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本初朔飲
相關(guān)人物曹丕(魏文帝)
袁紹
《歲時習(xí)俗資料匯編·新增月日紀(jì)古》卷之六上〈六月卷上·伏日〉~2085~
魏文《典略》:大駕都許,使光祿大夫劉松北鎮(zhèn)袁紹軍,與紹子弟共飲宴,常以盛夏三伏之際,晝夜飲酒,至于無知,云以避一時之暑,故河朔有避暑飲。
典故 因風(fēng)去
舞臺風(fēng)
舞罷隨風(fēng)去
相關(guān)人物劉驁(漢成帝)
趙飛燕
《太平廣記》卷二百三十六〈奢侈一·沙棠舟〉~80~
漢成帝常以三秋暇日,與飛燕游戲太液池。以沙棠為舟,貴其不沉也。以云母飾于鹢首,一名云舟。又刻大桐木為虬龍,雕飾如真象,以夾云舟而行,以紫文桂為柂枻。每觀云棹水,玩擷菱渠,則憂輕蕩以驚飛燕。命佽飛之士,乃以金鎖纜云舟,使佽飛于水底引之。值輕風(fēng)時至,飛燕殆以風(fēng)飄搖,隨風(fēng)入水。帝以翠纓結(jié)飛燕之裾,游倦乃返。飛燕后漸見疏,常怨恚曰:「以妾微,何時復(fù)預(yù)纓裾之游,漾云舟于波上耶?!沟蹫橹畱撊?。今液池中尚有成帝避風(fēng)臺、飛燕結(jié)裾處。
《拾遺記》卷六
帝常以三秋閑日,與飛燕戲于太液池……每輕風(fēng)時至,飛燕殆欲隨風(fēng)入水。帝以翠纓結(jié)飛燕之裙,游倦乃返。飛燕后漸見疏,常怨曰:「妾微賤,何復(fù)得預(yù)纓裙之游?」今太液池尚有避風(fēng)臺,即飛燕結(jié)裙之處。
例句
向春羅袖薄,誰念舞臺風(fēng)。
方知漢成帝,虛筑避風(fēng)臺。
《晉書》卷三十一《后妃傳上·胡貴嬪傳》
泰始九年,帝多簡良家子女以充內(nèi)職,自擇其美者以絳紗系臂。
例句
十年一夢歸人世,絳縷猶封系臂紗。
紅兒若向當(dāng)時見,系臂先封第一紗。
《三輔黃圖》卷二《漢宮》
帝于未央宮營造日廣,以城中為小,乃于宮西跨城池作飛閣,通建章宮……宮之正門曰閶闔,高二十五丈。亦曰璧門?!?/span>
《水經(jīng)注》卷十九《渭水》
《漢武帝故事》曰:建章宮北有太液池,池中有漸臺,高三十丈?!嫌需甸T三層,高三十馀丈,中殿十二間,階陛咸以玉為之。鑄銅鳳,高五丈,飾以黃金,棲屋上。椽首,薄以玉璧,因曰玉璧門也。
典故傳雁
雁傳書
鴻雁書
上林雁
傳書雁
天涯芳信
鴻雁北來
上林書
書鴻
秋鴻春燕
寄錦書
寄南飛鴻
上林消息
系雁書
雁來音信
云邊翼
斷鴻書
歸鴻書
寄南飛翼
寄雙飛燕
上林鴻雁
傳帛
傳雁足
斷鴻難倩
寄書鴻雁
見雁思鄉(xiāng)信
漫寫羊裙
燕去鴻歸
音書憑過雁
云間一紙書
北海雁書
北雁連書
歸鴻無信
鴻來雁度
裂帛待燕鴻
裂帛附雙燕
南雁傳尺素
南雁惠佳音
難覓征鴻
認(rèn)上林欲下
上林過雁
上林書絕
上苑傳書
書到雁應(yīng)還
書歸玉塞
書憑燕翼
書倩秋鴻
書因北雁稀
望飛燕
系邊書
系書翠羽
銜來相思字
鄉(xiāng)書雁少
雁鴻附書
音信絕南鴻
子卿歸信
赤書憑雁
愁懷逐歸鴻
獨雁征書
斷鴻誰倩
飛燕歸信
歸鴻誰寄
過鴻來燕
鴻羽芳信
寄情無雁
寄書雁來時
寄書雁翼
借片鴻
錦書寄飛翼
空回春雁
憑鴻
塞鴻傳書
塞雁音書
詩憑燕翼
書托過鴻
書無過雁
書無去鴻
書系雙飛翼
書雁
朔燕傳書
蘇武逢雁
微辭寄歸雁
吳鴻傳信
系帛
燕翎寄箋
弋雁問消息
相關(guān)人物劉徹(漢武帝)
蘇武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傳·蘇武〉
初,武與李陵俱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陳鹤再n武,使其妻賜武牛羊數(shù)十頭。后陵復(fù)至北海上,語武:「區(qū)脫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聞之,南鄉(xiāng)號哭,歐血,旦夕臨。數(shù)月,昭帝即位。數(shù)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復(fù)至匈奴,常惠請其守者與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褂谑抢盍曛镁瀑R武曰:「今足下還歸,揚(yáng)名于匈奴,功顯于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fù)何顧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異域之人,壹別長絕!」陵起舞,歌曰:「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隤。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陵泣下數(shù)行,因與武決。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
《開元天寶遺事》卷下〈傳書燕〉
長安豪民郭行先,有女子紹蘭,適巨商任宗,為賈于湘中,數(shù)年不歸,復(fù)音信不達(dá)。紹蘭目?堂中有雙燕戲于梁間,蘭長吁而語于燕曰:「我聞燕子自海東來,往復(fù)必經(jīng)由于湘中。我婿離家不歸數(shù)歲,蔑有音耗,生死存亡弗可知也,欲憑爾附書授于我婿。」言訖淚下,燕子飛鳴上下,似有所諾。蘭復(fù)問曰:「爾若相允,當(dāng)泊我懷中?!寡嗨祜w于膝上。蘭遂吟詩一首云:「我婿去重湖,臨窗泣血書。慇勤憑燕翼,寄與薄情夫?!固m遂小書其字,系于足上,燕遂飛鳴而去。任宗時在荊州,忽見一燕飛鳴于廳上,宗訝視之,燕遂泊于肩上,見有一小封書系在足上。宗解而視之,乃妻所寄之詩。宗感而泣下,燕后飛鳴而去。宗次年歸,首出詩示蘭。后文士張說傳其事,而好事者寫之。
簡釋
雁書:喻書信。唐杜甫《秋日荊南送石首薛明詩》:“歲滿歸鳧舄,秋來把雁書?!?/p>
例句
當(dāng)日蘇武單于問,道是賓鴻解傳信。
家書欲寄雁飛遠(yuǎn),客恨正深秋又來。
對酒不能傷此別,尺書憑雁往來通。
系帛何須雁,金烏日日飛。
宛轉(zhuǎn)結(jié)蠶書,寂寥無雁使。
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
鴻雁向西北,飛書報天涯。
莫惜一雁書,音塵坐胡越。
經(jīng)時停尺素,望盡云邊翼。
芳草萋萋新燕飛,芷汀南望雁書稀。
因書天末心,系此雙飛翼。
信已憑鴻去,歸唯與燕期。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天上多鴻雁,池中足鯉魚。相看過半百,不寄一行書。
系書元浪語,愁寂故山薇。
雁盡書難寄,愁多夢不成。
鴻雁飛不到,音塵何由達(dá)。
不惜西津交佩解,還羞北海雁書遲。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不見鄉(xiāng)書傳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落雁帶書驚,啼猿映枝轉(zhuǎn)。
歸牛疑燧落,過雁誤書遲。
雁足應(yīng)難達(dá),狐蹤浪得疑。
陣去金河冷,書歸玉塞寒。
莫勞雁足傳書信,愿向凌煙閣上看。
典故 床頭易
床頭周易
叔不癡
濟(jì)叔癡
周易在床頭
床頭易在
病觀周易
病中看周易
笑叔癡
周易床頭
癡人看周易
癡叔讀易
床頭無易
王湛看周亦
相關(guān)人物司馬炎(晉武帝)
王湛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下〈賞譽(yù)〉~428~
王汝南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子濟(jì)每來拜墓,略不過叔,叔亦不候。濟(jì)脫時過,止寒溫而已。后聊試問近事,答對甚有音辭,出濟(jì)意外,濟(jì)極惋愕。仍與語,轉(zhuǎn)造清微。濟(jì)先略無子侄之敬,既聞其言,不覺懔然,心形俱肅。遂留共語,彌日累夜。濟(jì)雖俊爽,自視缺然,乃喟然嘆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jié)?,叔送至門。濟(jì)從騎有一馬,絕難乘,少能騎者。濟(jì)聊問叔:「好騎乘不?」曰:「亦好爾?!?jié)质跪T難乘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縈,名騎無以過之。濟(jì)益嘆其難測,非復(fù)一事。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引晉·鄧粲《晉紀(jì)》曰:「王湛字處沖,太原人。隱德,人莫之知,雖兄弟宗族,亦以為癡,唯父昶異焉。昶喪,居墓次,兄子濟(jì)往省湛,見床頭有《周易》,謂湛曰:『叔父用此何為?頗曾看不?』湛笑曰:『體中佳時,脫復(fù)看耳。今日當(dāng)與汝言?!灰蚬舱劇兑住贰F饰鋈胛?,妙言奇趣,濟(jì)所未聞,嘆不能測?!?/span>
《晉書》卷七十五〈王湛列傳〉~959~
兄子濟(jì)輕之,所食方丈盈前,不以及湛。湛命取菜蔬,對而食之。濟(jì)嘗詣?wù)?,見床頭有周易,問曰:「叔父何用此為?」湛曰:「體中不佳時,脫復(fù)看耳?!?jié)堁灾?。湛因剖析玄理,微妙有奇趣,皆?jì)所未聞也。濟(jì)才氣抗邁,于湛略無子侄之敬。既聞其言,不覺慄然,心形俱肅。遂留連彌日累夜,自視缺然,乃嘆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濟(jì)之罪也?!?/span>
例句
王湛床頭見周易,長康傳里好丹青。
癡叔去時還讀易,仲容多興索銜杯。
典故 帝子哀
湘波瑟
湘女怨弦
堯女瑟
波上五十弦
帝娥掩瑟
帝子鼓瑟
相關(guān)人物女英
娥皇
舜
《楚辭補(bǔ)注》卷五〈遠(yuǎn)游〉~72~
覽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祝融戒而還衡兮,騰告鸞鳥迎宓妃。張《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玄螭蟲象并出進(jìn)兮,形蟉?而逶蛇。雌蜺便娟?增撓兮,鸞鳥軒翥而翔飛。音樂博衍無終極兮,焉乃逝?俳佪。
《后漢書》卷六十上〈馬融列傳〉~964~
湘靈下,漢女游。水禽鴻鵠,鴛鴦、鷗、鹥,鸧鴰、鸕、鹢,鷺、雁、鸊?,乃安斯寢,戢翮其涯。唐·李賢注:「湘靈,舜妃,溺于湘水,為湘夫人也。」
例句
鼓宜堯女瑟,蕩必蔡姬舟。
遙知月落酒醒處,五十弦從波上來。
懷沙有恨騷人往,鼓瑟無聲帝子閑。
破瑟悲秋已減弦,湘靈沉怨不知年。
嬴女停吹降浦簫,嫦娥凈掩空波瑟。
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處覓王門。
湘女怨弦愁不禁,鄂君香被夢難窮。
秦地吹簫女,湘波鼓瑟妃。
弄玉吹簫后,湘靈鼓瑟時。
帝子應(yīng)哀窈窕云,客人似得嬋娟夢。
憑觴散煩襟,援瑟清夜拊。回感帝子心,空堂有煙雨。
離騷傳永恨,鼓瑟奏遺魂。
《三輔黃圖》卷四《苑囿》
武帝立子據(jù)為太子,為太子開博望苑以通賓客。《漢書》曰:「武帝年二十九乃得太子,甚喜。太子冠,為立博望苑,使之通賓客從其所好?!褂衷疲骸覆┩吩陂L安城南,杜門外五里有遺址。」
典故蔡琰請曹公
相關(guān)人物曹操(魏武帝)
蔡琰
《后漢書》卷八十四《列女傳·董祀妻傳》
陳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之女也,名琰,字文姬。博學(xué)有才辯,又妙于音律。適河?xùn)|衛(wèi)仲道。夫亡無子,歸寧于家。興平中,天下喪亂,文姬為胡騎所獲,沒于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于祀。祀為屯田都尉,犯法當(dāng)死,文姬詣曹操請之。時公卿名士及遠(yuǎn)方使驛坐者滿堂,操謂賓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為諸君見之?!辜拔募нM(jìn),蓬首徒行,叩頭請罪,音辭清辯,旨甚酸哀,眾皆為改容。操曰:「誠實相矜,然文狀已去,柰何?」文姬曰:「明公?馬萬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騎,而不濟(jì)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
典故 倉舒
相關(guān)人物曹操(魏武帝)
曹沖
蒼舒
顓頊
《春秋左傳·文公十八年》
「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蒼舒……天下之民謂之『八愷?!弧?/span>
《三國志》卷二十《魏書·曹沖傳》
「鄧哀王沖字倉舒。少聰察岐嶷,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親為請命。及亡,哀甚?!?/span>
典故 蹈東海
卻秦
蹈滄海
恥帝秦
談笑卻秦軍
卻賞
魯連歸
滄海難追
蹈滄州
海見魯連心
魯連解圍
魯連遺風(fēng)
跳東海
一笑無秦帝
仲連逃海上
適趙解紛
終撓趙帝秦
仲連逃海
相關(guān)人物魯仲連
《戰(zhàn)國策》卷二十〈趙策·秦圍趙之邯鄲〉
秦圍趙之邯鄲。魏安釐王使將軍晉鄙救趙。畏秦,止于蕩陰,不進(jìn)。魏王使客將軍新垣衍間入邯鄲,因平原君謂趙王曰:「秦所以急圍趙者,前與齊湣王爭強(qiáng)為帝,已而復(fù)歸帝,以齊故。今齊湣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貪邯鄲,其意欲求為帝。趙誠發(fā)使尊秦昭王為帝,秦必喜,罷兵去?!蛊皆q豫未有所決。此時魯仲連適游趙,會秦圍趙,聞魏將欲令趙尊秦為帝,乃見平原君曰:「事將柰何?」平原君曰:「勝也何敢言事!前亡四十萬之眾于外,今又內(nèi)圍邯鄲而不能去。魏王使客將軍新垣衍令趙帝秦,今其人在是。勝也何敢言事!」魯仲連曰:「吾始以君為天下之賢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賢公子也。梁客新垣衍安在?吾請為君責(zé)而歸之?!蛊皆唬骸竸僬垶榻B介而見之于先生?!蛊皆煲娦略茉唬骸笘|國有魯仲連先生者,今其人在此,勝請為紹介,交之于將軍?!剐略茉唬骸肝崧勽斨龠B先生,齊國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職,吾不愿見魯仲連先生。」平原君曰:「勝既已泄之矣。」新垣衍許諾。魯連見新垣衍而無言。新垣衍曰:「吾視居此圍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觀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魯仲連曰:「世以鮑焦為無從頌而死者,皆非也。眾人不知,則為一身。彼秦者,棄禮義而上首功之國也,權(quán)使其士,虜使其民。彼即肆然而為帝,過而為政于天下,則連有蹈東海而死耳,吾不忍為之民也。所為見將軍者,欲以助趙也。」……其后二十馀年,燕將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讒之燕,燕將懼誅,因保守聊城,不敢歸。齊田單攻聊城歲馀,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魯連乃為書,約之矢以射城中,遺燕將。書曰:「……」燕將見魯連書,泣三日,猶豫不能自決。欲歸燕,已有隙,恐誅;欲降齊,所殺虜于齊甚眾,恐已降而后見辱。喟然嘆曰:「與人刃我,寧自刃?!鼓俗詺?。聊城亂,田單遂屠聊城。歸而言魯連,欲爵之。魯連逃隱于海上,曰:「吾與富貴而詘于人,寧貧賤而輕世肆志焉?!?/span>
《史記》卷八十三〈魯仲連鄒陽列傳·魯仲連〉
于是新垣衍起,再拜謝曰:「始以先生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為天下之士也。吾請出,不敢復(fù)言帝秦?!骨貙⒙勚?,為卻軍五十里。適會魏公子無忌奪晉鄙軍以救趙,擊秦軍,秦軍遂引而去。于是平原君欲封魯連,魯連辭讓者三,終不肯受。
簡釋
蹈海:指不畏強(qiáng)敵,寧死不屈。唐李白《送岑徵君歸鳴皋山》:“蹈海寧受賞,還山非問津?!?/p>
例句
莫學(xué)仲連逃海上,田單空愧取聊城。
誰云秦軍眾,摧卻魯連舌。
卻秦不受賞,擊晉寧為功。
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卻秦。
魯連所以蹈東海,古往今來稱達(dá)人。
知愛魯連歸海上,肯令王剪在頻陽。
適趙非解紛,游燕往無說。
魯連未必蹈滄海,應(yīng)見麒麟新畫圖。
典故蒼鴚
相關(guān)人物劉徹(漢武帝)
蘇武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列·蘇建·(子)蘇武〉~2466~
數(shù)月,昭帝即位。數(shù)年,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后漢使復(fù)至匈奴,?;菡埰涫卣吲c俱,得夜見漢使,具自陳道。教使者謂單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使者大喜,如惠語以讓單于。單于視左右而驚,謝漢使曰:「武等實在?!褂谑抢盍曛镁瀑R武曰:「今足下還歸,揚(yáng)名于匈奴,功顯于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陵雖駑怯,令漢且貰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奮大辱之積志,庶幾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為世大戮,陵尚復(fù)何顧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異域之人,壹別長絕!」陵起舞,歌曰:「徑萬里兮度沙幕,為君將兮奮匈奴。路窮絕兮矢刃摧,士眾滅兮名已隤。老母已死,雖欲報恩將安歸!」陵泣下數(shù)行,因與武決。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
《方言·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第八》~53~
雁,自關(guān)而東謂之鴚鵝,南楚之外謂之鴚,或謂之鸧鴚。
《禮記·檀弓上》
「舜葬于蒼梧之野。」東漢·鄭玄注:「舜征有苗而死,因留葬焉。」
《史記》卷一《五帝本紀(jì)·舜本紀(jì)》
「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為零陵?!鼓铣?#183;裴骃《史記集解》引《皇覽》:「舜冢在零陵營浦縣。其山九溪皆相似,故曰九疑。傳曰『舜葬蒼梧,象為之耕』。禮記曰:『舜葬蒼梧,二妃不從』。山海經(jīng)曰:『蒼梧山,帝舜葬于陽,丹朱葬于陰』?!?/span>
例句
愁如湘靈哭湘浦,咽咽哀音隔云霧。九嶷深翠轉(zhuǎn)巍峨,仙骨寒消不知處。
如傳我心苦,千里蒼梧云。
始隨蒼梧云,不返蒼龍闕。
蒼梧九疑在何處,斑斑竹淚連瀟湘。
皆緣不得空門要,舜葬蒼梧直至今。
渺渺煙波接九疑,幾人經(jīng)此泣江蘺。
目傷平楚虞帝魂,情多思遠(yuǎn)聊開樽。
石門迥接蒼梧野,愁色陰深二妃寡。
典故絕妙辭
外孫齏臼
黃絹字
幼婦篇
黃絹句
曹家碑
曹盱
色絲文
豐碑黃絹
黃絹尋碑
齏臼碑
絕妙孫辛婦
名映色絲
楊修見幼婦
婦幼碑
黃絹祠
幼婦祠
相關(guān)人物曹操(魏武帝)
楊修
楊脩
曹娥
曹盱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下〈捷悟〉~580~
魏武嘗過曹娥碑下,楊脩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字。魏武謂脩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剐腥?,魏武乃曰:「吾已得?!沽蠲憚e記所知。脩曰:「黃絹,色絲也,于字為絕。幼婦,少女也,于字為妙。外孫,女子也,于字為好。齏臼,受辛也,于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也?!刮何湟嘤浿c脩同,乃嘆曰:「我才不及卿,乃覺三十里?!?/span>
《后漢書》卷八十四〈列女列傳·孝女曹娥〉~2794~
孝女曹娥者,會稽上虞人也。父盱,能弦歌,為巫祝。漢安二年五月五日,于縣江溯濤婆娑迎神,溺死,不得尸骸。娥年十四,乃沿江號哭,晝夜不絕聲,旬有七日,遂投江而死。至元嘉元年,縣長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傍,為立碑焉。唐·李賢注引《會稽典錄》曰:「上虞長度尚弟子邯鄲淳,字子禮。時甫弱冠,而有異才。尚先使魏朗作曹娥碑,文成未出,會朗見尚,尚與之飲宴,而子禮方至督酒。尚問朗碑文成未?朗辭不才,因試使子禮為之,操筆而成,無所點定。朗嗟嘆不暇,遂毀其草。其后蔡邕又題八字曰:『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弧?/span>
《裴子語林》
脩字德祖,魏初弘農(nóng)華陰人也,為曹操主簿。曹公至江南,讀曹娥碑文;背上別有八字,其辭云:「黃絹幼婦,外孫蒜臼?!共芄娭唤猓^德祖:「卿知之不?」德祖曰:「知之。」曹公曰:「卿且勿言,待我思之?!剐胸铮芄嫉?,令祖先說。祖曰:「黃絹色絲,『絕』字也。幼婦少女,『妙』字也;外孫女子,『好』字也;蒜臼受辛,『辭』字也。謂『絕妙好辭』?!共芄υ唬骸笇嵢绻乱??!顾自疲河兄菬o智隔卅里,此之謂也。
簡釋
色絲文:稱贊文章文辭華美。唐趙嘏《題曹娥廟》:“文字在碑碑已墮,波濤辜負(fù)色絲文?!?/p>
例句
碑缺曹娥宅,林荒逸少居。
越鳥聞花里,曹娥想鏡中。
舊石曹娥篆,空山夏禹祠。
齊戒觀華玉,留連嘆色絲。
山下祗今黃絹字,淚痕猶墮六州兒。
笑讀曹娥碑,沉吟黃絹語。
漫作潛夫論,虛傳幼婦碑。
因?qū)S絹字,為我吊曹盱。
麗句傳黃絹,香名播宋朝。
黃絹外孫翻得罪,華顛故老莫相嗤。
雅詞黃絹妙,渥澤紫泥分。
青山盡日尋黃絹,滄海經(jīng)年夢絳紗。
典故曹苻氣勢
相關(guān)人物曹操(魏武帝)
苻堅
《資治通鑒》卷六十五〈漢紀(jì)五十七·孝獻(xiàn)皇帝庚·建安十三年〉~2088~
曹操自江陵將順江東下。諸葛亮謂劉備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顾炫c魯肅俱詣孫權(quán)。亮見權(quán)于柴桑,說權(quán)曰:「海內(nèi)大亂,將軍起兵江東,劉豫州收眾漢南,與曹操共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nèi)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箼?quán)曰:「茍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冑,英才蓋世,?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jì),此乃天也,安能復(fù)為之下乎!」權(quán)勃然曰:「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dāng)曹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后,安能抗此難乎?」亮曰:「豫州軍雖敗于長?,今戰(zhàn)士還者及關(guān)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zhàn)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yuǎn)來疲敝,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此所謂『強(qiáng)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人,不習(xí)水戰(zhàn);又,荊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tǒng)兵數(shù)萬,與豫州協(xié)規(guī)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qiáng),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jī),在于今日!」權(quán)大悅,與其群下謀之。是時,曹操遺權(quán)書曰:「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于吳?!箼?quán)以示臣下,莫不響震失色。
《晉書》卷一百十四〈苻堅載記下〉~297~
堅下書悉發(fā)諸州公私馬,人十丁遣一兵。門在灼然者,為崇文義從。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武藝驍勇,富室材雄者,皆拜羽林郎。下書期克捷之日,以帝為尚書左仆射,謝安為吏部尚書,桓沖為侍中,并立第以待之。良家子至者三萬馀騎。其秦州主簿金城趙盛之為建威將軍、少年都統(tǒng)。遣征南苻融、驃騎張蠔、撫軍苻方、衛(wèi)軍梁成、平南慕容煒、冠軍慕容垂率步騎二十五萬為前鋒。堅發(fā)長安,戎卒六十馀萬,騎二十七萬,前后千里,旗鼓相望。堅至項城,涼州之兵始達(dá)咸陽,蜀漢之軍順流而下,幽冀之?至于彭城,東西萬里,水陸齊進(jìn)。運(yùn)漕萬艘,自河入石門,達(dá)于汝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