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3詞典 13分類詞匯 80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臘 → 臈臘”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國語辭典》:齊諾(齊諾)  拼音:qí nuò
Zeno
人名:(1)(西元前490?~前430?)古希臘伊利亞學派哲學家,辯證法的初祖,以詭妙論證否定動與多的存在。(2)(西元前336?~前264?)古希臘斯多噶派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主張節(jié)欲苦行,以求心理安寧。
《國語辭典》:法老  拼音:fǎ lǎo
古代埃及王的稱號。為埃及語pharaoh的音譯。原指埃及王宮,到新王國時期成為國王的同義語,后來遂成為埃及所有國王的通稱。埃及人相信法老是神,具有至高無上的意志。
《國語辭典》:荷馬(荷馬)  拼音:hé mǎ
Homer
人名。約生于西元前九世紀,是古希臘的游吟詩人,也是歐洲詩人的鼻祖。相傳著有〈伊利亞德〉(Iliad)、〈奧德賽〉(Odyssey)二大敘事詩,描敘特洛伊(Troy)戰(zhàn)爭及戰(zhàn)后的故事,流傳至今。
《國語辭典》:伊索  拼音:yī suǒ
Aesop
人名。(約西元前619~前564)希臘寓言作家。相傳形體殘廢,初為奴隸,曾在各地流浪,后始取得希臘公民資格。所著《伊索寓言》,流傳迄今,有名于世。
《漢語大詞典》:本輪(本輪)
古 希臘 天文學家 托勒玫 的宇宙體系學說認為,地球是不動的中心,太陽和行星環(huán)繞地球運行。為了說明行星視運動現(xiàn)象,認為每個行星在一個小圓上作等速運動,這個小圓叫做“本輪”。同時又假設(shè)本輪的中心在一個大圓上繞地球作等速運動,這個大圓叫做“均輪”。 清 人所編的《歷象考成》里均輪也譯作“本天”。
《國語辭典》:神學(神學)  拼音:shén xué
論證神的存在、本質(zhì)和宗教教義的學科。
《國語辭典》:辯證法(辯證法)  拼音:biàn zhèng fǎ
一種思想方法。創(chuàng)于黑格爾,為客觀精神發(fā)展之過程,有正、反、合之程序,以見事物之變動性、關(guān)連性、矛盾性者。至馬克斯及恩格斯,則將之倒轉(zhuǎn)而視為一切自然物質(zhì)變化之基本原理。
《國語辭典》:三部曲  拼音:sān bù qǔ
1.音樂上指由前、中、后三部成立的樂曲,是歌曲中形式最完備者。
2.比喻一件事由開始進展到最后的三個階段。如:「戀愛三部曲」。
《國語辭典》:月桂冠  拼音:yuè guì guān
用月桂的葉子作成的頭冠。為古代希臘奧林匹克競技中,優(yōu)勝者的獎品。英國大學對學習古修辭學、詩學畢業(yè)的人,也贈以月桂冠。
《國語辭典》:文藝復興(文藝復興)  拼音:wén yì fù xīng
十四至十六世紀發(fā)源于義大利,有關(guān)思想、歷史、藝術(shù)等方面的文化運動。中古時期歐洲的政教學術(shù),因受日耳曼民族入侵的破壞、基督教會的壓抑,致使古代希臘羅馬的燦爛文明幾乎湮沒。西元一四五三年東羅馬帝國滅亡后,希臘學者多避難義大利,講授古典文化,文藝復興運動由此發(fā)展,自此文學藝術(shù)漸及于一般生活及思想,史家以為其時代特徵為人文思想的發(fā)揚。
《漢語大詞典》:梭倫改革
古希臘雅典城邦的一次重要政治改革。公元前594年,出身破落貴族的梭倫在平民支持下當選雅典執(zhí)政官。為解決日益尖銳的貴族和平民之間的階級矛盾,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頒布“解負令”,禁止將欠債的平民變?yōu)榕`;按收入多寡將公民分為四個等級,使富裕的平民能夠參政;設(shè)立“四百人會議”等政治機構(gòu),削弱貴族權(quán)力。他的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chǔ)。
《漢語大詞典》:絲國(絲國)
古代 希臘 和 羅馬 人稱 中國 為“絲國”。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八章第四節(jié):“ 中國 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蠶絲的國家, 中國 絲織品在那時已經(jīng)享有國際盛譽,特別是在 羅馬帝國 ,人們把 中國 絲織品當作極珍貴的物品,對于東方‘絲國’充滿著憧憬和向往。他們知道‘絲國’是個大國;他們贊揚絲國的人民誠實、聰明和友好可親?!?/div>
《漢語大詞典》:斯芬克司
①即“獅身人面像”。古代埃及、希臘和西亞等地的一種石雕像?,F(xiàn)存最大的為位于埃及吉薩哈夫拉金字塔前的巨像,建于公元前26世紀,長73米,高20米。據(jù)說古埃及以此象征帝王“法老”的威嚴。后泛指一切具有人頭、牛頭或羊頭獅身的雕像和圖案。②希臘神話中帶翅膀的獅身人面女妖。傳說她常令過路行人猜謎:什么動物早晨用四只腳,中午用兩只腳,晚上用三只腳走路?猜不出者即遭殺害。后因被俄狄浦斯道破謎底是人而自殺。
《漢語大詞典》:天賦觀念
指人生來就有的觀念。古希臘柏拉圖已有這一思想的萌芽。在近代,笛卡兒明確提出這一觀念。它否認觀念是客觀世界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因而一直受到唯物主義者的反對。
《國語辭典》:伊索寓言  拼音:yī suǒ yù yán
書名。古代歐洲一種諷刺文學,寓人生哲學于小故事中。相傳為希臘人伊索所作,結(jié)集遠古以來流行的傳說,加以修正而成,后人續(xù)有增加。故事敘述簡潔,每含有道德教訓,在世界各地流傳甚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