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昌 → 冐昌”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僧。并州太原人,俗姓侯。學業(yè)精深,尤精于《瑜伽論》。高宗征為翻經(jīng)大德,參義凈譯場。高宗悅之,授昌平縣公。后住洛陽佛授記寺。終年六十余。著有《義門》。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十四 弘法科(四)
姓侯氏。太原人也。儀容瑰麗。學業(yè)優(yōu)贍。于瑜伽論。左所如意高宗詔為譯經(jīng)大德。又與勝莊大儀等。同參義凈譯場。對揚稱旨。封昌平縣開國公。累井田至三千戶。上賜贊曰。河汾之秀。山岳之英。早袪俗累。夙解塵纓。緇門仰德。紺宇馳聲。式亞龍樹。爰齊馬鳴教門歆艷焉。后充河南佛授記寺都維那。頃之升寺任。中外肅然。卒年六十馀。著義門。行于世。
宋高僧傳·卷第四 義解篇第二之一
釋德感。姓侯氏。太原人也。儀容瑰麗學業(yè)精贍。眾典服勤于瑜伽論特振聲彩。天皇大帝徵為翻經(jīng)大德。又與勝莊大儀等同參義凈譯場。對敡受賜言謝瀏亮。帝悅尋授封昌平縣開國公累井田至三千戶。帝為贊曰。河汾之寶。山岳之英。早祛俗累。夙解塵纓。緇門仰德。紺宇馳聲。式亞龍樹。爰齊馬鳴。為時君之所貴為若此也。御制風行緇伍榮之。后充河南佛授記寺都維那。晚升寺任中外肅然。終年六十馀。著義門行于世。如其七方便人回心漸頓悟義。與湛法師。為勍敵耳。故交綏而退焉。
《國語辭典》:昌平縣(昌平縣)  拼音:chāng píng xiàn
縣名。原為河北省的一個縣,西元一九五六年劃入北京市,后改稱昌平區(qū)。扼居庸關南口,曾為北京市北方防禦第一要隘。京包鐵路與京通鐵路交會于此。
《國語辭典》:昭陵  拼音:zhāo líng
1.唐太宗的陵墓。位于今陜西省醴泉縣東北的九嵏山主峰內(nèi)。
2.宋仁宗的代稱。仁宗葬于永昭陵,故宋人亦稱仁宗為「昭陵」。
3.明穆宗的陵墓。位于河北省昌平縣大峪山東。為明十三陵之一。
4.清太祖皇太極和孝端大皇后的陵墓。位于遼寧省沈陽市北郊。也稱為「北陵」。
《漢語大詞典》:居庸
(1).山名。在 北京市 昌平縣 。古名 軍都山 ,為 太行山 八陘之一,層巒迭嶂,形勢雄偉;又為 燕京 八景之一,名曰“居庸迭翠”。
(2).關名。舊稱 軍都關 、 薊門關 。 長城 重要關口,控 軍都山 隘道( 軍都陘 )中樞。呂氏春秋·有始:“何謂九塞? 大汾 、 冥阨 、 荊阮 、 方城 、 殽 、 井陘 、 令疵 、 句注 、 居庸 ?!?金 元好問 《送李參軍北上》詩:“五日過 居庸 ,十日渡 桑乾 。”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三:“初三日出 居庸關 ,十八日至 歸化城 ,二十一日踰 陰山 至 昆都勒河 ?!?/div>
《漢語大詞典》:軍都(軍都)
(1).軍中戰(zhàn)友。 唐 韋元甫 《木蘭歌》:“門前舊軍都,十年共崎嶇。本結兄弟交,死戰(zhàn)誓不渝。今者見 木蘭 ,言聲雖是顏貌殊。”
(2).山名。在今 北京市 昌平縣 境。 康有為 《過昌平城望居庸關》詩:“時平堡堠生青草,欲出 軍都 弔鬼雄。” 舒蕪 等注:“ 軍都 ,山名, 居庸關 即在其上。”
《國語辭典》:銀山(銀山)  拼音:yín shān
1.山名:(1)位于河北省昌平縣東北,因山石盡白而得名。(2)位于江蘇省鎮(zhèn)江縣西江畔,因與金山相對而得名。也稱為「蒜山」。(3)位于四川省資中縣東南,因形如銀錠而得名。(4)位于湖北省陽新縣,產(chǎn)錳礦,清季由漢冶萍公司開采。
2.一種冥器。用銀紙糊成如山石的形狀。
3.白浪滔天,其形如山。唐。張繼〈九日巴丘楊公臺上宴集〉詩:「萬疊銀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鴻來?!顾巍|S庭堅〈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詩二首之二:「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里看青山?!?/div>
《漢語大詞典》:天壽(天壽)
(1).猶言天年。史記·楚世家:“今乃得以天壽終,孤之幸也?!?宋 龔鼎臣 東原錄:“予當天壽之外,所得壽考,乃予功行之致。” 郭沫若 《天才與教育》:“人能活滿自己的天壽的,實在極少,極少?!?br />(2).山名。在今 北京市 昌平縣 北, 明 代十三個皇帝的陵墓建于此。 明 何景明 《送呂內(nèi)翰上陵》詩:“弓劍登 天壽 ,衣冠望國門?!?/div>
《漢語大詞典》:泰陵
(1).陵名。 唐玄宗 陵。在 陜西省 蒲城縣 東北 金粟山 。
(2).陵名。 宋哲宗 陵。在 河南省 鞏縣 西南。本名 永泰陵 。 宋 人常稱之為 泰陵 。
(3).陵名。 明孝宗 陵。在 北京市 昌平縣 筆架山 東南。
(4).陵名。 清世宗 陵。在 河北省 易縣 永寧山 。
《漢語大詞典》:西關(西關)
(1).關隘名。在今 安徽省 含山縣 西南 七寶山 上,隔 濡須水 與 東關 對峙。 三國 時為 吳 魏 間軍事要沖。
(2).關隘名。在今 河南省 信陽市 西南。本名 平靖關 ,與 黃峴 、 武陽 合稱“義陽三關”。 平靖 在西,故習稱“西關”。魏書·世宗宣武帝紀:“進攻 黃峴 、 西關 , 衍 將 馬仙琕 棄 西關 , 李元履 棄 黃峴 遁走?!?br />(3).關隘名。指 函谷關 。《后漢書·列女傳·董祀妻》:“身執(zhí)略兮入 西關 ,歷險阻兮之 羌蠻 。” 唐 李白 《古風》之三六:“東海汎碧水, 西關 乘紫云?!?br />(4).關隘名。指 居庸關 。在今 北京市 昌平縣 境。
《漢語大詞典》:景陵
(1).陵墓名。 北魏 宣武帝 墓,又名 宣武陵 ,在今 河南省 洛陽市 東北 北邙山 。
(2).陵墓名。 唐憲宗 墓,在今 陜西省 乾縣 。
(3).陵墓名。 金睿宗 墓,在今 北京市 房山縣 西北 大房山 。
(4).陵墓名。 明宣宗 墓,在今 北京市 昌平縣 東北 天壽山 。
(5).陵墓名。 清圣祖 墓,在今 河北省 遵化縣 西北 昌瑞山 。
《國語辭典》:居庸關(居庸關)  拼音:jū yōng guān
位于河北省昌平縣西北的關口。為長城的要隘,有平綏鐵路經(jīng)過。
《漢語大詞典》:南口
(1).古指南方邊遠地區(qū)被販賣的人。舊唐書·憲宗紀:“比聞 嶺南 五管 并 福建 、 黔中 等道,多以南口餉遺,及於諸處博易,骨肉離析,良賤難分。此后嚴加禁止?!?span id="buhdgn1" class="book">《新唐書·房啟傳》:“ 啟 自陳獻使者南口十五,帝怒,殺宦人,貶 啟 虔州 長史,死。始詔 五管 、 福建 、 黔中道 不得以口饋遺、博易?!?br />(2).地名。在 北京市 昌平縣 西。地當 居庸關 南要隘,因此得名。 后魏 叫 下口 , 北齊 叫 夏口 , 元 時始稱 南口 。元史·札八兒火者傳所稱 鐵木真 令 札八兒 輕騎入 南口 ,破 金 人,即此地。
《國語辭典》:翠屏山  拼音:cuì píng shān
1.山名:(1)位于河北省昌平縣西北。(2)位于河北省萬全縣西。(3)位于山西省渾源縣南。(4)位于陜西省栒邑縣治之南。也稱為「豳山」、「南岡」、「掛榜山」。(5)位于四川省達縣南。(6)位于甘肅省隴西縣之南。(7)位于云南省會澤縣東南。也稱為「靈壁山」。(8)位于河北省薊縣西北。也稱為「盤山」。
2.戲曲劇目。水滸故事戲。鋪演楊雄妻潘巧云因與和尚裴如海私通,而于翠屏山遭楊雄、石秀殺害。各地方戲亦多鋪演此劇。
《漢語大詞典》:白冢
傳說中的白色古墓。在今 北京市 昌平縣 居庸關 西。 阿英 《游龍戲鳳》:“據(jù) 北京 掌故書載:‘ 明武宗 微行 大同 ,得酒家女 李鳳 ,返 京 時,至 居庸關 病歿,因葬之關西,草生其上皆白,故俗稱白冢?!?/div>
《漢語大詞典》:十三陵水庫(十三陵水庫)
在 北京市 昌平縣 境內(nèi),因位于 明 十三陵附近,故名。一九五八年建成,主要建筑物為攔洪大壩。水庫周圍群山聳翠,有仙人洞等名勝古跡,為京郊著名風景區(q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