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876,分59頁顯示  上一頁  50  51  52  53  54  56  57  58  59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代馬望北
東觀西望
東張西望
東脧西望
東瞧西望
東向而望,不見西墻
東望扶桑
東望西觀
低望九河
楚望臺
出人望外
出納望羲
遲疑顧望
遲疑觀望
遲回觀望
《漢語大詞典》:代馬望北(代馬望北)
比喻人心眷戀故土,不愿老死他鄉(xiāng)。 漢 王符 潛夫論·實邊:“且夫士重遷,戀慕墳?zāi)梗t不肖之所同也。民之於徙,甚於伏法。伏法不過家一人死爾;諸亡失財貨,奪土遠(yuǎn)移,不習(xí)風(fēng)俗,不便水土,類多滅門,少能還者。代馬望北,狐死首丘,邊民謹(jǐn)頓,尤惡內(nèi)留?!?汪繼培 箋:“后漢書·班超傳云:‘狐死首丘,代馬依風(fēng)?!?span id="lj50pqs" class="book">《文選·古詩十九首》 李善 注引《韓詩外傳》云:‘曰:代馬依北風(fēng),飛鳥棲故巢。’皆不忘本之謂也。”
《國語辭典》:東觀西望(東觀西望)  拼音:dōng guān xī wàng
向四周張望,觀察動靜。《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張公也慌張了,東觀西望,恐怕有人撞見?!?/div>
《國語辭典》:東張西望(東張西望)  拼音:dōng zhāng xī wàng
四周探望?!镀窖齻鳌返谝弧鸹兀骸钢灰娔穷^陀提著齊眉短棍在樹林左右行來步去,東張西望。」也作「東瞧西望」、「東張西覷」。
分類:四處張望
《漢語大詞典》:東脧西望(東脧西望)
同“ 東張西望 ”。 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 程相公 此時兩只眼睛不夠使的,正在東脧西望,又聽得那邊吆喝:‘吃酪罷!好乾酪哇!’”
《漢語大詞典》:東瞧西望(東瞧西望)
同“ 東張西望 ”。 紅樓夢第六回:“ 劉老老 只聽見咯當(dāng)咯當(dāng)?shù)捻懧?,很似打鑼篩麵的一般,不免東瞧西望的。”《三俠五義》第二九回:“只見 丁二爺 也不東瞧西望,他竟奔假門而來?!?/div>
《漢語大詞典》:東向而望,不見西墻(東向而望,不見西牆)
呂氏春秋·去尤:“東面望者,不見西墻;南鄉(xiāng)視者,不覩北方:意有所在也?!焙笠蛞浴皷|向而望,不見西墻”比喻主觀片面,顧此失彼。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知音:“會己則嗟諷,異我則沮棄,各執(zhí)一隅之解,欲擬萬端之變:所謂東向而望,不見西墻也?!?/div>
《分類字錦》:東望扶桑(東望扶桑)
李端 送歸中丞使新羅詩 東望扶桑日,何年是到時。
分類:奉使
《漢語大詞典》:東望西觀(東望西觀)
同“ 東張西望 ”。 《再生緣》第十一回:“這邊 趙受 專心等,東望西觀只候臨?!?/div>
《分類字錦》:低望九河
梁簡文帝 仙客詩 高翔五岳小,低望九河微。
分類:
《漢語大詞典》:楚望臺(楚望臺)
見“ 楚王臺 ”(2)。
《漢語大詞典》:楚王臺(楚王臺)
(1).臺名。即 陽臺 。在 四川省 巫山縣 ,相傳為 楚襄王 夢遇神女處。 唐 杜甫 《奉寄李十五秘書文嶷》詩之一:“暫留 魚復(fù)浦 ,同過 楚 王臺 ?!?仇兆鰲 注引《寰宇記》:“ 楚宮 ,在 巫山縣 西二百步 陽臺 古城內(nèi),即 襄王 所游之地?!?唐 岑參 《送江陵泉少府赴任》詩:“城邊 宋玉 宅,峽口 楚王臺 。” 清 高詠 《歸舟作》詩:“ 江 上羣山擁髻螺, 楚王臺 畔榜人歌?!?br />(2).臺名。在 湖北省 武漢市 武昌 城內(nèi)。 曹亞伯 《武昌革命真史·武昌起義》:“城內(nèi) 楚王臺 設(shè)有軍械局?!币喾Q“ 楚望臺 ”。 章裕昆 《文學(xué)社武昌首義紀(jì)實》:“ 吳醒漢 等整隊赴 楚望臺 ,補(bǔ)充子彈,佔領(lǐng) 蛇山 ?!?/div>
《漢語大詞典》:出人望外
猶出人意表。 宋 葉適 《高夫人墓志銘》:“每族里間計較家事,極為退懦卑約,示若無有,人或頗忽易,逮其一旦設(shè)張豐大,出人望外數(shù)等,人皆驚不意,以為何術(shù)能然,直以為勉強(qiáng)然爾;至其久無不然。”
《分類字錦》:出納望羲(出納望羲)
魏孝文帝祭岱宗文:并兼高象,出納望羲。
分類:泰山
《漢語大詞典》:遲疑顧望(遲疑顧望)
猶言遲疑觀望。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中:“﹝ 李勣 ﹞今若即發(fā)者,我死后可親任之,如遲疑顧望,便當(dāng)殺之?!?/div>
《漢語大詞典》:遲疑觀望(遲疑觀望)
謂猶豫等待,不作決定。 清 李漁 《比目魚·肥遁》:“相公,俞旨既下,就該速速抽身,為甚么還要遲疑觀望。”
《國語辭典》:遲回觀望(遲回觀望)  拼音:chí huí guān wàng
遲疑等待,不作決定?!肚迨犯?。卷二四四。李森先傳》:「上孜孜圖治,求言詔屢下;而諸臣遲回觀望者,皆以從前言事諸臣,一經(jīng)懲創(chuàng),則流徙永錮,相率以言為戒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