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558,分104頁顯示  上一頁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二種闡提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準提陀羅尼法
七菩提分
七菩提寶
十誦律比丘波羅提木叉戒本
十誦律比丘尼波羅提木叉戒本
三十七菩提分法
三牟提耶
三佛菩提
三波提
三波羅聶提
三菩提
三種闡提
三種菩提心
三種離菩提障
二種闡提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舍善根之闡提。此先天的,本來之闡提也。二、方便闡提。菩薩為化度眾生,以方便假為闡提也。(參見:闡提)
【三藏法數(shù)】
(出楞伽經)
闡提,梵語具云一闡提,華言信不具,亦云極惡。
〔一、舍一切善根一闡提〕,舍善根者,楞伽經云:謂謗菩薩藏,及作惡言,不肯隨順經律之法,是名舍一切善根一闡提。(菩薩藏者,藏即含藏也,謂諸大乘經典含藏一切文理,是菩薩所修所證之法,故名菩薩藏。)
〔二、于無始眾生發(fā)愿一闡提〕,謂世間眾生,窮劫有之,無有初始,故名無始眾生。菩薩發(fā)愿度諸眾生,以本愿力,現(xiàn)為闡提。故楞伽經云:菩薩以本愿方便,不般涅槃,是名于無始眾生發(fā)愿一闡提。
七佛俱胝佛母心大準提陀羅尼法
【佛學大辭典】
(經名)一卷,唐善無畏譯。七俱胝佛母尊之儀軌也。
七菩提分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參見:七覺支)
【佛學常見辭匯】
(參見:七覺分)
七菩提寶
【佛學大辭典】
(雜語)七菩提分為圣道之至極,故稱為寶。見大日經。
十誦律比丘波羅提木叉戒本
【佛學大辭典】
(書名)一卷,姚秦羅什譯。
十誦律比丘尼波羅提木叉戒本
【佛學大辭典】
(書名)一卷。宋法顯集出。
三十七菩提分法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三十七道品之異名。四念處等三十七法為成就菩提行法之支分品類,故謂之菩提分法。
【佛學常見辭匯】
(參見: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又名三十七品,三十七分法,三十七菩提分法。道者能通之義,到涅槃道路之資糧,有三十七種。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是也。維摩經佛國品曰:「三十七道品,是菩薩凈土?!棺允娜两浽唬骸干茩嚯S時,三十七品具足佛事?!狗ń绱蔚谥兄略唬骸傅勒吣芡x,品者品類也。」
【佛學常見辭匯】
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數(shù)共三十七品,為修道的重要資糧,故名三十七道品。
【三藏法數(shù)】
(出法界次第)
道即能通之義,品猶類也。合四念處等法門為三十七,皆是入道淺深之氣類,故云道品也。
〔一、四念處〕,念即想念,處即身受心法也。一、身念處,謂觀此色身,皆是不凈也。二、受念處,謂觀領受好惡等事,悉皆是苦也。三、心念處,謂觀此識心生滅無常也。四、法念處,謂觀諸法從因緣生,皆無有我也。
〔二、四正勤〕,正謂不邪,勤謂不怠。一、已生惡,令永斷。謂一切惡法,若已生者,當精勤一心決剔,令其永斷除也。二、未生惡,令不生。謂一切惡法,若未生時,當精勤一心遮止,令其不復萌生也。三、未生善,令生。謂諸善法,若未生時,當精勤一心勇猛,令其發(fā)生也。四、已生善,令增長。謂諸善法,若已生者,當精勤一心修習,令其增長也。
〔三、四如意足〕,謂所修之法,如愿滿足也。一、欲如意足,謂希慕所修之法,如愿滿足也。二、精進如意足,謂于所修之法,專注一心,無有間雜,如愿滿足也。三、念如意足,謂于所修之法,記憶不忘,如愿滿足也。四、思惟如意足,謂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愿滿足也。
〔四、五根〕,根即能生之義,謂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也。一、信根,謂信于正道也。二、精進根,謂修正法無間無雜也。三、念根,謂于正法記憶不忘也。四、定根,謂攝心不散也。五、慧根,謂于諸法觀照明了也。
〔五、五力〕,力即力用,謂能破惡成善也。一、信力,謂信根增長,能破諸疑惑也。二、精進力,謂精進根增長,能破身心懈怠,成辦出世之事也。三、念力,謂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也。四、定力,謂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發(fā)諸禪定也。五、慧力,謂慧根增長,能遮止三界見、思之惑,發(fā)真無漏也。(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見、思惑者,分別曰見惑,貪愛曰思惑也。真無漏者,謂阿羅漢斷見、思惑盡,不漏落三界生死,異于初果等,故名真也。)
〔六、七覺分〕,覺即覺了,分即支分。謂此七法,各有支派分齊也。一、擇覺分,謂揀擇諸法之真?zhèn)我?。二、精進覺分,謂修諸道法,無有間雜也。三、喜覺分,謂契悟真法,得歡喜也。四、除覺分,謂斷除諸見煩惱也。五、舍覺分,謂舍離所見念著之境也。六、定覺分,謂覺了所發(fā)之禪定也。七、念覺分,謂思惟所修之道法也。
〔七、八正道〕,不邪曰正,能通曰道。一、正見,謂能見真理也。二、正思惟,謂心無邪念也。三、正語,謂言無虛妄也。四、正業(yè),謂白凈善業(yè)也。五、正命,謂依法乞食活命也。六、正精進,謂修諸道行無間雜也。七、正念,謂專心憶念善法也。八、正定,謂一心住于真空之理也。
三牟提耶
【佛學大辭典】
(雜語)Samudaya,譯曰集。四諦中之集諦。說見賢愚經十二。
三佛菩提
【佛學大辭典】
(術語)法報化三身之佛果也。菩提以佛果而名。法華論曰:「示現(xiàn)三種佛菩提:一者應化佛菩提,隨所應見而為示現(xiàn)故。(中略)二者報佛菩提,下地行滿足得常涅槃證故。(中略)三者法佛菩提,謂如來藏性涅槃常恒清涼不變故?!拱矘芳显唬骸钙刑嵊腥N:一者法身菩提。二者報身菩提。三者化身菩提。」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應化佛菩提,于應當現(xiàn)之所,隨即示現(xiàn),謂出釋氏宮去迦耶城不遠,坐菩提樹下金剛道場得無上菩提也。二報佛菩提,十地圓滿,得真常之涅槃。如法華經壽量品所謂「我實成佛已來無量無邊劫」是也。三法佛菩提,如來藏性本來清凈,眾生界即涅槃界也。經所謂「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不如三界,見于三界」是也。見法華論,法華玄義十、法華文句九。
三波提
【佛學大辭典】
(人名)阿育王之孫,法益之子之名。見釋迦譜十。
三波羅聶提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Prajn^apti,三假也。(參見:假)
【佛學大辭典】
(術語)假者借之義,諸法各無實體借他而有,故名假。如借諸蘊而有眾生,借棟梁而有家屋。故假者,虛妄不實之義也。
【佛學常見辭匯】
1。借的意思,諸法無實體,借他而有,故名假,如借五蘊而有眾生是。2。虛妄不實之義,諸法因緣和合而有,幻生幻滅,虛妄而無實體。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謂諸法各無體,借他故有,是名為假。說假有三:
一、因成假 因他而成,是因成假。
二、相續(xù)假 相續(xù)而有,是相續(xù)假。
三、相待假 與他對待而有,是相待假。
三菩提
【佛學大辭典】
(術語)Sam%bodhi,又作糝帽地。譯作正等覺。希麟音義四曰:「糝帽地,舊云三菩提,此云正等覺也。」(參見:菩提)
【佛學常見辭匯】
1。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簡稱,華譯為正等覺,即無上正等正覺的意思。2。真性菩提、實智菩提、方便菩提。真性菩提是真性不變的菩提;實智菩提是具得真實智慧的菩提;方便菩提是善巧隨機化用自在的菩提。3。聲聞菩提、緣覺菩提、諸佛菩提。聲聞菩提是修四圣諦的行者所得到的正覺;緣覺菩提是修十二因緣的行者所得到的正覺;諸佛菩提是佛果位上所得到的最高菩提。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三菩提,梵語菩提,華言道。
一、真性菩提 真名不偽,性名不改,不偽不改,名為真性,以此真性為道,故名真性菩提。
二、實智菩提 謂能照真性之智,稱理不虛,名為實智,以此實智為道,故名實智菩提。
三、方便菩提 謂善巧隨機,化用自在,名為方便,以此方便為道,故名方便菩提。
【三藏法數(shù)】
(出金光明經玄義)
梵語菩提,華言道。
〔一、真性菩提〕,真名不偽,性名不改。不偽不改,名為真性。以此真性為道,故名真性菩提。
〔二、實智菩提〕,謂能照真性之智,稱理不虛,名為實智。以此實智為道,故名實智菩提。
〔三、方便菩提〕,謂善巧隨機,化用自在,名為方便。以此方便為道,故名方便菩提。
【三藏法數(shù)】
(出出生菩提經)
梵語菩提,華言道。經云:婆羅門白佛言:若已發(fā)菩提心,有退失否?佛言:發(fā)菩提心已,則無退失。當知有三種菩提。(梵語婆羅門,華言凈行。)
〔一、聲聞菩提〕,謂聲聞之人發(fā)菩提心也。經云:若人在于聲聞行中,雖已自發(fā)菩提之心,而不勸化眾生發(fā)菩提心,亦不習學大乘經義。以是行故,獨得解脫,是名聲聞菩提。
〔二、緣覺菩提〕,謂緣覺之人發(fā)菩提心也。經云:若人在于緣覺行中,雖已自發(fā)菩提之心,而不勸化眾生發(fā)菩提心,亦不習學大乘經義。以是行故,獨得解脫,是名緣覺菩提。
〔三、諸佛菩提〕,謂諸佛于因中發(fā)菩提心也。經云:若人自發(fā)菩提心已,復能勸諸眾生發(fā)菩提心,習學大乘法義,自既解脫,亦令眾生解脫,是名諸佛菩提。
菩提
【佛學大辭典】
(術語)Bodhi,舊譯為道,新譯為覺。道者通義,覺者覺悟之義。然所通所覺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斷煩惱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為之諸法,斷所知障而知諸法之一切種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謂之大菩提。智度論四曰:「菩提名諸佛道?!雇氖脑唬骸钙刑幔匮詿o上智慧?!棺⒕S摩經曰:「肇曰:道之極者,稱曰菩提,秦無言以譯之。菩提者,蓋是正覺無相之真智乎?!怪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稱道?!勾蟪肆x章十八曰:「菩提胡語,此翻名道。果德圓通,名之為道?!拱矘芳显唬骸钙刑嵴?,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刮ㄗR述記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為覺。覺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br />【佛學常見辭匯】
華譯為覺,是指能覺法性的智慧說的,也就是漏盡人的智慧。
【三藏法數(shù)】
梵語菩提,華言道。即諸佛所得清凈究竟之理也。以其無滅無生,不變不遷,是為常住果。
三種闡提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一、闡底迦,又云斷善根闡提。謂樂欲生死而焚燒善根也。二、阿闡提迦,又云大悲闡提。謂菩薩之大悲,度盡眾生方證覺果也。三、阿顛底迦,又云無性闡提。謂無畢竟涅槃之性也。
【佛學常見辭匯】
闡底迦、阿闡提迦、阿顛底迦。闡底迦又名斷善根闡提,即起大邪見斷一切善根的人;阿闡提迦又名大悲闡提,即具足大悲心的菩薩,因發(fā)愿眾生度盡方成佛道,而眾生無盡,故成佛亦遙遙無期;阿顛底迦又名無性闡提,即根本沒有畢竟涅槃之性的人。
三種菩提心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菩提心論所說。(參見:菩提心)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是乃密教真言行者之菩提心也,密教立五佛有各別之主德,以東方阿閦如來之大圓鏡智立發(fā)菩提心之德,故行者初發(fā)之菩提心,為畢竟厭求之心,此雖屬第六意識,而其菩提心之性德,則為大圓鏡智,故以自身之第八識為發(fā)心之體,受三昧耶戒者,亦向東方以阿閦如來為本尊。蓋三昧耶戒,以此三種之菩提心為自體也:一行愿菩提心,修行發(fā)愿,故名行愿,愿者念一切眾生,悉含如來藏性,堪安住于無上菩提,愿以大乘微妙之法悉度之也,行者,為此修四弘度之行也。二勝義菩提心,止息劣法,觀顯勝義,故云勝義,此有教觀之二門,凡觀夫外道二乘法相三論天臺華嚴之九種住心,次第舍劣取勝,終安住于究竟之秘密莊嚴心,是教門之勝義也。又觀諸法覺悟其無自性,則止除一切之妄惑自真起用,萬德斯具,是觀門之勝義也。如是一就所住之教而云勝義,一就所顯之理而云勝義也。三三摩地菩提心,三摩地又云三昧耶,三摩譯為等至,新譯曰等念,三摩耶于金剛頂義訣譯為等持,是行者入于信解地而修三密相應之五部秘觀,等持諸佛自行化他之萬德,故名等持,遍入有情界,平等攝受而護念之,故名等念,無所不至故曰等至。前二者通于顯,后一者,則唯密也,此三者即大定(三摩地)、大智(勝義)、大悲(行愿)之三德,又胎藏界之佛(大定)、蓮(行愿)、金(勝義)之三部,又觀音(行愿)、文殊(勝義)、普賢(三摩地)三尊之三摩地,又表德(行愿)、遮情(勝義)、不二(三摩地)也。菩提心論曰:「求菩提者,發(fā)菩提心修菩提行。既發(fā)如是菩提心已,須知菩提心之行相。其行相者,三門分別,諸佛菩薩,昔在因位發(fā)是心已,勝義行愿三摩地為戒,乃至成佛無時暫妄?!蛊刑嵝牧x八曰:「藏通別之人,不知此法,唯圓教初住已上,真言凡夫已上,修此三摩地?!?br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三種菩提心者,勝義菩提心,行愿菩提心,三摩地菩提心也。
一、勝義菩提心 勝義菩提心者,真言行人經三劫十地之次第,舍前前之劣,進后后之勝,取道理與境界,而期成佛之心也。故為上轉進趣自利之心,勝義之義,有道理與境界之二義,即取勝義之心也。
二、行愿菩提心 行愿菩提心者,發(fā)眾生無邊誓愿度,福智無邊誓愿集,法門無邊誓愿覺,如來無邊誓愿事,菩提無上誓愿證之五大愿,實行之,而期救度無盡無馀一切眾生界之心也。故為化他大悲之心,即行愿之心也。
三、三摩地菩提心 三摩地菩提心者,修五相三密等秘密觀行,即父母所生之身,開顯心內曼荼羅而成佛之心也。何所修?修大日如來普門或一門之三摩地,即本有及修生之菩提心,而此心即所求之菩提也。故就機言,雖曰求菩提之心,按實而論,則菩提所在,本非自心之外,故菩提即心也。
三摩地之心者體也,勝義行愿為自證化他之二用,又勝義之心金剛部,行愿之心蓮華部,三摩地之心佛部也。
菩提心
【佛學大辭典】
(術語)菩提舊譯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譯曰覺,求正覺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維摩經佛國品曰:「菩提心是菩薩凈土?!褂^無量壽經曰:「發(fā)菩提心深信因果?!怪嵌日撍氖辉唬骸钙兴_初發(fā)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褂^經玄義分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fā)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大日經疏一曰:「菩提心,即是白凈信心義也?!褂衷唬骸钙刑嵝?,名為一向志求一切智智?!?br />【佛學常見辭匯】
求取正覺成佛的心。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佛學大辭典曰:「菩提舊譯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譯曰覺,求正覺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咕S摩經曰:「菩提心是菩薩凈土?!褂^無量壽經曰:「發(fā)菩提心,深信因果?!怪嵌日撛唬骸钙兴_初發(fā)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褂^經曰:「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fā)菩提心,往生安樂國。」大曰經疏曰:「菩提心即是白凈信心義也?!褂衷唬骸钙刑嵝拿麨橐幌蛑厩笠磺兄侵??!?/div>
三種離菩提障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離菩提障之三種法門。即遠離我心,遠離無安眾生心,遠離自供養(yǎng)心是也。遠離我心者,不由智慧門而求自樂,遠離自己貪著之我心也。遠離無安眾生心者,由慈悲門拔一切眾生之苦,遠離不安眾生之心也。遠離自供養(yǎng)心者,由方便門憐憫一切眾生,遠離供養(yǎng)恭敬自身之心也。凈土論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