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敕厲(敕厲)  拼音:chì lì
告誡、勸勉。《漢書。卷七六。韓延壽傳》:「郡中歙然,莫不傳相敕厲,不敢犯?!挂沧鳌革唴枴?。
《漢語大詞典》:敕備(敕備)
(1).謹(jǐn)慎周備。《漢書·郊祀志下》:“ 武 宣 之世,奉此三神,禮敬敕備,神光尤著。”
(2).整飭完善。 章炳麟 《黃先生傳》:“先生為禮書通故百卷,列五十目,囊括大典,揉此眾甫,本支敕備,無尨不班。”
《高級漢語詞典》:押敕
簽署詔令
《駢字類編》:天敕(天敕)
周書宣帝紀(jì)大象二年二月乙丑改制詔為天制詔敕為天敕
《漢語大詞典》:誨敕(誨敕)
教誨,告誡。 宋 陳善 捫虱新話·孔子說與〈楞嚴(yán)經(jīng)〉合:“予讀《楞嚴(yán)經(jīng)》 波斯匿王 問佛言:‘我昔未聞諸佛誨敕,見 迦旃延毗羅胝子 ,咸言此身死后斷滅,名為涅槃?!?/div>
分類:教誨告誡
《漢語大詞典》:敕目
任命官員的名單。 唐 杜甫 有《秦州見敕目薛三琚授司議郎》詩。 仇兆鰲 注引 朱鶴齡 曰:“敕目,除官目次也?!?/div>
《漢語大詞典》:刀敕
亦作“ 刀勅 ”。 捉刀應(yīng)敕的省稱。借指權(quán)臣。南史·恩倖傳·茹法珍:“ 齊 東昏侯 時……左右應(yīng)敕捉刀之徒,并專國命,人間謂之刀敕,權(quán)奪人主。都下為之語曰:‘欲求貴職依刀敕,須得富豪事御刀。’” 清 彭孫遹 《金陵懷古》詩之一:“ 江 外羽書空絡(luò)繹,禁中刀勅正縱橫?!?/div>
分類:權(quán)臣
《漢語大詞典》:整敕
同“ 整飭 ”。 端謹(jǐn)。后漢書·陳蕃傳:“春秋於 魯 ,小惡必書。宜先自整敕,后以及人。”
分類:端謹(jǐn)
《韻府拾遺 徑韻》:敕定(敕定)
隋書音樂志弘等但改其聲合于鐘律而辭經(jīng)敕定不敢易之
《漢語大詞典》:敕符
古時朝廷用以傳達(dá)命令、調(diào)兵遣將的憑證。以竹木或金玉為之,上書文字,剖而為二,各存其一,用時相合以為證信。 宋 王讜 唐語林·補(bǔ)遺二:“水部員外 劉約 直宿,會 河內(nèi) 繫囚,配流 嶺 表,夜發(fā)敕符?!?明 劉若愚 酌中志·內(nèi)臣職掌紀(jì)略:“﹝尚寶監(jiān)﹞職掌御用寶璽、敕符、將軍印信?!?/div>
《韻府拾遺 微韻》:敕歸(敕歸)
曾鞏詩旦暮金書來敕歸
《漢語大詞典》:敕見(敕見)
敕命進(jìn)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鐘毓 、 鐘會 少有令譽(yù),年十三, 魏文帝 聞之,語其父 鐘繇 曰:‘可令二子來!’於是敕見?!?/div>
《漢語大詞典》:敕頭(敕頭)
即狀元。稱謂錄·狀元引 宋 洪皓 《松漠紀(jì)聞續(xù)》:“ 金 人科舉至秋盡,集諸路舉人於 燕 ,名曰會試。凡六人取一榜,首曰敕頭,亦曰狀元?!眳⒁姟?狀元 ”。
分類:狀元
《國語辭典》:狀元(狀元)  拼音:zhuàng yuán
1.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殿試一甲第一名。《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探聽得試院開榜了,卻是別人做了狀元,別人做了榜眼,別人做了探花郎?!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更c(diǎn)了一本戲,是梁灝八十歲中狀元的故事?!?br />2.稱現(xiàn)在各類考試中的榜首。
《漢語大詞典》:警敕
亦作“警勅”。亦作“ 警飭 ”。 警戒。詩·小雅·采薇“豈不日戒, 玁狁 孔棘” 漢 鄭玄 箋:“戒,警敕軍事也???,甚。棘,急也。言君子小人豈不日相警戒乎?”一本作“ 警勑 ”。 唐 陸贄 《論朝官闕員及刺史等改轉(zhuǎn)倫序狀》:“進(jìn)而有過則示懲,懲而改修則復(fù)進(jìn),既不廢法,亦無棄人,雖纖芥必懲而才用不匱;故能使黜退者克勵以求復(fù),登進(jìn)者警飭以恪居。” 宋 蘇舜欽 《上集賢文相書》:“使天下懦將驕卒,聞之皆震栗竦動,以自警飭。” 清 宗稷辰 《姚適庵怡柯草堂詩賦抄序》:“及歸而端憂,起而防邊,提桁楊,守壁壘,藩屏乎昆彌,警敕夫錞于,宜形之詠嘆者益變?!?/div>
分類:警戒
《漢語大詞典》:臺敕(臺勑)
朝廷發(fā)布的命令或指示。《后漢書·丁鴻傳》:“今大將軍雖欲勑身自約,不敢僭差,然而天下遠(yuǎn)近皆惶怖承旨,刺史二千石初除謁辭,求通待報,雖奉符璽,受臺勑,不敢便去,久者至數(shù)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