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7詞典 3分類詞匯 84
《國語辭典》:雜文(雜文)  拼音:zá wén
1.各種文章的總稱。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雜文》:「詳夫漢來雜文,名號多品,或典誥誓問,或覽略篇章,或曲操弄引,或吟諷謠詠??偫ㄆ涿?,并歸雜文之區(qū)?!?br />2.科舉考試除經(jīng)史之外的應(yīng)試時文。《新唐書。卷四四。選舉志上》:「進(jìn)士試雜文二篇,通文律者然后試策?!?br />3.一種內(nèi)容多樣、形式不一的散文。通常指發(fā)表于報(bào)刊、隨筆雜感之類的文章而言,與唯美、抒情的散文有別。
《國語辭典》:詩話(詩話)  拼音:shī huà
1.以隨筆體裁評論詩句,或辨析詩法,或記載詩人事跡的書。如《滄浪詩話》。
2.宋人所撰有韻文及散文的小說。如《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
《國語辭典》:蘇轍(蘇轍)  拼音:sū chè
人名。(西元1039~1112)字子由,宋眉州眉山人,為蘇洵的次子。行文汪洋澹泊,與其兄蘇軾齊名,世稱為「小蘇」。累官門下侍郎,晚年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謚文定。著有《欒城文集》等。
《漢語大詞典》:宋文
宋 代的文章。散文以 宋 代為盛,大家輩出,優(yōu)秀作品甚多。其特點(diǎn)是明白曉暢,平易近人,對后世影響甚大。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jié)構(gòu)》:“歷朝文字之盛,其名各有所歸。 漢 史、 唐 詩、 宋 文、 元 曲,此世人口頭語也。漢書史記,千古不磨,尚矣! 唐 則詩人濟(jì)濟(jì), 宋 有文士蹌蹌,宜其鼎足文壇,為三代后之三代也。”
《漢語大詞典》:陽湖(陽湖)
清 代 乾隆 、 嘉慶 時期的散文流派。由 惲敬 、 張惠言 所創(chuàng)。 惲 為 陽湖 (今屬 常州 )人,故名。該派在接受桐城派主張的同時,又別開新路,提出了一些不同的主張,作文取法儒家經(jīng)典,又參以諸子之書,因此文風(fēng)較為自由。 姚錫鈞 《論詩絕句》:“篆刻蟲雕笑壯夫,鑿山鑄鐵嘆陽湖?!?/div>
《漢語大詞典》:志文(誌文)
即墓志銘。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上:“今葬者,必瘞誌文,蓋備其必發(fā)?!?明 徐師曾 《文體明辨序說·墓志銘》:“又有曰葬誌,曰誌文?!碧刂改怪俱懼杏浭鲂陨⑽模瑢τ许嵉哪怪俱懚?。 明 徐師曾 《文體明辨序說·墓志銘》:“又有純用‘也’字為節(jié)段者,有虛作誌文而銘內(nèi)始敘事者,亦變體也?!眳⒁姟?墓誌銘 ”。
《國語辭典》:墓志銘(墓誌銘)  拼音:mù zhì míng
古時埋葬死人,為防陵墓變遷,放在墓中以備稽考的石刻文字。內(nèi)容分墓志與墓銘兩種,墓志是散文,記死者姓名、生平;墓銘是韻文,是對死者的稱頌、安慰或悼念。
《國語辭典》:隨筆(隨筆)  拼音:suí bǐ
隨意隨事自由抒發(fā)紀(jì)錄的散文體裁。世人常以此作為雜文的書名,如宋洪邁的《容齋隨筆》、清袁枚的《隨園隨筆》。
《國語辭典》:體裁(體裁)  拼音:tǐ cái
1.作品的布局、架構(gòu)。《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yùn)傳論》:「延年之體裁明密,并方軌前秀,垂范后昆?!贡饼R。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文章》:「但使不失體裁,辭意可觀,便稱才士?!?br />2.文學(xué)的類別。依作品所表現(xiàn)的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上之差異而加以區(qū)分,如詩、散文、小說、戲劇、報(bào)導(dǎo)文學(xué)等。如:「散文和小說的體裁不同,兩者無法互爭高下?!?/div>
《國語辭典》:小品  拼音:xiǎo pǐn
1.書名。佛教典籍?!缎∑钒闳舨_蜜經(jīng)》的略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殷中軍讀小品,下二百簽,皆是精微,世之幽滯?!?br />2.小品文的簡稱。參見「小品文」條。
《國語辭典》:出師表(出師表)  拼音:chū shī biǎo
文章名。三國時諸葛亮在建興五、六年兩次北伐時所上的疏表,世稱為〈前出師表〉、〈后出師表〉。
《國語辭典》:筆記(筆記)  拼音:bǐ jì
1.隨手記錄或指所記錄的文字。如:「上課筆記」、「演講筆記」?!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五回:「天下事真是愈出愈奇了!老弟,你這回到南京來,將所有閱歷的事,都把他筆記起來,將來還可以成一部書呢!」
2.一種文體。大抵雜記見聞、辨訂俗訛,或綜述古義。如陸游的《老學(xué)庵筆記》。南朝梁。王僧孺〈太常敬子任府君傳〉:「辭賦極其精深,筆記尤盡典實(shí)。」
《漢語大詞典》:散華(散華)
(1).為供佛而散撒花朵。《無量壽經(jīng)》卷下:“懸繒然燈,散華燒香,以此迴向,愿生彼國?!?br />(2).佛教語。佛教稱經(jīng)之散文為“散華”。華,花。 隋 智顗 《法華經(jīng)文句·序品》:“佛赴緣作散華貫華兩説,結(jié)集者按説傳之,論者依經(jīng)申之?!?隋 吉藏 法華義疏·序品之二:“一者隨國法不同,如 震旦 有序銘之文, 天竺 有散華貫華之説也?!?/div>
《漢語大詞典》:歐曾(歐曾)
宋 散文大家 歐陽修 與 曾鞏 的并稱。 清 黃宗羲 《續(xù)師說》:“今世以無忌憚相高,代筆門客,張口輒駡 歐 曾 ; 兔園 蒙師,搖筆即毀 朱 陸 ?!?/div>
《國語辭典》:方苞  拼音:fāng bāo
人名。(西元1668~1749)字鳳九,號靈皋,晚號望溪,清安徽桐城人。官至侍郎。論學(xué)以宋儒為宗,說經(jīng)推衍程朱之學(xué),尤致力于春秋三禮。文學(xué)韓歐,嚴(yán)于義法,為桐城派之宗主。著有《周官辨》、《春秋通論》、《禮記析疑》、《望溪文集》等。
《漢語大詞典》:愛蓮說
散文篇名。北宋周敦頤作。文中將象征“隱逸”的菊花、象征“富貴”的牡丹,象征“君子”的蓮花作對比,感嘆世上缺少隱者而多愛富貴者,歌頌了“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品質(zhì),并寄托了作者潔身自愛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