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得 → 淂得”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得一
(1).得道。《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王弼 注:“一,數(shù)之始而物之極也,各是一物之生,所以為主也。物皆各得此一以成?!?span id="m7wez0l" class="book">《呂氏春秋·論人》:“無以害其天則知精,知精則知神,知神之謂得一。凡彼萬形,得一后成?!?高誘 注:“一,道也。天道生萬物,萬物得一乃(后)成也。”《楚辭·遠(yuǎn)游》:“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羨 韓眾 之得一?!?王逸 注:“喻古先圣獲道純也?!?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承前王之清誨,曰天道之無親;澄得一以作鑒,恒輔善而佑仁?!?北周 庾信 《周祀圜丘歌·皇夏》:“得一惟清,於萬斯寧?!?br />(2).天的代稱。 唐 無名氏 《鴻慶寺碑》:“上奉得一,下及七世父母,法界眾生?!?/div>
《國語辭典》:達(dá)道(達(dá)道)  拼音:dá dào
1.人類遵行、永不變易的道理?!抖Y記。中庸》:「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dá)道也?!?br />2.通達(dá)其道。唐。杜甫 遣興詩五首之三:「陶潛避俗翁,未必能達(dá)道?!?/div>
《國語辭典》:圣人(聖人)  拼音:shèng rén
1.有完美品德的人,如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等。
2.專稱孔子?!睹献?。公孫丑上》:「子夏、子游、子張,皆圣人有之一體?!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付〖廊馊羰遣怀?,圣人就要計較了?!?br />3.古時對天子的敬稱?!抖Y記。大傳》:「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埂缎绿茣?。卷一三九。李泌傳》:「著黃者圣人,著白者山人?!?br />4.清酒?!度龂尽>矶?。魏書。徐邈傳》:「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圣人,濁者為賢人。」
5.佛教稱見道位以上的修行人,相對輪回中的凡夫而言?!赌υX般若波羅蜜經(jīng)》卷二三:「復(fù)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住五陰,如夢、如響、如影、如焰、如幻、如化,能具足無相尸羅波羅蜜,具足戒不缺、不破、不雜、不著,圣人所贊?!?/div>
《漢語大詞典》:中圣人(中聖人)
酒醉的隱語。三國志·魏志·徐邈傳:“ 魏國 初建,為尚書郎。時科禁酒,而 邈 私飲至於沉醉。校事 趙達(dá) 問以曹事, 邈 曰:‘中圣人?!?達(dá) 白之 太祖 , 太祖 甚怒。度 遼 將軍 鮮于輔 進(jìn)曰:‘平日醉客謂酒清者為圣人,濁者為賢人, 邈 性脩慎,偶醉言耳?!?唐 陸龜蒙 《添酒中六詠》之五:“嘗作酒家語,自言中圣人?!?/div>
分類:酒醉
《國語辭典》:真人  拼音:zhēn rén
1.道家稱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稱道士?!肚f子。天下》:「關(guān)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金瓶梅》第一二回:「有一孫真人,擺著筵席請人,卻教座下老虎去請?!?br />2.奉天命降生人世的真命天子。唐。杜光庭《虬髯客傳》:「嘗識一人,愚謂之真人也;其馀,將帥而已?!埂度龂萘x》第三一回:「后五十年,當(dāng)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間?!?br />3.史前時代的人類,由體質(zhì)特徵介于人形猿和現(xiàn)代人之間的猿人,進(jìn)化至形態(tài)接近現(xiàn)代人的人類,稱為「真人」。以在中國發(fā)現(xiàn)的「山頂洞人」和法國發(fā)現(xiàn)的「克人」最著名。
《國語辭典》:神人  拼音:shén rén
1.神仙。泛指修鍊得道的人。《莊子。逍遙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埂度龂萘x》第七八回:「此樹已數(shù)百年矣,常有神人居其上,恐未可伐?!?br />2.神與人。如:「歹徒殘暴的惡行,神人共憤。」《三國演義》第二六回:「羽但懷異心,神人共戮。披肝瀝膽,筆楮難窮?!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八九回:「少奶奶卻依著正大道理做事,不依從他,這個自是神人共敬的?!?br />3.儀表非凡的人。《南史。卷三。宋本紀(jì)。順帝》:「帝姿貌端華,眉目如畫,見者以為神人?!?/div>
《國語辭典》:聲聞(聲聞)  拼音:shēng wén
佛教謂從他人開示、教授佛法,進(jìn)而修行悟道者?!睹罘ㄉ徣A經(jīng)》卷二:「我今還欲令汝憶念本愿所行道故,為諸聲聞?wù)f是大乘經(jīng)?!?/div>
《國語辭典》:得道  拼音:dé dào
1.行事合于正道?!睹献?。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尋獲道路?!俄n非子。說林》:「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3.道家指道術(shù)修鍊完成?!侗阕印?nèi)篇。明本》:「上士得道于三軍,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br />4.佛家謂證悟、解脫煩惱。南朝陳。文帝〈大通方廣懺文〉:「聞名者離塵,受持者得道?!?/div>
《國語辭典》:得道多助  拼音:dé dào duō zhù
站在正義的一方行事,就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幫助?!睹献?。公孫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div>
《國語辭典》:法身  拼音:fǎ shēn
1.佛陀的真如理體?!洞蠓綇V佛華嚴(yán)經(jīng)。卷一。世間凈眼品第一之一》:「法身示現(xiàn)無真實,出生自在如是見?!?br />2.道教謂天仙真圣的真身。
《漢語大詞典》:三花
(1).三花樹的略稱。 唐 李白 《贈嵩少山焦煉師》詩:“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煙?!?明 何景明 《簡汝立》詩:“ 少室 三花無客采, 小山 叢桂有人攀?!?清 周亮工 《哭陳磐生》詩:“詩能傳五葉,筆已秀三花?!眳⒁姟?三花樹 ”。
(2).三辮;三片。 唐 白居易 《和春深詩》:“鳳書裁五色,馬鬣剪三花?!?明 湯顯祖 《牡丹亭·圓駕》:“那 秦太師 他一進(jìn)門,忒楞楞的黑心搥敢搗了千下,淅另另的紫筋肝剁作三花?!?br />(3).道教指人的精、氣、神。 唐 呂巖 《五言》詩:“陰陽烹五彩,水火鍊三花。”參見“ 三花聚頂 ”。
(4). 宋 蘇軾 《三朵花》詩序:“吾州有異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能作詩,皆神仙意?!焙笠蛞怨隰⑷ㄖ感逕挼玫馈?金 元好問 《同希顏欽叔玉華谷還會善寺即事》詩之二:“鐵笛不曾從二草,頭巾久已掛三花?!?/div>
《漢語大詞典》:三花樹(三花樹)
即貝多樹。一年開花三次,故名。見 北魏 賈思協(xié) 齊民要術(shù)·槃多。 唐 楊炯 《少室山少姨廟碑》:“餘基隱嶙,仍知萬歲之亭;古木摧殘,尚辨三花之樹?!?唐 李白 《鳴皋歌奉餞叢翁清歸五崖山居》詩:“去時應(yīng)過 嵩少 間,相思為折三花樹。” 王琦 注:“三花樹,即貝多樹也?!?明 王恭 《寄上清王道人》詩:“心懷九轉(zhuǎn)丹,夢繞三花樹?!?/div>
《漢語大詞典》:三花聚頂(三花聚頂)
精為玉花,氣為金花,神為九花。道家重修煉,以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最后聚之于頂,可以萬劫不侵。 明 張鼎思 《瑯邪代醉編》卷三十:“三花聚頂,五氣朝元,道家修養(yǎng)之法也。三花落則死矣。三花未落,乘興來過,言有生之年,未死之日,猶有再會之期也?!?span id="cwbzxgg" class="book">《西游記》第十九回:“三花聚頂?shù)脷w根,五氣朝元通透徹?!?/div>
《國語辭典》:跨鶴(跨鶴)  拼音:kuà hè
傳說以跨鶴而升天為成仙。后亦比喻人死為跨鶴。宋。林景熙餞盛景則教授〉詩:「空明仙人朝帝所,跨鶴凌虛墮霜羽。」
《漢語大詞典》:丁令威
傳說是 漢 遼東 人,學(xué)道于 靈虛山 ,后成仙化鶴歸來,落城門華表柱上。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 丁令威 ,去家千年今始?xì)w。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xué)仙冢纍纍。”見 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一。 北周 庾信 《和宇文內(nèi)史春日游山》詩:“道士 封君達(dá) ,仙人 丁令威 ,煮丹於此地,居然未肯歸?!焙笥靡员扔魅耸赖淖冞w。 宋 蘇軾 《和移居》詩:“我豈 丁令威 ,千歲復(fù)還茲?!?清 卓爾堪 《題脊令圖》詩:“君罷招魂君莫悲,莫信真同 丁令威 。鷹鸇羅網(wǎng)何所據(jù),他時或得生人歸?!?張恭 《獄中口占》詩之三:“ 北邙 華表如林立,何處重尋 丁令威 。”
《漢語大詞典》:跨鶴揚州(跨鶴揚州)
南朝 梁 殷蕓 《小說·吳蜀人》:“有客相從,各言所志,或愿為 揚州 刺史,或愿多貲財,或愿騎鶴上升。其一人曰:‘腰纏十萬貫,騎鶴上 揚州 ?!嫒摺!焙笠浴翱琥Q揚州”指豪富冶游繁華之地。 元 汪元亨 《折桂令·歸隱》曲:“先世簪纓,舊業(yè)箕裘,走馬 章臺 ,騎鯨滄海,跨鶴 揚州 ,黃金積子孫難守?!?明 高明 《二郎神·秋懷》套曲:“得成就,真箇勝似腰纏跨鶴 揚州 。”亦作“ 跨鶴維揚 ”、“ 跨鶴纏腰 ”。 清 長白浩歌子 螢窗異草·落花島:“ 申無疆 ,字 仲錫 ,跨鶴 維揚 ,歷有年所?!?清 楊潮觀 《李衛(wèi)公替龍行雨》:“俺不是 揚州 游客,跨鶴纏腰;俺不是 秦 臺嬌客,乘鳳吹簫?!币嗍∽鳌?跨鶴 ”。 明 湯顯祖 《牡丹亭·淮泊》:“那里有纏十萬,順天風(fēng)跨鶴閒游!”
《國語辭典》:真君  拼音:zhēn jūn
1.主宰者?!肚f子。齊物論》:「其遞相為君臣乎,其有真君存焉。」宋。蘇軾 告五岳文:「天為真君,地為真宰,五岳者,三公之象也。」
2.道家對神仙的尊稱。如:「純陽真君」、「三茅真君」。
《國語辭典》:求道  拼音:qiú dào
1.尋找路徑?!稘h書。卷九五。西南夷傳》:「至滇,滇王當(dāng)羌乃留為求道,四歲馀,皆閉昆明,莫能通。」
2.追求道術(shù)。唐。李商隱 題僧壁詩:「舍生求道有前蹤,乞腦剜身結(jié)愿重。」《喻世明言。卷一三。張道陵七試趙升》:「趙升一見真人,涕泣交下,叩頭,求為弟子。真人已知他真心求道,再欲試之?!?/div>
《漢語大詞典》:換骨
(1).道家謂服食仙酒、金丹等使之化骨升仙。太平廣記卷二十引 南唐 沈汾 《續(xù)神仙傳·王可交》:“一人曰:‘與酒喫。’侍者瀉酒,而樽中酒再三瀉之不出。侍者具告。道士曰:‘酒是靈物,必得入口,當(dāng)換其骨。瀉之不出,亦乃命也。’”資治通鑒·唐武宗會昌五年:“上餌道士金丹……自秋冬以來,覺有疾,而道士以為換骨。上秘其事?!币蛞嘤脼榫泼?,標(biāo)榜其名貴。 唐 馮贄 云仙雜記·釀?chuàng)Q骨醪:“ 憲宗 采鳳李花釀?chuàng)Q骨醪。” 宋 陳師道 《次韻蘇公試藥王滑盞》:“小試換骨方,價重十冰甆?!?br />(2).佛教稱得道受果。景德傳燈錄·慧可大師:“於寂默中,倏見一神人謂曰:‘將欲受果,何滯此耶?大道匪遙,汝其南矣?!钊沼X頭痛如刺,其師欲治之??罩杏新曉唬骸四藫Q骨,非常痛也?!?br />(3).喻作詩文活用古人之意,推陳出新。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二:“詩家有換骨法,謂用古人意而點化之,使加工也。” 宋 陸游 《夜吟》之二:“夜來一笑寒燈下,始是金丹換骨時。” 清 錢謙益 《乙亥中秋次若撫來韻》之一:“病知居士安心法,貧得詩人換骨方。”
《國語辭典》:三茅  拼音:sān máo
長有三棱的菁茅,為古代的瑞草?!稌x書。卷一九。禮志上》:「其吉禮也,則三茅不剪,日觀?,u?!?/div>
《漢語大詞典》:三脊茅
江 淮 間產(chǎn)的一種茅草。莖有三稜。亦名菁茅。古代以為祥瑞,多用于祭祀。南史·江夏王劉義恭傳:“ 大明 元年,有三脊茅生 石頭 西岸,又勸封禪,上甚悅?!?宋 劉敞 《三脊茅記》:“古之祭祀無不用茅者,而至於封禪則必三脊茅以為神藉。三脊茅出於 江 淮 之間,蓋非其地不生。而 江 淮 之間則皆 楚 越 國也,有王者則后服,無王者則先叛,自 三代 之君莫不患之。故封禪者,必三脊茅,其意以為能服 楚 越 ,使以其職來貢?!?/div>
《漢語大詞典》:三茅君
道家傳說中的三神仙,即 茅盈 及其弟 茅固 、 茅衷 。據(jù)傳為 漢景帝 時 咸陽 人,先后隱 句曲山 (后名 三茅山 ,簡稱 茅山 ,在今 江蘇 句容縣 ),得道成仙, 太上老君 分別授為司命真君、定箓真君、保命仙君。世稱三 茅君 。道教清微派尊為教祖。見茅山志卷五。梁書·處士傳·陶弘景:“於是止於 句容 之 句曲山 ……昔 漢 有 咸陽 三 茅君 得道來掌此山,故謂之 茅山 ?!?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序丹灶:“自三 茅君 以 丹陽 歲歉,死者盈道,因取丹頭點銀為金,化鐵為銀,以救饑人,故后人以煅粉點銅者,名其法曰丹陽。” 清 趙翼 《茅山紀(jì)游》詩之三:“所以三 茅君 ,于焉吸清淑?!?/div>
《國語辭典》:鶴馭(鶴馭)  拼音:hè yù
傳說中仙人多駕鶴升天,故用以比喻仙人或得道之士。唐。吳融 和皮博士赴上京觀中修靈齋贈盛儀尊師兼見寄詩:「鶴馭已從煙際下,鳳膏還向月中焚?!菇癯W鳛榘鞁D女用語。如:「鶴馭西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