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占星  拼音:zhān xīng
觀察天象及星辰運行,以推論人事的吉兇禍福。唐。王績〈晚年敘志示翟處士〉詩:「望氣登重閣,占星上小樓。」
《國語辭典》:占星術(占星術)  拼音:zhān xīng shù
以觀察星辰的運行、位置、顏色、亮度、芒角,以及星辰間相互關系,以推測人事變化的一種方術。
《漢語大詞典》:宜若
表擬測或推斷之詞。猶言似乎;好象。孟子·盡心上:“ 公孫丑 曰:‘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為可幾及而日孳孳也?’”戰(zhàn)國策·齊策六:“且夫救 趙 之務,宜若奉漏甕、沃燋釜?!?宋 歐陽修 《問進士策題五道》:“一人之為詠歌,歡樂悲瘁,宜若所繫者未為重矣?!?span id="5zrj6gn" class="book">《明史·食貨志一》:“ 明 初,沿 元 之舊,錢法不通而用鈔,又禁民間以銀交易,宜若不便于民?!?/div>
《漢語大詞典》:數(shù)相(數(shù)相)
猶命相。指人的命數(shù)和可據(jù)以推斷禍福的形貌特征。宋書·顏延之傳:“夫數(shù)相者,必有之徵,既聞之術人,又驗之吾身,理可得而論也?!?/div>
《國語辭典》:問卜(問卜)  拼音:wèn bǔ
用占卜的方法解決疑惑。《禮記。曲禮下》:「大饗不問卜,不饒富?!?/div>
《國語辭典》:相人  拼音:xiàng rén
觀察人的體貌,以判斷吉兇禍福。《左傳。文公元年》:「王使內(nèi)史叔服來會葬,公孫敖聞其能相人也,見其二子焉?!埂稘h書。卷四五。蒯通傳》:「仆嘗受相人之術,相君之面,不過封侯,又危而不安;相君之背,貴而不可言?!?/div>
《國語辭典》:想必  拼音:xiǎng bì
以己意推測而知必然如此?!冻蹩膛陌阁@奇》卷三:「況且前日一人,尚不敵,今人多如此,想必個個一般英雄,如何是了?」《紅樓夢》第四一回:「金杯銀杯倒都也見過,從來沒見有木頭的。──哦,是了。想必是小孩子們使的木碗兒?!?/div>
《漢語大詞典》:推言
推斷論說。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適會召問,即以此指推言 陵 之功。” 唐 韓愈 《黃陵廟碑》:“故《九歌》辭謂 娥皇 為‘君’,謂 女英 ‘帝子’,各以其盛者推言之也?!?清 包世臣 《與楊季子論文書》:“ 馬 班 紀載舊文,多非原本。故史記善 賈生 推言之論,而 班氏 《典引》直指以為 司馬 ?!?/div>
分類:推斷論說
《國語辭典》:占卜  拼音:zhān bǔ
用龜甲、蓍草、銅錢、牙牌等推斷吉兇禍福。《晉書。卷一○○。列傳。張昌》:「少為平氏縣吏,武力過人,每自占卜,言應當富貴。」《初刻拍案驚奇》卷八:「占卜既好,只索放心前去?!?/div>
《國語辭典》:估計(估計)  拼音:gū jì
1.估量價值或數(shù)量?!杜f唐書。卷一五。憲宗本紀下》:「出內(nèi)庫羅綺、犀玉金帶之具,送度支估計供軍?!?br />2.推測。如:「我估計他今天不會來?!?/div>
《漢語大詞典》:推析
推斷剖析。百喻經(jīng)·人謂故屋中有惡鬼喻:“因緣暫會,無有宰主,一一推析,誰是我者?!?宋 蘇軾 《決壅蔽策》:“三司之吏,推析贏虛,至於毫毛,以繩郡縣,則是不任轉運使也。”
分類:推斷剖析
《漢語大詞典》:詳解(詳解)
(1).推斷和解釋。 清 李漁 《蜃中樓·耳卜》:“大家記了這隻曲子,回到家中,慢慢的詳解就是。”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我這點學卻也有幾分自信,怎的今日卜得這一卦,我竟有些詳解不來?”
(2).詳細注釋。
《漢語大詞典》:武露
古時認為從露水降落的狀態(tài),可以推斷國人的習性喜好。如降露布散,則人尚武,謂之武露;如降露凝沉,則人尚文,謂之文露。初學記卷一引《春秋佐助期》:“武露布,文露沉?!?宋均 注:“甘露見其國,布散者,人尚武。文采者,則甘露凝重。”
《國語辭典》:揣骨  拼音:chuǎi gǔ
一種相術。由揣摸人的骨骼而推知吉兇禍福、壽夭窮通。如:「他很相信那位揣骨相士的話?!挂卜Q為「摸骨相」。
《漢語大詞典》:占色
(1).占卜時觀察龜兆的兆氣。周禮·春官·占人:“凡卜簭,君占體,大夫占色,史占墨,卜人占坼。” 鄭玄 注:“色,兆氣也……凡卜象吉,色善。”
(2).察觀人的面相、氣色以推斷吉兇。《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卜兆門·王蒙占色》引 唐 張楚金 《翰苑名談》:“一日,詣慈恩寺見僧占色。 蒙 問早晚得官,僧曰:‘觀君之色未見喜兆?!?span id="wphzrig" class="book">《太平廣記》卷二二四引 唐 劉餗 《傳載》:“ 常袞 之任 福建 也,有僧某者善占色,言事若神?!?/div>
《漢語大詞典》:占決(占決)
(1).以占卜推斷(事情)。南史·梁本紀下·元帝:“帝( 孝武帝 )於伎術無所不該,嘗不得南信,筮之……果如所説,賓客咸驚其妙,凡所占決皆然?!?br />(2).取決于口傳。 清 錢謙益 《建文年譜序》:“實録廢則取徵草野之書,傳聞異則占決父老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