行稱“后七子”,而以攀龍、世貞為魁首,操海內(nèi)文章之柄垂二十年。其持論詩不讀盛唐以后人集,文不讀西漢以后人作。攀龍有才力,詩以聲調(diào)稱,然古樂府似臨摹帖,并無可觀。文章失之模擬生澀,而效之者甚眾。有《古今詩刪》、《李滄溟集》。滄海遺珠
李攀龍(1514—1570)字于鱗,一字子鱗,號滄溟,歷城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進士,歷陜西提學副使,官至河南按察使。其詩倡導摹擬復古,著有《滄溟集》《白雪樓詩集》《古今詩刪》《唐詩選》等 。槜李詩系·卷四十
字于鱗,歷城人。嘉靖時,官按察使。有滄溟集。維基
李攀龍(1514年—1570年),字于鱗,號滄溟,山東歷城(今濟南)人,明朝官員、文學家,「后七子」之首。李攀龍九歲喪父,家貧,自奮于學。嘉靖十九年中式山東鄉(xiāng)試第二名亞元。嘉靖二十三年(1554年)登甲辰科會試第三十九名,三甲二百十四名進士。吏部觀政,次年因病請假歸鄉(xiāng)。病愈后,任順天鄉(xiāng)試同考官,明年授刑部廣東司主事,歷員外郎、山西司郎中,出為順德知府,有善政。三十五年八月擢陜西提學副使,因陜西大地震,謝病歸。隆慶改元,起為浙江副使,二年五月改布政司左參政,十二月奉萬壽表入賀,道擢河南按察使,不久母親去世丁憂歸。后暴心痛而卒,年五十七。所著《白雪樓集》三十卷行于世。一生清白耿介,身后寥落?!?a target='_blank'>明史》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廣州府番禺人,字少偕。嘉靖二十年進士。知嘉興縣,遷南京兵部車駕主事,坐事罷,遍游吳越、齊魯名山。有《駕部集》。全粵詩·卷三三○
李時行(一五一四—一五六九),字少偕。番禺(今廣州)人。少時曾讀書于羅浮山青霞谷,自號青霞子。湛若水、黃佐倡學于東南,時行先后及其門。明世宗嘉靖二十年(一五四一)中進士第,知浙江嘉興縣,敘績擢南京兵部車駕主事。后因同官蜚語攻訐而辭官,遍游吳、越、燕、齊、楚、豫,與海內(nèi)人豪結社聯(lián)吟,抒心中峭拔激昂之氣。南歸后于廣州西郊筑浮邱草堂讀書,又于北城開小云林別業(yè)以托棲隱。卒年五十六。著有《駕部集》、《青霞漫稿》、《天求子》、《云巢子》、《癯瘉子》等。其文章發(fā)漢魏,古詩法顏謝,歌行法李杜,絕律取裁于沈宋王孟等諸大家。為南園后五先生之一。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有傳。李時行詩,以清宣宗道光二十年(一八四○)南海吳氏詩雪軒刊本《李駕部前集》、《李駕部后集》、《青霞漫稿》為底本,參校清同治南海陳氏樵山草堂本《南園后五先生詩》。維基
李時行(1514年—1569年),字少偕,廣東番禺人。明朝官員、詩人。李時行早年與吳旦等人結成「粵山詩社」。嘉靖十九年庚子科廣東鄉(xiāng)試第六十四名舉人,二十年(1541年)聯(lián)捷辛丑科會試第一百四十三名,三甲二十六名進士,授浙江嘉興知縣。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升南京兵部車駕司主事,為同僚所忌,不久即辭官。隱居于羅浮山青霞洞,后改住廣州西郊。隆慶三年(1569年)逝世。
人物簡介
李幼滋(1514年—1584年),字元樹,號義河,湖廣德安府應城(今湖北)人,同進士出身。年幼聰明,深受叔父李世熙鐘愛。嘉靖十三年(1534年)中甲午科湖廣鄉(xiāng)試第七十三名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登丁未科三甲十二名同進士,與張居正同年,授行人。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爆發(fā)庚戌之變,義河上書:“敵壘卑小,宜于垣上增筑高臺,營建房履,以棲火器?!北毁F權所忌,貶為福建邵武縣縣丞。次年九月,授刑科給事中,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閏三月,升戶科右給事中。次年六月,升禮科左給事中。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三月,掌吏部。不久罷歸。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任直隸淮安府知府。四十五年任常州府知府,隆慶元年(1567年)五月升山東按察司副使,復除山西副使,五年十二月升山東布政使司右參政,六年正月升太仆寺少卿,九月升大理寺右少卿,十月進左少卿。萬歷元年(1573年)升太仆寺卿,九月升大理寺卿,二年升戶部右侍郎,三年四月升左侍郎,五年九月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掌院事,六年(1578年)擢為工部尚書,開始治理黃河,起用河漕都御史潘季馴總理河工。七年十二月因久病乞休。萬歷八年(1580年)二月,治河工程勘畢奏報,黃河數(shù)段漕運暢通,加太子太保。萬歷十年(1582年)冬,稱病致仕。萬歷十二年(1584年)望重東山,抱志而卒。
人物簡介
李轍,字從道,號夏泉,陜西鳳翔府鳳翔縣人,民籍。己酉科(1549年)陜西鄉(xiāng)試第二十四名舉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三甲第一百一十四名進士。官四川巴縣知縣。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山東益都人,字仲學,號云坡。嘉靖二十二年進士,由知縣擢兵科給事中。論劾無所畏避,既劾嚴嵩黨仇鸞,復疏救尚書張經(jīng),被廷杖落職。隆慶元年起戶科給事中,官至光祿寺卿,以母喪歸。
人物簡介
李春芳,字元實,號鳳岡,山西平陽府沁水縣人,民籍。山西鄉(xiāng)試第六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二十一名進士。都察院觀政,授陜西盩厔縣知縣,擢兵科給事中。三十六年十月升本科右,三十九年五月升戶科左。
人物簡介
李東華,字景曉,號旸池,江西南昌府豐城縣人,民籍。江西鄉(xiāng)試第六十四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一名進士。刑部觀政,授太常寺博士,三十五年六月考選工科給事中,三十六年十月升吏科右,再升兵科左,三十九年五月升禮科都。
人物簡介
李瑚(1516.2.26—?),字周珍,號東岡,福建漳州府龍溪縣人,民籍。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壬子科福建鄉(xiāng)試第九十名舉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聯(lián)捷癸丑科三甲第一百六十二名進士。工部觀政,授行人,三十六年八月選授南京四川道試御史,十月彈劾總督侍郎胡宗憲剿倭寇不力,使其浮海夜逃入福建柯梅,于是福建人大噪,謂宗憲嫁禍。宗憲上言推卸責任,謂總兵俞大猷、參將黎鵬舉防御不早,邀擊不力,縱之南奔,播害閩廣,失機殃民,宜加重治。于是大猷、鵬舉被逮至京訊治。
人物簡介
李汝寬(1516年—?),字嚴夫,號戒庵,山西平陽府解州聞喜縣人,匠籍。丁酉科(1537年)山西鄉(xiāng)試第四名。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三甲第二十九名進士。兵部觀政,授直隸清豐縣知縣,三十八年官至大理寺評事。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