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前魚泣
安陵與龍陽
懷猜非后釣
泣船魚
棄魚感淚
泣煎魚
相關人物龍陽君
《戰(zhàn)國策》卷二十五《魏策四》
魏王與龍陽君共船而釣,龍陽君得十馀魚而涕下。王曰:「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對曰:「臣無敢不安也?!雇踉唬骸溉粍t何為涕出?」曰:「臣為王之所得魚也。」王曰:「何謂也?」對曰:「臣之始得魚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棄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兇惡,而得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四海之內(nèi),美人亦甚多矣,聞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趨王。臣亦猶曩臣之前所得魚也,臣亦將棄矣,臣安能無涕出乎?」魏王曰:「誤!有是心也,何不相告也?」于是布令于四境之內(nèi)曰:「有敢言美人者族。」
簡釋
前魚:喻失寵。唐劉得仁《長信宮》:“一從悲畫扇,幾度泣前魚?!?/p>
例句
一從悲畫扇,幾度泣前魚。
前魚不解泣,共輦豈關羞。
重遠豈能慚沼鵠,棄前方見泣船魚。
典故 靈濤
胥潮
白馬潮
怒濤飛
靈胥怒
胥怒
子胥潮
子胥鴟夷
子胥濤
前胥后種
銀濤白馬
鴟夷沒
鴟夷革
鴟夷恨
伍員潮
伍胥神
白馬銀濤
鴟夷血
靈胥八月濤
八月潮怒
怒為濤
伍相鴟夷
伍員濤
子胥靈
子胥棄
東流生白波
素車駕長鯨
濤江雪浪
伍相潮頭
伍胥白浪
胥濤濺恨
壯志死不息
子胥鼓浪
白馬踏海潮
鴟夷怒濤
寒濤擁伍胥
魂莊怒濤
怒濤猶不平
前潮作子胥
素車走靈胥
伍生傳謬
伍胥恨不滅
伍胥怒濤
胥江萬里濤
子胥怒錢塘
子胥棄江
相關人物伍員(字子胥)
文種
《吳越春秋》卷五〈夫差內(nèi)傳·十三年〉~9~
吳王置酒文臺之上,群臣悉在,太宰嚭執(zhí)政,越王侍坐,子胥在焉。王曰:「寡人聞之,君不賤有功之臣,父不憎有力之子。今太宰嚭為寡人有功,吾將爵之上賞。越王慈仁忠信,以孝事于寡人,吾將復增其國,以還助伐之功。于眾大夫如何?」群臣賀曰:「大王躬行至德,虛心養(yǎng)士,群臣并進,見難爭死;名號顯著,威震四海;有功蒙賞,亡國復存;霸功王事,咸被群臣?!褂谑亲玉銚?jù)地垂涕,曰:「于乎,哀哉!遭此默默,忠臣掩口,讒夫在側(cè);政敗道壞,諂諛無極;邪說偽辭,以曲為直,舍讒攻忠,將滅吳國:宗廟既夷,社稷不食,城郭丘墟,殿生荊棘?!箙峭醮笈?,曰:「老臣多詐,為吳妖孽。乃欲專權擅威,獨傾吾國。寡人以前王之故,未忍行法,今退自計,無沮吳謀?!棺玉阍唬骸附癯疾恢也恍?,不得為前王之臣。臣不敢愛身,恐吾國之亡矣。昔者桀殺關龍逢,紂殺王子比干,今大王誅臣,參于桀紂。大王勉之,臣請辭矣。」子胥歸,謂被離曰:「吾貫弓接矢于鄭楚之界,越渡江淮自致于斯。前王聽從吾計,破楚見凌之讎。欲報前王之恩而至于此。吾非自惜,禍將及汝?!贡浑x曰:「未諫不聽,自殺何益?何如亡乎?」子胥曰:「亡,臣安往?」吳王聞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賜屬鏤之劍。子胥受劍,徒跣褰裳,下堂中庭,仰天呼怨曰:「吾始為汝父忠臣立吳,設謀破楚,南服勁越,威加諸侯,有霸王之功。今汝不用吾言,反賜我劍。吾今日死,吳宮為墟,庭生蔓草,越人掘汝社稷。安忘我乎?昔前王不欲立汝,我以死爭之,卒得汝之愿,公子多怨于我。我徒有功于吳。今乃忘我定國之恩。反賜我死,豈不謬哉!」吳王聞之,大怒,曰:「汝不忠信,為寡人使齊,托汝子于齊鮑氏,有我外之心?!辜绷钭圆茫骸腹虏皇谷甑糜兴??!棺玉惆褎ρ鎏靽@曰:「自我死后,后世必以我為忠,上配夏殷之世,亦得與龍逄、比干為友?!顾旆鼊Χ馈峭跄巳∽玉闶⒁曾|夷之器,投之于江中,言曰:「胥汝一死之后,何能有知?」即斷其頭,置高樓上,謂之曰:「日月炙汝肉,飄風飄汝眼,炎光燒汝骨,魚鱉食汝肉。汝骨變形灰,有何所見?」乃棄其軀,投之江中。子胥因隨流揚波,依潮來往,蕩激崩岸。
《太平廣記》卷二百九十一〈神一·伍子胥〉~235~
伍子胥累諫吳王,賜屬鏤劍而死。臨終,戒其子曰:「懸吾首于南門,以觀越兵來。以鰈魚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當朝暮乘潮,以觀吳之敗?!棺允亲院iT山,潮頭洶高數(shù)百尺,越錢塘漁浦,方漸低小。朝暮再來,其聲震怒,雷奔電走百馀里。時有見子胥乘素車白馬在潮頭之中,因立廟以祠焉。廬州城內(nèi)淝河岸上,亦有子胥廟。每朝暮潮時,淝河之水,亦鼓怒而起,至其廟前。高一二尺,廣十馀丈,食頃乃定。俗云:與錢塘江水相應焉!
《吳越春秋》卷五〈夫差內(nèi)傳·十三年〉~22~
遂伏劍而死。吳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鴟夷之器,投之于江中,言曰:「胥汝一死之后,何能有知?」即斷其頭,置高樓上,謂之曰:「日月炙汝肉,飄風飄汝眼,炎光燒汝骨,魚鱉食汝肉。汝骨變形灰,有何所見?」乃棄其軀,投之江中。子胥因隨流揚波,依潮來往,蕩激崩岸。
簡釋
靈胥:指河神。來陸游《乙丑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來湖中戲成絕句》:“千年未息靈胥怒,卷地潮聲到枕邊?!?/p>
例句
行嘆鴟夷沒,遽惜湛盧飛。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
山藏伯禹穴,城壓伍胥濤。
山圍伯禹廟,江落伍胥潮。
伍生傳或謬,枚叟說難窮。
冤深陸機霧,憤積伍員濤。
懷中陸績橘,江上伍員濤。
浙波只有靈濤在,拜奠青山人不休。
地接三茅嶺,川迎伍子濤。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回潮迎伍相,驟雨送湘君。
典故 封侯相
燕頷封侯
班筆擲
班超束書
擲筆
安能守筆硯
定遠見棄
相關人物班超
《后漢書》卷四十七〈班梁列傳·班超〉~57~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jié)。然內(nèi)孝謹,居家常執(zhí)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yǎng)。久勞苦,嘗輟業(yè)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閒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其后行詣相者,曰:「祭酒,布衣諸生耳,[四]而當封侯萬里之外?!钩瑔柶錉睢O嗾咧冈唬骸干囝h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咕弥@宗問固「卿弟安在」,固對「為官寫書,受直以養(yǎng)老母」。帝乃除超為蘭臺令史,后坐事免官。
簡釋
投筆:指棄文就武。唐魏征《述懷》:“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p>
例句
班筆行看擲,黃陂莫漫澄。
赴敵甘負戈,論兵勇投筆。
朅來投筆硯,長揖謝親族。
年少不應辭苦節(jié),諸生若遇亦封侯。
擲筆不作尉,戎衣從嫖姚。
封侯應不遠,燕頷豈徒然。
丈夫三十未富貴,安能終日守筆硯。
看取不成投筆后,謝安功業(yè)復何如。
一朝棄筆硯,十年操矛戟。
昔聞班家子,筆硯忽然投。
投筆尊前起,橫戈馬上辭。
龍泉恩已著,燕頷相終成。
嘗矜有奇骨,必是封侯相。
昔去驚投筆,今來分掛冠。
封侯萬里者,燕頷乃徒勞。
男兒生世間,及壯當封侯。
垂淚方投筆,傷時即據(jù)鞍。
將軍欲定遠,見棄不應賒。
武人榮燕頷,志士戀漁竿。
壯懷空擲班超筆,久客誰憐季子裘。
何言投筆去,終作勒銘回。
多君有奇略,投筆佐元戎。
雖投定遠筆,未坐將軍樹。
燕頷多奇相,狼頭敢犯邊。
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因君指似封侯骨,漸擬回頭別醉鄉(xiāng)。
莫向尊前更惆悵,古來投筆盡封侯。
此去知投筆,須求利劍磨。
終童之死誰繼出,燕頷儒生今俊逸。
雁門太守能愛賢,麟閣書生亦投筆。
一朝愿投筆,世難激中腸。
不有封侯相,徒負幽并客。
封侯萬里外,未肯后班超。
懷鉛慚后進,投筆愿前驅(qū)。
龍庭但苦戰(zhàn),燕頷會封侯。
投筆懷班業(yè),臨戎想顧勛。
曳裾誠已矣,投筆尚凄然。
中原初逐鹿,投筆事戎軒。
蘇武執(zhí)節(jié)歸,班超束書起。
燕頷已知飛食肉,龍門猶自退為魚。
典故怨秋風
齊紈扇
手中扇
悲團扇
秋風扇
團扇詩
憐團扇
捐扇
泣團扇
悲秋扇
捐篋
題秋扇
團扇悲秋
收團扇
紈扇題詩
班姬題扇
婕妤團扇
團扇捐
團扇怨秋風
班姬月
班家扇
班女怨
悲素扇
班姬泣
班姬篋
班女恨
裁潔素
逢秋扇
感婕妤
過秋紈扇
漢姬紈扇
漢主妃
婕妤扇
齊紈怨思
妾扇
秋風棄扇
秋扇留句
身世如團扇
團扇悲歌
團扇三秋怨
團扇逐秋風
紈扇曲中秋
班妾秋扇
悲婕妤
宮扇怨秋風
漢宮圓扇成詠
托意唯團扇
相關人物班婕妤
《昭明文選》卷二十七〈詩戊·樂府上·怨歌行〉~280~
〈序〉:「昔漢成帝班婕妤失寵,供養(yǎng)于長信宮,乃作賦自傷,并為〈怨詩〉一首。」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fā)。??智锕?jié)至,涼風奪炎熱。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埂队衽_》此詩有序云:昔漢成帝班婕妤失寵,供養(yǎng)于長信宮,乃作賦自傷,并為怨詩云云。
《漢書》卷九十七下〈外戚列傳下·孝成班倢伃〉~3984~
自鴻嘉后,上稍隆于內(nèi)寵。倢伃進侍者李平,平得幸,立為倢?。上曰:「始衛(wèi)皇后亦從微起?!鼓速n平姓曰衛(wèi),所謂衛(wèi)倢伃其后趙飛燕姊弟亦從自微賤興,踰越禮制,?盛于前。班倢伃及許皇后皆失寵,稀復進見。鴻嘉三年,趙飛燕譖告許皇后、班倢伃挾媚道,祝詛后宮,詈及主上。許皇后坐廢??紗柊鄠寔?,倢伃對曰:「妾聞『死生有命,富貴在天?!恍拚形疵筛#瑸樾坝院瓮??使鬼神有知,不受不臣之愬;如其無知,愬之何益?故不為也?!股仙破鋵Γ瑧z憫之,賜黃金百斤。趙氏姊弟驕妒,倢伃恐久見危,求共養(yǎng)太后長信宮,上許焉。倢伃退處東宮,作賦自傷悼。
簡釋
班女怨:指婦女因失寵而哀怨。唐竇牟《元日喜聞大禮寄上翰林四學士中書六舍人二十韻》:“忽思班女怨,遙聽越人吟。”
例句
一從悲畫扇,幾度泣前魚。
羞同班女高秋扇,欲照明王乙夜書。
秋風能再熱,團扇不辭勞。
君恩不可見,妾豈如秋扇。秋扇尚有時,妾身永微賤。
舊寵悲秋扇,新恩寄早春。
張尹將眉學,班姬取扇儔。
色麗班姬篋,光潤洛川神。
無金可買長門賦,有恨空吟團扇詩。
今夜故山依舊見,班家扇樣碧峰東。
守分辭芳輦,含情泣團扇。
班扇慵裁素,曹衣詎比麻。
莫道君恩長不休,婕妤團扇苦悲秋。
團扇辭恩寵,回文贈苦辛。
光含班女扇,韻入楚王弦。
芙蓉老秋霜,團扇羞網(wǎng)塵。
行將泣團扇,戚戚愁人腸。
捐扇破誰執(zhí),素紈輕欲裁。
素魄近成班女扇,清光遠似庾公樓。
曉菊泫寒露,似悲團扇風。
自憐春色罷,團扇復迎秋。
蘼蕪山下路,團扇秋風去。
正悅掌中舞,寧哀團扇詩。
誰分含啼掩秋扇,空懸明月待君王。
奉帚平明金殿開,暫將團扇共裴回。
傳聞紈扇恩未歇,預想蛾眉上初月。
階下敗蘭猶有氣,手中團扇漸無端。
長為蕣花光曉日,誰知團扇送秋風。
忽思班女怨,遙聽越人吟。
六宮誰買相如賦,團扇恩情日日疏。
繁華事逐東流水,團扇悲歌萬古愁。
莫比班家扇,寧同卓氏琴。
簟委班姬扇,蟬悲蔡琰琴。
寒塵妒盡秦王女,涼殿恩隨漢主妃。
合裁班扇思行幸,愿托涼風篋笥嫌。
欲和古詩成竇錦,倍悲秋扇損齊紈。
陸生誇妙法,班女恨涼飆。
典故 瓢掛樹
掛瓢人
一瓢喧
掛樹瓢空
一瓢風入
一瓢閑掛
飲水箕山
枝上瓢空
風作瓢生
孤瓢枝上閒寄
枯瓢閑寄
枯瓢枝上寄
厭喧解瓢
一瓢不掛
枝上瓢
相關人物許由
東漢·蔡邕《琴操》
《箕山操》,許由作也。許由者,古之貞固之士也。堯時為布衣,夏則巢居,冬則穴處,饑則仍山而食,渴則仍河而飲。無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飲之。人見其無器,以一瓢遺之。由操飲畢,以瓢掛樹。風吹樹動,歷歷有聲。由以為煩擾,遂取捐之。(據(jù)《平津館叢書》本)
《太平御覽》卷七百六十二〈器物部七·瓢〉~353~
《琴操》:「許由無杯器,常以手捧水,人以一瓢遺之。由操飲畢,以瓢掛樹。風吹樹,瓢動,歷歷有聲。由以為煩擾,遂取捐之。」
例句
一瓢遺卻在何處,應掛天臺最老松。
邑罕懸磬貧,山無掛瓢逸。
瓢中誰寄酒,葉上我留書。
瓢飲唯三徑,巖棲在百層。
一瓢風入猶嫌鬧,何況人間萬種人。
近日營家計,繩懸一小瓢。
幽林嘗伴許,陋巷亦隨回。
掛瓢余隱舜,負鼎爾干湯。
典故未赦虞翻
悲虞翻
地遠虞翻老
愧虞仲翔
去國虞翻
生還粗勝虞
南遷虞翻
棄仲翔
虞翻狂
相關人物虞翻
《三國志》卷五十七〈吳書·虞翻傳〉~320~
孫權以為騎都尉。翻數(shù)犯顏諫爭,權不能悅,又性不協(xié)俗,多見謗毀,坐徙丹楊涇縣。呂蒙圖取關羽,稱疾還建業(yè),以翻兼知醫(yī)術,請以自隨,亦欲因此令翻得釋也。后蒙舉軍西上,南郡太守麋芳開城出降。蒙未據(jù)郡城而作樂沙上,翻謂蒙曰:「今區(qū)區(qū)一心者麋將軍也,城中之人豈可盡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乎?」蒙即從之。時城中有伏計,賴翻謀不行。關羽既敗,權使翻筮之,得兌下坎上,節(jié),五爻變之臨,翻曰:「不出二日,必當斷頭。」果如翻言。權曰:「卿不及伏羲,可與東方朔為比矣?!刮簩⒂诮麨橛鹚@,系在城中,權至釋之,請與相見。他日,權乘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爾降虜,何敢與吾君齊馬首乎!」欲抗鞭擊禁,權呵止之。后權于樓船會群臣飲,禁聞樂流涕,翻又曰:「汝欲以偽求免邪?」權悵然不平。權既為吳王,歡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陽醉,不持。權去,翻起坐。權于是大怒,手劍欲擊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農(nóng)劉基起抱權諫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殺善士,雖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賢畜眾,故海內(nèi)望風,今一朝棄之,可乎?」權曰:「曹孟德尚殺孔文舉,孤于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輕害士人,天下非之。大王躬行德義,欲與堯、舜比隆,何得自喻于彼乎?」翻由是得免。權因敕左右,自今酒后言殺,皆不得殺。翻性疏直,數(shù)有酒失。權與張昭論及神仙,翻指昭曰:「彼皆死人,而語神仙,世豈有仙人邪!」權積怒非一,遂徙翻交州。雖處罪放,而講學不倦,門徒常數(shù)百人。又為《老子》、《論語注疏》、《國語》訓注,皆傳于世。
《昭明文選》卷二十一〈詩乙·詠史·詠史〉~994~
抽簪解朝衣,散發(fā)歸海隅。唐·李善注引鐘會《遺榮賦》曰:「散發(fā)抽簪,永絕一丘?!埂秱}頡篇》曰:「簪,笄也,所以持冠也?!?/span>
例句
遭逢陪侍輦,歸去憶抽簪。
何必東都外,此處可抽簪。
東郊故人在,應笑未抽簪。
抽卻朝簪著釣蓑,近來聲跡轉(zhuǎn)巍峨。
汗漫江海思,傲然抽冠簪。
遺榮期入道,辭老竟抽簪。
東門有歸路,徒自棄華簪。
萬一差池似前事,又應追悔不抽簪。
老須為老計,老計在抽簪。
東山期已定,相許便抽簪。
聊從嘉遁所,酌醴共抽簪。
莫笑亂離方解印,猶勝顛蹶未抽簪。
典故得兔
忘筌蹄
棄筌
筌蹄棄
忘筌得魚
問舊蹄
得兔忘筌
釣罷忘筌
《莊子集釋》卷九上〈雜篇·外物〉~944~
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
例句
曾向空門學坐禪,如今萬事盡忘筌。
如何臨逝水,白發(fā)未忘筌。
妙取筌蹄棄,高宜百萬層。
風流俱善價,愜當久忘筌。
往事盡筌蹄,虛懷寄杯杓。
從師當鼓篋,窮理久忘筌。
一卷疏蕪一百篇,名成未敢暫忘筌。
獨夫長啜泣,多士已忘筌。
典故 棄杖
夸父渴
夸父杖
夸父步
飲海絕流
夸父鞭日月
搜棄杖
與日竟走
相關人物夸父
《山海經(jīng)·海經(jīng)》卷三〈海外北經(jīng)·夸父與日逐走〉~238~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视蔑嫞嬘诤游?;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畢沅云:「鄧林即桃林也,鄧、桃音相近?!?/span>
《山海經(jīng)·山經(jīng)》卷五〈中山經(jīng)·中次六經(jīng)·夸父山〉~39~
又西九十里,曰夸父之山,其木多棕?,多竹箭,其獸多?牛、羬羊,其鳥多鷩,其陽多玉,其陰多鐵。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廣員三百里,其中多馬。湖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珚玉。
《列子·湯問》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際??视蔑?,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彌廣數(shù)千里焉?!?/span>
簡釋
夸父逐日:多指事業(yè)未竟或不自量力,亦用于歌頌勇敢奮斗精神。唐柳宗元《行路難三首》其一:“君不見夸父逐日窺虞淵,跳踉北海超昆侖。”
鄧林:喻樹林。拄杖。晉陶潛《讀山海經(jīng)十三首》之八:“余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后?!?/p>
例句
飲流夸父斃長途,如見當中印王字。
偏啄鄧林求一蟲,蟲孔未穿長觜禿。
安得潛淵虬,拔壑超鄧林。
北走摧鄧林,東去落扶桑。
棄杖枯還植,窮鱗涸更浮。
夸父興懷于落照,田文起怨于鳴琴。
子提健筆來,勢若夸父渴。
瘞夭追潘岳,持危覓鄧林。
君不見夸父逐日窺虞淵,跳踉北海超昆侖。須臾力盡道渴死,孤鼠蜂蟻爭噬吞。
夸父亦何愚,競走先自疲??仕阑呋?,嗟嗟徒爾為。
海水非不廣,鄧林豈無枝。
朝飲河生塵,暮飲海絕流。
典故 齊相計
二桃殺士
三士桃
二桃棄
二桃三士
齊相二桃
泣二桃
冶子田強
二士桃
相關人物公孫接
古冶子
晏嬰
田開疆
齊景公
《晏子春秋》卷二《內(nèi)篇·諫下》
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聞。晏子過而趨,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見公曰:「臣聞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義,下有長率之倫,內(nèi)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敵,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祿。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無君臣之義,下無長率之倫,內(nèi)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敵,此危國之器也,不若去之?!埂蛘埞谷松兖佒?,曰:「三子何不計功而食桃?」……皆反其桃,挈領而死。
簡釋
三士桃:喻指用計殺人。唐盧象《追涼歷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喬木》:“閑蔭七賢地,醉餐三士桃?!?/p>
例句
二桃殺三士,詎假劍如霜。
世人見我輕鴻毛,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
閑蔭七賢地,醉餐三士桃。
《后漢書》卷六十一〈左周黃列傳·周舉〉~2024~
舉稍遷并州刺史·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唐·李賢注:「《新序》曰:晉文公反國,介子推無爵,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求之不得,乃焚其山,推遂不出而焚死。」
《春秋左傳正義》卷十五〈僖公·傳二十四年〉
晉候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nèi)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加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蛊淠冈唬骸割烈嗲笾??以死,誰懟?」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蛊淠溉眨骸敢嗍怪?,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其母曰:「能如是乎?與女偕隱?!顾祀[而死。
簡釋
介推:詠雅逸或寒食。唐顧況《擬古三首》之三:“浮生果何慕,老去羨介推?!?/p>
子推:代指寒食。唐孟云卿《寒食》:“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p>
例句
累重雖然容食椹,力微無計報焚林。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每日除書空滿紙,不曾聞有介推名。
晉山雖自棄,魏闕尚含情。
介子終知祿不及,王孫誰肯一相憐。
熏穴應無取,焚林固有求。
浮生果何慕,老去羨介推。
典故雞肋棄
一官雞肋
棄雞肋
浮利一雞肋
漢中雞肋地
雞肋曹公忿
楊修雞肋
相關人物曹操(魏武帝)
楊修
《三國志》卷一〈魏書·武帝紀〉~52~
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斬音。夏侯淵與劉備戰(zhàn)于陽平,為備所殺。三月,王自長安出斜谷,軍遮要以臨漢中,遂至陽平。備因險拒守。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曰:時王欲還,出令曰「雞肋」,官屬不知所謂。主簿楊脩便自嚴裝,人驚問脩:「何以知之?」脩曰:「夫雞肋,棄之如可惜,食之無所得,以比漢中,知王欲還也。」
《后漢書》卷五十四〈楊震列傳·(玄孫)楊脩〉~789~
脩字德祖,好學,有俊才,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及操自平漢中,欲因討劉備而不得進,欲守之又難為功,護軍不知進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雞肋」而已。外曹莫能曉,脩獨曰:「夫雞肋,食之則無所得,棄之則如可惜,公歸計決矣?!鼓肆钔獍咨試?,操于此回師。
《三國志》卷五十五《吳書·甘寧傳》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也。少有氣力,好游俠,招合輕薄少年,為之渠帥;群聚相隨,挾持弓弩,負毦帶鈴,民聞鈴聲,即知是寧?!鼓铣?#183;裴松之注引《吳書》:「寧輕俠殺人,藏舍亡命,聞于郡中。其出入,步則陳車騎,水則連輕舟,侍從被文繡,所如光道路,住止常以繒錦維舟,去或割棄,以示奢也?!?/span>
《前漢紀·孝平》
莽師徒外破。大臣內(nèi)叛。無所復信。憂懣不能食。性好小數(shù)。但為厭勝之事。遣人壞漢園陵罘罳。云無使民復思漢。
例句
謝朓留霞綺,甘寧棄錦張。
甘寧奢侈,陸凱貴盛。
《漢書》卷一下〈高帝紀下〉~64~
二月,至長安。蕭何治未央宮,立東闕、北闕、前殿、武庫、大倉。上見其壯麗,甚怒,謂何曰:「天下匈匈,勞苦數(shù)歲,成敗未可知,是何治宮室過度也!」何曰:「天下方未定,故可因以就宮室。且夫天子以四海為家,非令壯麗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也?!股险f。自櫟陽徙都長安。置宗正官以序九族。夏四月,行如雒陽。唐·顏師古注:「未央殿雖南向,而上書奏事謁見之徒皆詣北闕,公車司馬亦在北焉。是則以北闕為正門,而又有東門、東闕。至于西南兩面,無門闕矣。蓋蕭何初立未央宮,以厭勝之術,理宜然乎?」
《唐摭言》卷十一〈無官受黜〉
襄陽詩人孟浩然,開元中頗為王右丞所知。句有「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者,右丞吟詠之,常擊節(jié)不已。維待詔金鑾殿,一旦,召之商較《風》、《雅》,忽遇上幸維所,浩然錯愕伏床下,維不敢隱,因之奏聞。上欣然曰:「朕素聞其人?!挂虻迷t見。上曰:「卿將得詩來耶!」浩然奏曰:「臣偶不赍所業(yè)?!股霞疵?。浩然奉詔,拜舞念詩曰:「此闕休上書,南山歸臥廬;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股下勚畱撊辉唬骸鸽尬丛鴹壢耍允乔洳磺筮M,奈何反有此作!」因命放歸南山。終身不仕。
典故 學終軍
終軍少
棄關繻
棄繻入關
識舊吏
折繻
關門棄繻
拋繻入關
棄終繻
相關人物終軍
參考典故請纓
《漢書》卷六十四下《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列傳·終軍》
終軍字子云,濟南人也。少好學,以辯博能屬文聞于郡中。年十八,選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聞其有異材,召見軍,甚奇之,與交結(jié)。軍揖太守而去,至長安上書言事。武帝異其文,拜軍為謁者給事中?!酰姀臐袭斣劜┦?,步入關,關吏予軍繻。軍問:「以此何為?」吏曰;「為復傳,還當以合符?!管娫唬骸复笳煞蛭饔危K不復傳還?!箺壚]而去。軍為謁者,使行郡國,建節(jié)東出關,關吏識之,曰:「此使者乃前棄繻生也?!管娦锌姳阋艘月?。還奏事,上甚說。(三國魏·張晏注:「繻音須。繻,符也。書帛裂而分之,若券契矣?!梗┊敯l(fā)使匈奴,軍自請曰:「軍無橫草之功,得列宿衛(wèi),食祿五年。邊境時有風塵之警,臣宜被堅執(zhí)銳,當矢石,啟前行駑下不習金革之事,今聞將遣匈奴使者,臣愿盡精厲氣,奉佐明使,畫吉兇于單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竊不勝憤懣。」詔問畫吉兇之狀,上奇軍對,擢為諫大夫。南越與漢和親,乃遣軍使南越,說其王,欲令入朝,比內(nèi)諸侯。軍自請:「愿受長纓,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管娝焱f越王,越王聽許,請舉國內(nèi)屬。天子大說,賜南越大臣印綬,壹用漢法,以新改其俗,令使者留填撫之。越相呂嘉不欲內(nèi)屬,發(fā)兵攻殺其王,及漢使者皆死。語在南越傳。軍死時年二十馀,故世謂之「終童」。
例句
棄繻當日路,應競看終軍。
遙知出關后,更有一終軍。
陸賈真迂闊,終童久寂寥。
棄繻懷遠志,封泥負壯情。
未遂終軍志,何勞思故鄉(xiāng)。
重看題壁處,豈羨棄繻生。
所希常道泰,非復候繻同。
關吏不須迎馬笑,去時無意學終軍。
潼關識舊吏,吏發(fā)已如絲。
宓子彈琴邑宰日,終軍棄繻英妙時。
密侍仝鏘佩,雄才本棄繻。
志業(yè)嘗探絕編義,風塵虛作棄繻生。
李廣少時思報國,終軍未遇敢論邊。
市義虛焚券,關譏謾棄繻。
即今揚策度,非是棄繻回。
國訝終軍少,人知賈誼賢。
棄繻頻北上,懷刺幾西游。
蘊藏經(jīng)國術,輕棄度關繻。
方同白衣見,不是棄繻人。
新經(jīng)夢筆夜,才比棄繻年。
莫道歸繻在,來時棄故關。
若值鄉(xiāng)人問,終軍賤不還。
終軍壯節(jié)埋黃土,楊震豐碑翳綠苔。
終童之死誰繼出,燕頷儒生今俊逸。
為報明年杏園客,與留絕艷待終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