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臺詩
李望洋(1829~1901)字子觀,號靜齋,清噶瑪蘭廳頭圍堡(今宜蘭頭城鎮(zhèn))人。幼從祖母鄭氏讀書,因家道中落而幾乎廢學。十六歲負笈堂叔家就傅讀書,先后師事朱品三與俞昭文,二十歲起設館訓蒙為生。咸豐四年(1854)中秀才,九年(1859)中舉人,與楊士芳、李鏡如、黃佩卿、陳摶九等請將噶瑪蘭廳與淡水廳分學,并與楊士芳倡修仰山書院及五夫子祠。同治十年(1871)以大挑一等簽分甘肅試用知縣(十一年六月到任),歷任渭源、河州、狄道州,頗有政聲。獲左宗棠賞識而不次拔擢,官至知州。光緒十年(1884)聞法軍佔領基隆,乞假歸蘭陽。游宦十三年后有感于宦海浮沉,人心叵測,因此報請開去河州知州實缺,在故鄉(xiāng)協(xié)助辦理善后勸捐、清賦與團練事宜,主講仰山書院。李氏素與鸞堂關(guān)系密切,據(jù)聞甘肅任內(nèi)即有「飛鸞問政」之事,回宜蘭后不但倡建「新民堂」,且充當鸞生。這種由士人高度參與鸞堂活動的現(xiàn)象,乃臺灣頗為獨特的宗教現(xiàn)象〖編者按:參見王見川〈李望洋與新民堂——監(jiān)論宜蘭早期的鸞堂〉,《宜蘭文獻》十五期。〗。日本治臺初期,李氏獲聘為宜蘭支廳參事,授紳章,且為宜蘭參加「揚文會」的代表?! ±钔笾段餍幸鞑荨穬删恚髦稳哪辏?901)出版,由其二子登第、登科與女婿張鏡光校訂發(fā)行,目前流傳的版本乃龍文出版社出版的《臺灣先賢詩文集匯刊》第二輯(以下簡稱《匯刊》本),并參考陳漢光《臺灣詩錄》(以下簡稱《詩錄》)、連橫《臺灣詩乘》(以下簡稱《詩乘》)、《臺灣省通志》(以下簡稱《通志》)、《宜蘭縣志》(以下簡稱《縣志》)等文獻進行編校。(黃憲作撰)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37—1873 【介紹】: 清浙江德清人,字子高。諸生。陳奐、宋翔鳳弟子。同治間充江寧書局分校。專治經(jīng)學。輯《顏氏學記》,對表彰顏、李學派,頗有貢獻。另有《戴氏論語注》《謫麟堂遺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五九
戴望,字子高,德清人。諸生。有《謫麟堂集》。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孫變齊,字魯望,號仲戟,安徽壽縣人。
辛子望 朝代:近現(xiàn)代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袁君望 朝代:近現(xiàn)代

人物簡介

簡介
未詳。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倪望重,字愚山,又號漁珊,同治癸酉舉人甲戌進士,光緒中歷官浙江諸縣知縣,以同知升用加四品銜。
謝家福 朝代:晚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847—1896 【介紹】: 清江蘇吳縣人,字綏之,號望炊。太平軍占領蘇州后,遷居上海。刻苦力學,尤留心時事,推究古今,窮極利病。又從廣方言館德人習外語,廣讀西籍,親歷江海要隘,考察形勢。輯《兵事紀略》、《通商簡要》等書。自光緒三年起,盡力于募捐賑災,活人無算。以李鴻章特薦,以知縣發(fā)直隸,擢同知直隸州。鴻章欲委以重務,皆不就,惟應盛宣懷邀,為上海電報總局提調(diào)官,督理電報學堂。甲午朝鮮事初起,即請鴻章速購新艦出擊。聞馬關(guān)約成,憂恨嘔血,謂補救之方獨賴教育,病危尚為興學籌謀。
毛慈望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毛慈望,河南省懷慶府武陟縣人,學者。毛昶熙之孫。光緒十五年(1889年),參加光緒己丑科殿試,登進士三甲46名。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學習。
張祖望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張祖望,順天府宛平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十八年(1892年),參加光緒壬辰科殿試,登進士三甲33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簽分發(fā)各省,以知縣即用

人物簡介

簡介
改名金。字畏齋。恩浦子。光緒十九年舉人。善蠅頭書,可與翁復初、茹蕊香諸子爭長。(喬曉軍《中國美術(shù)家人名辭典補遺一編》2007)

人物簡介

全臺詩
陳望曾(1853~1929) ,字省三,號魯村,祖籍福建漳浦,后遷臺南。同治九年(1870)舉于鄉(xiāng),同治十三年(1874)登進士,授內(nèi)閣中書,先后署廣東雷州、韶州府知府。與施士潔、蕭逢源、汪春源、許南英并稱「臺南五進士」。乙未(1895)割臺,攜眷內(nèi)渡。與板橋林家有姻親關(guān)系,林爾嘉《林菽莊先生詩稿》中有多首與陳望曾唱和之作,民國三年(1914)五月菽莊鐘社成立后,陳望曾亦參與其詩會活動,與施士潔、蕭逢源、汪春源、許南英五人,曾同住鼓浪嶼,一時有「五鳳齊飛入洞天」之譽 。光緒二十五年(1899)任廣東府知府。繼而奉委提調(diào)廣東海防兼善后總局。三十四年(1908)任廣東勸業(yè)道。嗣調(diào)署按察使,提學使、賞頭品頂戴。臺籍進士在中國內(nèi)地仕宦者,以望曾最為顯達。積資數(shù)十萬。國民革命之際,秘助民黨。后隱居香港太平山。
陳望林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陳望林,福建省福州府侯官縣人,進士出身。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參加光緒乙未科殿試,登進士二甲32名。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十四年四月,散館,著以知縣即用。
林師望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林師望,福建省福州府侯官縣人,同進士出身。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參加光緒戊戌科殿試,登進士三甲68名。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學習。
吳望蘇 朝代:清末至民國

人物簡介

全臺詩
吳望蘇(1868~1932),彰化街人。自幼受業(yè)于吳德功,為吳德功的曾侄孫。二十六歲舉茂才。書法效法鐘繇、王羲之,遠近聞名,求書甚眾。〖參考崔詠雪《翰墨春秋:1945年以前的臺灣書法》,臺中:臺灣美術(shù)館出版,2004年。 〗生前無詩集梓世。昭和十一年(1936),崇文社發(fā)行《彰化崇文社貳拾周年紀念詩文集》,書中收錄《錄故茂才吳望蘇先生遺稿》,今據(jù)為底本。

人物簡介

維基
秦望瀾(1870年—1928年),字少觀,甘肅會寧縣縣城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學者。秦望瀾13歲中秀才,因受到甘肅學政陸廷黻賞識,被選入蘭山書院就讀。19歲中舉人,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考中乙未科二甲進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學習,任兵部主事,操武選司、職方司總辦,后出任貴州道監(jiān)察御史、遼沈道監(jiān)察御史。因直諫觸犯權(quán)臣,左遷民政部代理員外郎。民政部改巡警部后,他改任京師外城西分廳警察總辦。他還曾任圖志館提調(diào)。中華民國成立后,秦望瀾被任命為甘肅河西觀察使,后改隴東道尹。曾任北京臨時參議院議員、大總統(tǒng)府政治咨議、政治會議議員、參政院參政、清史館協(xié)修(參與編纂《清史稿》的兵史部分)。獲授上大夫、四等嘉禾章,后獲二等寶光嘉禾獎章。充第二屆參議員期間,又被授予二等大綬嘉禾獎章。民國十七年(1928年),秦望瀾病逝于北京,歸葬會寧城北余家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