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降魔杵
佛教法器。佛寺中金剛塑像手執(zhí)之杵。亦泛指古代的一種棒狀武器。宋史·呼延贊傳:“及作破陣刀、降魔杵;鐵折上巾,兩旁有刃,皆重十?dāng)?shù)斤?!?span id="wjr2clb" class="book">《西游記》第四二回:“那 木叉 按下云頭,將降魔杵,如筑墻一般,筑了有千百餘下?!?清 李斗 《揚(yáng)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中》:“八大剎佛作,媲美 蘇州 。而 重寧寺 佛作,則照內(nèi)工做法……如華蓋、琵琶、佛魔杵、九環(huán)錫杖。”
《漢語大詞典》:天鐸(天鐸)
(1).論語·八佾:“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蹦捐I,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時(shí)用的木舌大鈴。后即以“天鐸”指為上天宣明教化的權(quán)柄。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六:“ 胡武平 《上呂丞相啟》:‘手提天鐸,鏘正始之遺音;夢(mèng)授神椽,擯奪朱之亂色?!w不悟 正始 之為年名也。”
(2).喻指替上天宣布教化的警世之言。 清 章學(xué)誠 文史通義·浙東學(xué)術(shù):“圣如 孔子 ,言為天鐸,猶且不以空言制勝,況他人乎!”
《漢語大詞典》:圓磬(圓磬)
佛教法器名。用銅制成,形狀象缽。
《漢語大詞典》:禪錫(禪錫)
即佛教法器錫杖,杖頭有錫環(huán),故名。 清 李斗 《揚(yáng)州畫舫錄·蜀岡錄》:“ 世宗 賜‘萬松月共衣珠朗,五夜風(fēng)吹禪錫鳴’一聯(lián)?!?/div>
《漢語大詞典》:禮術(shù)(禮術(shù))
禮教法術(shù)。文選·陸倕〈新漏刻銘〉:“世道交喪,禮術(shù)銷亡?!?劉良 注:“時(shí)道交錯(cuò)喪亂,故禮教法術(shù)銷散亡滅也。”
《國(guó)語辭典》:金剛界(金剛界)  拼音:jīn gāng jiè
中國(guó)佛教密宗二部教法之一。以《金剛頂經(jīng)》傳承的教法修行。唐朝時(shí)由南印度金剛智傳入中國(guó),再東傳日本和韓國(guó)?!秲刹看蠓ㄏ喑袔熧Y付法記。卷上》:「其有得傳金剛界法者,頓見菩提,入曼荼羅。」
《漢語大詞典》:緣覺乘(緣覺乘)
佛教語。佛教以車乘喻教法。佛對(duì)機(jī)說法,一般分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或加人乘、天乘為五乘。緣覺乘即三乘或五乘中之一乘。 隋 智顗 《法華文句》卷七之上:“五乘者,五戒乘出三途苦,十善乘出人道八苦,聲聞乘出三界無???,緣覺乘出從他聞法苦,菩薩乘出內(nèi)無利智外無相好苦。”參見“ 緣覺 ”。
《國(guó)語辭典》:緣覺(緣覺)  拼音:yuán jué
一種佛教修行者所證得的果位。這種果位是阿羅漢中的一類,不從佛陀或其他人那里聽聞佛法,由自己的努力了悟四圣諦、證涅槃。另外他也不對(duì)他人宣說自己證悟的真理,所以不能成為人天導(dǎo)師。緣覺是梵語辟支佛的意譯,唐僧慧苑認(rèn)為,辟支佛意譯作緣覺是錯(cuò)誤的,應(yīng)譯作獨(dú)覺才正確?!吨杏^論疏。卷一末》:「問:『小乘有聲聞、緣覺二人……緣覺不稟教,聲聞稟教?!弧?/div>
《漢語大詞典》:玉華宗(玉華宗)
佛教法相宗的別名。 唐 玄奘 曾于 玉華宮 譯佛經(jīng),而他又尊宗法相,故稱。參見“ 玉華宮 ”。
《漢語大詞典》:玉華宮(玉華宮)
(1).宮殿名。在 陜西 宜君 之 鳳凰谷 ,建于 唐 貞觀 二十一年, 永徽 二年廢為佛寺。 玄奘法師 曾于此譯經(jīng)。見 宋 王溥 唐會(huì)要·玉華宮。
(2).指仙境。 宋 蘇舜欽 《中秋松江新橋?qū)υ潞土钪鳌?/span>:“云頭艷艷開金餅,水面沉沉臥綵虹。佛氏解為銀世界,仙家多住玉華宮?!?/div>
《漢語大詞典》:踏罡步斗
道教法師祈天或作法的步伐。表示腳踏在天宮罡星斗宿之上。 元 無名氏 《翫江亭》第二折:“我踏罡步斗驅(qū)邪祟,仗著劍書符呪水?!?span id="hzqf3v8" class="book">《水滸傳》第八九回:“ 公孫勝 在軍中仗劍作法,踏罡步斗,敕起五雷?!?明 無名氏 《廣成子》第四折:“踏罡步斗通三界,保養(yǎng)丹砂體自清?!?span id="bvb1bom" class="book">《冷眼觀》第十三回:“他上來請(qǐng)老太太拈了香,故意的踏罡步斗、上表章、焚符籙,拿班做勢(shì)的忙碌了一大陣?!币嘧鳌?踏罡布斗 ”。《水滸傳》第七九回:“只聽得山頂上連珠炮響,蘆葦中颼颼有聲,卻是 公孫勝 披髮仗劍,踏罡布斗,在山頂上祭風(fēng)?!?span id="l4cnr6n" class="book">《續(xù)兒女英雄傳》第一回:“每日踏罡布斗,念誦真言?!?/div>
《國(guó)語辭典》:五位君臣  拼音:wǔ wèi jūn chén
中國(guó)禪宗曹洞宗的教法。由洞山良價(jià)和弟子曹山本寂所共創(chuàng),用以誘導(dǎo)弟子。五位君臣,是空理和現(xiàn)象關(guān)系的說明。五位,指正位、偏位、偏中正、正中來、兼帶。將五位配以君臣則君為正位,臣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視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帶?!?a target='_blank'>人天眼目》卷三:「僧問曹山五位君臣旨訣,山云:『正位即屬空界,本來無物;偏位即色界,有萬形像;偏中正者,舍事入理,正中來者,背理就事,兼帶者,冥應(yīng)眾緣,不隨眾有,非染非凈,非正非偏?!弧?/div>
《國(guó)語辭典》:步斗踏罡  拼音:bù dǒu tà gāng
道教法師設(shè)壇建醮時(shí),為求遣神召靈而禮拜星斗的步態(tài)和動(dòng)作。參見「步罡踏斗」條?!豆卤驹麟s劇。李云卿。第四折》:「書符咒水,全無作用;步斗踏罡,專一胡躧?!?/div>
《國(guó)語辭典》:胎藏界  拼音:tāi zàng jiè
中國(guó)佛教密宗二部教法之一。以《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jīng)》傳承的教法修行。主要是修習(xí)菩提心和大悲心。唐朝時(shí)由中印度無畏傳入中國(guó),再東傳日本和韓國(guó)。
《國(guó)語辭典》:水陸道場(chǎng)(水陸道場(chǎng))  拼音:shuǐ lù dào cháng
一種佛教法會(huì)。時(shí)間少則七天,多則四十九天,法會(huì)期間以誦經(jīng)、設(shè)齋、禮佛、拜懺為主。以使六道眾生脫離苦海。水陸是概括六道眾生的生存環(huán)境,故稱為「水陸道場(chǎng)」。《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在墓前建起水陸道場(chǎng)三晝夜,以報(bào)大恩?!埂都t樓夢(mèng)》第一○一回:「做四十九天的水陸道場(chǎng),保佑家口安寧,亡者升天,生者獲福。」也稱為「水陸法會(huì)」、「水陸齋」。
《漢語大詞典》:九緣(九緣)
佛教法相宗的九種因緣。 章炳麟 《國(guó)故論衡·原名》:“若浮屠所謂九緣:一曰空緣,二曰明緣,三曰根緣,四曰境緣,五曰作意緣,六曰分別依,七曰染凈依,八曰根本依,九曰種子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