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伍被
 
劉安(淮南王)
 
左吳
 
晉昌
 
李尚
 
毛周
 
蘇非
 
陳由
 
雷被


《史記》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傳〉~3082~
淮南王安為人好讀書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亦欲以行陰德拊循百姓,流譽(yù)天下。時(shí)時(shí)怨望厲王死,時(shí)欲畔逆,未有因也。及建元二年,淮南王入朝。素善武安侯,武安侯時(shí)為太尉,乃逆王霸上,與王語曰:「方今上無太子,大王親高皇帝孫,行仁義,天下莫不聞。即宮車一日晏駕,非大王當(dāng)誰立者!」淮南王大喜,厚遺武安侯金財(cái)物。陰結(jié)賓客,拊循百姓,為畔逆事。唐·司馬貞《史記索隱》:「《淮南要略》云:『安養(yǎng)士數(shù)千,高才者八人,蘇非、李尚、左吳、陳由、伍被、毛周、雷被、晉昌,號(hào)曰「八公」也?!弧?/span>
《神仙傳》卷四〈劉安〉
八公皆變?yōu)橥?,年可十四五?!送幽藦?fù)為老人。告王曰:「……吾一人能坐致風(fēng)雨……一人能崩高山……一人能分神易貌……一人能乘云步虛……一人能入火不灼……一人能千變?nèi)f化……一人能煎泥成金……浮于太清之上?!?/span>

例句

八公攜手五云去,空馀桂樹愁殺人。 李白 白毫子歌

菱歌五湖遠(yuǎn),桂樹八公鄰。 李頎 送喬琳

海上游三島,淮南預(yù)八公。 王維 贈(zèng)焦道士

典故  
淮鶴
 
晉家風(fēng)鶴
 
心膽聞風(fēng)折
 
八公山上鳴鶴
 
鳴鶴

相關(guān)人物
苻堅(jiān)


《晉書》卷七十九〈謝安列傳·(奕子)謝玄〉~2082~
及苻堅(jiān)自率兵次于項(xiàng)城,眾號(hào)百萬,而涼州之師始達(dá)咸陽,蜀漢順流,幽并系至。先遣苻融、慕容煒、張蠔、苻方等至潁口,梁成、王顯等屯洛澗。詔以玄為前鋒、都督徐兗青三州揚(yáng)州之晉陵幽州之燕國諸軍事,與叔父征虜將軍石、從弟輔國將軍琰、西中郎將桓伊、龍?bào)J將軍檀玄、建威將軍戴熙、揚(yáng)武將軍陶隱等距之,眾凡八萬。玄先遣廣陵相劉牢之五千人直指洛澗,即斬梁成及成弟云,步騎崩潰,爭赴淮水。牢之縱兵追之,生擒堅(jiān)偽將梁他、王顯、梁悌、慕容屈氏等,收其軍實(shí)。堅(jiān)進(jìn)屯壽陽,列陣臨肥水,玄軍不得渡。玄使謂苻融曰:「君遠(yuǎn)涉吾境,而臨水為陣,是不欲速戰(zhàn)。諸君稍卻,令將士得周旋,仆與諸君緩轡而觀之,不亦樂乎!」堅(jiān)眾皆曰:「宜阻肥水,莫令得上。我眾彼寡,勢(shì)必萬全?!箞?jiān)曰:「但卻軍,令得過,而我以鐵騎數(shù)十萬向水,逼而殺之?!谷谝嘁詾槿?,遂麾使卻陣,眾因亂不能止。于是玄與琰、伊等以精銳八千涉渡肥水。石軍距張蠔,小退。玄、琰仍進(jìn),決戰(zhàn)肥水南。堅(jiān)中流矢,臨陣斬融。堅(jiān)眾奔潰,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勝計(jì),肥水為之不流。馀眾棄甲宵遁,聞風(fēng)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饑凍,死者十七八。獲堅(jiān)乘輿云母車,儀服、器械、軍資、珍寶山積,牛馬驢騾駱駝十萬馀。詔遣殿中將軍慰勞,進(jìn)號(hào)前將軍、假節(jié),固讓不受。賜錢百萬,?千匹。

簡釋

風(fēng)聲鶴唳:指因兵敗而驚懼。清黃景仁《壽陽》:“地經(jīng)白馬青絲后,山在風(fēng)聲鶴唳中?!?/p>

典故 
巴顛綠駿

相關(guān)人物
司馬昭(晉明帝)
 
司馬紹(晉明帝)


《晉書》卷六《明帝紀(jì)》
六月,敦將舉兵內(nèi)向,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駿馬微行,至于湖,陰察敦營壘而出。有軍士疑帝非常人。又敦正晝寢,夢(mèng)日環(huán)其城,驚起曰:「此必黃須鮮卑奴來也?!沟勰杠魇希啻?,帝狀類外氏,須黃,敦故謂帝云。于是使五騎物色追帝。帝亦馳去,馬有遺糞,輒以水灌之。見逆旅賣食嫗,以七寶鞭與之,曰:「后有騎來,可以此示也。」俄而追者至,問嫗。嫗曰:「去已遠(yuǎn)矣?!挂蛞员奘局N弪T傳玩,稽留遂久。又見馬糞冷,以為信遠(yuǎn)而止不追。帝僅而獲免。

簡釋

七寶鞭:喻以智謀脫身。唐溫庭筠《奉天西佛寺》:“宗臣欲舞千鈞劍,追騎猶觀七寶鞭?!?/p>


例句

君王指點(diǎn)新豐樹,幾不親留七寶鞭。 唐彥謙 驪山道中

宗臣欲舞千鈞劍,追騎猶觀七寶鞭。 溫庭筠 奉天西佛寺

多端莫撼三珠樹,密策尋遺七寶鞭。 韓偓 奉和峽州孫舍人肇荊南重圍中寄諸朝士二篇

典故 
東林社
  
結(jié)社中蓮
 
社結(jié)廬山

相關(guān)人物
慧遠(yuǎn)(東晉)


《大正新脩大藏經(jīng)》卷四十九〈史傳部一〉~270~
謝靈運(yùn),祖玄有功晉室。靈運(yùn)為康樂公主孫,龔封康樂公,文章為江左第一。嘗著木屐,上山則去前齒,下山則去后齒。尋山陟嶺,必造幽峻。至廬山,一見遠(yuǎn)公,肅然心伏。乃即寺筑臺(tái)翻《涅槃經(jīng)》,鑿池植白蓮。時(shí)遠(yuǎn)公諸賢同修凈土之業(yè),因號(hào)白蓮社。靈運(yùn)嘗求入社,遠(yuǎn)公以其心雜而止之。
典故 
飲中仙
 
長鯨吸
 
白眼青天
 
銜杯樂圣
 
蘇晉長齋
 
百川鯨吸
 
杯吸百川
 
酒海吞鯨
 
酒中鯨
 
呼來時(shí),記上船
 
流涎值曲車
 
少陵應(yīng)賦飲中仙
 
長安市上爐邊臥

相關(guān)人物
杜甫
 
蘇晉


《全唐詩》卷二百一十六〈飲中八仙歌〉
知章【案:賀知章。會(huì)稽人。自稱秘書外監(jiān)?!框T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案:讓皇帝長子琎。封汝陽王。】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道見曲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案:李適之。天寶元年為左丞相?!咳张d費(fèi)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圣稱世賢【銜杯樂圣稱避賢】。宗之【案:崔宗之。日用之子。襲封齊國公?!繛t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fēng)前,蘇晉【案:晉。?之子。官至左庶子?!块L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案:旭善草書。】三杯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焦遂【案:甘澤謠。布衣焦遂。為陶峴客。】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伏滔
 
司馬曜(東晉孝武帝)


《世說新語》下卷上《寵禮》
孝武在西堂會(huì),伏滔預(yù)坐。還,下車呼其兒,語之曰:「百人高會(huì),臨坐未得他語,先問『伏滔何在?在此不?』此故未易得。為人作父如此,何如?」

例句

百人會(huì)中身不預(yù),五侯門前心不能。 王維 不遇詠

典故  
桃花流水
   
武陵春
 
避秦人
 
武陵人
   
不知秦
   
桃源境
 
武陵洞
 
洞中人
  
武陵桃花
 
桃源雞犬
 
不知有漢
 
武陵路
  
武陵水
 
見秦人
 
問秦人
 
源桃
 
流水桃源
 
避世桃源
 
武陵事
  
秦人雞犬
  
秦人跡
 
秦人路
  
秦人溪
 
逃秦人
 
武陵趣
 
隱桃花
 
避秦村
 
迷武陵
 
如今不是秦
 
桃花閉洞門
 
聞犬洞
 
避秦溪
 
洞犬謝秦人
 
秦漢迷
 
秦人南避
 
秦人桃花
 
秦世客
 
秦漁
 
如今已是漢
 
山中秦晉
  
桃花白云
 
桃散武陵霞
 
桃源士
  
嫌秦
 
尋源
 
避秦路
 
不識(shí)東西晉
 
晉客入洞
  
秦人洞天
 
桃花迷洞口
 
桃源土
  
源水無路

相關(guān)人物
陶潛

參考典故
阮郎


《陶淵明集》卷六〈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yuǎn)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fù)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fù)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荅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dòng)写巳?,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shí)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遂與外人閒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馀人各復(fù)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劉歆即遣人隨之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fù)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親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簡釋

桃源:后用以指隱居處或仙境。唐杜甫《不寐》:“多壘滿山谷,桃源何處求?”


例句

浮世度千載,桃源方一春。 于武陵 贈(zèng)王道士

曾逢異人說,風(fēng)景似桃源。 于鵠 南溪書齋

不言沁園好,獨(dú)隱武陵花。 儲(chǔ)光羲 玉真公主山居

雞犬疑沾藥,耕桑似避秦。 儲(chǔ)嗣宗 春游望仙谷

僻居謀道不謀身,避病桃源不避秦。 劉商 袁十五遠(yuǎn)訪山門

今看水入洞中去,卻是桃花源里人。 劉商 題水洞二首

樓臺(tái)爭聳漢,雞犬亦嫌秦。 劉言史 題茅山仙臺(tái)藥院

蘭渚催新幄,桃源識(shí)故蹊。 劉長卿 和袁郎中破賊后軍行過剡中山水謹(jǐn)上太尉

徘徊未能去,畏共桃源隔。 劉長卿 奉陪蕭使君入鮑達(dá)洞尋靈山寺

何勞問秦漢,更入武陵溪。 劉長卿 奉陪鄭中丞自宣州解印與諸侄宴余干后溪

桃源定在深處,澗水浮來落花。 劉長卿 尋張逸人山居

重見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歸。 劉長卿 會(huì)赦后酬主簿所問

深藏武陵客,時(shí)過洞庭人。 劉長卿 湘中紀(jì)行十首云母溪

渡口問漁家,桃源路深淺。 劉長卿 石圍峰

初迷武陵路,復(fù)出孟嘗門。 劉長卿 秦系傾以家事獲謗因出舊山每荷觀察崔公見知欲歸未遂感其流寓詩以贈(zèng)之

千載桃花春,秦人深不見。 劉長卿 自紫陽觀至華陽洞宿侯尊師草堂簡同游李延年

柏樹榮新壟,桃源憶故蹊。 劉長卿 賈侍郎自會(huì)稽使回篇代盈卷兼蒙見寄一首與余有掛冠之期因書數(shù)事率成十韻

露冕新承明主恩,山城別是武陵源。 劉長卿 送臺(tái)州李使君兼寄題國清寺

殷勤囑歸客,莫話桃源人。 劉長卿 送子婿崔真甫李穆往揚(yáng)州四首

他日山中逢勝事,桃源洞里幾人家。 劉長卿 送常十九歸嵩少故林

寂寂孤鶯啼杏園,寥寥一犬吠桃源。 劉長卿 過鄭山人所居

桃源君莫愛,且作漢朝臣。 劉長卿 題大理黃主簿湖上高齋

春來武陵道,幾樹落仙家。 包融 賦得岸花臨水發(fā)

帆色起歸越,松聲厭避秦。 厲玄 從軍行

將取一壺閑日月,長歌深入武陵溪。 司空?qǐng)D 丁未歲歸王官谷

可是武陵溪,春芳著路迷。 司空?qǐng)D 春山

雨臺(tái)誰屬楚,花洞不知秦。 吳融 倒次元韻

只此無心便無事,避人何必武陵源。 吳融 偶書

何用深求避秦客,吾家便是武陵源。 吳融 山居即事四首之四

依稀小有洞,邂逅武陵源。 吳融 花村六韻

盡日更無鄉(xiāng)井念,此時(shí)何必見秦人。 唐彥謙 緋桃

杜陵猶識(shí)漢,桃源不辨秦。 喬侃 人日登高

桃源若遠(yuǎn)近,漁子棹輕舟。 奚賈 尋許山人亭子

桃源何處是,游子正迷津。 孟浩然 南還舟中寄袁太祝

忽聞荊山子,時(shí)出桃花源。 孟浩然 山中逢道士云公

相逢武陵客,獨(dú)送豫章行。 孟浩然 送袁太祝尉豫章

歸客莫相待,尋源殊未還。 孟浩然 題李十四莊兼贈(zèng)綦母校書

殷勤為訪桃源路,予亦歸來松子家。 孟浩然 高陽池送朱二

驚彼武陵?duì)?,移歸此巖邊。 孟郊 題陸鴻漸上饒新開山舍

避秦不是無歸意,一度逢花一斷腸。 崔涂 江雨望花

不逢秦世亂,未覺武陵深。 崔涂 王逸人隱居

疑入武陵源,如逢漢陰老。 張九齡 與生公尋幽居處

待我休官了婚嫁,桃源洞里覓仙兄。 張仲方 贈(zèng)毛仙翁

方同沃洲去,不似武陵迷。 張南史 寄靜虛上人云門

長揖桃源士,舉世同企羨。 張說 岳陽石門墨山二山相連有禪堂觀天下絕境

桃花春徑滿,誤識(shí)武陵源。 張說 翻著葛巾呈趙尹

何事桃源路忽迷,惟留云雨怨空閨。 張賁 和襲美醉中先起次韻

悔學(xué)秦人南避地,武陵原上又徵師。 戎昱 寄梁淑

莫遣桃花迷客路,千山萬水訪君難。 戎昱 送吉州閻使君入道二首

桃源寧異此,猶恐世人聞。 戴叔倫 晚春

他時(shí)愿攜手,莫比武陵源。 戴叔倫 桂陽北嶺偶過野人所居聊書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

乍疑秦世客,漸識(shí)楚人言。 戴叔倫 桂陽北嶺隅過野人所居聊書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

霄漢九重辭鳳闕,云山何處訪桃源。 戴叔倫 漢宮人入道

桃源寂寂煙霞閉,天路悠悠星漢斜。 戴叔倫 贈(zèng)韓道士

為問桃源客,何人見亂時(shí)。 戴叔倫 送吉中孚校書歸楚州舊山

春花正夾岸,何必問桃源。 戴叔倫 過友人隱居

為是仙才登望處,風(fēng)光便似武陵春。 方干 睦州呂郎中郡中環(huán)溪亭

云水千重繞洞門,獨(dú)歸何處是桃源。 施肩吾 送絕塵子歸舊隱二首

重林將疊嶂,此處可逃秦。 曲信陵 移居洞庭

玉皇賜妾紫衣裳,教向桃源嫁阮郎。 曹唐 小游仙詩九十八首

路傍樵客何須問,朝市如今不是秦。 朱灣 尋隱者韋九山人于東溪草堂

地閑分鹿苑,景勝類桃源。 李君何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園花發(fā)

湘浦眠銷日,桃源醉度春。 李嘉祐 送韋司直西行

祈門官罷后,負(fù)笈向桃源。 李嘉祐 送韋邕少府歸鐘山

蓬閣桃源兩處分,人間海上不相聞。 李嶠 送司馬先生

洞天應(yīng)不夜,源樹秪如春。 李德裕 尊師是桃源黃先生傳法弟子常見尊師稱先師呈跡今重賦此詩兼寄題黃先生舊館

仙路迷人應(yīng)有術(shù),桃源不必在深山。 李涉 贈(zèng)長安小主人

綠水接柴門,有如桃花源。 李白 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去去桃花源,何時(shí)見歸軒。 李白 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入江夏北市門見訪卻之武陵立馬贈(zèng)別

行盡綠潭潭轉(zhuǎn)幽,疑是武陵春碧流。秦人雞犬桃花里,將比通塘渠見羞。 李白 和盧侍御通塘曲

海水三清淺,桃源一見尋。 李白 擬古十二首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殺人。 李白 當(dāng)涂趙炎少府粉圖山水歌

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 李白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

從茲一別武陵去,去后桃花春水深。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見贈(zèng)

方從桂樹隱,不羨桃花源。 李白 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中有高鳳遺跡仆離群遠(yuǎn)懷亦有棲遁之志因敘舊以寄之

謫官桃源去,尋花幾處行。秦人如舊識(shí),出戶笑相迎。 李白 贈(zèng)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

薜帶何辭楚,桃源堪避秦。 李白 酬王補(bǔ)闕惠翼莊廟宋丞泚贈(zèng)別

見說桃源洞,如今猶避秦。 李益 尋紀(jì)道士偶會(huì)諸叟

誰知武陵路,亦有漢家臣。 李端 歸山居寄錢起

柳市名猶在,桃源夢(mèng)已稀。 李端 聞吉道士還俗因而有贈(zèng)

蒲澤逢胡雁,桃源見晉人。 李端 送郭參軍赴絳州

武陵花木應(yīng)長在,愿與漁人更一尋。 李端 送馬尊師

武陵洞里尋春客,已被桃花迷不歸。 李群玉 惱從兄

誰昔探花源,考槃西岳陽。 李群玉 自澧浦東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員外從公虞

金谷園無主,桃源路不通。 李群玉 贈(zèng)花

錦洞桃花遠(yuǎn),青山竹葉深。 李群玉 送秦?zé)拵?/a>

曾入桃溪路,仙源信少雙。 李質(zhì) 宿日觀東房詩

此花不逐溪流出,晉客無因入洞來。 杜牧 酬王秀才桃花園見寄

多壘滿山谷,桃源無處求。 杜甫 不寐

緬思桃源內(nèi),益嘆身世拙。 杜甫 北征

悲秋宋玉宅,失路武陵源。 杜甫 奉漢中王手札

故山多藥物,勝概憶桃源。 杜甫 奉留贈(zèng)集賢院崔于二學(xué)士

龐公隱時(shí)盡室去,武陵春樹他人迷。 杜甫 寄從孫崇簡

桃源人家易制度,橘洲田土仍膏腴。 杜甫 岳麓山道林二寺行

傳語桃源客,人今出處同。 杜甫 巫峽敝廬奉贈(zèng)侍御四舅別之灃朗

茅屋還堪賦,桃源自可尋。 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

如行武陵暮,欲問桃花宿。 杜甫 赤谷西崦人家

春草封歸恨,源花費(fèi)獨(dú)尋。 杜甫 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若教避俗秦人見,知向河源舊侶夸。 楊憑 千葉桃花

曾逢異人說,風(fēng)景似桃源。 楊發(fā) 南溪書院

步入桃源里,晴花更滿枝。 歐陽袞 和項(xiàng)斯游頭陀寺上方

桃源在在阻風(fēng)塵,世事悠悠又遇春。 武元衡 春齋夜雨憶郭通微

武陵川徑入幽遐,中有雞犬秦人家。 武元衡 桃源行送友

一見桃花發(fā),能令秦漢迷。 殷遙 友人山亭

同作危時(shí)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灘。 汪遵 東海

匣里有琴樽有酒,人間便是武陵溪。 汪遵 短歌吟

自言避喧非避秦,薜衣耕鑿帝堯人。 沈佺期 入少密溪

漾舟人不見,臥入武陵花。 法振 月夜泛舟

源桃不余欺,先發(fā)秦人家。 獨(dú)孤及 傷春懷歸

欲識(shí)桃花最多處,前程問取武陵兒。 獨(dú)孤及 送別荊南張判官

源水終無路,山阿若有人。 王勃 出境游山二首之一

欲訪桃源入溪路,忽聞雞犬使人疑。 王昌齡 武陵開元觀黃鏈師院三首

桃源勿遽返,再訪恐君迷。 王維 和宋中丞夏日游福賢觀天長寺寺即陳左相宅所施之作

桃源一向絕風(fēng)塵,柳市南頭訪隱淪。 王維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王維 田園樂七首

悠然策藜杖,歸向桃花源。 王維 菩提寺禁口號(hào)又示裴迪

笑謝桃源人,花紅復(fù)來覿。 王維 藍(lán)田山石門精舍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王維 送錢少府還藍(lán)田

斜溪橫桂渚,小徑入桃源。 王績 游仙四首

不知今有漢,唯言昔避秦。 王績 田家三首

不知今有漢,唯言昔避秦。 王績 田家三首之二

更說桃源更深處,異花長占四時(shí)天。 白行簡 贈(zèng)毛仙翁

草遍潁陽山,花開武陵水。 皇甫冉 春早

花源君若許,雖遠(yuǎn)亦相尋。 皇甫冉 賦得荊溪夜湍送蔣逸人歸義興山

我來隱道非隱身,如今世上無風(fēng)塵。路是武陵路,人非秦代人。 皎然 兵后西日溪行

應(yīng)向秦時(shí)武陵路,花間寂歷一人行。 皎然 西白溪期裴方舟不至

門開芳杜徑,室距桃花源。 盧照鄰 三月曲水宴得尊字

桃源迷處所,桂樹可淹留。 盧照鄰 過東山谷口

寧知武陵趣,宛在市朝間。 祖詠 題韓少府水亭

如今非是秦時(shí)世,更隱桃花亦笑人。 秦系 山中贈(zèng)耿拾遺湋兼兩省故人

一似桃源隱,將令過客迷。 秦系 春日閑居三首

向此隱來經(jīng)幾載,如今已是漢家朝。 秦系 題章野人山居

武陵緣源不可到,河陽帶縣詎堪誇。 竇群 假日尋花

人言上皇代,犬吠武陵家。 綦毋潛 若耶溪逢孔九

疏屬便同巫峽路,洛川真是武陵溪。 羅虬 比紅兒詩

跡似桃源客,身攖竹使符。 羊士諤 郡齋讀經(jīng)

地非樵者路,武陵又何逢。 聶夷中 題賈氏林泉

青野霧銷凝晉洞,碧山煙散避秦溪。已是大仙憐后進(jìn),不應(yīng)來向武陵迷。 胡曾 早發(fā)潛水驛謁郎中員外

方馳桂林譽(yù),未暇桃源美。 蕭穎士 蒙山作

常恐便隨巫峽散,何因重有武陵期。 薛濤 牡丹

聞?wù)f花源堪避秦,幽尋數(shù)月不逢人。 蘇廣文 自商山宿隱居

莫學(xué)武陵人,暫游桃源里。 裴迪 崔九欲往南山馬上口號(hào)與別

聞?wù)f桃源好迷客,不如高臥眄庭柯。 裴迪 春日與王右丞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何妨將我去,一看武陵春。 貫休 江邊道士

帶月時(shí)聞山鳥語,郡城知近武陵溪。 賈島 夏夜上谷宿開元寺

無云秦漢隔,別訪武陵花。 鄭愔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獻(xiàn)詩四首

誰謂桃源里,天書問考槃。 錢起 中書王舍人輞川舊居

居人散山水,即景真桃源。 錢起 初黃綬赴藍(lán)田縣作

桃源數(shù)曲盡,洞口兩岸坼。 錢起 尋華山云臺(tái)觀道士

宛謂武陵洞,潛?dān)椩旎啤?錢起 山居新種花藥與道士同游賦詩

桃源應(yīng)漸好,仙客許相尋。 錢起 歲暇題茅茨

秦人入云去,知向桃源里。 錢起 洞仙謠

忽憶武陵事,別家疑數(shù)秋。 錢起 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

那知幽石下,不與武陵通。 錢起 石井

桃花洞里舉家去,此別相思復(fù)幾春。 錢起 送畢侍御謫居

今宵竹林下,誰覺花源遠(yuǎn)。 錢起 酬王維春夜竹亭贈(zèng)別

幸入桃源因去世,方期丹訣一延年。 錢起 題嵩陽焦道士石壁

何必武陵源上去,澗邊好過落花中。 陸希聲 陽羨雜詠十九首桃花谷

前年相送灞陵春,今日天涯各避秦。 韋莊 江上別李秀才

終期王母摘,不羨武陵深。 韋處厚 桃塢

桃源洞口來否,絳節(jié)霓旌久留。 韓偓 六言三首

棹尋聞犬洞,槎入飲牛津。 韓偓 無題

秦客何年駐,仙源此地深。 韓愈 同竇(牟)韋(執(zhí)中)尋劉尊師不遇(以同尋三字為韻。愈分得尋字)

秦客何年駐,仙源此地深。 韓愈 同竇書尋劉尊師不遇

桃源迷路竟茫茫,棗下悲歌徒纂纂。 韓愈 游青龍寺贈(zèng)崔大補(bǔ)闕

桂水遙相憶,花源暗有期。 韓翃 寄武陵李少府

聞君招隱地,髣髴武陵春。 駱賓王 同辛簿簡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

緝芰知還楚,披榛似避秦。 駱賓王 同辛簿簡仰酬思玄上人林泉四首之一

時(shí)有桃源客,來訪竹林人。 駱賓王 疇昔篇

自堪成獨(dú)往,何必武陵源。 高適 同熊少府題盧主簿茅齋

典故
臂紗
 
相關(guān)人物
司馬炎(晉武帝)


《晉書》卷三十一《后妃傳上·胡貴嬪傳》
泰始九年,帝多簡良家子女以充內(nèi)職,自擇其美者以絳紗系臂。

例句

十年一夢(mèng)歸人世,絳縷猶封系臂紗。 杜牧 出宮人二首

紅兒若向當(dāng)時(shí)見,系臂先封第一紗。 羅虬 比紅兒詩

典故 
床頭易
 
床頭周易
 
叔不癡
 
濟(jì)叔癡
 
周易在床頭
 
床頭易在
 
病觀周易
 
病中看周易
 
笑叔癡
 
周易床頭
 
癡人看周易
 
癡叔讀易
 
床頭無易
 
王湛看周亦

相關(guān)人物
司馬炎(晉武帝)
 
王湛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下〈賞譽(yù)〉~428~
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子濟(jì)每來拜墓,略不過叔,叔亦不候。濟(jì)脫時(shí)過,止寒溫而已。后聊試問近事,答對(duì)甚有音辭,出濟(jì)意外,濟(jì)極惋愕。仍與語,轉(zhuǎn)造清微。濟(jì)先略無子侄之敬,既聞其言,不覺懔然,心形俱肅。遂留共語,彌日累夜。濟(jì)雖俊爽,自視缺然,乃喟然嘆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jié)?,叔送至門。濟(jì)從騎有一馬,絕難乘,少能騎者。濟(jì)聊問叔:「好騎乘不?」曰:「亦好爾。」?jié)质跪T難乘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縈,名騎無以過之。濟(jì)益嘆其難測(cè),非復(fù)一事。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引晉·鄧粲《晉紀(jì)》曰:「王湛字處沖,太原人。隱德,人莫之知,雖兄弟宗族,亦以為癡,唯父昶異焉。昶喪,居墓次,兄子濟(jì)往省湛,見床頭有《周易》,謂湛曰:『叔父用此何為?頗曾看不?』湛笑曰:『體中佳時(shí),脫復(fù)看耳。今日當(dāng)與汝言?!灰蚬舱劇兑住?。剖析入微,妙言奇趣,濟(jì)所未聞,嘆不能測(cè)。」
《晉書》卷七十五〈王湛列傳〉~959~
兄子濟(jì)輕之,所食方丈盈前,不以及湛。湛命取菜蔬,對(duì)而食之。濟(jì)嘗詣?wù)?,見床頭有周易,問曰:「叔父何用此為?」湛曰:「體中不佳時(shí),脫復(fù)看耳?!?jié)?qǐng)言之。湛因剖析玄理,微妙有奇趣,皆濟(jì)所未聞也。濟(jì)才氣抗邁,于湛略無子侄之敬。既聞其言,不覺慄然,心形俱肅。遂留連彌日累夜,自視缺然,乃嘆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濟(jì)之罪也?!?/span>

例句

王湛床頭見周易,長康傳里好丹青。 李頎 同張員外諲酬答之作

癡叔去時(shí)還讀易,仲容多興索銜杯。 杜牧 使回枉唐州崔司馬書兼寄四韻因和

典故
柴桑老子不推劉
 
書甲子,書年號(hào)
 
陶處士是晉朝臣


《晉書》卷五十一〈皇甫謐列傳〉~40~
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寢與食,時(shí)人謂之「書淫」?;蛴畜鹌溥^篤,將損秏精神。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況命之修短分定懸天乎!」
典故 
長安近
 
長安遠(yuǎn)
 
長安不見
 
舉頭見月
 
長安在日邊
 
日遠(yuǎn)長安近
 
知日近
 
長安遠(yuǎn)于日
 
舉頭見長安
 
日下長安近
 
出門望長安
  
日易見長安難到
 
日遠(yuǎn)長安遠(yuǎn)
 
舉頭見日,不見長安
 
日近長安近

相關(guān)人物
司馬昭(晉明帝)


《世說新語》中卷下《夙惠》
晉明帝數(shù)歲,坐元帝膝上。有人從長安來,元帝問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yuǎn)?」答曰:「日遠(yuǎn)。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乖郛愔?。明日集群臣宴會(huì),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乖凼?,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例句

長安遠(yuǎn)于日,山川云間之。 元稹 江陵三夢(mèng)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劉長卿 清明后登城眺望

長安遙在日光邊,憶君不見令人老。 岑參 過燕支寄杜位

長安遠(yuǎn)于日,搔首獨(dú)徘徊。 崔涂 春日登吳門

長安同日遠(yuǎn),不敢詠歸歟。 張南史 早春書事奉寄中書李舍人

遙遙西向長安日,愿上南山壽一杯。 張說 幽州新歲作

將交洛城雨,稍遠(yuǎn)長安日。 李嶠 扈從還洛呈侍從群官

長安遙向日,宗伯正乘春。 杜審言 泛舟送鄭卿入京

愿枉長安日,光輝照北原。 杜甫 建都十二韻

天歸京兆新,日與長安遠(yuǎn)。 權(quán)德輿 惠昭皇太子挽歌詞二首

觀闕長安近,江山蜀路賒。 王勃 始平晚息

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 王勃 白下驛錢唐少府

翀?zhí)焱踝尤?,?duì)日圣君憐。 王維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灞涘長安恒近日,殷正臘月早迎新。 韋元旦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yīng)制

典故  
吹玉笙
 
子晉笙
   
子晉吹笙
 
緱嶺鶴
 
緱笙
 
王子吹笙
 
周太子
 
舉手謝時(shí)人
 
周王子
 
王喬鶴
 
吹笙去
 
緱嶺云
 
緱山仙子
 
跨鶴吹笙
 
靈王子
  
吹笙騎鶴
 
吹笙跨鶴
  
緱山騎鶴
  
子喬笙
 
吹笙仙子
 
登緱嶺
 
緱山王郎子
 
伊笙
  
乘鶴緱山
  
吹笙遙謝手
 
鳳吹去
 
緱嶺笙歌
 
緱山風(fēng)月
   
騎鶴峰
 
去鶴留笙
 
山頭白鶴候我
 
笙簫緱嶺人
 
使鶴催
 
王子駕
 
維嶺
 
西歸公子
 
謝路人
  
子喬笙鶴
  
吹笙北崖
        
維氏鶴
 
舞鶴
 
西嶺吹笙
  
玉笙斷
 
相關(guān)人物
王子喬


舊題漢·劉向《列仙傳》卷上《王子喬》
王子喬,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鳴。游伊洛閒,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十馀年后,來于山上,告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緱氏山頭?!构税Q駐山顛,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shí)人而去。
《太平廣記》卷四〈神仙四·王子喬〉
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見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頭。」果乘白鶴,駐山嶺,望之不到,舉手謝時(shí)人,數(shù)日而去。后立祠于緱氏及嵩山。
《昭明文選》卷十一〈賦己·游覽·游天臺(tái)山賦〉~499~
王喬控鶴以沖天,應(yīng)真飛錫以躡虛。騁神變之揮霍,忽出有而入無?!固?#183;李善注引《列仙傳》:「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之閒。道士浮邱公接以上嵩高山。」

簡釋

王喬鶴:喻灑脫不凡之人,或指鶴。唐杜甫《觀李固請(qǐng)司馬弟山水圖三首》之二:“范蠡舟扁小,王喬鶴不群?!?/p>

王子喬:喻指仙人?!豆旁娛攀住分澹骸跋扇送踝訂蹋y可與等期?!?/p>

鶴駕:喻仙人或太子的車騎。唐杜甫《洗兵馬》:“鶴駕通霄鳳輦備,雞鳴問寢龍樓曉。”


例句

年年望靈鶴,常在此山頭。 于鵠 寄續(xù)尊師

安得如子晉,與之游太清。 儲(chǔ)光羲 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

瑣窗朱檻同仙界,半夜緱山有鶴聲。 劉滄 登龍門敬善寺閣

玉笙無遺音,悵望緱嶺云。 劉駕 別道者

前堂吹參差,不作緱山聲。 劉駕 勵(lì)志

因思往事成惆悵,不得緱山和一聲。 卓英英 理笙

緱山之鶴,華頂之云。 司空?qǐng)D 詩品飄逸

愿隨執(zhí)輕策,往結(jié)周太子。 司馬扎 贈(zèng)王道士

吹笙今一去,千古在逡巡。 姚合 莊恪太子挽詞二首之二

緱山遺響昔所聞,廟庭進(jìn)旅今攸設(shè)。 孟簡 享惠昭太子廟樂章

何年緱嶺上,一謝洛陽城。 崔湜 寄天臺(tái)司馬先生

朝朝緱氏鶴,長向洛城飛。 崔融 和梁王眾傳張光祿是王子晉后身

西歸公子何時(shí)降,南岳先生早晚來。 施肩吾 候仙詞

文王喻復(fù)今朝是,子晉吹笙此日同。 李商隱 人日即事

椅梧連鶴禁,埤堄接龍韜。 李德裕 述夢(mèng)四十韻

幸遇王子晉,結(jié)交青云端。 李白 古風(fēng)

吾愛王子晉,得道伊洛濱。 李白 感遇四首

又引王子喬,吹笙舞松風(fēng)。 李白 至陵陽山登天柱石酬韓侍御見招隱黃山

客遇王子喬,口傳不死方。 李白 贈(zèng)別舍人弟臺(tái)卿之江南

莫學(xué)吹笙王子晉,一遇浮丘斷不還。 李白 鳳吹笙曲

早晚還乘鶴,悲歌向故園。 李端 送荀道士歸廬山

復(fù)聞周太子,亦遇浮丘公。 李群玉 升仙操

王子吹笙鵝管長,呼龍耕煙種瑤草。 李賀 天上謠

孤高堪弄桓伊笛,縹緲宜聞子晉笙。 杜牧 寄題甘露寺北軒

山路遠(yuǎn)懷王子晉,詩家長憶謝玄暉。 杜牧 懷紫閣山

人傳有笙鶴,時(shí)過此山頭。 杜甫 玉臺(tái)觀

令威子晉皆儔侶,東岳同尋太真女。 楊嗣復(fù) 贈(zèng)毛仙翁

空嗟鳳吹去,無復(fù)雞鳴朝。 權(quán)德輿 惠昭皇太子挽歌詞二首

還似緱山駕,飄飄向碧虛。 權(quán)德輿 贈(zèng)文敬太子挽歌詞二首之二

玉笙王子駕,遼鶴令威身。 武元衡 和楊三舍人晚秋與崔二舍人因以繼和

王子白云仙去久,洛濱行路夜吹笙。 武元衡 緱山道中口號(hào)

憶昔王子晉,鳳笙游云空。憐壽不貴色,身世兩無窮。 沈佺期 鳳笙曲

五歲過人智,三天使鶴催。 王維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蒼舒留帝寵,子晉有仙才。 王維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子晉少姨聞定怪,人間亦便有霓裳。 白居易 嵩陽觀夜奏霓裳

未許子晉乘,難教道林放。 皮日休 鶴屏

君以為真,相期緱嶺。 盧綸 和馬郎中畫鶴贊

他日丹霄驂白鳳,何愁子晉不聞聲。 眉娘 和卓英英理笙

昨日圍棋未終局,多乘白鶴下山來。 秦系 期王鍊師不至

緱嶺獨(dú)能徵妙曲,嬴臺(tái)相共吹清音。 羅鄴 題笙

禮成神既醉,髣髴緱山鶴。 裴度 享惠昭太子廟樂章

王子求仙月滿臺(tái),玉笙清轉(zhuǎn)鶴裴回。曲終飛去不知處,山下碧桃春自開。 許渾 緱山廟

海中紫霧蓬萊島,安期子喬去何早。 貫休 了仙謠

歸來不騎鶴,身自有羽翼。 賈島 游仙

子喬來魏闕,明主賜衣簪。 錢起 題秘書王迪城北池亭

葛水霧中龍乍變,緱山煙外鶴初飛。 韋莊 放榜日作

子喬翔鄧林,王母游層城。 顧況 謝王郎中見贈(zèng)琴鶴

不知子晉緣何事,只學(xué)吹簫便得仙。 高駢 聞河中王鐸加都統(tǒng)

好見吹笙伊洛上,紫煙丹鳳亦相隨。 鮑容 和王璠侍御酬友人贈(zèng)白角冠

曾見周靈王太子,碧桃花下自吹笙。 鮑溶 懷仙二首

心期周太子,下馬拜虛碧。 鮑溶 途中旅思二首

鶴駕如可從,他年執(zhí)煙策。 鮑溶 途中旅思二首之一

人傳訪道滄海上,丁令王喬每往還。 任華 寄李白

一隨王喬去,長年玉天賓。 李白 避地司空原言懷

王喬在何處,清漢正驂鸞。 杜牧 早春閣下寓直蕭九舍人亦直內(nèi)署因寄書懷四韻

王喬下天壇,微月映皓鶴。 杜甫 昔游

范蠡舟偏小,王喬鶴不群。 杜甫 觀李固請(qǐng)司馬弟山水圖三首

王喬一去空仙觀,白云至今凝不散。 護(hù)國 題醴陵玉仙觀歌

一自王喬放自由,俗人行處懶回頭。 鄭谷

聞?dòng)袥_天客,披云下帝畿。 崔融 和梁王眾傳張光祿是王子晉后身

莫便沖天去,云雷不可攀。 楊于陵 贈(zèng)毛仙翁

翀?zhí)焱踝尤?,?duì)日圣君憐。 王維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典故
池上杯
 
金人捧劍
 
洛水流杯
 
束晰言妙

相關(guān)人物
司馬炎(晉武帝)
 
束皙


《續(xù)齊諧記》
晉武帝問尚書摯虞曰:三月曲水,其義何?答曰:漢章帝時(shí),平原徐肇以三月初生三女,至三日而俱亡,一村以為怪,乃招攜至水濱盥洗,遂因水以泛觴。曲水之義起于此。帝曰:若所談,非好事。尚書郎束皙曰:仲治小生,不足以知,臣請(qǐng)說其始。昔周公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詩曰:羽觴隨流波。又秦昭王三日置酒河曲,見有金人出,奉水心劍曰,令君制有西夏,乃因其處,立為曲水。二漢相沿,皆為盛集。

例句

未展山陽會(huì),空留池上杯。 李嶠 酬(一作和)杜五弟晴朝獨(dú)坐見贈(zèng)

流觴想蘭亭,捧劍傳金人。 李適 三日書懷因示百僚

束皙言談妙,張華史漢遒。 沈佺期 三日獨(dú)坐驩州思憶舊游

賦掩陳王作,杯如洛水流。 王維 奉和圣制與太子諸王三月三日龍池春應(yīng)制

金人來捧劍,畫鹢去回舟。 王維 奉和圣制與太子諸王三月三日龍池春禊應(yīng)制

典故 
赤心嵇紹
 
帝衣濺血
 
待中血

相關(guān)人物
嵇紹
 
晉惠帝


《晉書》卷八十九〈忠義列傳·嵇紹〉~2300~
紹以天子蒙塵,承詔馳詣行在所。值王師敗績于蕩陰,百官及侍衛(wèi)莫不散潰,唯紹儼然端冕,以身捍衛(wèi),兵交御輦,飛箭雨集,紹遂被害于帝側(cè),血濺御服,天子深哀嘆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span>
《資治通鑒》卷八十五〈晉紀(jì)七·孝惠皇帝中之下·永興元年〉~2695~
徵前侍中嵇紹詣行在。侍中秦準(zhǔn)謂紹曰:「今往,安危難測(cè),卿有佳馬乎?」紹正色曰:「臣子扈衛(wèi)乘輿,死生以之,佳馬何為!」……己未,石超軍奄至,乘輿敗績于蕩陰,帝傷頰,中三矢,百官侍御皆散。嵇紹朝服,下馬登輦,以身衛(wèi)帝,兵人引紹于轅中斫之。帝曰:「忠臣也,勿殺!」對(duì)曰:「奉太弟令,惟不犯陛下一人耳。」遂殺紹,血濺帝衣。帝墮于草中,亡六璽。石超奉帝幸其營,帝餒甚,超進(jìn)水,左右奉秋桃。穎遣盧志迎帝;庚申,入鄴。大赦,改元曰建武。左右欲浣帝衣,帝曰:「嵇侍中血,勿浣也!」
典故  

《春秋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令尹子木與之語。問晉故焉,且曰:『晉大夫與楚孰賢?』對(duì)曰:『晉卿不如楚,其大夫則賢,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雖楚有材,晉實(shí)用之?!弧箷x·杜預(yù)注:「言楚亡臣多在晉?!?/span>

簡釋

楚材:喻指賢才。唐孟浩然《韓大使東齋會(huì)岳上人請(qǐng)學(xué)士》:“郡守虛陳榻,林間召楚材?!?/p>


例句

方寸抱秦鏡,聲名傳楚材。 劉長卿 硤石遇雨宴前主簿從兄子英宅

楚材欣有適,燕石愧無功。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見寄十四韻

冠蓋趨梁苑,江湘失楚材。 孟浩然 同盧明府錢張郎中除義王府司馬海園作

家封漢陽郡,文會(huì)楚材過。 孟浩然 宴張記室宅

郡守虛陳榻,林間召楚材。 孟浩然 韓大使東齋會(huì)岳上人諸學(xué)士

楚材擇杞梓,漢苑歸驊騮。 杜甫 毒熱寄簡崔評(píng)事十六弟

壯志徵梁甫,嘉招萃楚材。 權(quán)德輿 奉和鄜州劉大夫麥秋出師遮虜有懷中朝親故

地識(shí)吳平久,才當(dāng)晉用求。 皇甫冉 寄江東李判官

闌檻初成愧楚才,不知星彩尚迂回。 羅隱 尚父偶建小樓特?fù)愒褰^句不敢稱楊三首之三

道合殷為礪,時(shí)行楚有材。 趙冬曦 奉和圣制答張說扈從南出雀鼠谷

昔歲逢楊意,觀光貴楚材。 駱賓王 幽縶書情通簡知己

擁旄出淮甸,入幕徵楚材。 高適 酬裴員外以詩代書

《國語辭典》:八公  拼音:bā gōng
1.漢淮南王劉安博雅好古,招募天下俊才,有左吳、李尚、蘇飛、田由、毛披、雷被、晉昌、伍被八人慕德而往,世稱為「八公」。他們?cè)椭T儒大山、小山之徒相與論說,著《淮南子》。見漢。高誘〈淮南子序〉。
2.晉武帝時(shí),以安平王司馬孚為太宰,鄭沖為太傅,王祥為太保,司馬望為太尉,何曾為司徒,荀顗為司空,石苞為大司馬,陳騫為大將軍,合稱為「八公」。見《晉書。卷二四。職官志》。
《國語辭典》:風(fēng)聲鶴唳(風(fēng)聲鶴唳)  拼音:fēng shēng hè lì
東晉時(shí)秦主苻堅(jiān)率眾列陣肥水,謝玄等以八千精兵渡水還擊,秦兵大敗,潰兵聽到風(fēng)聲和鶴鳴,皆以為王師已至。典出《晉書。卷七九。謝安傳》。后形容極為驚慌疑懼。宋。李曾伯 醉蓬萊。問金城方略詞:「見說棋邊,風(fēng)聲鶴唳,膽落胡虜?!埂都t樓夢(mèng)》第一○二回:「賈珍方好,賈蓉等相繼而病。如此接連數(shù)月,鬧得兩府俱怕。從此風(fēng)聲鶴唳,草木皆妖?!挂沧鳌跟Q唳風(fēng)聲」。
《國語辭典》:鶴唳風(fēng)聲(鶴唳風(fēng)聲)  拼音:hè lì fēng shēng
形容極度的驚恐疑懼。參見「風(fēng)聲鶴唳」條。明。張景《飛丸記》第七出:「還是你鶴唳風(fēng)聲自驚慌。」
《漢語大詞典》:七寶鞭(七寶鞭)
以多種珍寶為飾的馬鞭。 晉 王敦 欲為亂, 明帝 乘駿騎密察 敦 營。 敦 覺,遣五騎追之。途中,帝將七寶鞭與逆旅老嫗,令俟追者至,以鞭示之。俄而追者至,問嫗,嫗曰:“去已遠(yuǎn)矣。”因以鞭示之,追騎玩鞭稽留,帝僅而獲免。見《晉書·明帝紀(jì)》。后用以為典。 唐 李白 《南奔書懷》詩:“顧乏七寶鞭,留連道傍翫。” 明 何景明 《游獵篇》:“城中莫辨真天子,道上傳看七寶鞭?!?清 黃景仁 《隴頭行》:“折斷珊瑚七寶鞭,未曾回首只行前?!?/div>
《國語辭典》:白蓮社(白蓮社)  拼音:bái lián shè
一種佛教團(tuán)體。晉高僧慧遠(yuǎn)在廬山虎溪東林寺與慧永、慧持及名儒劉遺民等共結(jié)白蓮社,立彌陀像,同修西方凈土業(yè)。因寺院有池栽植白蓮,故稱為「白蓮社」。簡稱為「蓮社」。
《漢語大詞典》:遠(yuǎn)公社(遠(yuǎn)公社)
晉 慧遠(yuǎn)法師 于 廬山 東林寺 結(jié)白蓮社,又名遠(yuǎn)公社。 宋 劉克莊 《風(fēng)流子·白蓮》詞:“記 茂叔 溪頭,深衣聽講,遠(yuǎn)公社里,素衲安禪?!?清 錢謙益 《甲子秋北上渡淮寄里中游好》詩之二:“逃禪定入遠(yuǎn)公社,乞食還過 漂母祠 ?!?/div>
《國語辭典》:曲車(麴車)  拼音:qú chē
載酒的車子。唐。杜甫〈飲中八仙歌〉:「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車口流涎?!?/div>
《漢語大詞典》:酒車(酒車)
載酒的車子。 漢 班固 《西都賦》:“乘輕騎以行庖,騰酒車以斟酌?!?span id="tsbtnlu" class="book">《文選·張衡〈西京賦〉》:“酒車酌醴,方駕授饔?!?薛綜 注:“酒肴皆以車布之?!?/div>
分類:載酒車子
《漢語大詞典》:百人會(huì)(百人會(huì))
眾多重臣被召的盛會(huì)。語出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寵禮:“ 孝武 在西堂會(huì), 伏滔 預(yù)坐。還,下車呼其兒,語之曰:‘百人高會(huì),臨坐未得他語,先問:“ 伏滔 何在,在此不?”此故未易得。為人作父如此,何如?’” 唐 王維 《不遇詠》:“百人會(huì)中身不預(yù),五侯門前心不能?!?/div>
《國語辭典》:桃花源  拼音:táo huā yuán
比喻世外樂土或避世隱居的地方。參見「桃源」條。唐。李白〈古風(fēng)〉詩五九首之三一:「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div>
《國語辭典》:桃源  拼音:táo yuán
晉朝陶淵明作桃花源記,文中描述武陵漁人遇見一群因避秦亂世,而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地方。原是陶淵明理想中的居住國度。后用以比喻世外樂土或避世隱居的地方。宋。陸游 小舟游近村舍舟步歸詩四首之一:「寒日欲沉蒼霧合,人間隨處有桃源?!挂嘤靡员扔飨删场!读凝S志異。卷一一。王者》:「然桃源仙人,不事劫掠;即劍客所集,烏得有城郭署哉!」也稱為「桃花源」、「世外桃源」、「武陵源」。
《國語辭典》:桃花源  拼音:táo huā yuán
比喻世外樂土或避世隱居的地方。參見「桃源」條。唐。李白〈古風(fēng)〉詩五九首之三一:「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div>
《漢語大詞典》:桃源洞
(1).洞名。在今 浙江省 天臺(tái)縣 北。相傳 東漢 時(shí), 劉晨 、 阮肇 到 天臺(tái)山 采藥迷路,誤入 桃源洞 遇見兩個(gè)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孫已過七代。事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冥錄》。后因以指男女幽會(huì)的仙境。 唐 韓偓 《六言》詩之三:“憶淚因成別淚,夢(mèng)游常續(xù)心游。 桃源洞 口來否?絳節(jié)霓旌久留?!?元 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一折:“我與你笑相從,再休提誤入 桃源洞 ?!?br />(2).在 湖南省 桃源 縣西南 桃源山 下,又名 秦人洞 , 白馬洞 ,相傳是 東晉 陶淵明 所記桃花源的遺址。
《漢語大詞典》:桃源人
借指隱士。 唐 王維 《藍(lán)田山石門精舍》詩:“再尋畏迷誤,明發(fā)更登歷,笑謝桃源人,花紅復(fù)來覿?!?唐 丘丹 《奉酬韋使君送歸山之作》詩:“側(cè)聞郡守至,偶乘黃犢出。不別桃源人,一見經(jīng)累日?!币槐咀鳌?桃園人 ”。
分類:隱士
《漢語大詞典》:桃源客
(1).指隱者。 唐 盧綸 《送吉中孚校書歸楚州舊山》詩:“為問桃源客,何人見亂時(shí)?!?br />(2).稱《桃花源記》中的漁人。 宋 辛棄疾 《滿江紅》詞:“怕他年、重到路應(yīng)迷,桃源客?!眳⒁姟?桃花源 ”。
分類:隱者漁人
《國語辭典》:桃花源  拼音:táo huā yuán
比喻世外樂土或避世隱居的地方。參見「桃源」條。唐。李白〈古風(fēng)〉詩五九首之三一:「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div>
《漢語大詞典》:桃源路
(1).通往理想境界之路。 唐 孟浩然 《高陽池送朱二》詩:“殷勤為訪桃源路,予亦歸來 松子 家?!?宋 辛棄疾 《水龍吟·題雨巖》詞:“有怒濤聲遠(yuǎn),落花香在,人疑是、桃源路?!?清 納蘭性德 《海棠春》詞:“落紅片片渾如霧,不教更覓桃源路。香徑晚風(fēng)寒,月在雀飛處?!眳⒁姟?桃花源 ”。白雪遺音·南詞·烏啼花落:“臨別訂期贈(zèng)肺腑,緣何心口不相同。莫不是,另覓桃源路,許久全無信一封,害得我小侍兒報(bào)花無心賞?!眳⒁姟?桃源洞 ”。
(2).指通往美人住處的路。 南唐 馮延巳 《酒泉子》詞:“隴頭云,桃源路,兩魂銷。”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湖賞》:“挑燈夜半自嘆吁,幾回夢(mèng)入桃源路,須再聘沉魚美姿?!?/div>
《漢語大詞典》:桃源洞
(1).洞名。在今 浙江省 天臺(tái)縣 北。相傳 東漢 時(shí), 劉晨 、 阮肇 到 天臺(tái)山 采藥迷路,誤入 桃源洞 遇見兩個(gè)仙女,被邀至家中半年后回家,子孫已過七代。事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冥錄》。后因以指男女幽會(huì)的仙境。 唐 韓偓 《六言》詩之三:“憶淚因成別淚,夢(mèng)游常續(xù)心游。 桃源洞 口來否?絳節(jié)霓旌久留?!?元 李好古《張生煮?!?/span>第一折:“我與你笑相從,再休提誤入 桃源洞 。”
(2).在 湖南省 桃源 縣西南 桃源山 下,又名 秦人洞 , 白馬洞 ,相傳是 東晉 陶淵明 所記桃花源的遺址。
《漢語大詞典》:桃花洞
(1).指桃花源。亦借指隱居之地。 唐 錢起 《送畢侍御謫居》詩:“桃花洞里舉家去,此別相思復(fù)幾春!” 宋 梅堯臣 《次韻和吳長文舍人即事見寄》:“桃花洞遠(yuǎn)迷應(yīng)久,杏樹壇荒跡自傳。”
(2).傳說 漢 劉晨 、 阮肇 入 天臺(tái)山 桃花洞遇仙女。后因以指仙境。 五代 和凝 《天仙子》詞:“翠娥雙斂正含情,桃花洞,瑤臺(tái)夢(mèng),一片春愁誰與共!”參閱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3). 四川省 長壽縣 有桃花洞,以出產(chǎn)棺木板料而著稱,因以桃花洞代指上等棺木。《金瓶梅詞話》第六三回:“ 尚舉人 家有一副好板,原是 尚舉人 父親,在 四川 成都府 做推官時(shí)帶來,預(yù)備他老夫人用的,兩副桃花洞,他使了一副,只剩下這一副,墻磕底蓋堵頭俱全?!?/div>
《國語辭典》:仙源  拼音:xiān yuán
1.神仙居住的地方。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二七。七十二福地》:「太上曰七十二福地,……第四東仙源,……第五西仙源,亦在臺(tái)州黃巖縣嶠嶺一百二十里屬地?!?br />2.晉朝陶淵明描寫的理想境界桃花源。唐。王維〈桃源行〉:「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國語辭典》:武陵  拼音:wǔ líng
1.山脈名。苗嶺的支脈,連綿于川鄂湘境。
2.山名。位于江西省馀干縣界。也稱為「武林山」。
《漢語大詞典》:武陵客
指避世隱居的人。 元 揭傒斯 《尋舍弟將至東牢宿野店》詩:“茅店溪邊冷,松林石上踈;如逢 武陵 客,風(fēng)景未應(yīng)殊?!眳⒁姟?武陵源 ”。
《國語辭典》:武陵源  拼音:wǔ líng yuán
比喻世外樂土或避世隱居的地方。參見「桃源」條。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乖?。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爭奈玉人不見,將一座梵王宮疑是武陵源?!?/div>
《國語辭典》:武陵源  拼音:wǔ líng yuán
比喻世外樂土或避世隱居的地方。參見「桃源」條。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乖?。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爭奈玉人不見,將一座梵王宮疑是武陵源?!?/div>
《漢語大詞典》:武陵溪
見“ 武陵源 ”。
《國語辭典》:武陵源  拼音:wǔ líng yuán
比喻世外樂土或避世隱居的地方。參見「桃源」條。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詩:「功成拂衣去,歸入武陵源?!乖?。王實(shí)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春光在眼前,爭奈玉人不見,將一座梵王宮疑是武陵源?!?/div>
《漢語大詞典》:源花
指 桃花源 。 唐 杜甫 《風(fēng)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春草封歸恨, 源花 費(fèi)獨(dú)尋。” 蕭滌非 注:“‘源花’即 桃花源 , 陶潛 有《桃花源記》,相傳即在 湖南 ?!?/div>
分類:桃花源
《漢語大詞典》:秦客
(1).指從 秦 地來的人。國語·晉語五:“有 秦 客廋辭於朝,大夫莫之能對(duì)也,吾知三焉。”
(2).指 秦 時(shí)避亂移居 桃源洞 之人。借指避世隱居之士。 唐 韓愈 《同竇牟韋執(zhí)中尋劉尊師不遇》詩:“ 秦 客何年駐?仙源此地深?!?br />(3).指 秦 弄玉 之夫 蕭史 。 唐 李商隱 《和孫樸韋蟾孔雀詠》:“ 西施 因網(wǎng)得, 秦 客被花迷?!?馮浩 箋注引 朱鶴齡 曰:“列仙傳水經(jīng)注俱云 蕭史 吹簫,能致白鶴、孔雀,自是用 秦樓 蕭史 事?!?葉蔥奇 注疏:“ 秦 客即指 蕭史 ,這里借來指 孫 韋 。”
《漢語大詞典》:秦洞
指 桃源洞 。 宋 楊億 《櫻桃》詩:“石髓凝 秦 洞,珠胎剖 漢 津。”亦稱“ 秦人洞 ”。 宋 梅堯臣 《依韻和吳正仲屯田重臺(tái)梅花詩》:“桃花已滿 秦 人洞,杏樹猶存 董奉祠 。”
《漢語大詞典》:花源
“ 桃花源 ”的省稱。 唐 李白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燭照山水壁畫歌》:“迴谿碧流寂無喧,又如 秦 人月下窺 花源 。” 宋 梅堯臣 《新安錢學(xué)士以近詩一軸見貺用敘單悃》詩:“何須到云壑,便若游 花源 ?!?清 孫枝蔚 《為農(nóng)》詩之四:“生年當(dāng) 萬歷 ,臨老憶京師。勸誡尤難忘, 花源 去莫遲?!?/div>
分類:桃花源
《漢語大詞典》:逃秦
猶避 秦 。避亂。 唐 曲信陵 《移居洞庭》詩:“重林將疊嶂,此處可逃 秦 ?!?宋 葉適 《余頃為中塘梅林詩他日來游復(fù)作》:“初如別逃 秦 ,疏附恥獨(dú)賢?!?/div>
分類:避亂
《國語辭典》:避秦  拼音:bì qín
秦時(shí)苛政擾民,人民紛紛逃避而隱居。語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先世避秦時(shí)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购蟊扔魈与x暴政的迫害。元。無名氏〈梧葉兒。玄圃山前道〉曲:「夕有猿敲戶,朝無客扣門。見幾個(gè)捕魚人,猶自向山中避秦?!?/div>
《漢語大詞典》:系臂紗(繫臂紗)
見“ 繫臂 ”。
《國語辭典》:系臂(係臂)  拼音:xì bì
手鐲之類。漢。史游《急就篇》卷三:「橡飾刻畫無等雙,系臂瑯玕虎魄龍。」
《國語辭典》:癡叔  拼音:chī shú
晉代王濟(jì)之叔王湛。王湛有才德,人皆不知而以為癡。王濟(jì)嘗與其論《周易》,湛剖析精妙,且有奇趣。武帝亦以湛為癡,每見濟(jì),輒調(diào)侃問其癡叔死否。王濟(jì)答以王湛并不癡,并推崇其才在山濤以下,魏舒以上。王湛因而聞名。見《晉書。卷七五。王湛傳》。
《漢語大詞典》:對(duì)日(對(duì)日)
回答有關(guān)太陽問題的故事。出處有二:(1)后漢書·黃琬傳:“ 建和 元年正月日食……太后詔問所食多少, 瓊 思其對(duì)而未知所況。 琬 年七歲,在傍,曰:‘何不言日食之餘,如月之初?’ 瓊 大驚,即以其言應(yīng)詔,而深奇愛之?!?2)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夙惠:“ 晉 明帝 數(shù)歲,坐 元帝 膝上,有人從 長安 來……因問 明帝 :‘汝意謂 長安 何如日遠(yuǎn)?’答曰:‘日遠(yuǎn)。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 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huì),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 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 長安 ?!焙笠蛞浴皩?duì)日”為形容幼年聰慧之典。 北周 庾信 《傷王司徒褒》詩:“青衿已對(duì)日,童子即論天?!?唐 王維 《恭懿太子挽歌》:“翀?zhí)焱踝尤ィ瑢?duì)日圣君憐。”
《漢語大詞典》:長安日(長安日)
(1).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夙惠:“ 晉明帝 數(shù)歲,坐 元帝 膝上。有人從 長安 來, 元帝 問 洛 下消息,澘然流涕。 明帝 問何以致泣,具以東渡意告之。因問 明帝 :‘汝意謂 長安 何如日遠(yuǎn)?’答曰:‘日遠(yuǎn)。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 元帝 異之。明日,集羣臣宴會(huì),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 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 長安 ?!焙笠蛞浴伴L安日”指 長安 。 唐 李嶠 《扈從還洛呈侍從群官》詩:“將交 洛城 雨,稍遠(yuǎn) 長安 日?!?br />(2).指代君王。 唐 張說 《幽州新歲作》詩:“遙遙西向 長安 日,愿上 南山 壽一杯?!?唐 杜甫 《建都十二韻》:“愿枉 長安 日,光輝照北原?!?/div>
分類:君王長安
《國語辭典》:乘鶴(乘鶴)  拼音:chéng hè
騎著鶴升天。比喻離開塵世而成仙。
《漢語大詞典》:吹笙
喻飲酒。 宋 張?jiān)?/a> 《浣溪沙》詞題曰:“諺以竊嘗為吹笙云?!?遼 李齊賢 《鷓鴣天·飲麥酒》詞:“飲中妙訣人如問,會(huì)得吹笙便可工?!?況周頤 蕙風(fēng)詞話》卷三:“竊嘗,嘗酒也……《織餘瑣述》云:‘樂器竹製者唯笙,用吸氣吸之,恆輕,故以喻竊嘗?!?/div>
《漢語大詞典》:子喬(子喬)
春秋 時(shí)神話傳說人物。《孝經(jīng)援神契》:“ 魯哀公 十四年, 孔子 夜夢(mèng) 三槐 之間, 豐沛 之邦,有赤煙起。乃呼 顏淵 、 子夏 往視之。驅(qū)車到 楚 西北 范氏街 ,見芻兒捕麟,傷其前左足,薪而覆之。 孔子 曰:‘兒來,汝姓為誰?’兒曰:‘吾姓 赤誦 ,名 子喬 ,字 受紀(jì) ?!卑矗?晉 干寶 搜神記卷八作“時(shí)喬”,初學(xué)記卷二九作“時(shí)僑”。
分類:人物二九
《漢語大詞典》:子晉(子晉)
王子喬 的字。神話人物。相傳為 周靈王 太子,喜吹笙作鳳凰鳴,被 浮丘公 引往 嵩山 修煉,后升仙。 晉 葛洪 抱樸子·釋滯:“昔 子晉 舍視膳之役,棄儲(chǔ)貳之重,而 靈王 不責(zé)之以不孝?!?唐 盧眉娘 《和卓英英理笙》:“他日丹霄驂白鳳,何愁 子晉 不聞聲。” 宋 范仲淹 《天平山白云泉》詩:“ 子晉 罷云笙, 伯牙 收玉琴。” 清 袁枚 新齊諧·控鶴監(jiān)秘記二則:“太后使 昌宗 騎木鶴,呼為 子晉 后身?!?/div>
分類:人物
《漢語大詞典》:洛濱笙(洛濱笙)
亦作“ 洛賓笙 ”。 語出 漢 劉向 列仙傳·王子喬:“ 王子喬 者, 周靈王 太子 晉 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 伊 洛 之間?!焙蠼柚赶扇舜刁下暋?南朝 梁 劉孝綽 《酬陸長史倕》詩:“風(fēng)傳 鳳臺(tái) 琯,云渡 洛賓 笙。” 唐 許敬宗 《游清都觀尋沈道士得清字》詩:“或命 餘杭 酒,時(shí)聽 洛濱 笙?!?/div>
分類:吹笙仙人
《國語辭典》:王子喬(王子喬)  拼音:wáng zǐ qiáo
神話傳說中的仙人。漢。劉向《列仙傳。卷上。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上,見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巔。』至?xí)r,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shí)人,數(shù)日而去?!挂卜Q為「王喬」、「王子晉」。
《國語辭典》:王子晉(王子晉)  拼音:wáng zǐ jìn
神話傳說中的仙人。參見「王子喬」條。
《國語辭典》:王子喬(王子喬)  拼音:wáng zǐ qiáo
神話傳說中的仙人。漢。劉向《列仙傳。卷上。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上,見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巔?!恢?xí)r,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shí)人,數(shù)日而去?!挂卜Q為「王喬」、「王子晉」。
《國語辭典》:王喬(王喬)  拼音:wáng qiáo
1.神話傳說中的仙人。參見「王子喬」條。
2.人名。生卒年不詳,漢葉縣人,曾為縣令。相傳其善于神術(shù),曾把鞋子化成兩只鳧鳥乘坐,進(jìn)見帝王。
《國語辭典》:王子喬(王子喬)  拼音:wáng zǐ qiáo
神話傳說中的仙人。漢。劉向《列仙傳。卷上。王子喬》:「王子喬者,周靈王太子晉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伊洛之間,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馀年后,求之于山上,見柏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緱氏山巔。』至?xí)r,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shí)人,數(shù)日而去?!挂卜Q為「王喬」、「王子晉」。
《漢語大詞典》:笙鶴(笙鶴)
漢 劉向 列仙傳載: 周靈王 太子 晉 ( 王子喬 ),好吹笙,作鳳鳴,游 伊 洛 間,道士 浮丘公 接上 嵩山 ,三十馀年后乘白鶴駐 緱氏山 頂,舉手謝時(shí)人仙去。后以“笙鶴”指仙人乘騎之仙鶴。 唐 杜甫 《玉臺(tái)觀》詩之一:“人傳有笙鶴,時(shí)過北山頭。” 宋 姜夔 《阮郎歸》詞:“與君閒看壁間題:夜涼笙鶴期?!?明 徐渭 《小集滴水厓朝陽觀》:“不信夜來高頂望,定應(yīng)笙鶴下飛仙?!?/div>
分類:太子吹笙
《漢語大詞典》:緱山(緱山)
即 緱氏山 。指修道成仙之處。 唐 白居易 《吳興靈鶴贊》:“ 遼水 一去, 緱山 不迴。”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自負(fù):“ 薛能 尚書題集后曰:‘縱有 緱山 也無益,四方聯(lián)絡(luò)盡蛙聲?!?明 王錂《春蕪記·訪友》:“因此上 箕山 掛瓢, 緱山 弄簫?!眳⒁姟?緱氏山 ”。
分類:修道成仙
《漢語大詞典》:緱氏山(緱氏山)
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師縣 。 漢 劉向 列仙傳·王子喬:“ 王子喬 者, 周靈王 太子 晉 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 伊洛 之間,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見 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至?xí)r,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shí)人,數(shù)日而去?!焙笠蛞詾樾薜莱上芍?。 唐 李白 《鳳笙篇》:“緑云紫氣向 函關(guān) ,訪道應(yīng)尋 緱氏山 。”
《漢語大詞典》:緱山鶴(緱山鶴)
相傳 王子喬 于 緱山 乘鶴成仙。后用作歌詠仙家之典。 唐 裴度 《唐享惠昭太子廟樂章·亞獻(xiàn)終獻(xiàn)》:“禮成神既醉,彷彿 緱山 鶴?!?唐 元稹 《別李三》詩:“蒼蒼 秦 樹云,去去 緱山 鶴?!币嘧鳌?緱氏鶴 ”。 清 趙翼 甌北詩話·各體詩二:“ 金 李俊民 有 王籌堂 《壽詩》,俱用 王 家典故二首:‘仙馭未來 緱氏 鶴,月明吹徹玉笙寒?!眳⒁姟?緱氏山 ”。
《漢語大詞典》:緱氏山(緱氏山)
山名。在 河南省 偃師縣 。 漢 劉向 列仙傳·王子喬:“ 王子喬 者, 周靈王 太子 晉 也。好吹笙,作鳳凰鳴。游 伊洛 之間,道士 浮丘公 接以上 嵩高山 。三十餘年后,求之於山上,見 桓良 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於 緱氏山 巔?!?xí)r,果乘白鶴駐山頭,望之不得到,舉手謝時(shí)人,數(shù)日而去。”后因以為修道成仙之典。 唐 李白 《鳳笙篇》:“緑云紫氣向 函關(guān) ,訪道應(yīng)尋 緱氏山 ?!?/div>
《漢語大詞典》:緱氏鶴(緱氏鶴)
見“ 緱山鶴 ”。
《漢語大詞典》:緱山鶴(緱山鶴)
相傳 王子喬 于 緱山 乘鶴成仙。后用作歌詠仙家之典。 唐 裴度 《唐享惠昭太子廟樂章·亞獻(xiàn)終獻(xiàn)》:“禮成神既醉,彷彿 緱山 鶴?!?唐 元稹 《別李三》詩:“蒼蒼 秦 樹云,去去 緱山 鶴?!币嘧鳌?緱氏鶴 ”。 清 趙翼 甌北詩話·各體詩二:“ 金 李俊民 有 王籌堂 《壽詩》,俱用 王 家典故二首:‘仙馭未來 緱氏 鶴,月明吹徹玉笙寒。’”參見“ 緱氏山 ”。
《漢語大詞典》:謝時(shí)(謝時(shí))
(1).猶避世,謂不問世事。 唐 李白 《下途歸石門舊居》詩:“何當(dāng)脫屣謝時(shí)去,壺中別有日月天?!?br />(2).猶謝世,謂死亡。 明 何景明 《與何粹夫書》:“三四君子,悉已謝時(shí)?!?/div>
《國語辭典》:跨鶴(跨鶴)  拼音:kuà hè
傳說以跨鶴而升天為成仙。后亦比喻人死為跨鶴。宋。林景熙〈餞盛景則教授〉詩:「空明仙人朝帝所,跨鶴凌虛墮霜羽?!?/div>
《漢語大詞典》:丁令威
傳說是 漢 遼東 人,學(xué)道于 靈虛山 ,后成仙化鶴歸來,落城門華表柱上。時(shí)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xì)w。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xué)仙冢纍纍?!币?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一。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內(nèi)史春日游山》詩:“道士 封君達(dá) ,仙人 丁令威 ,煮丹於此地,居然未肯歸?!焙笥靡员扔魅耸赖淖冞w。 宋 蘇軾 《和移居》詩:“我豈 丁令威 ,千歲復(fù)還茲?!?清 卓爾堪 《題脊令圖》詩:“君罷招魂君莫悲,莫信真同 丁令威 。鷹鸇羅網(wǎng)何所據(jù),他時(shí)或得生人歸?!?張恭 《獄中口占》詩之三:“ 北邙 華表如林立,何處重尋 丁令威 ?!?/div>
《漢語大詞典》:跨鶴揚(yáng)州(跨鶴揚(yáng)州)
南朝 梁 殷蕓 《小說·吳蜀人》:“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愿為 揚(yáng)州 刺史,或愿多貲財(cái),或愿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 揚(yáng)州 。’欲兼三者?!焙笠浴翱琥Q揚(yáng)州”指豪富冶游繁華之地。 元 汪元亨 《折桂令·歸隱》曲:“先世簪纓,舊業(yè)箕裘,走馬 章臺(tái) ,騎鯨滄海,跨鶴 揚(yáng)州 ,黃金積子孫難守?!?明 高明 《二郎神·秋懷》套曲:“得成就,真箇勝似腰纏跨鶴 揚(yáng)州 ?!币嘧鳌?跨鶴維揚(yáng) ”、“ 跨鶴纏腰 ”。 清 長白浩歌子 螢窗異草·落花島:“ 申無疆 ,字 仲錫 ,跨鶴 維揚(yáng) ,歷有年所。” 清 楊潮觀 《李衛(wèi)公替龍行雨》:“俺不是 揚(yáng)州 游客,跨鶴纏腰;俺不是 秦 臺(tái)嬌客,乘鳳吹簫?!币嗍∽鳌?跨鶴 ”。 明 湯顯祖 《牡丹亭·淮泊》:“那里有纏十萬,順天風(fēng)跨鶴閒游!”
《漢語大詞典》:靈鶴(靈鶴)
亦作“ 靈鵠 ”。 仙鶴。拾遺記·吳附 南朝 梁 蕭綺 錄:“數(shù)百年后,靈鵠翔於林壑,靈虎嘯於山丘?!?唐 劉滄 《贈(zèng)隱者》詩:“臨水靜聞靈鶴語,隔原時(shí)有至人來?!?金 元好問 《二月十五日鶴》詩:“ 九龍崗 上 玄元祠 ,人言尊像神所遺,年年二月降靈鶴,來無定數(shù)有定期。”
分類:仙鶴
《漢語大詞典》:騎鶴(騎鶴)
(1).謂仙家、道士乘鶴云游。 唐 賈島 《游仙》詩:“歸來不騎鶴,身自有羽翼。” 宋 張孝祥 《水龍吟·過浯溪》詞:“待相將把袂,清都?xì)w路,騎鶴去、三千歲?!?清 李調(diào)元 《龍洞》詩:“昔者 李道人 ,騎鶴來?xiàng)?。?span id="kf337hf" class="book">《花月痕》第四八回:“仙佛不死,何不日日騎鶴,日日跨獅?!?br />(2).猶言騎鶴上 揚(yáng)州 。 宋 陳師道 《送澤之過維揚(yáng)》詩:“顧我老無騎鶴興,羨君行及看花天?!?金 元好問 《雪后招鄰舍王贊子襄飲》詩:“賣刀買犢未厭早,腰金騎鶴非所望。” 清 黃遵憲 《游箱根》詩:“纏腰更騎鶴,辟俗還食肉?!?/div>
《國語辭典》:鳳吹(鳳吹)  拼音:fèng chuì
笙、簫等弦管樂。唐。李白 宮中行樂詞八首之八:「鶯歌聞太液,鳳吹繞瀛洲?!?/div>
《國語辭典》:鳳笙(鳳笙)  拼音:fèng shēng
笙的美稱。南唐。李煜望江南。多少淚〉詞:「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shí)吹,腸斷更無疑。」
《國語辭典》:鶴禁(鶴禁)  拼音:hè jìn
皇太子的居所?!栋卓琢?。卷三七。太子。鶴禁》引〈漢宮闕疏〉曰:「白鶴,太子所居之地,凡人不得輒入,故云鶴禁也?!?/div>
《國語辭典》:鶴馭(鶴馭)  拼音:hè yù
傳說中仙人多駕鶴升天,故用以比喻仙人或得道之士。唐。吳融 和皮博士赴上京觀中修靈齋贈(zèng)盛儀尊師兼見寄詩:「鶴馭已從煙際下,鳳膏還向月中焚?!菇癯W鳛榘鞁D女用語。如:「鶴馭西歸」。
《國語辭典》:鶴駕(鶴駕)  拼音:hè jià
1.對(duì)仙人車駕的敬稱。唐。耿湋 游鐘山紫芝觀詩:「鶴駕何時(shí)去,游人自不逢?!埂度龂萘x》第八一回:「震曰:『天子急欲見仙翁一面,幸勿吝鶴駕。』再三敦請(qǐng),李意方行?!?br />2.太子的車駕。周靈王的太子晉,被道士浮丘公接上嵩高山修道,三十馀年后乘白鶴駐山頭,數(shù)日而去。故后人遂把太子的車駕稱為「鶴駕」。
3.死亡。因仙人駕鶴升天,故后人在挽辭中也用作哀挽婦女用語。如:「鶴駕西歸」。
《國語辭典》:沖天(沖天)  拼音:chōng tiān
疾飛上天?!妒酚?。卷一二六?;鼈?。淳于髡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埂段拿餍∈贰返谌兀骸竼魟儐魟兊闹饋?,登時(shí)煙焰沖天,火光四射?!?/div>
《漢語大詞典》:嵇紹血(嵇紹血)
見“ 嵇侍中血 ”。
《漢語大詞典》:嵇侍中血
晉書·忠義傳·嵇紹:“ 紹 以天子蒙塵,承詔馳詣行在所。值王師敗績于 蕩陰 ,百官及侍衛(wèi)莫不散潰,唯 紹 儼然端冕,以身捍衛(wèi),兵交御輦,飛箭雨集。 紹 遂被害于帝側(cè),血濺御服,天子深哀嘆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 嵇侍中 血,勿去。’” 紹 為 嵇康 之子,官至侍中。后因以“嵇侍中血”指忠臣之血。 宋 文天祥 《正氣歌》:“為 嚴(yán)將軍 頭,為 嵇侍中 血?!币嘧鳌?嵇紹血 ”。 唐 杜甫 《傷春》之四:“敢料安危體,猶多老大臣?豈無 嵇紹 血,霑灑屬車塵?”
《國語辭典》:晉用(晉用)  拼音:jìn yòng
擢升錄用。如:「他原本是一名小職員,后來被總經(jīng)理晉用為私人秘書?!?/div>
分類:擢升錄用
《漢語大詞典》:楚才
見“ 楚材 ”。
《漢語大詞典》:楚材
亦作“ 楚才 ”。 楚 地的人才。亦泛指南方的人才。 唐 駱賓王 《獄中書情通簡知己》詩:“昔歲逢 楊意 ,觀光貴 楚 材?!?宋 黃庭堅(jiān) 《和邢惇夫秋懷》之四:“ 秦 收 鄭 渠成, 晉 得 楚 材多。” 清 王士禛 帶經(jīng)堂詩話·眾妙·指數(shù)下:“ 楚 才自 胡君信 承諾 、 顧赤方 景星 而外,僅見此人?!?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懷霜作》:“干戈擾擾滋瓜蔓,歲月因循累 楚 材?!眳⒁姟?楚材晉用 ”。
分類:人才南方
《漢語大詞典》:楚材
亦作“ 楚才 ”。 楚 地的人才。亦泛指南方的人才。 唐 駱賓王 《獄中書情通簡知己》詩:“昔歲逢 楊意 ,觀光貴 楚 材?!?宋 黃庭堅(jiān) 《和邢惇夫秋懷》之四:“ 秦 收 鄭 渠成, 晉 得 楚 材多?!?清 王士禛 帶經(jīng)堂詩話·眾妙·指數(shù)下:“ 楚 才自 胡君信 承諾 、 顧赤方 景星 而外,僅見此人?!?程善之 《革命后感事和懷霜作》:“干戈擾擾滋瓜蔓,歲月因循累 楚 材?!眳⒁姟?楚材晉用 ”。
分類:人才南方
《國語辭典》:楚材晉用(楚材晉用)  拼音:chǔ cái jìn yòng
楚國的人才為晉國所用。語本《左傳。襄公二十六年》:「雖楚有材,晉實(shí)用之?!贡扔魅瞬磐饬?。《周書。卷四五。儒林傳。沈重傳》:「而楚材晉用,豈無先哲?」《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三○回:「我化了錢,教出了人,卻叫外國人去用,這才是楚材晉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