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機不旋踵(機不旋踵)  拼音:jī bù xuán zhǒng
旋踵,轉過腳跟。機不旋踵比喻機會難得,一瞬即逝,故需善加把握?!短綇V記。卷一二三。宋柔》:「機不旋踵,時不再來。必發(fā)今宵,無貽后悔?!?/div>
《漢語大詞典》:果熟蒂落
謂果實成熟,果蒂自然脫落。亦以比喻時機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冰心 《悼念茅公》:“他們都是當時文壇上朵朵怒放的奇花,花褪殘紅后,結了碩大深紅的果子,果熟蒂落,他們一個個地自己貢獻出來?!?/div>
《漢語大詞典》:骨節(jié)眼(骨節(jié)眼)
猶言節(jié)骨眼。比喻事物發(fā)展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時機或環(huán)節(jié)。 柳青 《創(chuàng)業(yè)史》第一部第二九章:“共產黨員的互助組長在這個骨節(jié)眼上,有權利抱住頭躺在炕上唉聲嘆氣嗎?” 王路遙 《小星星》:“現在這里馬上就要解放了……有很多工作要我們去做,在這個骨節(jié)眼上走掉一個干部,而且又是 老劉 這樣忠誠干練的干部,那真是個不小的損失?!?/div>
《國語辭典》:觀釁伺隙(觀釁伺隙)  拼音:guān xìn sì xì
觀察對方的破綻,等待機會行動?!度龂萘x》第七四回:「既定漢中,然后練兵積粟,觀釁伺隙,進可討賊,退可自守?!?/div>
《國語辭典》:當機立斷(當機立斷)  拼音:dāng jī lì duàn
抓住時機,立刻作出決斷。如:「村長見風雨交加,水位上升,當機立斷,要村民趕快撤離?!挂沧鳌笐獧C立斷」。
《漢語大詞典》:當機立決(當機立決)
抓住時機,立刻判決。 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一:“國家設官分職,秩有大小,權亦有等差:斬絞者奏請定奪,軍流決於臬司,徒決於府,枷杖決於縣,法至良也。所患者,不能當機立決,必待報而后施行。”
《國語辭典》:打鐵趁熱(打鐵趁熱)  拼音:dǎ tiě chèn rè
打造鐵器必須加熱镕燒。比喻做事必須把握時機、因勢利導。如:「要做這事,何不打鐵趁熱?!?/div>
《國語辭典》:待時而動(待時而動)  拼音:dài shí ér dòng
等待適當的時機,才有所行動。《易經。系辭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姑?。張鳳翼《紅拂記》第二出:「掃秋云半生如夢,且渡江西去,朱門寄跡,待時而動?!挂沧鳌复龝r而舉」、「觀機而動」。
《漢語大詞典》:趁熱打鐵(趁熱打鐵)
比喻做事抓住有利時機或條件,加速進行。 劉波泳 《秦川兒女》第二部第三三章:“趁熱打鐵,臨時支部建立后的頭一次支部會,咱接著就開,討論以后的斗爭咋樣進行?!?楊纖如 《傘》第九章:“ 吉亮 看他瑟瑟縮縮的樣子,以為被他唬住了,說過一些閑話之后,就想趁勢急追,趁熱打鐵,提出了經費房屋問題。” 陸地 《美麗的南方》二八:“要干就趁熱打鐵,明天就開大會?!?/div>
《漢語大詞典》:乘熱打鐵(乘熱打鐵)
比喻做事抓緊時機,加速進行。 老舍 《四世同堂》十九:“他覺得老大實在有可愛的地方;于是,他決定乘熱打鐵,把話都說凈?!?/div>
《漢語大詞典》:伺閑(伺閒)
窺測時機。孔叢子·論勢:“今 秦 有兼吞天下之志,日夜伺閒?!?span id="qo3m617" class="book">《后漢書·陳王傳論》:“分權不為茍冒,伺閒不為狙詐。” 清 林則徐 《關閘地方礬石洋面迭將敵船擊退折》:“臣等先已慮及逆夷伺閒擣虛,恐必乘潮滋擾,以圖洩忿?!?/div>
分類:窺測時機
《國語辭典》:秋后算帳(秋後算帳)  拼音:qiū hòu suàn zhàng
原指農作物每年的收成總額,到秋天收割后才統(tǒng)一結算。后用以喻事情到了一個段落后,再來評斷其是非曲直。如:「等大會結束之后,我們再來個秋后算帳!」也作「秋后算賬」。
《國語辭典》:時乖運蹇(時乖運蹇)  拼音:shí guāi yùn jiǎn
時運不濟,處境困難不順利?!端疂G傳》第一二回:「不想灑家時乖運蹇,押著那花石綱來到黃河里,遭風打翻了船?!乖?。無名氏《凍蘇秦》第一折:「偏則是我五星,直恁般時乖運蹇不通亨,覷功名如畫餅?!挂沧鳌该繒r乖」、「時乖命蹇」、「時乖運乖」、「時乖運拙」。
《國語辭典》:時來運轉(時來運轉)  拼音:shí lái yùn zhuǎn
本來處境不好,遇到機會,由逆境轉到順境?!缎咽酪鼍墏鳌返谄甙嘶兀骸傅蚁j悆纱蝸硗疾辉鲋亟氵@個兇神,倒像是時來運轉。」《隋唐演義》第八三回:「那時卻絕處逢生,遇著有眼力、有意思的人,出力相救,得以無恙,然后漸漸時來運轉,建功立業(yè),加官進爵?!挂沧鳌笗r來運來」。
《國語辭典》:時不再來(時不再來)  拼音:shí bù zài lái
時機一錯過,不會再來。比喻要把握時機,果斷行事?!秶Z。越語下》:「臣聞之,得時無怠,時不再來,天予不取,反為之災。」《水滸后傳》第七回:「事機一失,時不再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