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通和
(1).互相往來和好。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納款通和,布德脩禮。” 宋 葉適 《廷對》:“天下大事,不容茍簡;豈可不出於用兵則出於通和哉?” 清 郭鳳喈 《鴟上屋謠》:“昨日通和使者來,官軍取給牛羊鷄?!?br />(2).通暢緩和。《淮南子·墬形訓》:“ 汾水 濛濁而宜麻, 泲水 通和而宜麥。”
(3).開朗平和。南史·劉孺?zhèn)?/a>》:“及長,美風采,性通和,雖家人不見其喜慍?!?唐 元結(jié) 《送孟校書往南海》詩序:“材業(yè) 次山 不如 云卿 ,詞賦 次山 不如 云卿 ,通和 次山 不如 云卿 。”
《漢語大詞典》:夷曠(夷曠)
(1).平和曠達。晉書·傅玄傳贊:“志厲彊直,性乖夷曠?!?宋 何薳 春渚紀聞·叔夜有道之士:“余觀 嵇中散 被譖就刑,寃痛甚矣,而 叔夜 乃更神色夷曠,援琴終曲,重嘆《廣陵》之不傳。”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三:“先生神思夷曠,諒不恐怖?!?br />(2).閑適放達。北史·陽休之傳:“﹝ 休之 ﹞談笑晏然,議者服其夷曠?!?清 陳田 《明詩紀事辛籤·楊文驄》:“ 陳子龍 安雅堂集: 龍友 詩有幽峭之思,沉鬱之色,壯烈而不失和平,夷曠而中存莊雅?!?br />(3).平坦而寬闊。 唐 陸長源 《酬孟十二新居見寄》詩:“大道本夷曠,高情亦沖虛?!?span id="zlxl99j" class="book">《明史·廣西土司傳一·南寧》:“又郡地夷曠,可宿數(shù)萬師。”
《漢語大詞典》:輕安(輕安)
(1).輕健安康,健康。 五代 齊己 《贈劉五經(jīng)》詩:“羣經(jīng)通講解,八十尚輕安?!?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一:“ 朱文公 有足疾,嘗有道人為施鍼熨之術(shù),旋覺輕安。公大喜,厚謝之?!?清 姚鼐 《寄靈谷僧》詩:“無緣居士室,暫接問輕安。”
(2).謂流暢而平和。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 熙甫 子 子慕 ,變矯厲為輕安,不失為儒者之言,度越其父遠甚。”
《國語辭典》:安和  拼音:ān hé
1.安定平和?!稌?jīng)。周官》:「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擾兆民。」唐。孔穎達。正義:「司徒主國教化,布五常之教,以安和天下眾民。」唐。元結(jié) 夏侯岳州表:「公能請正寬恕,靜以理之,故其人安和而服悅,為當時法則。」
2.安好、平安。唐。韓愈與大顛師書〉:「孟夏漸熱,惟道體安和。」
《漢語大詞典》:平氣(平氣)
(1).平和之氣。管子·侈靡:“沮平氣之陽,若如辭靜。” 尹知章 注:“言欲沮敗平和之陽氣,默至而無形聲如辭言之靜者?!币徽f,謂正氣。 郭沫若 等集校:“‘平氣’謂正氣。正氣方興,在上者每思有以‘沮’之?!?br />(2).謂使心平氣和。莊子·庚桑楚:“欲靜則平氣,欲神則順心?!?郭象 注:“平氣則靜?!?br />(3).又稱“恒氣”。推算節(jié)氣的一種方法。即把一個回歸年平分為二十四等分,對應(yīng)二十四個節(jié)氣,節(jié)氣之間平均即得十五天多。我國古歷除 清 代頒行者外,都采用平氣。
《國語辭典》:和煦  拼音:hé xǔ
溫暖祥和的樣子。宋。解昉 永遇樂。風暖鶯嬌詞:「風暖鶯嬌,露濃花重,天氣和煦。」
《漢語大詞典》:粹夷
純潔平和。 明 宋濂 《宋九賢遺像記》:“﹝ 程子 ﹞色微蒼,甚瑩,貌長,微有顴,眉目清峻,氣象粹夷,髯四垂過領(lǐng)?!?元 劉塤 隱居通議·詩歌四:“吾鄉(xiāng)前輩, 鄧子 大有功,心事粹夷,詩材清婉。”
分類:純潔平和
《國語辭典》:和緩(和緩)  拼音:hé huǎn
溫和舒緩。《三國演義》第四三回:「若不待氣脈和緩,便投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
《漢語大詞典》:上平
(1).舊時書牘中遇尊稱之詞時,另行抬寫,與上行齊平,謂之上平。三國志·魏志·陳留王奐傳:“凡詔命、制書、奏事、上書諸稱 燕王 者,可皆上平。”
(2).《切韻》、廣韻集韻等韻書,因平聲字多,分為上、下兩卷,稱上卷為上平,稱下卷為下平。 元 熊忠 古今韻會舉要·凡例:“舊韻上平、下平、上、去、入五聲,凡二百六韻,今依《平水韻》併通用之韻,為一百七韻?!?br />(3).漢語平聲字的聲調(diào)分為陰平和陽平兩種。稱陰平為上平,陽平為下平。
《國語辭典》:淳和  拼音:chún hé
純樸溫和?!逗鬂h書。卷五六。種皓傳》:「伏見故處士種岱,淳和達理,耽悅詩書,富貴不能回其慮,萬物不能擾其心?!埂侗笔?。卷二二。長孫道生傳》:「明帝以覽性質(zhì)淳和,堪為師表?!?/div>
《漢語大詞典》:清中
清婉平和。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庾公 猶憶 劉 裴 之才儁, 元甫 之清中?!?/div>
分類:平和
《國語辭典》:謙和(謙和)  拼音:qiān hé
謙恭和藹。《宋史。卷三四五。陳瓘傳》:「瓘謙和,不與物競,閑居矜莊自持,語不茍發(fā)?!埂都t樓夢》第一四回:「現(xiàn)今北靜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情性謙和?!?/div>
《國語辭典》:和音  拼音:hé yīn
1.和諧、祥和之音。《樂府詩集。卷一五。燕射歌辭三。晉朝饗樂章。群臣酒行歌》:「渥恩頒美祿,咸濩聽和音?!?br />2.樂曲中,兩個以上不同的音階同時發(fā)聲,互相搭配,產(chǎn)生和諧的聲音。
《國語辭典》:平調(diào)(平調(diào))  拼音:píng tiáo
平穩(wěn)和諧?!逗鬂h書。卷四一。宋均傳》:「今諸國之封,并皆膏腴,風氣平調(diào),道路夷近,朝聘有期,行來不難?!?/div>
《漢語大詞典》:和粹
平和純樸;純粹。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yǎng)生論》:“棄世不羣,志氣和粹?!?span id="lqttjyn" class="book">《舊唐書·穆質(zhì)傳》:“ 質(zhì) 兄弟俱有令譽而和粹,世以‘滋味’目之?!?宋 張世南 游宦紀聞卷四:“﹝ 吳信可 ﹞誠敬而疏通,博學而和粹?!?明 李東陽 《戴恭簡公墓志銘》:“公德性和粹,中耿耿,不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