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戒律
【佛學大辭典】
(術語)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法律也。梵語尸羅,S/ila譯曰戒,防非止惡之義。梵語優(yōu)婆羅叉Upalaks!a,譯曰律(凈影),梵語毗尼Vinaya,譯曰律(南山),法律之義。漢靈帝建寧三年,安世高首出義決律二卷。次有比丘諸禁律。魏世天竺三藏曇摩迦羅到許洛??壕成疅o律范,遂于嘉平中與曇諦譯四分羯磨及僧祇戒心圖。此為中國戒律之始。見僧史略。大乘義章一曰:「言毗尼者,名別有四:一曰毗尼,二曰木叉,三曰尸羅,四曰律。(中略)言尸羅者,此名清涼,亦名為戒。三業(yè)炎非,焚燒行人,事等如熱,戒能防息,故名清涼。清涼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為戒。(中略)所言律者,是外國名優(yōu)婆羅叉,此翻為律。解釋有二:一就教論,二就行辨。若當就教詮量名律,若當就行調伏名律?!顾姆纸涫枰簧显唬骸富蛟剖_,或云波羅提木叉Pra%tmoks!a,或云毗尼。(中略)初云尸羅,此翻為戒。戒有何義?義訓警也。由驚策三業(yè)遠離緣非明其目也。(中略)三云毗尼,唐稱為律,古譯毗尼,皆稱為滅。今以何義,翻之為律?律者法也,從教為名,斷割重輕開遮持犯,非法不定,故正翻之。」(略抄)。是初凈影于毗尼有四名,別舉律之梵名,后南山但為三名,以律之梵名為毗尼也?!归_宗記一本曰:「言律藏者,梵云優(yōu)婆羅懺,此譯為律。律則法也,非法無以肅威儀也?!官Y持記上一之一曰:「律者梵云毗尼,華言稱律。(中略)不出三義:初言律者法也。從教為教,斷割重輕開遮持犯,非法不定。(中略)二言律者分也。謂須商度,據(jù)量有在,若律呂分氣也。(中略)三云律字安聿。聿者筆也,必審教驗情,在筆投斷?!?br />【佛學常見辭匯】
防止佛教徒邪惡的法律,如五戒、十善乃至二百五十戒是。
戒律藏
【佛學大辭典】
(術語)明戒律之經典也。因其包含蘊積戒律之文義,故名藏。大乘義章一曰:「有包含蘊積名藏?!谷刂?。
【佛學常見辭匯】
說明戒律的經典,為三藏之一。
【三藏法數(shù)】
戒律藏者,謂佛所制在家、出家及大乘、小乘諸品戒法,如僧祇等律部。是也。
清規(guī)戒律
【俗語佛源】
佛教的實踐可以概括為「戒、定、慧」三學,戒為始基?!笖z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fā)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楞嚴經》卷六)。梵語Sila,譯為「戒」,含有防非止惡的意義;梵語vinaya,譯為「律」,律也就是「法」、「威儀」?!盖逡?guī)」的名稱始見于唐代?!?a target='_blank'>釋門正統(tǒng)》卷四:「元和九年(814年),百丈懷海禪師始立天下禪林規(guī)式,謂之清規(guī)?!骨逡?guī)戒律原指佛寺禪院必須遵守的規(guī)則和戒律?,F(xiàn)用以比喻繁瑣、不合理而又束縛人的成規(guī)、慣例。有時也泛指規(guī)章制度。如茅盾《夜讀偶記》:「表面上看來,反對的焦點卻是那些束縛寫作自由的古典主義詩學的清規(guī)戒律?!梗ㄓ碚衤暎?/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