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唐虢州弘農(nóng)人。代宗大歷元年,任河西節(jié)度使,徙鎮(zhèn)沙州,任伊西北庭節(jié)度使。固守西陲,以御吐蕃。陷吐蕃后遇難。
人物簡介
【介紹】: 唐陳郡長平人。代宗初在當涂與李白游。歷太子正字。大歷八、九年間,在湖州,與顏真卿、皎然等過從唱和。又曾預撰《韻海鏡源》。官至倉部郎中。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陳郡長平(今河南西華)人。約于代宗寶應元年(762)在當涂,與李白過從。歷太子正字。大歷八、九年(773,774)在湖州,預撰《韻海鏡源》,并參預真卿、皎然等數(shù)十人之聯(lián)唱,結集為《吳興集》10卷。后官至倉部郎中。事跡散見李白《酬殷佐明見贈五云裘歌》、顏真卿《湖州烏程縣杼山妙喜寺碑銘并序》、《元和姓纂》卷四?!?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聯(lián)句1首。
人物簡介
【生卒】:726—799 【介紹】: 唐河南人,字休明。初為京兆士曹參軍,累遷京兆尹,為政煩碎。與元載厚善,載得罪,出為鄭州刺史,徙河南尹。盧杞以其柔佞易制,薦為御史大夫。歷遷大理卿、太子少保、工部尚書。被劾,以太子少師致仕。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三
頎字休明。河南人。累官京兆尹。徙河南尹。三遷工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卒。
人物簡介
【生卒】:?—787 【介紹】: 即鮮于叔明。唐閬州新政人,字晉。本鮮于氏,世為右族。肅宗時,擢明經(jīng),累官洛陽令,招徠遺民,號能吏,遷京兆尹。歷官東川節(jié)度使及遂、梓兩州刺史。德宗建中初,以破吐蕃功,加檢校戶部尚書。德宗幸興元,出家貲助軍,悉衣幣獻宮掖,加太子太傅,封薊國公。深惡道、佛不事生產(chǎn),曾上言限定僧道名額,余皆還俗為民。帝善之。素豪侈,在蜀殖財,廣置第舍田產(chǎn)。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四
叔明字晉卿。閬州新政人。本姓鮮于氏。擢明經(jīng)。乾元中為司勛員外郎。累除太子右庶子。拜東川節(jié)度使遂州刺史。移鎮(zhèn)梓州。建中初檢校戶部尚書。遷左仆射。德宗幸興元。出家貲助軍。加太子太傅。封薊國公。朝京師。拜尚書右仆射。貞元三年卒。謚曰襄。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約730—約810 【介紹】: 唐婺州金華人,字子同。初名龜齡。年十六舉明經(jīng)。肅宗時待詔翰林,賜名志和。后坐事貶南浦尉。赦還,隱居江湖,自號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善歌詞,多寫閑散生活,又能書畫、擊鼓、吹笛。其詞今存《漁父》五首。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年不詳。初名龜齡,字子同,號煙波釣徒,玄真子,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肅宗乾元、上元間游太學,登明經(jīng)第,獻策肅宗,待詔翰林,授左金吾衛(wèi)錄事參軍。未幾因事貶南浦尉。遇赦還,浪跡江湖,隱越州會稽多年。代宗大歷九年(774)為湖州刺史顏真卿幕客,撰《漁歌子》詞五首,真卿等和之。后不知去向,約未幾卒。生平見顏真卿《浪跡先生玄真子張志和碑銘》、《新唐書》本傳。工詩詞,《漁歌子》(一稱《漁父》)為早期文人詞名作,“西塞山前白鷺飛”一闋尤傳誦人口。憲宗曾寫真求訪。日嵯峨天皇于弘仁十四年(穆宗長慶三年,823)作《和張志和〈漁歌子〉五首》,為日本填詞開山。《全唐詩》存詩詞9首。唐詩匯評
張志和(約744-約773),始名龜齡,詔改志和。字子同,號玄貞子。婺州金華(今浙江金華)人。約于乾元年間明經(jīng)擢第。曾獻策肅宗,受賞識,命待詔翰林,授左金吾衛(wèi)錄事參軍,尋貶南浦尉。得量移,不之任,乃歸隱,自稱“煙波釣徒”。志和善詩、畫,與顏真卿、陸羽友善。有《太易》十五卷,《玄貞子》十二卷,又二卷。憲宗詔求訪,已不能致?!?a target='_blank'>全唐詩》存詩九首。詞學圖錄
張志和,生卒年待考。初名龜齡,字子同,自號煙波釣徒,又號玄真子。婺州金華人。能書畫,善歌詞,有《玄真子》,詞存《漁父》五首。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三
志和字子同。婺州金華人。始名龜齡。擢明經(jīng)。以策干肅宗。特見賞重。待詔翰林。授金吾衛(wèi)錄事參軍。賜今名。后以親老不仕。居江湖。自稱煙波釣叟。
人物簡介
【介紹】: 唐汴州開封人,字公明。玄宗天寶末從張介然討安祿山。劉玄佐為宣武節(jié)度使,擢昌左廂兵馬使,以兵三千守寧陵,李希烈率兵五萬攻之,不能克,加檢校工部尚書。德宗貞元三年入朝,累遷四鎮(zhèn)、北庭行營兼涇原節(jié)度使,官至檢校尚書右仆射,封南川郡王。守邊十五年,邊境安寧。卒年六十四,一說六十五。
人物簡介
【生卒】:?—801 【介紹】: 唐朔方人,字叔明。初在朔方為步軍先鋒。德宗建中初,從李懷光討劉文喜,以功官驃騎大將軍。及懷光反,系之。懷光平,宥朝晟,為邠寧節(jié)度使游環(huán)都虞候。吐蕃犯邊,寧州軍亂,朝晟結諸將謀誅首惡,加御史大夫。貞元十二年,節(jié)度使張獻甫卒,代為邠寧節(jié)度使。筑城方渠,遏吐蕃路。城已成,吐蕃悉眾至,度不能害,乃引去。遘疾,卒。
人物簡介
【生卒】:743—809 【介紹】: 唐鹽亭人,字元明。嚴震從祖弟。初為浮屠法,太守表為玄武尉,累除興州刺史。德宗貞元十五年,拜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貪沓茍得,士民不勝其苦。劉辟叛,以儲備有素,進檢校左仆射,節(jié)度東川,卒。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二
礪字元明。少為浮屠法。從兄震薦。為興州刺史檢校尚書左仆射。領山南西道節(jié)度使。元和四年卒。贈司空。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744—823 【介紹】: 唐僧。韶州始興人。大歷間止國一禪師門下,后歸大寂法集。時禪客仰慕,蜂擁請問,室不能容,床榻為之陷折,時號“折床會”。后居長沙東寺,與相國崔群為師友。長慶間圓寂,敕謚傳明大師。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六 傳宗科(四)
韶州始興人。大歷八年。謁國一于徑山后見大寂于是道德進。而名譽起矣。時叢林謂之折床會以其勤于坐禪。而床為之折也。未幾出世。說法長沙之東寺。蓋俗所謂夾山者。四方玄侶輻輳。大寂之風益振。相國崔公群以??得罪憲宗南遷。為觀察使。見會問曰。師于此事。自何而得。答曰見性得。會時方病眼。公因譏之曰。既去見性。其奈眼何。答曰性非眼見。病者非眼。公稽首謝之。仰山來參。會曰已相見了。更不用上來。仰曰。恁么相見莫不當否。會便閉卻方丈門。仰歸舉似溈山。溈云寂子是什么心行。仰云若不恁么。爭識得佗。長慶癸卯終于寺。壽八十。建塔寺之城南。及李公翱之廉問也。凡墳塔之近城者。命悉毀以全形勝。然獨留會所葬塔。且曰庶幾以別賢愚。謚傳明塔號永際。鎦膳部軻著文勤銘。宋高僧傳·卷第十一 習禪篇第三之四
釋如會。韶州始興人也。大歷八年止國一禪師門下。后歸大寂法集。時禪客仰慕?jīng)Q求心要。僧堂之內(nèi)床榻為之陷折。時號折床會。猶言鑿佛床也。后徇請居長沙東寺焉。自大寂去世其法門鼎盛時無可敵。諺謂東寺為禪窟。斷可知矣。時相國崔公群慕會之風來謁于門。答對瀏亮辭咸造理。自爾為師友之契。初群與皇甫镈。議上憲宗尊號。因被镈搆出為湖南觀察。閑豫歸心于會也。至穆宗長慶癸卯歲終于寺。春秋八十。時井泉預枯異香馝馥。遷塔于城南。廉使李翱盡毀近城墳塔。唯留會所瘞浮圖。以筆題曰。獨留此塔以別賢愚矣。劉膳部軻著碑焉。敕謚傳明大師。塔曰永際。亦呼所居為夾山和尚是歟。
人物簡介
【生卒】:745—801 【介紹】: 唐博陵安平人,字元明。始為宮衛(wèi),遷藍田尉,有嘉聲。累遷侍御史,出佐壽、潭、洪三州,入為虞部員外郎。德宗十二年,除房州刺史。
人物簡介
不知何許人。素業(yè)禪定。尤能舉唱宗乘。以啟寤群類。大歷初。受請居胙縣之河上蘭若。學者蟻慕。檀越之以財施者。日盈門。右仆射義成軍。滑州節(jié)度使賈耽。久惑鉛汞之術。視沙門不加敬。及見明。則下階避席再拜。將迎如禮。因以州之龍興寺延之。其道法之盛。為一時冠。貞元壬申。閏十二月十日。奄然坐滅?;鸹丈崂F鹚渌?。后。十年趙宋受周禪。西討劉旻。時滑人柴清者。號材勇。使覘師晝伏夜行。以避巡邏。而常若明以導其前者。卒達國境。賴無他。則亦明之靈跡歟。蓋清于鄉(xiāng)里每拜其像。固然爾。宋高僧傳·卷第十八 感通篇第六之一
釋普明。不知何許人也?;蛟莆饔蛑?。每談禪法舉攉玄微。莫可測其沈寥之高遠歟。大歷初年受胙縣人請居阿蘭若。學者蟻聚塵中往來。白衣禮而施之。日以千計?;蛞欢孟嘧匀粦头拗嫌J齿貞岩粞厣聘飷?。以歲計無央數(shù)也。右仆射義成軍節(jié)度使賈耽者本謫仙也。優(yōu)游道學率略空門。才覿明也若羊祜之識舊環(huán)。蔡順之見慈母焉。降心延請住州寺。迎引傾郭巷無居人。由是為人說法。雖老不疲行疾如風。質(zhì)貌輕壯。以貞元八年壬申閏十二月十日。囑付門徒奄然坐滅。生年或云三百歲。以其年百歲者見之。顏容不易之故。依天竺法火化。收舍利二七粒。堅固圓明。群信于明所居禪庭立塔一所。后遷座于塔下焉。明亡之后十年王師西征安靜邊塞?;擞胁挠抡卟袂?。因覘獫狁深入虜庭。巡邏者多乃晝伏夜動。迷方失路迂直不分。清見明在前導若老馬之先驅(qū)焉。及抵漢城忽然不見。歸州就塔作禮。遐邇傳之。
人物簡介
【生卒】:748—805 【介紹】: 唐懷州河內(nèi)人,字相明。穆寧子。釋褐為濟源簿。父被誣貶官,贊號泣上訴,遂得雪。歷遷侍御史、分司東都。出為郴州刺史,復入拜刑部郎中。德宗嘉其才,擢御史中丞。裴延齡欲曲貸屬吏,贊三執(zhí)不可,延齡誣贊不平,遂貶饒州別駕。久之,授虔、常二州刺史。憲宗立,進宣歙觀察使。
人物簡介
【介紹】: 唐時突騎施哥舒部人,字子明。哥舒翰子。累遷光祿卿。李光弼討河北,為光弼副。以降安太清、救宋州有功,為東都鎮(zhèn)守兵馬使。德宗立,召為左龍武大將軍。李希烈叛,擢東都、汝州行營節(jié)度使。后母喪,奪職。遷河南尹。曜拙于統(tǒng)御,而銳于殺戮,士畏而不懷。德宗貞元初,召入為鴻臚卿。官終右驍衛(wèi)上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