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1詞典 3分類詞匯 58
《國語辭典》:用意  拼音:yòng yì
1.意向、存心。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院記〉:「通譯者曰:『所以昭炯戒,激眾憤,圖報復(fù)也?!粍t其用意深矣!」
2.注意?!肚迤缴教迷挶?。快嘴李翠蓮》:「到晚來,能仔細,大門關(guān)了小門閉;刷凈鍋兒掩廚匱,前后收拾自用意?!?/div>
《國語辭典》:旨意  拼音:zhǐ yì
1.主旨意趣。漢。王充《論衡。卜筮》:「今以微小之人問巨大,天地安能通其聲音?天地安能知其旨意?」
2.帝王的命令?!段拿餍∈贰返谌寤兀骸敢蝗?,一道旨意下來,叫把寺院廢掉,改為學堂,那時你這寺如何保得住?」
《漢語大詞典》:事意
(1).事情的意義。漢書·賈山傳:“其言多激切,善指事意?!?br />(2).用意;意圖。晉書·司馬休之傳:“ 文思 事意,遠近所知?!?span id="mf5lhj3" class="book">《元典章·圣政一·守法令》:“應(yīng)合行事,理遵守 世祖 皇帝累降條格事意施行?!?br />(3).猶事情,事務(wù)。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二:“上入苑, 吉頊 攏馬,上問在外有何事意?!?唐 白居易 《洛城東花下作》詩:“向后光陰促,從前事意忙?!?/div>
《國語辭典》:不打自招  拼音:bù dǎ zì zhāo
1.不用刑,就自己招認罪狀?!毒劳ㄑ浴>矶?。玉堂春落難逢夫》:「劉爺看了書吏所錄口詞,再要拷問,三人都不打自招。」《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三回:「現(xiàn)在說不得,只好驚動我們老太太了,我們老太太,至誠所感,人不忍欺。等你見了我們老太太那時不打自招,不愁你不認。」
2.比喻無意間顯露自己的短處。《西游記》第一七回:「只見他與一個白衣秀士,一個老道人,坐在那芳草坡前講話。也是個不打自招的怪物?!埂段饔斡洝返谝黄呋兀骸冈旎?!造化!老孫也是便益,菩薩也是省力。這怪叫做不打自招,那怪教他今日了劣?!?/div>
《國語辭典》:有意  拼音:yǒu yì
1.有意圖,有某種意念?!段倪x。班固。西都賦》:「蓋聞皇漢之初經(jīng)營也,嘗有意乎都河洛矣?!?br />2.故意。《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傳。太史公曰》:「梁惠王謀欲攻趙,孟軻稱大王去邠。此豈有意阿世俗茍合而已哉!」《文明小史》第十四回:「碰著這種倒霉學臺,有意難人,我料想也不會進學的?!?br />3.有意識、有見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郗司空家有傖奴,知及文章事事有意?!?/div>
《國語辭典》:無奈(無奈)  拼音:wú nài
無可如何?!冻蹩膛陌阁@奇》卷一○:「只為點繡女事急,倉卒中,不暇思前算后,做此一事,也是出于無奈?!埂都t樓夢》第七七回:「我佛立愿,原是連一切眾生無論雞犬皆要度他,無奈迷人不醒?!挂沧鳌笩o那」。
《國語辭典》:本意  拼音:běn yì
原來的意圖、心意。如:「他本意良善,加上竭誠溝通,所有障礙終于全部解除。」《后漢書。卷二三。竇融列傳》:「又京師百僚,不曉國家及將軍本意,多能采取虛偽,誇誕妄談,令忠孝失望,傳言乖實?!?/div>
《國語辭典》:意思  拼音:yì si
1.心意、想法?!洞筇迫厝〗?jīng)詩話中》:「法師思惟:此中得恁寂寞!猴行者知師意思。」《初刻拍案驚奇》卷四:「程元玉聽得說是韋十一娘,又與驚恐之說相合,心下就有些望他救答意思,略放膽大些了?!?br />2.意旨、意義。如:「這個字的意思怎么講?!?br />3.情趣、趣味。如:「昨晚的舞會好沒意思。」《紅樓夢》第三一回:「賈迎春姊妹見眾人無意思,也都無意思了。」
4.道義、交情。如:「你把難題推給我,太不夠意思了。」
5.誠意、送人東西時的客氣話。如:「這是一點小意思,請笑納?!?/div>
《國語辭典》:壯圖(壯圖)  拼音:zhuàng tú
遠大的抱負、計畫。唐。杜甫過南岳入洞庭湖〉詩:「帝子留遺恨,曹公屈壯圖?!?/div>
《國語辭典》:來意(來意)  拼音:lái yì
來者的意圖?!逗鬂h書。卷八二。方術(shù)傳下。公沙穆傳》:「來意厚矣。夫富貴在天,得之有命,以貨求位,吾不忍也?!埂段拿餍∈贰返谌嘶兀骸竼査麃硪猓f是暫時駐扎,就要走的?!?/div>
分類:來到意圖
《漢語大詞典》:風旨(風旨)
(1).指君主的旨意,意圖。《公羊傳·莊公元年》“天子嫁女於諸侯” 漢 何休 注:“禮:尊者嫁女于卑者,必持風旨。”隋書·裴矩傳:“﹝ 裴矩 ﹞承望風旨,與時消息,使 高昌 入朝, 伊吾 獻地,聚糧 且末 ,師出 玉門 。” 清 侯方域 《南省試策三》:“皇帝誠厲風旨,於此中得一二人如 恩 與 吉 者,俾侍太子,則一暴十寒之病庶幾免矣?!?br />(2).泛指意旨,意圖。后漢書·鮑永傳:“ 莽 以 宣 不附己,欲滅其子孫。都尉 路平 承望風旨,規(guī)欲害 永 ?!?宋 范仲淹 《與韓魏公書》:“使死者全名,生者服義,敢不欽佩風旨?!?梁啟超 《〈民約論〉巨子盧梭之學說》:“各人必須由自己所見而發(fā),不知仰承他人之風旨,茍有所受,斯亦不得公矣?!?br />(3).風格旨趣。后漢書·黃憲傳:“ 黃憲 言論風旨,無所傳聞,然士君子見之者,靡不服深遠,去玼吝?!?明 陳子龍 《六子詩序》:“五七言絶句盛 唐 之妙,在于無意可尋,而風旨深永。” 清 龔自珍 《工部尚書高郵王文簡公墓表銘》:“由此例之,公之風旨,其視徒表暴于道路者何如哉!”
《國語辭典》:宗旨  拼音:zōng zhǐ
1.行事的目的所在。如:「革命宗旨」。《老殘游記》第七回:「閣下既不恥下問,弟先須請宗旨何如?!?br />2.主要的意旨。《北齊書。卷四四。儒林列傳。孫靈暉》:「靈暉年七歲,便好學,日誦數(shù)千言,唯尋討惠蔚手錄章疏,不求師友。三禮及三傳皆通宗旨。」《文明小史》第五七回:「這位制臺素講黃老之學,是以清凈無為為宗旨的,平時沒有緊要公事,不輕容易見人?!?/div>
《國語辭典》:緒言(緒言)  拼音:xù yán
書籍或論文的導(dǎo)言文字。也作「導(dǎo)言」、「緒論」。
《漢語大詞典》:承風(承風)
(1).接受教化。《楚辭·遠游》:“聞 赤松 之清塵兮,愿承風乎遺則?!?span id="yxzwylh" class="book">《史記·秦始皇本紀》:“天下承風,蒙被休經(jīng)?!?br />(2).謂迎合上官的意圖。風,口風。后漢書·龐參傳:“ 參 名忠直,數(shù)為左右所陷毀,以所舉用忤帝旨,司隸承風案之?!?span id="sci9jph" class="book">《明史·唐文獻傳》:“ 文獻 曰:‘亦知公無意殺之也,第臺省承風下石,而公不早訖此獄,何辭以謝天下!’”
《國語辭典》:意向  拼音:yì xiàng
心意所傾向,企圖?!赌鲜?。卷四九。庾杲之傳》:「昔袁公作衛(wèi)軍,欲用我為長史,雖不獲就,要是意向如此?!埂缎咽篮阊?。卷二六。薛錄事魚服證仙》:「自此三江五湖,隨其意向,無不游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