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58
詞典
7
分類詞匯
50
其它
1
共58,分4頁顯示
1
2
3
4
2
3
4
下一頁
詞典
廣州
廣州灣
廣州泉
廣州和約
廣州起義
廣州戲
廣州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
分類詞匯
羊城
五羊城
廣里
三司
南園
公行
南臺
越王臺
《高級漢語詞典》:
廣州
拼音:
guǎng zhōu
廣東省省會,簡稱穗,別稱“羊城”,中國南方對外貿(mào)易港口和綜合性工業(yè)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北緣中部,京廣鐵路南端,臨珠江,市區(qū)面積1345平方公里,市區(qū)人口310萬
分類:
廣州
《國語辭典》:
廣州灣(廣州灣)
拼音:
guǎng zhōu wān
海灣名。位于廣東省南部雷州半島之東,今稱湛江港。清朝時,連同周邊陸地租與法國,二次大戰(zhàn)后收回,設湛江市。
分類:
海灣
海灣名
廣東
南部
雷州半島
《漢語大詞典》:
廣州泉(廣州泉)
泉名。指 貪泉 。在 廣州 西北二十里 石門 ,今 南海縣 境內(nèi)。傳說飲其水者,則起貪心。 宋
范仲淹
《酬和黃太傅》
詩:“酌以 廣州泉 ,不易 伯夷 志。”
分類:
泉名
貪泉
廣州
西北
二十
石門
《國語辭典》:
廣州和約(廣州和約)
拼音:
guǎng zhōu hé yuē
清道光二十一年,廣州水陸兩軍夜襲英軍,清軍敗戰(zhàn),奕山求和,英統(tǒng)帥義律允和,清軍退出廣州,賠款六百萬,英軍退出虎門。歷史上稱為「廣州和約」。
分類:
清道
道光
廣州
水陸
兩軍
《國語辭典》:
廣州起義(廣州起義)
拼音:
guǎng zhōu qǐ yì
清宣統(tǒng)三年三月二十九年,黃興率領(lǐng)革命黨人,進攻兩廣總督衙門,此役黨員菁英犧牲頗多,葬于黃花岡者計有七十二烈士,馀者姓名不可考,此役雖失敗,然革命聲勢卻已震驚全國,奠定了辛亥革命成功的基礎(chǔ)。
分類:
宣統(tǒng)
三年
三月二
率領(lǐng)
革命黨
《國語辭典》:
廣州戲(廣州戲)
拼音:
guǎng zhōu xì
以廣州為中心,流行于廣東大部分和廣西部分地區(qū)的劇種。以西皮和二黃為其基本曲調(diào),與國劇和漢劇非常接近,但聲腔變化仍大,每每在唱詞中增加粵語,吸收廣東小曲,一面減少昆曲大牌子,并把胡琴調(diào)門降低,以利粵語發(fā)音。也稱為「粵劇」。
分類:
廣州
中心
流行
廣東
大部分
分地
地區(qū)
劇種
《漢語大詞典》:
廣州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
大革命時期,國共兩黨在廣州合作創(chuàng)辦的培養(yǎng)農(nóng)民運動骨干的學校。從1924年7月至1926年10月,先后創(chuàng)辦了六期,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畢業(yè)學員共七百九十六人。彭湃、羅綺園、阮嘯仙、譚植棠、毛澤東等先后任主任或所長。學習內(nèi)容有中國農(nóng)民問題、軍事運動與農(nóng)民運動、社會問題與社會主義等。
分類:
大革命
國共
廣州
合作
創(chuàng)辦
培養(yǎng)
農(nóng)民
骨干
學校
《國語辭典》:
羊城
拼音:
yáng chéng
地名。舊時稱廣東省城。昔高固為楚相,有五羊銜谷聚于楚廷,故廣州廳事于梁上畫五羊像,稱其城為「羊城」。也稱為「五羊城」。
分類:
廣州
契丹
貿(mào)易
處所
《漢語大詞典》:
五羊城
廣州 的別名。相傳古代有五仙人乘五色羊執(zhí)六穗秬而至此,故稱。見
《太平寰宇記·嶺南道一·廣州》
引
《續(xù)南越志》
。 唐
黃滔
《寄南海黃尚書》
詩:“ 五羊城 下駐行車,此事如今八載餘。” 宋
錢易
《
南部新書
》
庚“ 吳脩 為 廣州 刺史,未至州,有五仙人騎五色羊,負五穀而來。今州廳梁上,畫五仙人騎五色羊為瑞,故 廣 南謂之 五羊城 ?!?清 趙天錫
《三元里》
詩:“ 五羊城 北 三元里 ,殺賊更番膽愈豪?!币嗍∽鳌?五羊 ”。 唐 鄭熊
《番禺雜記》
:“ 廣州 昔有五仙騎羊而至,遂名 五羊 ?!?白炎
《游仙》
詩之四:“獵獵天風下 五羊 , 羅浮 歸路月昏黃。”一說 戰(zhàn)國 時此地屬 楚 , 南海 人 高固 任 楚 相,有五羊銜穀穗聚其庭,以為祥瑞,因以為地名。參閱 晉 顧微
《廣州記》
。
分類:
廣州
仙人
五色
至此
《漢語大詞典》:
五羊城
廣州 的別名。相傳古代有五仙人乘五色羊執(zhí)六穗秬而至此,故稱。見
《太平寰宇記·嶺南道一·廣州》
引
《續(xù)南越志》
。 唐
黃滔
《寄南海黃尚書》
詩:“ 五羊城 下駐行車,此事如今八載餘?!?宋
錢易
《
南部新書
》
庚“ 吳脩 為 廣州 刺史,未至州,有五仙人騎五色羊,負五穀而來。今州廳梁上,畫五仙人騎五色羊為瑞,故 廣 南謂之 五羊城 ?!?清 趙天錫
《三元里》
詩:“ 五羊城 北 三元里 ,殺賊更番膽愈豪?!币嗍∽鳌?五羊 ”。 唐 鄭熊
《番禺雜記》
:“ 廣州 昔有五仙騎羊而至,遂名 五羊 。” 白炎
《游仙》
詩之四:“獵獵天風下 五羊 , 羅浮 歸路月昏黃?!币徽f 戰(zhàn)國 時此地屬 楚 , 南海 人 高固 任 楚 相,有五羊銜穀穗聚其庭,以為祥瑞,因以為地名。參閱 晉 顧微
《廣州記》
。
分類:
廣州
仙人
五色
至此
《國語辭典》:
廣里(廣里)
拼音:
guǎng lǐ
廣州。《西游記》第七五回:「老孫保唐僧取經(jīng),從廣里過,帶了個摺疊鍋兒,進來煮雜碎吃。」
分類:
廣州
《國語辭典》:
三司
拼音:
sān sī
三種官職的合稱:(1)東漢以太尉、司空、司徒為三司?!逗鬂h書。卷六。孝順帝紀》:「今刺史、二千石之選,歸任三司?!固?。章懷太子。注:「三司,三公也,即太尉、司空、司徒也?!挂卜Q為「三公」。(2)唐代以御史大夫、中書、門下為三司?!缎绿茣>硭陌?。百官志三》:「凡冤而無告者,三司詰之。三司,謂御史大夫、中書、門下也?!?3)后唐迄宋以鹽鐵、度支、戶部為三司,皆理財之官。《資治通鑒。卷二六五。唐紀八十一。昭宣帝天祐三年》:「戊寅,以朱全忠為鹽鐵、度支、戶部三司都制置使?!?4)明時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為三司。皆為各行省的文武長官。
分類:
三公
御史大夫
鹽鐵
廣州
指揮
度支
門下
戶部
布政司
三司
杭州
按察司
理財
財賦
主對
對外貿(mào)易
《國語辭典》:
三公
拼音:
sān gōng
1.人臣中最高的三個官位:(1)周代以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書經(jīng)。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jīng)邦,燮理陰陽?!?2)西漢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稘h書。卷九九。王莽傳上》:「漢危無嗣,而公定之;四輔之職,三公之任,而公干之?!?3)東漢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唐。杜佑《通典。卷十九。職官三公》:「后漢又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也稱為「三司」。
2.星名。即太乙星旁的三星。《晉書。卷一一。天文志上》:「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西三星皆曰三公,主宣德化,調(diào)七政,和陰陽之官也?!挂卜Q為「三師」。
分類:
星名
中央
高官
官銜
以太
太師
太傅
太保
三公
《漢語大詞典》:
南園(南園)
(1).園名。在 廣東 廣州市 南。 明 洪武 初, 趙介 、 孫蕡 等五人在此結(jié)社,號 南園 五子。 嘉靖 時,又有 歐大任 梁有譽 等五人,于此結(jié)社,號 南園 后五子。參見“ 南園十先生 ”。
(2).泛指園圃。 晉
張協(xié)
《雜詩》
之八:“借問此何時,胡蝶飛南園?!?唐
柳宗元
《冉溪》
詩:“卻學 壽張 樊敬侯 ,種漆南園待成器。”
分類:
園名
園圃
廣東
廣州
洪武
《漢語大詞典》:
南園十先生(南園十先生)
南園 即 抗風軒 ,在 廣州 城東南 大忠祠 側(cè)。 明 初, 孫蕡 、 王佐 、 黃哲 、 李德 、 趙介 結(jié)社唱酬于此,稱 南園 五子。寫詩力去 宋 元 風習,以上追三 唐 為旨歸, 嘉靖 年間, 歐大任 、 梁有譽 、 黎民表 、 吳旦 、 李時行 又聚會 抗風軒 ,復振 南園 之風,稱南園后五子。 清 光緒 年間, 張之洞 任 兩廣 總督,乃將前后五子合稱 南園十先生 ,并建 南園十先生祠 。 明 葛徵奇 編有
《南園五先生集》
二卷; 清 陳文藻 等編有
《南園后五子詩集》
二十八卷。參閱
《四庫全書總目·集部總集類存目四》
。
分類:
廣州
城東
東南
《漢語大詞典》:
公行
公然行動,公然進行。
《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
:“盜賊公行,而天癘不戒?!?span id="q9qk79j" class="book">《
資治通鑒·晉孝武帝太元十四年
》:“左右近習,爭弄權(quán)柄,交通請託,賄賂公行?!?span id="myeywrp" class="book">《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如今果是 楊國忠 為相,賄賂公行,不知埋沒了多少高才絶學?!?br />(1).古官名。掌管君主出行的兵車行列事。
《詩·魏風·汾沮洳》
:“美如英,殊異乎公行?!?毛 傳:“公行,從公之行也?!?鄭玄 箋:“從公之行者,主君兵車之行列?!?span id="xlk4nje" class="book">《
左傳·宣公二年
》:“及 成公 即位,乃宦卿之適而為之田,以為公族。又宦其餘子,亦為餘子;其庶子為公行。 晉 於是有公族、餘子、公行。” 杜預 注:“庶子,妾子也。掌率公戎行?!眳⒁姟?公路 ”。
(2).鴉片戰(zhàn)爭前 廣州 十三行商人的行會組織。 清 康熙 五九年(1720年)創(chuàng)設,次年解散,后屢設屢廢。設立目的在于共同承擔官府差科,消除內(nèi)部競爭,規(guī)定進出口貨市價,分配各行業(yè)務,約束外商活動,經(jīng)辦中外交涉事項和解決同業(yè)困難。
《南京條約》
簽訂后,公行取消。
(3).復姓。 戰(zhàn)國 齊 有 公行子 。見
《青州府志》
。
分類:
公然
行動
復姓
鴉片戰(zhàn)爭
古官名
官名
掌管
廣州
出行
公行
商人
行子
行會
組織
帝王
《國語辭典》:
公路
拼音:
gōng lù
國道、省道、縣道、鄉(xiāng)道及專用公路等供車輛通行的道路。
分類:
公路
正道
城鎮(zhèn)
官名
鄉(xiāng)村
正路
掌管
工礦
基地
路車
汽車
車通
通行
道路
帝王
《漢語大詞典》:
南臺(南臺)
(1). 十六國 夏 主 赫連勃勃 取 長安 后,稱 長安 曰 南臺 。
《
晉書·地理志上
》
:“ 勃勃 僭號於 統(tǒng)萬 ,是為 夏 。置 幽州 牧於 大城 ,又平 劉義真 於 長安 ,遣子 璝 鎮(zhèn)焉。號曰 南臺 。”
(2).御史臺。以在宮闕西南,故稱。 南朝 梁元帝
《薦鮑幾表》
:“前宰 東邑 ,實有二 魯 之風;近處 南臺 ,欲尊兩 鮑 之則?!?span id="2cyusws" class="book">《
通典·職官六
》:“ 后漢 以來謂之御史臺,亦謂之蘭臺寺。 梁 及 后魏 北齊 ,或謂之 南臺 。 后魏 之制,有公事百官朝會名簿,自尚書令僕以下,悉送 南臺 ?!?清
王士禛
《喜羨門閣學卜鄰之作》
詩:“東閣從容多密札, 南臺 潦倒恕彈文?!庇?元 代指由 揚州 徙至 建康 的行御史臺。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札記》
:“又 至元 十四年初立行御史臺於 揚州 ……二十七年,徙 揚州 行臺於 建康 ,專涖 江南 之地,號 南臺 ?!?br />(3).臺名。即 戲馬臺 。在 江蘇省 銅山縣 南。 晉 義熙 中, 劉裕 嘗大會群僚賦詩于此。 南朝 宋 元嘉 時, 魏 主南侵至 彭城 ,亦嘗登此。
《水經(jīng)注》
謂即 項羽 掠馬臺 ,其下有玉鉤斜道。 宋
蘇軾
《次韻呂梁重屯田》
:“待君筆力追 靈運 ,莫負 南臺 九日期?!?王文誥 輯注:“ 縯 曰:‘ 劉裕 為 宋 公,在 彭城 ,九月九日,出游 戲馬臺 ,送 孔靖 辭位歸鄉(xiāng)。 謝靈運 、 宣遠 等,并從作詩?!?宋
蘇軾
《臺頭寺送宋希元》
詩:“相從傾蓋只今年,送別 南臺 便黯然?!?查慎行 注:“ 南臺 即 戲馬臺 ,以在 徐州 城南,故名?!?br />(4).臺名。 瀛臺 的舊稱。在 北京 。 清
吳偉業(yè)
《即事》
詩之三:“從游 西苑 花初放,侍宴 南臺 酒半醒?!?清
高士奇
《
金鰲退食筆記
》
卷上:“ 瀛臺 ,舊為 南臺 ,一曰 趯臺坡 。本朝 順治 年間,別建宮室,為避暑之處?!?br />(5).山名。即 釣臺山 。在 福建省 福州市 南 閩江 中,故亦曰 南臺山 。 宋
陸游
《度浮橋至南臺》
詩:“客中多病廢登臨,聞説 南臺 試一尋。” 錢鍾書 注:“ 南臺 ,一稱 釣臺山 ,在 閩江 中?!?span id="yikgzhg" class="book">《
明史·湯和傳
》:“尋拜征南將軍……遂與副將軍 廖永忠 伐 陳友定 ,自 明州 由海道乘風抵 福州 之 五虎門 ,駐師 南臺 ,使人諭降。”
(6).山名。在 廣州 香山縣 (今 中山縣 )南五十里,兩山相對如臺,故名。參閱
《
明一統(tǒng)志
》
。
分類:
山名
御史臺
臺名
十六國
廣州
宮闕
舊稱
香山
山縣
江蘇
福建
北京
福州
銅山
長安
五十
閩江
《漢語大詞典》:
越王臺(越王臺)
(1).在今 浙江 紹興 種山 ,相傳為 春秋 時 越王 勾踐 登臨之處。 南朝 梁
任昉
《
述異記
》
卷上:“ 吳 既滅 越 ,棲 勾踐 于 會稽 之上,地方千里。 勾踐 得 范蠡 之謀,乃示民以耕桑,延四方之士,作臺於外而館賢士。今 會稽山 有 越王臺 ?!?
古直
《感事二律》
之一:“ 越王臺 上悲歌日,竹石敲殘作楚騷?!?br />(2).在今 廣東 廣州 越秀山 ,為 漢 時 南越王 趙佗 所筑。 唐
韓愈
《送鄭尚書赴南?!?/span>詩:“貨通 師子國 ,樂奏 越王臺 ?!?清
周亮工
《寄閩南高云客蔣用弢謝爾將》
詩:“作賦久荒 庾信 宅,懷人空上 越王臺 ?!?/div>
分類:
浙江
廣東
紹興
廣州
種山
南越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