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失儀(失儀)  拼音:shī yí
禮貌或儀態(tài)上有所疏失?!赌淆R書。卷三六。謝超宗傳》:「為人仗才使酒,多所陵忽,……以失儀出為南郡王中軍司馬?!埂段饔斡洝返诎宋寤兀骸钢鞴?,望赦臣等失儀之罪!」
《漢語大詞典》:靡止
沒有禮制。《詩·小雅·小旻》:“國雖靡止,或圣或否?!?鄭玄 箋:“靡,無。止,禮。言天下諸侯今雖無禮,其心性猶有通圣者?!币徽f謂小。 毛 傳:“靡止,言小也?!?/div>
分類:有禮禮制
《漢語大詞典》:蹌濟(jì)(蹌濟(jì))
亦作“ 蹌躋 ”。 行走安舒而有禮的樣子。 清 曹仁虎 《恭紀(jì)皇上肇建辟雍釋奠講學(xué)禮成一百二十韻》:“徵鼓來蹌濟(jì),摳衣效肅愭。” 清 顧嗣立 《峽山行》:“閭閻老幼步蹌躋,太平雞犬無諠譁?!?徐念慈 《余之小說觀·文言小說與白話小說》:“宜乎以 中國 疆土之廣袤,衣冠之蹌濟(jì),而所推為杰作者,其印數(shù)亦不足萬,較之他國庸碌之作家,亦瞠乎后也?!?/div>
《漢語大詞典》:侮傲
傲視和輕慢他人,沒有禮貌。北史·裴伯茂傳:“時人以 伯茂 性侮傲,謂 收 ﹝指 魏收 ﹞詩頗得事實(shí)。”
《漢語大詞典》:威禮(威禮)
敬畏而有禮節(jié)。 晉 袁宏 后漢紀(jì)·桓帝紀(jì)下:“臣聞帝王之於親戚,愛之雖隆,必示之以威禮;寵之雖貴,必示之以法度。”
《漢語大詞典》:恭節(jié)(恭節(jié))
恭敬有禮。呂氏春秋·審應(yīng):“使人戰(zhàn)者,嚴(yán)駔也;意者恭節(jié)而人猶戰(zhàn),任不在貴者矣。”
分類:恭敬有禮
《國語辭典》:文質(zhì)彬彬(文質(zhì)彬彬)  拼音:wén zhí bīn bīn
文采和實(shí)質(zhì)均備,配合諧調(diào)。語出《論語。雍也》:「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购笥靡孕稳萑伺e止文雅有禮。唐。王勃 三國論:「文帝富于春秋,光膺禪讓,臨朝恭儉,博覽墳籍,文質(zhì)彬彬,庶幾君子者矣。」《鏡花緣》第一五回:「唐敖看那尹玉生得文質(zhì)彬彬,極其清秀?!挂沧鳌副虮蛭馁|(zhì)」。
《國語辭典》:酸文假醋  拼音:suān wén jiǎ cù
譏嘲賣弄文才或故作文雅有禮的人。《孤本元明雜劇。東籬賞菊。頭折》:「則是聽不上他那酸文假醋的,動不動便是詩云子曰兒。」《紅樓夢》第一○九回:「大凡一個人,總不要酸文假醋才好?!?/div>
《國語辭典》:野調(diào)無腔(野調(diào)無腔)  拼音:yě diào wú qiāng
言語恣肆,談吐無狀。如:「你不要野調(diào)無腔的亂說?!?/div>
《漢語大詞典》:行者讓路(行者讓路)
行走的人相互讓路。謂大家都謙遜有禮。《孔子家語·好生》:“ 虞 芮 二國,爭田而訟,連年不決。乃相謂曰:‘ 西伯 ,仁人也,盍往質(zhì)之?’入其境,則耕者讓畔,行者讓路?!?元 石德玉 《馬陵道》楔子:“哥哥,你是兄,我是弟,可不道行者讓路,哥哥先行?!?/div>
《國語辭典》:平易謙沖(平易謙沖)  拼音:píng yì qiān chōng
態(tài)度和藹可親,謙遜有禮。如:「他平易謙沖,贏得大家的稱贊?!?/div>
《國語辭典》:謙恭厚道(謙恭厚道)  拼音:qiān gōng hòu dào
待人接物謙虛有禮而不刻薄?!?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三回:「其為人謙恭厚道,大有祖父遺風(fēng),非膏粱輕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書煩托?!?/div>
《國語辭典》:謙謙下士(謙謙下士)  拼音:qiān qiān xià shì
謙虛有禮,尊重有才學(xué)的人。明。葉憲祖《鸞鎞記》第一○出:「縱是當(dāng)朝元宰,也須要謙謙下士為嘉?!挂沧鳌钢t遜下士」。
《國語辭典》:謙遜下士(謙遜下士)  拼音:qiān xùn xià shì
謙虛有禮,尊重有才學(xué)的人?!稘h書。卷七三。韋賢傳》:「少好學(xué),修父業(yè),尤謙遜下士。」也作「謙恭下士」、「謙謙下士」、「謙以下士」。
《國語辭典》:謙以下士(謙以下士)  拼音:qiān yǐ xià shì
謙虛有禮,尊重有才能的人。唐。李白〈上安州裴長史書〉:「白不知君侯何以得此聲于天壤之間,豈不由重諾好賢、謙以下士得也?」也作「謙遜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