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征 → 徵征”轉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征役(徵役)
(1).賦稅與徭役。周禮·地官·小司徒:“小司徒之職,掌建邦之教灋……凡征役之施舍,與其祭祀飲食喪紀之禁令?!?賈公彥 疏:“征謂稅之,役謂繇役?!?br />(2).指徭役。詩·唐風·鴇羽序:“《鴇羽》,刺時也。 昭公 之后,大亂五世,君子下從征役,不得養(yǎng)其父母,而作是詩也?!?宋 曾鞏 《福州上執(zhí)政書》:“及其后世,或任使不均,或苦於征役,而不得養(yǎng)其父母,則有《北山》之感,《鴇羽》之嗟?!?梁啟超 《變法通議·論不變法之害》:“國初因沿 明 制,稍加損益,稅斂極薄,征役幾絶?!?br />(3).行役。 晉 潘岳 《西征賦》:“俾萬乘之盛尊,降遙思於征役?!?唐 孟郊 《奉同朝賢送新羅使》詩:“安危所繫重,征役誰能窮?” 清 唐甄 潛書·太子:“凡教太子……行道,則見征役之勞;止舍,則見羈旅之勞?!?br />徵役:1.招集兵卒。《左傳·襄公三十年》:“ 子張 怒,退而徵役, 子產 奔 晉 ?!?杜預 注:“召兵欲攻 子產 ?!?br />(2).征召徒役。指徭役。周禮·春官·典祀:“徵役于司隸而役之?!?鄭玄 注:“徵,召也,役之作使之。”三國志·魏志·華歆傳:“如聞今年徵役,頗失農桑之業(yè)?!?span id="zbeax51" class="book">《南史·蔡廓傳》:“先是, 大明 世奢侈無度,多所造立,賦調煩嚴,徵役過苦,至是發(fā)詔悉皆削除。”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近賊州縣,徵役百端,農夫織婦,不得安業(yè)?!?/div>
《國語辭典》:羔雁(羔鴈)  拼音:gāo yàn
1.古代卿大夫之間的見面禮。漢。班固《白虎通德論。卷七。文質》:「卿大夫贄,古以麑鹿,今以羔雁?!挂沧鳌父嵫恪?。
2.比喻顯貴者的禮聘。唐。白居易薦李晏韋楚狀〉:「降羔雁之禮命,助鹓鷺之羽儀。」也作「羔雁」。
《漢語大詞典》:奏辟
向朝廷薦舉征召為官。 宋 王栐 燕翼詒謀錄卷四:“國初,州郡官屬,皆長吏自行奏辟,姓名未聞於朝,已先蒞職。”
《漢語大詞典》:徵拜
征召授官。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年二十,舉孝廉為郎,除 洛陽 北部尉,遷 頓丘 令,徵拜議郎。”周書·裴寬傳:“ 武成 二年,徵拜司中大夫?!?唐 劉長卿 《送梁郎中赴吉州》詩:“但愁徵拜日,無奈借留何!” 唐 韓愈 《韶州留別張端公使君》詩:“已知奏課當徵拜,那復淹留詠白蘋。”
《漢語大詞典》:隨計(隨計)
語本史記·儒林列傳:“ 公孫弘 為學官,悼道之鬱滯、乃請曰:‘丞相御史言……郡國縣道邑有好文學,敬長上,肅政教,順鄉(xiāng)里,出入不悖所聞者,令相長丞上屬所二千石,二千石謹察可者,當與計偕,詣太常,得受業(yè)如弟子?!北局^應征召之人偕計吏同行,后遂以“隨計”指舉子赴試。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公薦:“某始出山隨計,進退唯公命。”續(xù)資治通鑒·宋真宗咸平三年:“所擢凡千百餘人,其中有自 晉 天福 中隨計者?!眳⒁姟?計偕 ”。
《國語辭典》:計偕(計偕)  拼音:jì xié
漢時被徵召的士人皆與計吏相偕同上京城,故稱為「計偕」。後世舉人入京會試,也稱為「計偕」。《漢書。卷六。武帝紀》:「徵吏民有明當時之務、習先聖之術者,縣次續(xù)食,令與計偕?!?/div>
《國語辭典》:徵求  拼音:zhēng qiú
尋求收集。如:「關于這件事情,我想徵求大家的意見。」
《漢語大詞典》:徵車(徵車)
古代征召賢達使用的車子。 清 方文 《送劉孔安北上》詩:“大云起幽壑,徵車來何遲!” 清 顧景星 《〈楝亭詩鈔〉序》:“不佞徵車來 長安 ,晤 子清 如臨風玉樹?!?/div>
《漢語大詞典》:應求(應求)
應和,響應。語出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焙蠖嘤糜谥疙憫髡佟?span id="wy0vszg" class="book">《魏書·高祖孝文帝紀》:“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帛二匹;孝悌廉義、文武應求者,皆以名聞?!?/div>
《國語辭典》:青詞(青詞)  拼音:qīng cí
道士祭祀天地神明的祝詞,用朱筆寫在青藤紙上。后成為一種文體?!端疂G傳》第七一回:「宋江要求上天報應,特教公孫勝專拜青詞,奏聞天帝?!埂队魇烂餮?。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精勤齋醮,供奉青詞?!?/div>
《漢語大詞典》:赴召
應朝廷征召。晉書·郗鑒傳:“ 鑒 不應其召,從兄 旭 , 郗 之別駕,恐禍及己,勸之赴召, 鑒 終不迴?!?明 文徵明 《跋東坡五帖叔黨一帖》:“而有‘來日渡 江 ,愈遠左右’之語,當是自 杭 赴召途中,與 王忠玉 者?!?蔡東藩 《唐史演義》第四十回:“ 安石 方入任侍中,不肯赴召?!?/div>
分類:朝廷征召
《國語辭典》:移檄  拼音:yí xí
檄,古代公文。移檄指發(fā)布公文聲討?!段宕菲皆?。唐史。卷上》:「克用大怒,焚詔書,囚使者;遣使上表,移檄進討?!?/div>
《漢語大詞典》:應役(應役)
受征召服勞役。《元典章·兵部三·蹉打船只》:“各處提調官送少壯人丁應役,毋令老幼不堪之人充應?!?span id="hu0anj5" class="book">《清史稿·禮親王代善傳》:“ 太宗 以祀事后至,言 界凡 方筑城,民應役,宜急衛(wèi)之?!?/div>
《漢語大詞典》:刺手
(1).猶探手。 唐 韓愈 《調張籍》詩:“刺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br />(2). 宋 代軍制,在征召入伍者手上刺字,以作標記,防止逃亡。 宋 李綱 《論御寇用兵札子》:“召募畿甸之民刺手,權充鄉(xiāng)遂之兵,優(yōu)與贍給,事畢放還歸鄉(xiāng)?!?宋 李綱 《與呂相公書》:“此曹皆東北無所歸之人,縱之使去,又復為盜,已刺手、背團結,與舊兵同為隊伍,逐日訓練,假以時日,當皆為精兵矣?!?br />(3).舊時的一種肉刑。在犯人手上刺字以作標記。 清 魏源 《軍儲篇一》:“儻有紈袴溫飽之家,恥鯨哀免者,許以金贖,視其職銜小大,為罰贖之輕重,僅免刺面而僅刺手。刺手逾限不悛者誅,不得再贖。”
(4).猶言棘手。 老舍 《上任》:“咱們就這么辦,先找小的,不刺手的辦?!?/div>
《國語辭典》:辟命  拼音:bì mìng
古代朝廷徵召人作官的命令?!逗鬂h書。卷三六。鄭范陳賈張列傳。賈逵》:「隱居教授,不應辟命?!埂度龂萘x》三三回:「我生受其辟命,亡而不哭,非義也。」
分類:征召任命
《國語辭典》:追兵  拼音:zhuī bīng
追來的敵軍?!妒酚洝>矶?。天官書》:「其時宜效不效為失,追兵在外不戰(zhàn)?!埂度龂萘x》第七回:「如無追兵,不可放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