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安東人。字彥晦。號晦谷。

人物簡介

維基
韓必顯(1541年—?),字用晦,山東青州府安丘縣人,民籍。隆慶元年(1567年)丁卯科山東鄉(xiāng)試第六十三名舉人,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二百七十二名,三甲第二百四十一名進(jìn)士。授洛川縣知縣,六年(1572年)十月擢授試御史,因彈劾兵部尚書譚綸,降三級調(diào)外任,萬歷元年(1573年)二月貶湖廣布政司照磨,升廬州府推官,歷太仆寺丞、南京戶部廣西司郎中,六年(1578年)正月升尚寶司丞,以事候裁。九年(1581年)十月復(fù)補原職,十一年(1583年)二月升尚寶司少卿,持節(jié)冊封衡王府,十二年(1584年)三月升順天府府丞,十四年(1586年)二月升通政司左通政,十五年(1587年)接替李汶任右僉都御史、巡撫陜西,未赴任,即被彈劾去職。
裴應(yīng)褧 朝代: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星州人。字晦甫、汝顯。號安村。
王繼明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王繼明(1545年—1608年),字用晦,初號東野,改號省庵,浙江溫州府永嘉縣人。正月初六日生,行一,治《詩經(jīng)》,隆慶元年(1567年)由縣學(xué)增廣生中式丁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十五名舉人,萬歷二年(1574年)登甲戌科第三甲第一百八十七名進(jìn)士。初授當(dāng)涂令,萬歷七年以強盜越城橫劫,謫贛州府經(jīng)歷,稍遷樂安令,歷升南行人司副、南刑部廣東司員外郎、山東司郎中,出任鎮(zhèn)江知府,二十年(1592年)丁父憂歸。二十三年起補襄陽知府,復(fù)丁母憂歸。起補太平知府,二十九年升四川下川東道副使,三十三年加升參政,以入賀萬壽節(jié),便道歸里,遂引疾乞休。三十五年秋晉按察使,未任卒于家。

人物簡介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晦夫,朝鮮狀元,有《西坰集》。
西坰集·序
一日。湖西吳按使來。授以詩集一通曰。此吾外王父西坰柳公之遺稿也。今刊工告訖。盍為一言以弁諸首乎。不佞受而卒業(yè)而嘆曰。人有其身。而有其才者難也。雖有其才。而有其時者尤難也。蓋我明宣之際。本朝之文治隆矣。公以詞學(xué)名家。與一時諸公。潤色王猷??络娮?。郁郁乎洋洋乎。后世無能望焉。豈所謂天使鳴國家之盛者耶。其有才有時。何其全勝歟。蓋其才宜有其時也。公最與五峰李公。詩名相埒焉。不佞雖未涉聲病之流。而嘗聞前輩譚藝之馀論。西坰不如五峰之天才。而五峰不如西坰之人功。評者以為知言云爾。不佞于此復(fù)竊有所感焉。集中所詠退陶先生者甚多。而其一絕有云。動察恒資靜養(yǎng)多。豈嘗摳衣于函丈之間耶。不然。當(dāng)日微言。何自而得也。前哲益遠(yuǎn)。妙旨無傳。一言之幾乎道者。不可復(fù)見。此余之所感者也。圭庵宋先生受禍最酷。親知莫或省顧。而公于其所寓遺宅。吟詠發(fā)揮。以寓其追慕之誠。竊念前輩風(fēng)流篤厚如此。而十?dāng)?shù)年間。已有今無之嘆。此余之所感者也。凡集四編所與酬唱。蓋多中朝文苑之士。昔縞纻之事。猶為今古之勝談。況珠璣錦繡之什。投報于皇華大雅之倫。相得如期牙。相須如塤篪秀句佳篇。脫于口而膾炙于天都搢紳之間。則其榮耀于今與后。奚獨公一身為哉。久矣此事之不能復(fù)睹也。此余之所感者尤深也。不佞少讀退陶書。其高山景行之思。老而彌深。而圭庵又余曾考之家弟也。則其愛玩是集。豈必多遜于按使。而按使獨于皇華之什。不遺一言半句。不與諸作從其刪略者。得無意乎。抑亦同余之所感者乎。聊書此以歸之。且因以問之。時崇禎壬寅仲秋。恩津宋時烈。序。
西坰集·跋
外王父晉原府院君西坰柳公嘗語曰。文人遺集之刊行。子孫事。吾不復(fù)望也。幸而皇華集一編在。后之知我者。觀此足矣。先母常誦此言而詔之。輒泫然。不肖藏之心上矣。王父平生文字不知幾千篇。而摭拾于兵燹蕩佚之馀者。僅什之二三。恒恐并與是而無傳焉。而況皇華集。伊?xí)r朝家命秘書印以鑄字。而布之不廣者。行于世已無多。斯豈但一家之慟惜而已哉。今不肖按臬湖西。時則屈而舉不至嬴。遂捐俸倩工。開板于公山南南穴寺。未一月而斷手。于戲。是豈非圣恩之所及。而天亦使作者不朽也耶。王父之文章。特馀事耳。一時之入金石垂后世者。蓋不出他手。其必比家有之。遺編剩馥之在人口者何限。而家庭之所掇緝。若是之鮮。亦幸而不失其傳。不幸而不傳其多也。謹(jǐn)將家藏詩藁若而篇及皇華集所載詩。分為上下卷。擬壽其傳。藏諸始安翠屏?xí)?。即吾外王父之祠宇也。先母追慕之志庶乎無憾。而小子夙昔之愿亦可以償矣。時壬寅秋七月上浣。外孫通政大夫守忠清道觀察使兼兵馬水軍節(jié)度使巡察使吳挺緯。拜手謹(jǐn)識。
西坰集·識
惟我外曾王考西坰府君。自博士弟子時。已負(fù)藝苑重望。甫釋褐。即被湖堂之選。逮夫中年以來。主盟詞壇。再儐華使則平生所著述。不啻累千篇。而皆散佚不收。今之所存。才十之一二??蓜傧г铡9疀]幾四十年許。所遺篇馀什。將湮沒無傳。幸而公之外孫吳留后挺緯甫。先年按節(jié)湖西。湖西即公再蒞之地也。毋論內(nèi)外。子孫之繼先業(yè)已可貴。而又能捐捧鋟梓。以壽其傳。使四十年未遑之役。一朝辦出于公所憩之處。噫。斯集之始行于今。豈非有待而然歟。但竊惟念詩集二卷。雖已傳布。而伊?xí)r邊當(dāng)歲饑。事力有不逮者。如館閣應(yīng)制文字及碑狀疏劄。皆未及焉。不肖常欲得一弊縣。了是事者久矣。歲癸卯冬。恭承朝命。出宰陟州。州有若干匠手。是亦一幸也。遂取未及刊者。付之剞劂氏。才閱月。工告訖工。于是乎公之詩文并行于世。而不肖之志愿畢于此矣。然所本草中次序顛倒者有之。魚魯相雜者亦多。簿書之睱。再三校正。而尚有訛謬處。就其已甚者。不得已或刪全篇。或闕一二字。此乃不肖之罪也夫。仍念不肖曾為湖嶺二倅。今又東來海邑。前后刊行我兩世家集。是豈不肖之所能致。秋毫莫非國恩。祖孫幽明之間。只自感涕而已云。時乙巳孟夏下浣。外曾孫通政大夫行三陟府使金震標(biāo)。拜手識。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人,字晦之,號獨石,封長川君。
錢允燦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錢允燦,字如晦,山東東昌府冠縣匠籍。萬歷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山東鄉(xiāng)試第十一名舉人,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進(jìn)士,歷任任丘、舒城、武清知縣,以循吏稱。官至郎中。

人物簡介

維基
張文耀,字養(yǎng)晦,號芝陽,湖廣辰州府沅陵縣人,民籍。湖廣鄉(xiāng)試第十九名,萬歷五年(1577年)丁丑科會試第二百三十五名,登三甲第九十名進(jìn)士。初授銅梁知縣,調(diào)任巴縣,萬歷十一年十月考選,授浙江道試監(jiān)察御史,升福建按察司僉事,十五年二月升貴州右參議,轉(zhuǎn)左參議,十七年二月升云南按察司副使。二十三年十二月,起補廣西蒼梧兵備副使,二十六年九月調(diào)任府江兵備,二十七年八月任貴州監(jiān)軍道。升四川右參政,分巡上川東道,三十年閏二月升本省按察使,三十一年四月升四川右布政使,以平播州功,進(jìn)左布政使。三十四年十二月考察不及去職。后起復(fù)云南右布政使,不就,壽八十卒,著有《二酉洞草》。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人,字德晦,號旅軒,謚文康。
王英明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大名府開州人,字子晦。萬歷間舉人。精研歷算,著有《歷體略》,其說與西洋歷法相吻合。

人物簡介

簡介
朝鮮驪興人。字晦叟、景曄。號石溪。
夏其光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夏其光(16世紀(jì)—17世紀(jì)),字晦初,江西南昌府新建縣人。夏其光在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中舉人,二十九年(1601年)成進(jìn)士,獲授壽昌知縣,以才干調(diào)任常山。常山土地貧瘠,流民居無定所,他為政簡要,令人民稱便,亦將規(guī)章呈上臺使成為定式;處理案件不以三言兩語定調(diào),具備證據(jù)才判決。升任禮部主事,他的船行走幾天后突然被人包圍拜謝,拜謝的人們說:「我們曾經(jīng)是盜賊,蒙閣下開恩恕罪和開諭,今天才能為良民,以后歲月都閣下所創(chuàng)造的。」于是一起送別他,傍晚才離去;再擢官禮科給事中,死后在鄉(xiāng)賢祠祭祀。

人物簡介

維基
朱思明,字用晦,號葆素,云南籍(昆明人)丹徒縣人。萬歷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進(jìn)士,授刑部主事,署本部郎中,適寧夏之變,神宗怒,逮及軍府重臣,俾思明掌其獄,為具爰書,一時國體賴以全焉。嗣命欽恤廣東,獄無冤滯。累遷河南按察副使,開漳河,民感其德。萬歷三十年(1602年)二月,升本省右參政兼僉事,管理河道,轉(zhuǎn)山西左參政,四十五年(1617年)升廣西按察使。宗人多弛縱,思明繩之以禮法,升廣西布政使,乞終養(yǎng)歸?!?/blockquote>

人物簡介

維基
陳翔龍,字處晦,四川敘州府富順縣人。翔龍中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四川鄉(xiāng)試舉人,二十九年(1601年)登辛丑科進(jìn)士,歷翰林院檢討,四十年四月任湖廣布政司分巡湖北道參議。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河南夏縣人,字宗晦。司馬光十七世孫。萬歷三十一年舉人。編有《涑水司馬氏源流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