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隱顯(隱顯)
(1).隱沒與顯現(xiàn)。荀子·天論:“故道無不明,外內(nèi)異表,隱顯有常,民陷乃去。”京氏易傳卷下:“仰觀俯察在乎人,隱顯災(zāi)祥在乎天?!?span id="0vyv66w" class="book">《南史·隱逸傳上·漁父》:“落日逍遙渚際,見一輕舟陵波隱顯。” 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今雖未見其畫,讀諸跋,常覺依稀隱顯,都在目中?!?王西彥 《鄉(xiāng)下朋友》:“眺望四下碧綠的田野,彎曲如畫的溪流,屏障似的遠(yuǎn)山和散落隱顯的村屋?!?br />(2).特指文義的含蓄和顯露。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徵圣:“故知繁略殊形,隱顯異術(shù)。” 清 龔自珍 《春秋決事比自序》:“考之孤文隻義之僅存,而得之乎出沒隱顯之間?!?br />(3).偏指含蓄不露。 清 包世臣 《文譜》:“回互激射之法備,而后隱顯之義見矣?!?br />(4).默默無聞和名揚(yáng)遠(yuǎn)近。指失意和得意。北史·儒林傳下·劉炫:“隱顯人間,沉浮世俗?!?明 張三光 《蔣石原先生傳》:“且先生布素終身,隱顯一致,非獨(dú)令后世師吾儉也?!比纾何已垡娝麄兊纳岭[顯。
《國(guó)語辭典》:斷句(斷句)  拼音:duàn jù
誦讀未加標(biāo)點(diǎn)之古書時(shí)根據(jù)文義做停頓,或同時(shí)在書上按停頓處加上圈點(diǎn)。清。徐珂《清稗類鈔??荚囶悺8囄南奕倭帧罚骸改硽q,舉行郡試,文以三百六十字為程式,三字?jǐn)嗑?,謂之三字經(jīng),多一字不錄,少一字亦不取也?!?/div>
《國(guó)語辭典》:絕句(絕句)  拼音:jué jù
一種近體詩。每首四句而合平仄格律的詩。分每句五個(gè)字的五言絕句,及每句七個(gè)字的七言絕句兩種。
《國(guó)語辭典》:箋注(箋注)  拼音:jiān zhù
古書的注解。唐。韓愈 施先生墓銘:「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箋注紛羅,顛倒是非。」
分類:注釋文義
《漢語大詞典》:拘文
(1).拘泥于成法。后漢書·崔駰傳:“俗人拘文牽古,不達(dá)權(quán)制?!?宋 曾鞏 《雜詩》之二:“拘文已難騁,避世固多屈?!?span id="6u1vnf6"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神宗熙寧五年》:“夫蝗蝻幾徧 河朔 ,而邸吏拘文,封還奏牘,必俟其撲盡方許上聞。”
(2).拘泥于文義。參見“ 拘文牽義 ”。
《漢語大詞典》:拘文牽義(拘文牽義)
拘泥于字義、文義。 清 陳確 《大學(xué)辨三·與張考夫書》:“拘文牽義,必墮支離之習(xí)?!?太平天囯 洪仁玕 《軍次實(shí)錄》:“無如所見多是吟花詠柳之句,六代故習(xí),空言無補(bǔ),與其讀之而令人拘文牽義,不如不讀尤有善法焉。” 清 俞樾 古書疑義舉例·不達(dá)古語而誤解例:“古書多古語,又多叚借字,殆難為拘文牽義者道矣?!?黃遠(yuǎn)庸 《平政院開幕》:“茍效懇款之愚,少抒忠讜之論,因知虛懷必蒙嘉納,按諸定例,尚無明文,或且以越職言事為嫌,終不免拘文牽義之見?!?/div>
《漢語大詞典》:解義(解義)
解釋詞義或文義。 田北湖 《論文章源流》:“況他國(guó)之所謂字,拼母得音,即音成句,有專指而無兼義,求音誠(chéng)捷矣,而解義殊繁。”
《國(guó)語辭典》:辭義(辭義)  拼音:cí yì
文辭的意義。如:「這篇課文的辭義艱深,講解起來較為費(fèi)力?!?/div>
《漢語大詞典》:疏義(疏義)
疏通和闡發(fā)文義。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勉學(xué):“夫圣人之書,所以設(shè)教,但明練經(jīng)文,粗通注義,常使言行有得,亦足為人;何必‘ 仲尼 居’即須兩紙疏義?” 嚴(yán)復(fù) 《譯〈天演論〉自序》:“夫如是,則雖有故訓(xùn)疏義之勤,而於古人詔示來學(xué)之旨,愈益晦矣?!?/div>
《漢語大詞典》:離文(離文)
有分歧的文義。 南朝 宋 顏延之 《釋何衡陽〈達(dá)性論〉》:“若能兩藉方教,俱舉達(dá)義,節(jié)彼離文,採(cǎi)此共實(shí),則可便倍害自和,析符復(fù)合?!?/div>
《漢語大詞典》:箋傳(箋傳)
注釋,解說文義。 宋 歐陽修 《讀書》詩:“篇章異句讀,解詁及箋傳?!?宋 葉適 《徐德操〈春秋解〉序》:“蓋箋傳之學(xué),惟春秋為難工?!?/div>
《國(guó)語辭典》:釋義(釋義)  拼音:shì yì
1.解釋文義。漢。蔡邕 上封事陳政要七事:「昔孝宣會(huì)諸儒于石渠,章帝集學(xué)士于白虎,通經(jīng)釋義,其事優(yōu)大?!?br />2.佛教的思想。《北史。卷三。魏高祖孝文帝本紀(jì)》:「善談莊、老,尤精釋義?!?/div>
《國(guó)語辭典》:典奧(典奧)  拼音:diǎn ào
意義深?yuàn)W,不易明白的典籍。《后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法真?zhèn)鳌罚骸柑幨糠ㄕ妫w兼四業(yè),學(xué)窮典奧,幽居恬泊,樂以忘憂?!挂沧鳌傅潆T」。
《漢語大詞典》:隱曖(隱曖)
(1).指草木濃盛茂密貌。 南朝 宋 謝莊 《游豫章西觀洪崖井》詩:“隱曖松霞被,容與澗煙移?!?唐 蘇味道 《嵩山石淙侍宴應(yīng)制》詩:“隱曖源花迷近路,參差嶺竹掃危壇?!?br />(2).指文義隱晦。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至於經(jīng)典隱曖,方冊(cè)紛綸,簡(jiǎn)蠹帛裂,三寫易字,或以音訛,或以文變?!?/div>
《漢語大詞典》:訪義(訪義)
探求文義。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宗經(jīng):“尚書則覽文如詭,而尋理即暢;春秋則觀辭立曉,而訪義方隱?!?/div>
分類:探求文義
《漢語大詞典》:做品
(1).作風(fēng)。 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九:“可是我老不大放心 老蘇 那種婆婆媽媽的做品,不論干什么事,他老守著他那一板三眼。”
(2).作品。 劉半農(nóng) 《重印〈何典〉序》:“這種做品,可以比做圖畫中的caricature?!卑矗⑽牧x為“漫畫”。
《漢語大詞典》:詰鞠
猶詰屈。文義迂曲難通。
分類:文義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