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得 → 淂得”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國語辭典》:漁翁得利(漁翁得利)  拼音:yú wēng dé lì
比喻雙方爭持不下,而使第三者獲利。參見「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條。
《國語辭典》:漁人得利(漁人得利)  拼音:yú rén dé lì
比喻雙方爭持不下,而使第三者獲利。參見「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條?!缎咽篮阊?。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李都管本欲唆孫寡婦、裴九老兩家與劉秉義講嘴,鷸蚌相持,自己漁人得利?!?/div>
《國語辭典》:漁人得利(漁人得利)  拼音:yú rén dé lì
比喻雙方爭持不下,而使第三者獲利。參見「鷸蚌相持,漁人得利」條。《醒世恒言。卷八。喬太守亂點鴛鴦譜》:「李都管本欲唆孫寡婦、裴九老兩家與劉秉義講嘴,鷸蚌相持,自己漁人得利?!?/div>
《高級漢語詞典》: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拼音:yù bàng xiāng zhēng, yú wēng de lì
比喻雙方爭利、互不相讓,結(jié)果兩敗俱傷,反而使第三者得利
《國語辭典》:鷸蚌相持,漁人得利(鷸蚌相持,漁人得利)  拼音:yù bàng xiāng chí,yú rén dé lì
戰(zhàn)國時,趙欲伐燕,蘇代說趙惠王,以鷸蚌相爭持,漁翁得利的比喻,力勸趙王三思后行,以免強(qiáng)秦坐收漁利。典出《戰(zhàn)國策。燕策二》。后比喻雙方爭持不下,而使第三者獲利?!抖膛陌阁@奇》卷一○:「自古說:『鷸蚌相持,漁人得利』。到收場想一想,總是被沒相干的人得了去」《明史。卷三二四。外國列傳五。占城列傳》:「如必驅(qū)兵苦戰(zhàn),勝負(fù)不可知,而鷸蚌相持,漁人得利,他日悔之,不亦晚乎。」也作「漁人得利」、「漁人之利」、「漁翁得利」、「漁翁之利」、「鷸蚌相爭,漁人獲利」。
分類:不肯
《國語辭典》:既得利益  拼音:jì dé lì yì
目前已擁有、獲得的利益。通常是指個人或小群體而言。如:「每個人都護(hù)著既得利益,不肯犧牲,那公眾的利益誰來管?」
《漢語大詞典》:不當(dāng)?shù)美?/div>
沒有合法的根據(jù)而取得非法的利益的行為。如拾得遺失物據(jù)為己有等。法律要求將取得的非法利益返還給受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