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相關人物
晉文公


《后漢書》卷六十一〈左周黃列傳·周舉〉~2024~
舉稍遷并州刺史。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老小不堪,歲多死者。舉既到州,乃作吊書以置子推之廟,言盛冬去火,殘損民命,非賢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還溫食。于是眾惑稍解,風俗頗革。唐·李賢注引《新序》曰:「晉文公反國,介子推無爵,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求之不得,乃焚其山,推遂不出而焚死。」事具耿恭傳。龍,星,木之位也,春見東方。心為大火,懼火之盛,故為之禁火。俗傳云子推以此日被焚而禁火。
典故
一戰(zhàn)霸

相關人物
晉文公


《春秋左傳·僖公二十七年》
「出谷戍,釋宋圍,一戰(zhàn)而霸,文之教也。」晉·杜預注:「謂明年戰(zhàn)城濮?!?/span>

例句

雖免十上勞,何能一戰(zhàn)霸。 韓愈 縣齋有懷

典故
重耳在楚

相關人物
晉文公


《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五〈僖公·傳二十三年〉~250~
晉公子重耳之及于難也。晉人伐諸蒲城。蒲城人欲戰(zhàn)。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從者狐偃。趙衰。顛頡。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廧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劉。以叔隗妻趙衰。生盾。將適齊。謂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后嫁。對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處狄十二年而行。過衛(wèi),衛(wèi)文公不禮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賜也?;资芏d之。及齊。齊桓公妻之。有馬二十乘。公子安之。從者以為不可。將行。謀于桑下。蠶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殺之。而謂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聞之者。吾殺之矣。公子曰。無之。姜曰。行也。懷與安。實敗名。公子不可。姜與子犯謀。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及曹。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僖負羈之妻曰。吾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國。反其國。必得志于諸侯。得志于諸侯。而誅無禮。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貳焉。乃饋盤飧寘璧焉。公子受飧反璧。及宋。宋襄公贈之以馬二十乘。及鄭。鄭文公亦不禮焉。叔詹諫曰。臣聞天之所啟。人弗及也。晉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將建諸。君其禮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晉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離外之患。而天下不靖。晉國殆將啟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從之。三也。晉鄭同儕。其過子弟。固將禮焉。況天之所啟乎。弗聽。及楚。楚子饗之。曰。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谷。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馀也。其何以報。君曰。雖然。何以報我。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獲命。其左執(zhí)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子玉請殺之。楚子曰。晉公子廣而儉。文而有禮。其從者肅而寬。忠而能力。晉侯無親。外內(nèi)惡之。吾聞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將由晉公子乎。天將興之。誰能廢之。違天必有大咎。乃送諸秦。
《國語辭典》:晉文公(晉文公)  拼音:jìn wén gōng
春秋晉國之君,姓姬,名重耳,獻公次子,太子申生之弟。獻公嬖驪姬,殺申生,重耳奔狄;獻公既卒,數(shù)傳至懷公圉,秦穆公怨圉,乃求得重耳,發(fā)兵納為晉侯。公任用狐偃,趙衰諸賢,納周襄王,救宋破楚,繼齊桓公為諸侯盟主,成為五霸之一,謚文。
《國語辭典》:文君  拼音:wén jūn
1.漢代卓文君。參見「卓文君」條。
2.比喻新寡之婦?!读凝S志異。卷二。董生》:「妾適癡郎四五年,翁姑相繼逝,又不幸為文君,剩妾一身,煢無所依?!?/div>
《國語辭典》:桓文  拼音:huán wén
春秋五霸中齊桓公與晉文公的合稱。《孟子。梁惠王上》:「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后漢書。卷七一?;矢︶詡鳌罚骸干巷@忠義,下除兇害,此桓文之事也?!?/div>
《漢語大詞典》:二文
(1).指 周文王 與 楚文王 。左傳·昭公七年:“若以二 文 之法取之,盜有所在矣?!?楊伯峻 注:“二 文 , 周文王 與 楚文王 ?!?br />(2).指 春秋 晉文侯 與 晉文公 。左傳·昭公三十二年:“伯父若肆大惠,復二 文 之業(yè),弛 周室 之憂,徼 文 武 之福,以固盟主,宣昭令名,則余一人有大愿矣。” 杜預 注:“二 文 ,謂 文侯 仇 、 文公 重耳 ?!?/div>
《國語辭典》:三行  拼音:sān xìng
孝行、友行、順行三種德行?!吨芏Y。地官。師氏》:「教三行:一曰孝行,以親父母;二曰友行,以尊賢良;三曰順行,以事師長?!?/div>
《國語辭典》:獻狀(獻狀)  拼音:xiàn zhuàng
1.自呈功狀。南朝宋。顏延之赭白馬賦〉:「簡偉塞門,獻狀絳闕?!?br />2.投訴的狀紙?!毒┍就ㄋ仔≌f。碾玉觀音》:「璩公歸去與婆婆說了,到明日寫一紙獻狀,獻來府中?!?/div>
《漢語大詞典》:文襄
(1). 春秋 五霸中的 晉文公 與 宋襄公 的并稱。 唐 劉知幾 史通·稱謂:“二方之於上國,亦猶 秦繆 、 楚莊 ,與 文 襄 而并霸。”
(2). 春秋 時的 晉文公 與 晉襄公 的并稱。國語·晉語八:“世及 武子 ,佐 文 襄 為諸侯,諸侯無二心?!?/div>
《漢語大詞典》:郤縠
《左傳。僖公二十七年》:"﹝晉文公﹞作三軍,謀元帥。趙衰曰:'郄縠可。臣亟聞其言矣,說《樂》而敦……君其試之!'乃使郄縠將中軍,郄溱佐之。"后世詩文常用"郄縠"比喻儒將。
《漢語大詞典》:五賢(五賢)
(1).五位賢臣。指 春秋 晉文公 之臣 狐偃 、 趙衰 、 顛頡 、 魏武子 、 司空季子 。 晉 劉琨 《重贈盧諶》詩:“ 鴻門 賴 留侯 , 重耳 任五賢。”
(2).五位賢臣。指 宋 王十朋 、 馮方 、 胡憲 、 查籥 、 李浩 。宋史·王十朋傳:“ 秦檜 久塞言路,至是 十朋 與 馮方 、 胡憲 、 查籥 、 李浩 相繼論事,太學生為《五賢詩》述其事?!?br />(3).謂五個方面勝于人。國語·晉語九:“ 瑤 之賢於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鬢長大則賢;射御足力則賢;伎蓺畢給則賢;巧文辯惠則賢;彊毅果敢則賢。如是而甚不仁。以其五賢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誰能待之?” 漢 徐干 中論·務本:“昔 路豐 、 舒晉 知其亡也,皆怙其三才,恃其五賢而以不仁之故也?!?/div>
《國語辭典》:二伯  拼音:èr bà
春秋時齊桓公和晉文公二位霸主。《谷梁傳。隱公八年》:「誥誓不及五帝,盟詛不及三王,交質(zhì)子不及二伯。」《漢書。卷二三。刑法志》:「二伯之后,寖以陵夷?!?/div>
《國語辭典》:二伯  拼音:èr bó
1.周初分別主管東方和西方諸侯的兩位大臣周公和召公。《禮記。王制》:「分天下,以為左右,曰二伯。」
2.稱謂。稱父親的第二個哥哥。
3.稱謂。稱丈夫的第二個哥哥。
《漢語大詞典》:焚林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晉侯 賞從亡者, 介之推 不言祿,祿亦弗及……遂隱而死。”謂 介之推 從 晉文公 流亡,割股食 公 ,有功而不受祲,隱入 綿山 ,后 晉文公 焚燒樹林逼迫,仍不出,抱樹焚死。后以“焚林”為求取賢士的典故。周書·蘇亮等傳論:“既焚林而訪 阮 ,亦牓道以求 孫 ,可謂野無遺才,朝多君子。” 唐 韋蟾 《上元》詩之三:“熏穴應無取,焚林固有求?!?唐 吳仁璧 《投謝錢武肅》詩:“累重雖然容食椹,力微無計報焚林。”
《漢語大詞典》:尊明
(1).謂尊敬地對待并且明示于人。墨子·明鬼下:“當若鬼神之有也,將不可以不尊明也?!?孫詒讓 間詁:“尊明,謂尊事而明著之以示人也。”
(2).尊重賢明的人。國語·晉語四:“尊明勝患,知也;殺身贖國,忠也?!?韋昭 注:“明,謂公子;勝,猶遏也?!惫樱?晉文公 重耳 。
(3).猶圣明。 漢 王符 潛夫論·實貢:“今 漢 土之廣博,天子尊明,而曾無一良臣,此誠不愍兆黎之愁苦,不急賢人之佐治爾?!?br />(4).指圣明之君。后漢書·章帝紀:“予一人空虛多疚,纂承尊明,盥洗享薦,慚愧祇栗?!?/div>
《漢語大詞典》:龍忌(龍忌)
(1).禁火日。后漢書·周舉傳:“ 太原 一郡,舊俗以 介之推 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輒一月寒食,莫敢煙爨?!?李賢 注:“龍,星,木之位也,春見東方。心為大火,懼火之盛,故為之禁火。俗傳云 子推 以此日被焚而禁火?!?br />(2).鬼神忌日。《淮南子·要略》:“操舍開塞,各有龍忌。” 高誘 注:“中國以鬼神之日忌, 北胡 、 南越 皆謂之請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