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558,分104頁顯示  上一頁  51  52  53  54  55  57  58  59  60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準(zhǔn)提菩薩
轉(zhuǎn)煩惱依菩提
羼提波羅密
若知牢獄苦,便發(fā)菩提心
爛熟須菩提
三事勝──閻浮提人三事勝馀三洲
三種發(fā)菩提心
四法不得菩提
四緣發(fā)菩提心
五法退菩提
無始菩提涅槃元清凈體
龍樹提婆宗
舍一切善根一闡提
于無始眾生發(fā)愿一闡提
三摩缽提
準(zhǔn)提菩薩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準(zhǔn)提華譯為清凈,贊嘆心性清凈之稱,禪宗以為觀音部的一尊,東密以為六觀音之一,現(xiàn)三目十八臂形像。
轉(zhuǎn)煩惱依菩提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前言一切妄念,須知凡屬妄念,皆是煩惱。因此煩惱,遂造一切諸業(yè)。故修道人,斷此煩惱,依于菩提。菩提者覺也,煩惱皆是不覺之過,依止于覺,煩惱自除。
【三藏法數(shù)】
煩惱者,昏煩之法,惱亂心神,即一切眾生無明妄惑也。梵語菩提,華言道,即一切諸佛所悟所證之道也。然菩提、煩惱,其性是一,但由迷悟,不分而分。眾生迷故,即轉(zhuǎn)菩提而為煩惱;諸佛悟故,即轉(zhuǎn)煩惱而為菩提。若能了達(dá)煩惱即是菩提,念念修習(xí),是名轉(zhuǎn)煩惱依菩提也。
羼提波羅密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法界次第云:「羼提秦言忍辱,內(nèi)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谷倘栌卸N:一者生忍,二者法忍。
云何名生忍?生忍有二種:
一、于恭敬供養(yǎng)中,能忍不著不生憍逸。
二、于瞋罵打害中,能忍不生瞋恨怨惱。
是為生忍。
法忍有二種:
一者、非心法 謂寒、熱、風(fēng)、雨、饑、渴、老、病、死等。
二者、心法 謂瞋、恚、憂、愁、疑、淫欲、憍慢、諸邪見等。
菩薩于此二法,能忍不動,是名法忍。
菩薩以質(zhì)直清凈心,修此二忍,名為羼提。
「波羅密」波羅密者,翻名如前。若菩薩住羼提中,能具修五種心,是時羼提名波羅密。何等五?一知忍實相,雖不得能忍之心,所辱之事,而隨對生法二種所辱之境,心能安忍不動。馀四心如檀中分別。菩薩若能具修此五種心,隨所忍事,因中說果,皆具三義。是以菩薩修忍,名為行羼提波羅密。若至無上菩提佛果,方是羼提波羅密具足成就。
若知牢獄苦,便發(fā)菩提心
【俗語佛源】
菩提,梵語bodhi的音譯,意譯為「道」、「覺」。「菩提心」指覺悟之心,道心。俗語「若知牢獄苦,便發(fā)菩提心」,謂如果知道犯法入獄是那么痛苦,就會早發(fā)善心,不去干惡事了。如《西湖二集》卷三十:「常言道:若知牢獄苦,便發(fā)菩提心。那牢頭獄卒就是牛頭馬面一般兇狠,誰管你生死?只是有錢者生,無錢者死。做官的人那里得知備細(xì),真是個『有天沒日頭』的所在?!梗ɡ蠲鳈?quán))
爛熟須菩提
【俗語佛源】
須菩提,梵名Subuti,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他誕生時,家中空乏貧窮,故取名須菩提,意為「空生」。他受父母的影響,出家常隨佛陀。須菩提在祗園精舍等處恭聽佛說《金剛經(jīng)》、《般若經(jīng)》等,證悟一切事物皆是因緣生滅、空無自性之理,不再分別執(zhí)著,霍然解脫。在佛陀的弟子中,須菩提被稱為「解空第一」。《金剛經(jīng)》、《心經(jīng)》是佛陀對須菩提所說的「空經(jīng)」,里面多次出現(xiàn)須菩提的名字。這兩部經(jīng)是佛教徒經(jīng)常念誦的經(jīng)典。把這兩部經(jīng)念得又熟又快,就常聽到「須菩提……」、「須菩提……」。因此,俗有「爛熟須菩提」之說,意思是對某本書讀得滾瓜爛熟,十分熟悉。如《何典》第五回:「及至活死人進了學(xué)堂門,卻是出調(diào)的聰明,不消幾時,把牽鉆鬼讀了數(shù)年還半生半熟的書,他都讀得爛熟須菩提,顛倒也背得出?!梗ɡ蠲鳈?quán))
三事勝──閻浮提人三事勝馀三洲
【三藏法數(shù)】
(出長阿含經(jīng))
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即南洲也。三洲者,東弗于逮、西瞿耶尼、北郁單越也。
〔一、勇猛強記〕,謂南洲之人,于諸教法,勇猛讀誦,記聞廣博,心不忘失;其馀三洲,則不能然,所以勝之也。
〔二、勤修梵行〕,謂南洲之人,于諸清凈梵行,則能精勤修習(xí),期證道果;其馀三洲,則不能然,所以勝之也。
〔三、佛出其土〕,謂南洲乃是中華文物之國,一切圣賢,皆出其中,其人易化,所以佛之降生,必在斯土。其馀三洲,則不示現(xiàn),所以勝之也。
三種發(fā)菩提心
【三藏法數(shù)】
(出起信論)
〔一、直心〕,直心者,謂心常質(zhì)直,離諸諂曲,能行正法,即是菩提之心也。
〔二、深心〕,深心者,謂于正法,心生深信,而復(fù)樂修一切善行,即是菩提之心也。
〔三、大悲心〕,大悲心者,悲即悲憫,謂悲憫一切受苦眾生,常思救護,令其安樂,即是菩提之心也。
四法不得菩提
【三藏法數(shù)】
(出地持經(jīng))
〔一、無善友〕,謂修行之人,雖有精進之心,而無善友知識,為其說法開導(dǎo),終不能得佛果菩提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二、謬受學(xué)〕,謂修行之人,雖值善友知識,種種說法,而稟性愚鈍,于所受法,錯謬領(lǐng)解,亦不能得佛果菩提也。
〔三、不精進〕,謂修行之人,雖于受學(xué)之際,不謬領(lǐng)解,但自己懈怠,不能勇猛精進,則亦不得佛果菩提也。
〔四、不調(diào)伏〕,謂修行之人,雖聞?wù)ǎM勤修,然善根未熟,久遠(yuǎn)已來,不能調(diào)伏其心,則亦不得佛果菩提也。
四緣發(fā)菩提心
【三藏法數(shù)】
(出地持經(jīng))
〔一、見聞為增上緣〕,增上即增進之義。謂世間之人,或見或聞諸佛菩薩有不可思議神通變化之事,既見聞已,即發(fā)是念,是佛菩薩功行具足,能為如是諸變化事;以此見聞,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fā)菩提心。(梵語菩提,華言道。)
〔二、聞法為增上緣〕,謂世間之人,雖不見聞諸佛菩薩神通變化,但聞?wù)f法,贊嘆菩提及大乘法。彼人聞已,則歡喜信樂,以此聞法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fā)菩提心。
〔三、護法為增上緣〕,謂世間之人,雖不聞法,或見法欲滅之相,遂作是念:無量眾生,造諸惡業(yè),當(dāng)遭大苦。我今修菩薩道,護持正法,為諸眾生滅無量苦。以此護法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fā)菩提心。
〔四、發(fā)心為增上緣〕,謂世間之人,雖不見法滅之相,但見惡世眾生,為煩惱所障,不能出離生死;遂作是念:于此惡世,尚不能發(fā)二乘之愿,況能志求無上菩提。我當(dāng)發(fā)心,亦令他發(fā),以此發(fā)心為增上緣,故樂佛大智,發(fā)菩提心。(二乘者,聲聞乘、緣覺乘也。)
五法退菩提
【三藏法數(shù)】
(出涅槃經(jīng))
〔一、樂在外道出家〕,謂人之出家,當(dāng)從正法修習(xí)善業(yè)成菩提果,若從外道,則增諸邪見,作不善業(yè),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梵語菩提,華言道。)
〔二、不修大慈之心〕,謂修菩薩行者,當(dāng)以平等大慈之心,愛念一切眾生與其清凈法樂,然后得成菩提之果。若非此行,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
〔三、好求法師過罪〕,謂修菩薩行者,奉承師長如事父母,聽受其教,則菩提之果可成,若窺伺以求其過,則不惟無聽受之誠,且虧事師之道,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
〔四、常樂處在生死〕,謂修菩薩行者,當(dāng)勤精進,以求出離,則菩提之果可成。若耽著五欲,造諸惡業(yè),于諸生死心無厭離,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五欲者,色欲、聲欲、香欲、味欲、觸欲也。)
〔五、不喜讀誦經(jīng)典〕,謂修菩薩行者,當(dāng)信受如來所說經(jīng)典,誠心讀誦,求其妙義,依解進修,成菩提果。若不喜樂受持讀誦,則所修之行,無所依據(jù),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
無始菩提涅槃元清凈體
【三藏法數(shù)】
梵語菩提,華言道。梵語涅槃,華言滅度。謂性凈理體,虛融寂滅,不遷不變,無始無終,故名無始菩提涅槃;不染煩惱,不涉生死,故號元清凈體,即菩提涅槃清凈之根本也。
龍樹提婆宗
【三藏法數(shù)】
龍樹即南天竺國大名德比丘也,作大莊嚴(yán)、大智度等論,號法性宗。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闡提等皆當(dāng)作佛。梵語提婆,華言天。即龍樹弟子,稟承其道,傳流于世,是為龍樹提婆宗。(梵語一闡提,華言信不具。)
舍一切善根一闡提
【三藏法數(shù)】
舍善根者,楞伽經(jīng)云:謂謗菩薩藏,及作惡言,不肯隨順經(jīng)律之法,是名舍一切善根一闡提。(菩薩藏者,藏即含藏也,謂諸大乘經(jīng)典含藏一切文理,是菩薩所修所證之法,故名菩薩藏。)
于無始眾生發(fā)愿一闡提
【三藏法數(shù)】
謂世間眾生,窮劫有之,無有初始,故名無始眾生。菩薩發(fā)愿度諸眾生,以本愿力,現(xiàn)為闡提。故楞伽經(jīng)云:菩薩以本愿方便,不般涅槃,是名于無始眾生發(fā)愿一闡提。
三摩缽提
【三藏法數(shù)】
梵語三摩缽提,華言等持?;璩恋襞e皆離曰等,令心專注一境曰持。謂欲求圓覺者,以凈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而有,遂起幻修以除諸幻,即是方便隨緣止,義當(dāng)假觀。故經(jīng)云: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方便隨緣止者,謂隨緣歷境,安心不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