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毒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又曰三根:一、貪毒,引取之心,名為貪。以迷心對于一切順情之境,引取無厭者。二、瞋毒,恚忿之心名為瞋。以迷心對于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三、癡毒,迷闇之心名為癡。心性闇鈍,迷于事理之法者。亦名無明。此有二種,癡毒獨(dú)起,名為獨(dú)頭無明。與貪毒共起,名為相應(yīng)無明。貪毒等,必與癡毒相應(yīng)而起也。智度論三十一曰:「有利益我者生貪欲,違逆我者而生瞋恚,此結(jié)使不從智生,從狂惑生,故是名為癡,三毒為一切煩惱根本?!勾蟪肆x章五本曰:「此三毒通攝三界一切煩惱,一切煩惱能害眾生,其猶毒蛇,亦如毒龍,是故喻龍名為毒。」止觀五曰:「四大是身病,三毒是心病?!雇唬骸感钠鹑?,即名三毒?!怪嵌日撌旁唬骸敢磺腥鐭o常,為三衰三毒火所燒?!鼓鶚劷?jīng)曰:「毒中之毒無過三毒。」
【佛學(xué)常見辭匯】
貪、瞋、癡。貪是貪愛五欲,瞋是瞋恚無忍,癡是愚癡無明,因貪瞋癡能毒害人們的身命與慧命,故名三毒。
【佛學(xué)次第統(tǒng)編】
對于種種之境,所感受者,于是起想。其想有三:
一、貪 對于順境,所感樂受,而起貪欲之想,是謂之貪,貪者染著為性。
二、瞋 對于違境,所感苦受,而起瞋恚之想,是謂之瞋,瞋者憎恚為性。
三、癡 對于違順諸境,苦樂諸受,而起與道理相違愚癡之想,是謂之癡,癡者迷暗為性。
此三謂之毒者,毒以沉毒為義,從喻得名。如毒蛇毒藥,觸必傷人,服必傷命。此三亦爾,能害眾生,壞其善心,故名為毒也。
【三藏法數(shù)】
(出法界次第)
毒者毒害也。謂貪瞋癡皆能破壞出世善心,故名毒也。
〔一、貪毒〕,引取之心,名之為貪。若以迷心對一切順情之境,引取無厭,是名貪毒。
〔二、瞋毒〕,忿怒之心,名之為瞋。若以迷心對一切違情之境,便起忿怒,是名瞋毒。
〔三、癡毒〕,迷惑之心,名之為癡。若于一切事理之法無所明了,顛倒妄取,起諸邪行,是名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