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781,分119頁顯示  上一頁  71  72  73  74  75  77  78  79  80 下一頁
佛類詞典(續(xù)上)
第二會,度九十四俱胝聲聞眾
第三會,度九十二俱胝聲聞眾
計(jì)度分別
愿度眾生苦輪
佛滅度后,惡性車匿,云何共住?
佛滅度后,我等以何為師?
佛滅度后,我等依何法住?
未度者令度
三祇修六度
六度相滿
日月失度難
星宿失度難
智犍度
四大犍度
根犍度
第二會,度九十四俱胝聲聞眾
【三藏法數(shù)】
記云:若國王等及以臣庶,于今釋迦牟尼佛正法中,能為法事。謂于諸大乘經(jīng)典,或律、或論,若讀若誦,或恭敬供養(yǎng),或于經(jīng)卷以諸雜?而嚴(yán)飾之,由是善根力故,至彌勒如來成正覺時(shí),善得人身,于第二會中,剃發(fā)出家,乘宿愿力,便得涅槃。
第三會,度九十二俱胝聲聞眾
【三藏法數(shù)】
記云:若諸國王及臣庶等,于今釋迦牟尼佛正法中,能為僧事。自種善根,或教他種,于每月初一日,或初八日、十五日,設(shè)齋供養(yǎng)比丘、比丘尼,或供養(yǎng)修禪定者,或供養(yǎng)諸說法者,或施坐臥等具供養(yǎng)僧眾。由是善根力故,至彌勒如來成正覺時(shí),于第三會中,剃發(fā)出家,乘宿愿力,便得涅槃。
計(jì)度分別
【三藏法數(shù)】
謂意識于不現(xiàn)見事,計(jì)較量度,而起分別,故名計(jì)度分別。
愿度眾生苦輪
【三藏法數(shù)】
謂眾生處于生死之苦,輪轉(zhuǎn)無際,滅智慧根,不能自濟(jì)。我當(dāng)為其說法,令得度脫也。
佛滅度后,惡性車匿,云何共???
【三藏法數(shù)】
佛答言:車匿比丘,其性鄙惡。我滅度后,汝當(dāng)依我教法,調(diào)伏其心,舍本惡性,不久自當(dāng)?shù)米C道果。(車匿無翻。西域記云:正音闡釋迦,亦釋種。太子出家,令車匿牽揵陟。揵陟馬名,譯云納。)
佛滅度后,我等以何為師?
【三藏法數(shù)】
佛答言:汝問以何為師者,當(dāng)知尸波羅戒是汝大師,依之修行,能得出世甚深定慧。(梵語尸波羅,華言戒。)
佛滅度后,我等依何法?。?/div>
【三藏法數(shù)】
佛答言:汝問依何法住者,當(dāng)知依四念處,嚴(yán)心而住。一、觀身性相,同于虛空,名身念處;二、觀受不在內(nèi)外,不住中間,名受念處;三、觀心但有名字,名字性離,名心念處;四、觀法不得善法,不得不善法,名法念處。一切比丘,應(yīng)當(dāng)依此四念處住。(觀受者,受即領(lǐng)納之義,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領(lǐng)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之境也。不在內(nèi)外者,心不在六根名內(nèi);不在六塵名外;根塵之中,名為中間。)
未度者令度
【三藏法數(shù)】
度即超度也。謂眾生未度生死苦者,令其得度也。
三祇修六度
【三藏法數(shù)】
三祇者,三阿僧祇劫也。六度者,布施、持戒、忍辱、精進(jìn)、禪定、智慧也。度,越也,越生死流,到涅槃岸也。謂菩薩既發(fā)心已,必須行六度行,填滿本愿,是為三祇修六度。(梵語阿僧祇劫,華言無數(shù)時(shí)。)
六度相滿
【三藏法數(shù)】
六度相滿者,謂菩薩修行六度之相圓滿也。如尸毗王代鴿,即檀度滿也。普明王舍國,即戒度滿也。羼提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體,慈忍不動,血變?yōu)槿椋慈潭葷M也。大施太子抒海,即精進(jìn)度滿也。尚阇黎鵲巢頂上,即禪度滿也。劬嬪大臣分閻浮提為七分,城邑山川均等,故能息諍,即智度滿也。如上六人,皆釋迦往昔所修之行,是為六度相滿。(梵語尸毗,華言與。代鴿者,遍割身肉與鷹以代鴿命,身肉俱盡,不惱不死,自誓真實(shí),感身平復(fù)也。梵語羼提,華言忍辱。梵語歌利,華言惡世無道。大施太子求如意珠濟(jì)貧,得珠墮海,抒海取之,言欲酌海乾而取之也。筋骨斷壞,終不解廢,諸天見而問之,答曰:吾生生不休。諸天憫之,助其抒海,海水減半,龍恐海乾,令夜叉送珠還之。尚阇黎者,螺髻仙人,名此人得四禪定,出入息斷,鳥謂為木,于髻生卵。定起欲行,恐鳥母不來,即更入定,待鳥飛去,方始出定。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梵語釋迦,華言能仁。)
日月失度難
【三藏法數(shù)】
謂日月失其所纏之度,時(shí)序不調(diào)?;虺嗳粘?,或黑日出,或二、三、四、五日出,或日蝕無光,或日輪一重現(xiàn)乃至四五重現(xiàn),是為日月失度難。
星宿失度難
【三藏法數(shù)】
謂二十八宿及金星、彗星、火星、水星、風(fēng)星、刀星、南斗北斗等星,各各失其所纏之度,是為星宿失度難。(二十八宿者,角、亢、底、房、心、尾、箕、斗、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也。)
智犍度
【三藏法數(shù)】
智,即智慧。謂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之人,因修戒定慧道品,斷除惑障,所發(fā)無漏之智慧也。(初果,梵語須陀洹,華言預(yù)流。二果,梵語斯陀含,華言一來。三果,梵語阿那含,華言不來。四果,梵語阿羅漢,華言無學(xué)。無漏者,不漏落三界生死也。)
四大犍度
【三藏法數(shù)】
四大,即地、水、火、風(fēng)也。以其無處不有稱之為大。約過去、未來、現(xiàn)在三世,論四大所造善色、惡色,故名四大犍度。
根犍度
【三藏法數(shù)】
根,即六根、五根等法,約四果及三世而說,故名根犍度。(六根者,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五根者,信根、進(jìn)根、念根、定根、慧根,即聲聞之人所修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