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558,分104頁顯示  上一頁  1  3  4  5  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提攜
提壺
提封
提兵
提挈
孩提
提撕
提綱
提起
全提
攝提
提領(lǐng)
重提
提衡
朱提
《國語辭典》:提攜(提攜)  拼音:tí xī
1.由人扶持帶領(lǐng)而行?!抖Y記。曲禮上》:「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br />2.對(duì)晚輩照顧與栽培?!度龂萘x》第六九回:「吾聞魏王早晚受禪,將登大寶,公與王長史必高遷。望不相棄,曲賜提攜,感德非淺!」
《國語辭典》:提壺(提壺)  拼音:tí hú
1.提著酒壺?!段倪x。劉伶。酒德頌》:「止則操卮執(zhí)觚,動(dòng)則挈榼提壺?!?br />2.提壺蘆的別名。參見「提壺蘆」條。宋。王禹偁 初入山聞提壺鳥詩:「遷客由來長合醉,不煩幽鳥道提壺?!?/div>
分類:鳥名鵜鶘
《國語辭典》:提封  拼音:tí fēng
提舉四境之內(nèi)的土地,總計(jì)其數(shù)字。《漢書。卷二三。刑法志》:「天子畿方千里,提封百萬井,定出賦六十四萬井,戎馬四萬匹,兵車萬乘,故稱萬乘之主?!?/div>
《國語辭典》:提兵  拼音:tí bīng
率領(lǐng)軍隊(duì)?!度龂萘x》第三一回:「父親病體未痊,不可遠(yuǎn)征,兒愿提兵前去迎敵?!埂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钢挥刑婊实燮鸨?,得了金陵,立為吳王,乃是王者之師;提兵破了方國珍,號(hào)令全浙鄉(xiāng)村鎮(zhèn)市,并無騷擾?!?/div>
《國語辭典》:提挈  拼音:tí qiè
1.攜帶?!抖Y記。王制》:「輕任并,重任分,班白不提挈?!埂稇?zhàn)國策。東周》:「夫鼎者,非效醯壺醬甀耳,可懷挾提挈以至齊者?!?br />2.提拔、照顧?!缎咽篮阊?。卷一九。白玉娘忍苦成夫》:「全虧周翰提挈,程萬里亦得補(bǔ)福建福清縣尉?!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三九回:「侶笙連忙拱手道:『多謝提挈!』」
3.揭示、提出。唐。韓愈南山〉詩:「團(tuán)辭試提挈,掛一念萬漏?!顾巍V祆洹端臅戮浼?。中庸章句。序》:「歷選前圣之書,所以提挈綱維,開示蘊(yùn)奧,未有若是其明且盡者也?!?br />4.帶領(lǐng)、統(tǒng)率?!赌淆R書。卷三八。列傳。蕭赤斧》:「帳飲阛肆之閒,宵游街陌之上,提挈群豎,以為歡笑?!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4615' target='_blank'>元稹 起復(fù)田布魏博節(jié)度等使制:「提挈義旅,勤勞王家,冒白刃而不疑,推赤心而自信。」
5.主宰、支配?!痘茨献?。俶真訓(xùn)》:「提挈天地而委萬物,以鴻濛為景柱,而浮揚(yáng)乎無畛崖之際。」《宋書。卷九五。索虜列傳》:「慕容、姚泓,恃強(qiáng)作禍,提挈萬里,卒嬰鈇鉞。」
《國語辭典》:孩提  拼音:hái tí
需人提攜、懷抱的幼兒?!睹献?。盡心上》:「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固?。韓愈 祭十二郎文:「少而強(qiáng)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國語辭典》:提撕  拼音:tí xī
1.提引、拉扯?!对娊?jīng)。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jié)h。鄭玄。箋:「我非但對(duì)面語之,親提撕其耳。」
2.警惕、提醒。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序致》:「吾今所以復(fù)為此者,非敢軌物范世也,業(yè)以整齊門內(nèi),提撕子孫?!顾巍?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7404' target='_blank'>朱熹 答方賓王書:「只要常自提撕,分寸積累將去,久之自然接續(xù),打成一片?!?br />3.振作。唐。韓愈 南內(nèi)朝賀歸呈同官詩:「君恩太山重,不見酬稗稊,所職事無多,又不自提撕?!埂杜f五代史。卷一一三。周書。太祖本紀(jì)四》:「今后各守職分,專切提撕,如所職疏遣,各行按責(zé),其州府不得差監(jiān)徵軍將下縣?!?br />4.互相扶持。明。李昌祺《剪燈馀話。卷四。芙蓉屏記》:「游魄愿提撕,煢嫠賴將引?!?/div>
《國語辭典》:提耳  拼音:tí ěr
附在耳旁提醒、指引。比喻當(dāng)面叮嚀教誨?!逗鬂h書。卷七六。循吏傳。劉矩傳》:「民有爭訟,矩常引之于前,提耳訓(xùn)告?!?/div>
《國語辭典》:提綱(提綱)  拼音:tí gāng
1.舉網(wǎng)。唐。杜甫又觀打魚〉詩:「蒼江魚子清晨集,設(shè)網(wǎng)提綱萬魚急。」
2.唐宋委官運(yùn)送貨物及賦稅于京師,稱為「綱」,如茶綱、馬綱、花石綱之類。管領(lǐng)其事稱為「提綱」。唐。方干 送婺州許錄事詩:「曙星沒盡提綱去,暝角吹殘鎖印歸?!?br />3.提舉內(nèi)容綱要。如:「提綱挈領(lǐng)」。
4.文章或說話內(nèi)容的大要。如:「討論提綱」。
《國語辭典》:提起  拼音:tí qǐ
1.拿起、舉起。《水滸傳》第五三回:「李逵搶將入去,提起斧頭,便望羅真人腦門上劈將下來?!?br />2.談及、論到。《儒林外史》第四六回:「主人出來,敘禮坐下,道了幾句彼此仰慕的話。湯鎮(zhèn)臺(tái)提起要往后湖拜莊徵君?!埂都t樓夢》第五二回:「千萬別告訴寶玉,只當(dāng)沒有這事,別和一個(gè)人提起?!?br />3.振作。如:「考試快到了,大家要提起精神,好好準(zhǔn)備。」
4.提出。如:「這件詐欺案,由檢察官提起公訴,現(xiàn)已進(jìn)入司法程序?!?/div>
《駢字類編》:全提
釋氏要覽:云門師道:直待乾坤大道無纖毫過,不見一色,始是半提。須臾知有全提時(shí)節(jié),始得。
《國語辭典》:攝提(攝提)  拼音:shè tí
星官名。隨斗柄以指十二辰。在大角兩旁,各有三星?!妒酚洝>矶?。天官書》:「大角者,天王帝廷。其兩旁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攝提?!?/div>
《漢語大詞典》:攝提格(攝提格)
歲陰名。古代歲星紀(jì)年法中的十二辰之一。相當(dāng)于干支紀(jì)年法中的寅年。爾雅·釋天:“太陰在寅曰攝提格?!?span id="qst7tc9" class="book">《史記·天官書》:“攝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時(shí)節(jié),故曰‘?dāng)z提格’?!?司馬貞 索隱:“太歲在寅,歲星正月晨出東方。 李巡 云:‘言萬物承陽起,故曰攝提格。格,起也。’”參閱 陳遵媯 《中國天文學(xué)史》第三編第十一章。
《漢語大詞典》:十紀(jì)(十紀(jì))
(1).古代傳說,自天地開辟,人皇以來,至 春秋 魯哀公 十四年,共二百七十六萬年,分為十紀(jì):九頭、五龍、攝提、合雒、連通、序命、循蜚、因提、禪通、疏訖。見廣雅·釋天。 司馬貞 補(bǔ)史記·三皇本紀(jì)《春秋緯》,謂十紀(jì)為三百二十七萬六千年,“循蜚”作“脩飛”、“因提”作“回提”、“疏訖”作“流訖”,其余名目相同。
(2).十代,十世。漢書·敘傳上:“皇十紀(jì)而鴻漸兮,有羽儀於上京。” 顏師古 注引 應(yīng)劭 曰:“十紀(jì), 漢 十世也。”
(3).指一百二十年。文選·潘岳〈西征賦〉:“圖萬載而不傾,奄摧落於十紀(jì)。” 李善 注引 孔安國 尚書傳:“十二年曰紀(jì)?!?/div>
《漢語大詞典》:提領(lǐng)(提領(lǐng))
(1).提調(diào)帶領(lǐng)。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下:“遂詔輔臣 鄭居中 提領(lǐng)修纂, 李子奇 及秘書丞 李錞 為編修官?!?span id="rbeh2kb" class="book">《宋史·律歷志十四》:“迺詔禮部尚書 周執(zhí)羔 提領(lǐng)改造新歷?!?br />(2).官名。 元 始置。元史·百官志一:“提領(lǐng)一員,從七品;大使一員,從八品。”
《漢語大詞典》:重提
一再提出 ,再把[某事]端出來。例如:不愿意在我年老,頭發(fā)都花白的時(shí)候,再向我重提此事。
《漢語大詞典》:提衡
(1).亦作“ 提珩 ”。謂用秤稱物,以平輕重。引申為抗衡。管子·輕重乙:“則是寡人之國,五分而不能操其二,是有萬乘之號(hào)而無千乘之用也,以是與天子提衡爭秩於諸侯,為之有道乎?” 漢 桓寬 鹽鐵論·論功:“七國之時(shí),皆據(jù)萬乘,南面稱王,提珩為敵國累世?!?唐 楊炯 《益州新都縣學(xué)碑》:“既而三河失統(tǒng),九州之寳幣不歸;四塞提衡,萬里之長城繼作?!?br />(2).謂簡選官吏。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公提衡惟允,一紀(jì)于茲?!?李善 注:“言選曹以材授官,似衡之平物,故取以喻焉?!?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銓曹:“吏部候人數(shù)滿百或二百,即引試,量書、判注擬,乃無被放者。故吏曹四時(shí)提衡,略無休暇。”
《國語辭典》:朱提  拼音:zhū shí
1.山名。在云南省昭通縣境。以出產(chǎn)白銀聞名。
2.銀子。以朱提山盛產(chǎn)白銀而得名。《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誼高矜厄且憐貧,三百朱提賤似塵。」清。宣鼎《麻瘋女邱麗玉》:「容即代籌朱提五百金,作為旅費(fèi)。」
《國語辭典》:朱提  拼音:shú shí
地名。漢朝時(shí)置縣,故城在今四川省宜賓縣西南。山區(qū)盛產(chǎn)銀。
《漢語大詞典》:朱提銀(朱提銀)
古代的一種優(yōu)質(zhì)白銀。因產(chǎn)于今 云南 昭通縣 境內(nèi)之 朱提山 ,故稱。漢書·食貨志下:“朱提銀重八兩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它銀一流直千,是為銀貨二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