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蓬萊島
 
海上山
 
瀛島
 
海上三山
  
海中山
 
入海求
 
蓬萊宮殿
        
蓬萊仙館
   
蓬萊銀闕
 
員嶠波翻
   
蓬邱
    

《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369~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遠(yuǎn);患且至,則船風(fēng)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fēng)輒引去,終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則方士言之不可勝數(shù)。始皇自以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風(fēng)為解,曰未能至,望見之焉。其明年,始皇復(fù)游海上,至瑯邪,過恒山,從上黨歸。后三年,游碣石,考入海方士,從上郡歸。后五年,始皇南至湘山,遂登會稽,并海上,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藥。不得,還至沙丘崩。
《拾遺記》卷一《高辛》
三壺,則海中三山也。一曰方壺,則方丈也;二曰蓬壺,則蓬萊也;三曰瀛壺,則瀛洲也。
《列子集釋》卷五〈湯問篇〉
「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shí)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弦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其山高下周旋三萬里,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閒相去七萬里,以為鄰居焉。其上臺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皆叢生,華實(shí)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數(shù)焉。而五山之根無所連箸,常隨潮波上下往還,不得暫峙焉。仙圣毒之,訴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極,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鰲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而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shù)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鰲,合負(fù)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shù)焉。于是岱輿員嶠二山流于北極,沈于大海,仙圣之播遷者巨億計(jì)。帝憑怒,侵減龍伯之國使阨,侵小龍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農(nóng)時(shí),其國人猶數(shù)十丈?!?/span>

例句

愁想蓬瀛歸去路,難窺舊苑碧桃春。 上元夫人 留別

蓬萊徑是曾到來,方丈豈唯方一丈。 任華 寄李白

鵬化四溟歸碧落,鶴棲三島接青霞。 伊璠 及第后寄梁燭處士

巡回?cái)?shù)尺間,如見小蓬瀛。 元結(jié) 窊尊詩

他年免似驪山鬼,信有蓬萊不可尋。 劉威 感寓

道帔輕裾三島云,綠髯長占鏡中春。 劉威 贈道者

三山來往尋常事,不省曾驚市井人。 劉得仁 贈道人

滿庭芳草坐成恨,迢遰蓬萊入夢頻。 劉滄 代友人悼姬

華表鶴聲天外迥,蓬萊仙界海門通。 劉滄 宿題天壇觀

三山仙路寄遙情,刷羽揚(yáng)翹欲上征。 劉禹錫 吐綬鳥詞

三山碧海不歸去,且向人間呈羽儀。 劉禹錫 和樂天送鶴上裴相公別鶴之作

三山不見海沈沈,豈有仙蹤更可尋。 劉禹錫 懷妓

如今三山上,名字在真籍。 劉禹錫 游桃源一百韻

一院春草長,三山歸路迷。 劉禹錫 鶴嘆二首

兩曜無停馭,蓬壺應(yīng)有墓。 劉駕 效陶

海上應(yīng)無三島路,人間惟有一聲歌。 司空圖 南北史感遇十首

萬里云無侶,三山鶴不籠。 司空圖 寄鄭仁規(guī)

卻賴風(fēng)波阻三島,老臣猶得戀明時(shí)。 司空圖 攜仙箓九首

阿母親教學(xué)步虛,三元長遣下蓬壺。 司空圖 步虛

鰲冠三山安海浪,龍盤九鼎鎮(zhèn)皇都。 司空圖 淮西

曾聞劫火到蓬壺,縮盡鰲頭海亦枯。 司空圖 狂題十八首之十八

石自蓬山得,泉經(jīng)太液來。 司空曙 題玉真觀公主山池院

安得蓬丘侶,提攜采瑤英。 司馬札 山中冕興寄裴侍御

玉洞秋有花,蓬山夜無鬼。 司馬札 贈王道士

今日與君無吝惜,功成只此是蓬瀛。 呂巖 七言

云鬢雙明骨更輕,自言尋鶴到蓬瀛。 呂巖 七言

萬里寧辭遠(yuǎn),三山詎憶歸。 呂溫 賦得失群鶴

欲識蓬萊今便是,更于何處學(xué)忘機(jī)。 周樸 桐柏觀

故人吏為隱,懷此若蓬瀛。 姚系 送陸渾主簿趙宗儒之任

兼秩恩歸第一流,時(shí)尋仙路向瀛洲。 姚合 和高諫議蒙兼賓客時(shí)入翰苑

先生自說瀛洲路,多在青松白石間。 姚合 贈王尊師

何須問方士,此處即瀛洲。 孔德紹 南隱游泉山

海鯨始生尾,試擺蓬壺渦。 孟郊 喜符郎詩有天縱

一直亦有巧,不肯至蓬萊。 孟郊 秋懷

蓬萊浮蕩漾,非道相從難。 孟郊 送無懷道士游春山水

但看北邙山,個(gè)是蓬萊島。 寒山 詩三百三首

大君當(dāng)御宇,何必去蓬瀛。 徐敞 賦得金莖露

從此枕中唯有夢,夢魂何處訪三山。 曹唐 送劉尊師祗闕庭三首

既舍三山侶,來馀五斗糧。 曹鄴 奉命齊州推事畢寄本府尚書

三山浮海倚蓬瀛,路入真元險(xiǎn)盡平。 曹鄴 寄嵩陽道人

賴識丹元君,時(shí)來語蓬島。 曹鄴 登岳陽樓有懷寄座主相公

不知流水潛催老,未悟三山也是塵。 李咸用 喻道

大波相拍流水鳴,蓬山鳥獸多奇形。 李咸用 水仙操

三島路遙身汨沒,九天風(fēng)急羽差池。 李咸用 秋夕書懷寄所知

海上呼三島,齋中戲五禽。 李商隱 寄華岳孫逸人

三山誠迥視,九州揚(yáng)一塵。 李商隱 戊辰會靜中出貽同志二十韻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李商隱 無題

劉郎已恨蓬山遠(yuǎn),更隔蓬山一萬重。 李商隱 無題四首之一

鸞鳳戲三島,神仙居十洲。 李商隱 牡丹

三星自轉(zhuǎn)三山遠(yuǎn),紫府程遙碧落寬。 李商隱 當(dāng)句有對

飛來碧海畔,遂與三山隔。 李德裕 羅浮山

從此幾遷為計(jì)相,蓬萊三刻奏東巡。 李洞 贈長安畢郎中

金烏欲上海如血,翠色一點(diǎn)蓬萊光。安期先生不可見,蓬萊目極滄海長。 李涉 寄河陽從事楊潛

未必蓬萊有仙藥,能向鼎中云漠漠。 李涉 春山三朅來

將作乘槎去不還,便尋云海住三山。 李涉 逢舊二首

蓬萊有梯不可躡,向海回頭淚盈睫。 李端 雜歌呈鄭錫司空文明

不知今夜越臺上,望見瀛洲方丈無。 李群玉 中秋寄南海梁侍御

宵分憑檻望,應(yīng)合見蓬萊。 李群玉 中秋越臺看月

清海蓬壺遠(yuǎn),秋風(fēng)碧落深。 李群玉 失鶴

數(shù)點(diǎn)疏星紫錦斑,仙家新樣剪三山。 李群玉 寄友人鹿胎冠子

送云歸蓬壺,望鶴滅秋碧。 李群玉 將游羅浮登廣陵楞伽臺別羽客

江上青蓮宮,人間蓬萊島。 李群玉 法華微上人盛話金山境勝舊游在目吟成此篇

蓬萊道士飛霞履,清遠(yuǎn)仙人寄好詩。 李群玉 送隱者歸羅浮

待看春榜來江外,名占蓬萊第幾仙。 李頻 即席送許曹南省兄

今來海上升高望,不到蓬萊不是仙。 杜牧 偶題

曾向蓬萊宮里行,北軒闌檻最留情。 杜牧 寄題甘露寺北軒

蓬萊頂上斡海水,水盡到底看???。 杜牧 池州送孟遲先輩

閬風(fēng)玄圃與蓬壺,中有高堂天下無。 杜甫 夔州歌十絕句之十

蓬萊如可到,衰白問群仙。 杜甫 游子

詩盡人間興,兼須入海求。 杜甫 西閣二首

蓬萊織女回云車,指點(diǎn)虛無是征路。 杜甫 送孔巢父謝病歸游江東兼呈李白

九華山叟驚凡骨,同到蓬萊豈偶然。 杜荀鶴 依韻次同年張曙先輩見寄之什

未歸蓬島上,猶隱國門前。 杜荀鶴 懷紫閣隱者

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 柳宗元 巽上人以竹間自采新茶見贈酬之以詩

蓬萊羽客如相訪,不是偷桃一小兒。 柳宗元 摘櫻桃贈元居士時(shí)在望仙亭南樓與朱道士同處

弱植不盈尺,遠(yuǎn)意駐蓬瀛。 柳宗元 新植海石榴

為說蓬瀛路,云濤幾處連。 楊憑 長安春夜宿開元觀

三山載群仙,峨峨咸浪中。 楊洵美 答李昌期

不與蓬瀛異,迢迢遠(yuǎn)玉除。 武元衡 題故蔡國公主九華觀上池院

曾在蓬壺伴眾仙,文章枝葉五云邊。 沈亞之 題海榴樹呈八叔大人

芳草迷三島,澄波似五湖。 溫庭筠 病中書懷呈友人

雞鳴犬吠三山近,草靜云和一徑斜。 牟融 天臺

閬苑云深孤鶴迥,蓬萊天近一身遙。 牟融 送羽衣之京

超遙蓬萊峰,想像金臺存。 獨(dú)孤及 觀海

遙信蓬萊宮,不死世世有。 王季友 滑中贈崔高士瑾

若許隨師去塵網(wǎng),愿陪鸞鶴向三山。 王起 贈毛仙翁

云濤煙浪最深處,人傳中有三神山。 白居易 海漫漫

背云視層崖,別是登蓬壺。 皎然 奉陪鄭使君諤游太湖至洞庭山登上真觀卻望湖水

風(fēng)高一葉飛魚背,潮凈三山出海心。 章孝標(biāo) 送金可紀(jì)歸新羅

千山壘土望三山,云鶴無蹤羽衛(wèi)還。 羅鄴 望仙

翅弱未知三島路,舌頑虛掉五侯門。 羅隱 臨川投穆中丞

歸飛未得東風(fēng)力,魂斷三山九萬程。 翁洮

歲晏訪蓬瀛,真游非外獎。 薛據(jù) 西陵口觀海

蓬瀛乍接神仙侶,江?;厮几炄?。 袁皓 及第后作

簪星曳月下蓬壺,曾見東皋種白榆。 褚載 贈道士

已住城中寺,難歸海上山。 許棠 贈棲白上人

聞有三山未知處,茂陵松柏滿西風(fēng)。 許渾 學(xué)仙二首

三山未有偷桃計(jì),四海初傳問菊名。 許渾 聞釋子棲玄欲奉道因寄

三山歲歲有人去,唯恐海風(fēng)生白波。 許渾 長安歲暮

無話瀛洲路,多年別少君。 賈島 過楊道士居

曠如臨渤澥,窅疑造瀛洲。 賈至 巴陵早秋寄荊州崔司馬吏部閰功曹舍人

遙知到郡滄波晏,三島離離一望中。 趙嘏 淮信賀滕邁臺州

窗戶動搖三島樹,琴尊安穩(wěn)五湖船。 趙嘏 答友人

六宮攀不住,三島去相招。 鄭畋 題緱山王子晉廟

妙主蓬壺籍,忠為社稷臣。 鄭谷 故少師從翁隱巖別墅亂后榛蕪感舊愴懷遂有追記

已入瀛洲遠(yuǎn),誰言仙路長。 錢起 夕游覆釜山道士觀因登玄元廟

長吟想風(fēng)馭,恍若升蓬瀛。 錢起 臥疾答劉道士

何必三山待鸞鶴,年年此地是瀛洲。 雍裕之 曲江池上

瑩澈通三島,巖梧積萬層。 韋莊 漁塘十六韻

三島路岐空有月,十洲花木不知霜。 韋莊 王道者

自吟自泣無人會,腸斷蓬山第一流。 韓偓 思錄舊詩于卷上凄然有感因成一章

人歸三島路,日過八花磚。 韓偓 感事三十四韻

合充鳳食留三島,誰許鶯偷過五湖。 韓偓 湖南絕少含桃偶有人以新摘者見惠感事傷懷因成四韻

渺?三島浪,平遠(yuǎn)一樓春。 韓偓 無題

使君下馬愛瀛洲,簡貴將求物外游。 韓翃 送夏侯侍郎

因?qū)q月離三島,閑貯風(fēng)煙在一壺。 高蟾 送張道士

越嶺寒輕物象殊,海城臺閣似蓬壺。 鮑溶 寄福州從事殷堯藩

為問蓬萊近消息,海波平靜好東游。 鮑溶 得儲道士書

一朵蓬萊在世間,梵王宮闕翠云間。 鮑溶 望江中金山寺

自從青鳥不堪使,更得蓬萊消息無。 鮑溶 望麻姑山

典故
蓬萊清淺
  
桑田變
  
海揚(yáng)塵
 
蓬萊淺
 
蓬萊水淺
 
海生桑
 
海變桑田
 
滄海揚(yáng)塵
 
桑海變
 
滄海塵
  
海變田
 
飛黃埃
 
海為田
 
桑田改
 
海生塵
  
桑田成海
 
滄海塵飛
 
塵飛滄海
 
塵揚(yáng)海
 
碧海塵
  
東海栽桑
  
桑田清淺
 
閱海桑
 
碧海紅塵
 
滄海成塵
 
滄海成田
 
滄海飛塵
 
塵生滄海
 
桑田變易
 
碧海揚(yáng)塵
 
塵生碧海
 
東海生黃埃
 
?;?/div> 
海水成塵
 
海田枯
 
海無三尺水
 
河生塵
 
蓬海變
 
三淺蓬萊
  
變幻桑田
 
渤海桑田
 
滄波變陸
 
滄海成陸
 
扶桑乍幾塵
 
觀海變
 
海底翻無水
 
海底飛塵
 
海底生桑
 
海枯成田
 
海水三清淺
 
海水揚(yáng)胡塵
 
海水栽桑
 
海濤淺
 
鯨波淺
 
巨???/div> 
枯桑田
 
萊洲頻度淺
 
蓬島塵狂
 
清水起黃塵
 
弱水三淺清
 
三度揚(yáng)塵
 
桑畝移
 
桑田幾興廢
 
桑田移碧海
 
桑栽海
 
世變桑田
 
水為塵
 
漲海枯
 
滄?;S土
  
東海水清淺
 
飛塵赴海
 
海塵
 
海已水干
 
河海不栽桑
 
洪濤成桑
 
鯤海洋塵
 
陵變耕海
 
蓬海飛塵
 
千度桑田
 
清淺三變
 
桑林沒東海
  
桑栽東海

相關(guān)人物
麻姑


《神仙傳》卷七〈麻姑〉~
麻姑自說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于往者會時(shí)略半也。豈將復(fù)還為陵陸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海中復(fù)揚(yáng)塵也?!?/span>

簡釋

桑田:喻世事變遷極快、極大?;蛑^時(shí)間久遠(yuǎn)。唐王績《游仙四首》之一:“自悲生死促。無暇待桑田。”


例句

獨(dú)往不可群,滄海成桑田。 儲光羲 獻(xiàn)八舅東歸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劉希夷 代悲白頭翁

容華委西山,光陰不可還。桑林變東海,富貴今何在。 劉希夷 春女行

井田唯有草,海水變?yōu)樯!?吳少微 過漢故城

任彼桑田變滄海,一丸丹藥定千春。 呂巖 七言

金堂玉闕朝群仙,拍手東海成桑田。 孟云卿 行路難

桑田東海變,麋鹿姑蘇游。 張九齡 經(jīng)江覽舊跡至玄武湖

萬事如桑海,悲來欲慟神。 戎昱 秋望興慶宮

冠冕凄涼幾遷改,眼看桑田變成海。 戎昱 贈別張附馬

倏忽桑田變,讒言亦已空。 戴叔倫 湘中懷古

毫末成圍海變田,單家依舊住溪邊。 戴叔倫 過珥瀆單老

洪濤經(jīng)變野,翠島屢成桑。 李世民 春日望海

人間桑海朝朝變,莫遣佳期更后期。 李商隱 一片

何日桑田俱變了,不教伊水向東流。 李商隱 寄遠(yuǎn)

聲流塵作劫,業(yè)固海成田。 李嶠 奉和天樞成宴夷夏群僚應(yīng)制

行看負(fù)薪客,坐使桑田變。 李深 游爛柯山四首

他日更來人世看,又應(yīng)東海變桑田。 李程 贈毛仙翁

聞?wù)f滄溟今已淺,何當(dāng)白鶴更歸來。 李端 與道者別

自言萬物有移改,始信桑田變成海。 李端 贈康洽

桑田如可見,滄海幾時(shí)空。 李端 雪夜尋太白道士

借問蓬萊水,誰逢清淺年。 李群玉 洞庭乾二首之一

傷心云夢澤,歲歲作桑田。 李群玉 洞庭干二首

已觀蓬海變,誰厭柏梁災(zāi)。 李義 奉和幸長安故城未央宮應(yīng)制

少年安得長少年,海波尚變?yōu)樯L铩?李賀 啁少年

桑海年應(yīng)積,桃源路不窮。 楊炯 和輔先入昊天觀星瞻

人非冢已荒,海變田應(yīng)燥。 沈佺期 同工部李侍郎適訪司馬子微

桑田代已變,池草春猶碧。 湛賁 伏覽呂侍郎丘員外舊題十三代祖歷山草堂詩因書記事

浮云今可駕,滄海自成塵。 王勃 出境游山二首

井田唯有草,海水變?yōu)樯!?王績 過漢故城

深谷變?yōu)榘叮L锍珊K?白居易 讀史五首

何時(shí)種桃核,幾度看桑田。 皇甫冉 祭張公洞二首

紅顏白發(fā)云泥改,何異桑田移碧海。 盧僎 十月梅花書贈

節(jié)物風(fēng)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須臾改。 盧照鄰 長安古意

松傾鶴死桑田變,華表歸鄉(xiāng)未有年。 若虛 樂仙觀

當(dāng)其側(cè)陋時(shí),河水清且潾。滄桑一以變,莽然翳荊榛。 蕭穎士 過河濱和文學(xué)張志尹

碧海桑田何處在,笙歌一聽一遙遙。 薛曜 送道士入天臺

坐看樓閣成丘墟,莫話桑田變成海。 貫休 偶作五首

試就湖邊披草徑,莫疑東海變桑田。君訝今時(shí)盡陵陸,我看明歲更淪漣。 趙冬曦 灉湖作

桑田未聞改,日月曾幾昏。 邵謁 覽張騫傳

坐久忽疑槎犯斗,歸來兼恐海生桑。 韓偓 六月十七日召對自辰及申方歸本院

朝飲河生塵,暮飲海絕流。 韓愈 雙鳥詩

君不見雀為鴿,鷹為鳩,東海成田谷為岸。 馮著 行路難

桃實(shí)千年非易待,桑田一變已難尋。 駱賓王 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

青鳥更不來,麻姑斷書信,乃知東海水,清淺誰能問。 鮑溶 懷仙二首

典故
郊島
  
孟郊寒
 
賈島瘦
 
寒酸郊島
 
相關(guān)人物
孟郊
 
賈島


《蘇軾文集》卷六三〈祭柳子玉文〉
猗歟子玉,南國之秀。甚敏而文,聲發(fā)自幼。從橫武庫,炳蔚文囿。獨(dú)以詩嗚,天錫雄咮。元輕白俗,郊寒島瘦。嘹然一吟,眾作卑陋。凡今卿相,伊昔朋舊。平視青云,可到寧驟。孰云坎軻,白發(fā)垂脰。才高絕俗,性疏來詬。謫居窮山,遂侶猩狖。夜衾不絮,朝甑絕餾??粦褮w,投棄纓綬。潛山之麓,往事神后。道味自飴,世芬莫嗅。凡世所欲,有避無就。謂當(dāng)乘除,并畀之壽。云何不淑,命也誰咎。頃在錢塘,惠然我覯。相從半歲,日飲醇酎。朝游南屏,莫宿靈鷲。雪窗饑坐,清闋間奏。沙河夜歸,霜月如晝。綸巾鶴氅,驚笑吳婦。會合之難,如次組繡。翻然失去,覆水何救。維子耆老,名德俱茂。嗟我后來,匪友惟媾。子有令子,將大子后。頎然二孫,則謂我舅。念子永歸,涕如懸霤。歌此奠詩,一樽往侑。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一九
宋·張文潛(耒)云:唐之晚年,詩人類多窮士,如孟東野、賈浪仙之徒,皆以刻琢窮苦之言為工?;蛑^郊、島孰貧,曰:島為甚也。

例句

元輕白俗,郊寒島瘦。嘹然一吟,眾作卑陋。 蘇軾 祭柳子玉文

典故 
令君絕倒
 
談絕島
 
玄談絕倒
 
玄言節(jié)叔寶

相關(guān)人物
衛(wèi)玠


《世說新語箋疏》中卷下〈賞譽(yù)〉~447~
王平子邁世有俊才,少所推服。每聞衛(wèi)玠言,輒嘆息絕倒。南朝梁·劉孝標(biāo)注引《衛(wèi)玠別傳》曰:「玠少有名理,善通莊、老。瑯邪王平子高氣不群,邁世獨(dú)傲,每聞玠之語議,至于理會之間,要妙之際,輒絕倒于坐。前后三聞,為之三倒。時(shí)人遂曰:『衛(wèi)君談道,平子三倒。』」
《晉書》卷三十六〈衛(wèi)瓘列傳·(孫)衛(wèi)玠、(恒族弟)衛(wèi)展〉~067~
玠字叔寶。年五歲,風(fēng)神秀異。祖父瓘曰:「此兒有異于眾,顧吾年老,不見其成長耳!」總角乘羊車入市,見者皆以為玉人,觀之者傾都。驃騎將軍王濟(jì),玠之舅也,俊爽有風(fēng)姿,每見玠,輒嘆曰:「珠玉在側(cè),覺我形穢?!褂謬L語人曰:「與玠同游,囧若明珠之在側(cè),朗然照人?!辜伴L,好言玄理。其后多病體羸,母恒禁其語。遇有勝日,親友時(shí)請一言,無不咨嗟,以為入微。瑯邪王澄有高名,少所推服,每聞玠言,輒嘆息絕倒。故時(shí)人為之語曰:「衛(wèi)玠談道,平子絕倒?!钩渭巴跣?、王濟(jì)并有盛名,皆出玠下,世云「王家三子,不如衛(wèi)家一兒」。玠妻父樂廣,有海內(nèi)重名,議者以為「婦公冰清,女婿玉潤」。
典故  
鰲嶺
  
釣連鰲
 
龍伯釣鰲
 
龍伯國人
 
龍伯釣
 
巨鰲釣
  
龍伯翁
 
巨鰲連釣
 
龍伯啖
 
三島釣鰲
 
長竿釣巨鰲
  
鰲駕蓬萊
  
巨鰲
   
龍伯戲
 
一釣十五鰲


《列子·湯問》
而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shù)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鰲,合負(fù)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shù)焉。
晉·張華《博物志》卷二引《河圖玉版》
龍伯國人長三十丈,生萬八千?而死。
《列子集釋》卷五〈湯問篇〉
「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shí)惟無底之谷,其下無底,名曰歸墟。八弦九野之水,天漢之流,莫不注之,而無增無減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其山高下周旋三萬里,其頂平處九千里。山之中閒相去七萬里,以為鄰居焉。其上臺觀皆金玉,其上禽獸皆純縞。珠玕之樹皆叢生,華實(shí)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種;一日一夕飛相往來者,不可數(shù)焉。而五山之根無所連箸,常隨潮波上下往還,不得暫峙焉。仙圣毒之,訴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極,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彊使巨鰲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而龍伯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shù)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鰲,合負(fù)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shù)焉。于是岱輿員嶠二山流于北極,沈于大海,仙圣之播遷者巨億計(jì)。帝憑怒,侵減龍伯之國使阨,侵小龍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農(nóng)時(shí),其國人猶數(shù)十丈。……」

簡釋

釣鰲:詠仙,或喻事業(yè)非凡。唐李白《贈薛校書》:“未夸觀濤作,空郁釣鰲心。”

龍伯國人:指仙人。唐杜甫《荊南兵馬使太常卿公大食刀歌》:“蒼水使者捫赤絳,尤伯國人罷釣鰲?!?/p>


例句

鰲冠三山安海浪,龍盤九鼎鎮(zhèn)皇都。 司空圖 淮西

此中即是神仙地,引手何妨一釣鰲。 李咸用 陳正字山居

點(diǎn)對連鰲餌,搜求縛虎符。 李商隱 異俗二首

龍伯釣鰲時(shí),蓬萊一峰坼。 李德裕 羅浮山(番禺連帥所遺)

未誇觀濤作,空郁釣鰲心。 李白 贈薛校書

我欲東召龍伯翁,上天揭取北斗柄。 杜牧 池州送孟遲先輩

蒼水使者捫赤絳,龍伯國人罷釣鰲。 杜甫 荊南兵馬使太常卿趙公大食刀歌

龍伯驅(qū)風(fēng)不敢上,百川噴雪高崔嵬。 溫庭筠 拂舞詞(一作公無渡河)

太公取璜我不取,龍伯釣鰲我不釣。 皎然 奉和顏魯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

獨(dú)向若耶溪上住,誰知不是釣鰲人。 翁洮 贈方干先生

河清海晏少波濤,幾載垂鉤不得鰲。 翁洮 贈進(jìn)士王雄

典故
月下敲門
 
門掩僧院月明敲

相關(guān)人物
賈島


《鑒戒錄》卷八〈賈忤旨〉
賈島忤旨,授長江主簿,卑則至卑,名流海內(nèi)矣。島初赴名場日,常輕于先輩,以八百舉子所業(yè),悉不如己。自是往往獨(dú)語,傍若無人,或鬧市高吟,或長衢嘯傲。忽一日于驢上吟得「鳥宿池中樹,僧敲月下門」。初欲作「推」字,或欲作「敲」字,煉之未定,遂于驢上作「推」字手勢,又作「敲」字手勢。不覺行半坊。觀者訝之,島似不見。時(shí)韓吏部權(quán)京尹,意氣清嚴(yán),威振紫陌,經(jīng)第三對呵唱,島但手勢未已,俄為宦者推下驢,擁至尹前,島方覺悟,顧問,欲責(zé)之。島具對:「偶得一聯(lián),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詩府,致沖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鑒。」韓立馬良久思之,謂島曰:「作『敲』字佳矣?!顾炫c島并轡語笑,同入府署,共論詩道。
《唐詩紀(jì)事》卷四十
島赴舉至京,騎驢賦詩,得「僧推月下門」之句,欲改推為敲,引手乍推敲之勢,未決,不覺沖大尹韓愈,乃具言。愈曰:「敲字佳矣?!顾觳⑥\論詩久之。

《昭明文選》卷四十六南朝齊·王元長(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
「紀(jì)言事于仙室?!固?#183;李善注引華嶠《后漢書》曰:「學(xué)者稱東觀為老氏藏室,道家蓬萊,今故言仙室?!?/span>

例句

蓬萊才子即蕭郎,彩服青書卜鳳皇。 李群玉 送蕭十二校書赴郢州婚姻

逍遙蓬閣吏,才子復(fù)詩流。 李頻 江上送從兄群玉校書東游

羽翼商山起,蓬萊漢閣連。 杜甫 秋日夔府詠懷奉寄鄭監(jiān)李賓客一百韻

暫阻蓬萊閣,終為江海人。 杜甫 秋日寄題鄭監(jiān)湖上亭三首之三

雙闕薄煙籠菡萏,九成初日照蓬萊。 楊巨源 早朝

秋風(fēng)傾菊酒,霽景下蓬山。 權(quán)德輿 過張監(jiān)閣老宅對酒奉酬見贈

蓬山有佳句,喜氣在新題。 權(quán)德輿 酬張秘監(jiān)閣老喜太常中書二閣與德輿同日遷官相代之作

始知蓬山下,如見古人心。 權(quán)德輿 離合詩贈張監(jiān)閣老

蓬山高價(jià)傳新韻,槐市芳年挹盛名。 武元衡 酬談校書長安秋夜對月寄諸故舊

甲乙科攀桂,圖書閣踐蓬。 武元衡 長安秋夜懷陳京昆季

汲冢同刊謬,蓬山共補(bǔ)亡。 獨(dú)孤及 奉和中書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御

桂樹留人久,蓬山入夢新。 竇庠 敕目至家兄蒙淮南仆射杜公奏授秘校兼節(jié)度參謀同書寄上

蓬萊時(shí)入夢,知子憶貧交。 錢起 東皋早春寄郎四校書

蓬山才子憐幽性,白云陽春動新詠。 錢起 紫參歌

佇歸蓬島后,綸詔潤青緗。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

席上客知蓬島路,坐中寒有柏臺霜。 韋莊 和集賢侯學(xué)士分司丁侍御秋日雨霽之作

蓬島侍臣今放逐,羨君回去逼龍墀。 韓偓 同年前虞部李郎中自長沙赴行在余以紫石硯贈之賦詩代書

典故
參考典故
十洲


《海內(nèi)十洲記》
漢武帝既聞王母說:八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長洲、元洲、流洲、生洲、鳳麟洲、聚窟洲。有此十洲,乃人跡所稀絕處。祖洲,近在東海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百里,上有不死之草?!拊诒焙V?,戌亥之地,方七千二百里,去南岸三十六萬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真公所治。多丘山,又有風(fēng)山,聲響如雷電。對天西北門,上多太玄仙官宮室,宮室各異,饒金芝玉草,乃是三天君下治之處,甚肅肅也。
《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369~
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去人不遠(yuǎn);患且至,則船風(fēng)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其物禽獸盡白,而黃金銀為宮闕。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臨之,風(fēng)輒引去,終莫能至云。世主莫不甘心焉。及至秦始皇并天下,至海上,則方士言之不可勝數(shù)。始皇自以為至海上而恐不及矣,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風(fēng)為解,曰未能至,望見之焉。其明年,始皇復(fù)游海上,至瑯邪,過恒山,從上黨歸。后三年,游碣石,考入海方士,從上郡歸。后五年,始皇南至湘山,遂登會稽,并海上,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藥。不得,還至沙丘崩。

例句

鸞鳳戲三島,神仙居十洲。 李商隱 牡丹

典故 
田橫海島
 
田橫號齊
 
問田橫

相關(guān)人物
田橫


《史記》卷九十四《田儋列傳》附《田橫傳》
漢滅項(xiàng)籍,漢王立為皇帝,彭越為梁王。橫懼誅,而與其徒屬五百馀人入海,居?中。高帝聞之,以橫兄弟本定齊,齊人賢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后恐有亂,乃使使赦橫罪而召之。

例句

蘇武天山上,田橫海島邊。 李白 奔亡道中五首之一

已聞陳勝心降漢,誰為田橫國號齊。 韋莊 贈云陽裴明府

典故
五百人
 
田橫五百人
 
田橫五百士
 
海島士
 
田橫有義士

相關(guān)人物
田橫


《史記》卷九十四《田儋列傳》附《田橫傳》
「后歲馀,漢滅項(xiàng)籍,漢王立為皇帝,以彭越為梁王。田橫懼誅,而與其徒屬五百馀人入海,居島中。高帝聞之,以為田橫兄弟本定齊,齊人賢者多附焉,今在海中不收,后恐為亂,乃使使赦田橫罪而召之。田橫因謝曰:『臣亨陛下之使酈生,今聞其弟酈商為漢將而賢,臣恐懼,不敢奉詔,請為庶人,守海島中?!皇惯€報(bào),高皇帝乃詔衛(wèi)尉酈商曰:『齊王田橫即至,人馬從者敢動搖者致族夷!』乃復(fù)使使持節(jié)具告以詔商狀,曰:『田橫來,大者王,小者乃侯耳;不來,且舉兵加誅焉。』田橫乃與其客二人乘傳詣雒陽。未至三十里,至尸鄉(xiāng)廄置,橫謝使者曰:『人臣見天子當(dāng)洗沐?!恢沽?。謂其客曰:『橫始與漢王俱南面稱孤,今漢王為天子,而橫乃為亡虜而北面事之,其恥固已甚矣。且吾亨人之兄,與其弟并肩而事其主,縱彼畏天子之詔,不敢動我,我獨(dú)不愧于心乎?且陛下所以欲見我者,不過欲一見吾面貌耳。今陛下在洛陽,今斬吾頭,馳三十里閒,形容尚未能敗,猶可觀也?!凰熳詣q,令客奉其頭,從使者馳奏之高帝?!埂讣仍?,二客穿其冢旁孔,皆自剄,下從之。高帝聞之,乃大驚,大田橫之客皆賢。吾聞其馀尚五百人在海中,使使召之。至則聞田橫死,亦皆自殺。于是乃知田橫兄弟能得士也?!?/span>

例句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橫。 李白 于五松山贈南陵常贊府

三千客里寧無義,五百人中必有恩。 許渾 聞邊將劉皋無辜受戮

典故
相關(guān)人物
賈島


《鑒戒錄》卷八〈賈忤旨〉
賈島忤旨,授長江主簿,卑則至卑,名流海內(nèi)矣。島初赴名場日,常輕于先輩,以八百舉子所業(yè),悉不如己。自是往往獨(dú)語,傍若無人,或鬧市高吟,或長衢嘯傲。忽一日于驢上吟得「鳥宿池中樹,僧敲月下門」。初欲作「推」字,或欲作「敲」字,煉之未定,遂于驢上作「推」字手勢,又作「敲」字手勢。不覺行半坊。觀者訝之,島似不見。時(shí)韓吏部權(quán)京尹,意氣清嚴(yán),威振紫陌,經(jīng)第三對呵唱,島但手勢未已,俄為宦者推下驢,擁至尹前,島方覺悟,顧問,欲責(zé)之。島具對:「偶得一聯(lián),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詩府,致沖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鑒?!鬼n立馬良久思之,謂島曰:「作『敲』字佳矣?!顾炫c島并轡語笑,同入府署,共論詩道。
《唐詩紀(jì)事》卷四十
島赴舉至京,騎驢賦詩,得「僧推月下門」之句,欲改推為敲,引手乍推敲之勢,未決,不覺沖大尹韓愈,乃具言。愈曰:「敲字佳矣?!顾觳⑥\論詩久之。

簡釋

推敲:指作詩文時(shí)反復(fù)斟酌字句,或指對事情反復(fù)考慮。宋樓鑰《蔣慈溪鶚挽詞》:“推敲詩益煉,駢儷語尤工?!?/p>

典故
文魔賈島

相關(guān)人物
賈島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六〈韓愈列傳·賈島〉~5268~
島字浪仙,范陽人,初為浮屠,名無本。來東都,時(shí)洛陽令禁僧午后不得出,島為詩自傷。愈憐之,因教其為文,遂去浮屠,舉進(jìn)士。當(dāng)其苦吟,雖逢值公卿貴人,皆不之覺也。一日見京兆尹,跨驢不避,謼詰之,久乃得釋。累舉,不中第。文宗時(shí),坐飛謗,貶長江主簿。會昌初,以普州司倉參軍遷司戶,未受命卒,年六十五。
《唐才子傳》
島貌清意雅,談玄抱佛,所交悉塵外之人。況味蕭條,生計(jì)岨峿。自題曰:“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泵恐脸?,必取一歲所作置幾上,焚香再拜,酹酒祝曰:“此吾終年苦心也?!蓖达嬮L謠而罷。
典故
子瞻居海島

相關(guān)人物
蘇軾


《宋史》卷三百三十八〈蘇軾列傳〉~086~
紹圣初,御史論軾掌內(nèi)外制日,所作詞命,以為譏斥先朝。遂以本官知英州,尋降一官,未至,貶寧遠(yuǎn)軍節(jié)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無所蒂芥,人無賢愚,皆得其歡心。又貶瓊州別駕,居昌化。昌化,故儋耳地,非人所居,藥餌皆無有。初僦官屋以居,有司猶謂不可,軾遂買地筑室,儋人運(yùn)甓畚土以助之。獨(dú)與幼子過處,著書以為樂,時(shí)時(shí)從其父老游,若將終身。
《漢語大詞典》:三壺(三壺)
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 方丈 、 蓬萊 、 瀛洲 的合稱。 晉 王嘉 拾遺記·高辛:“ 三壺 ,則海中三山也。一曰 方壺 ,則 方丈 也;二曰 蓬壺 ,則 蓬萊 也;三曰 瀛壺 ,則 瀛洲 也;--形如壺器。”
《國語辭典》:三山  拼音:sān shān
1.神話傳說中,東海中仙人所居住的三座山。參見「三神山」條。宋。蘇軾 奉和陳賢良詩:「三山舊是神仙地,引手東來一釣鰲。」
2.山名。位于南京市西南長江南岸。上有三座山峰,晉太康中王浚伐吳,自牛渚順流鼓棹,造三山,即此。
3.福州市的別名。參見「福州市」條。
《漢語大詞典》:三山骨
指驢馬后背近股外的骨骼。 元 馬致遠(yuǎn) 《耍孩兒·借馬》套曲:“三山骨休使鞭來打,磚瓦上休教穩(wěn)著蹄。” 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三折:“一弄兒打扮的實(shí)難賽,大信袋滴溜著三山骨,硬布衫攔截?cái)嗍纸??!?/div>
《漢語大詞典》:三島(三島)
(1).指傳說中的 蓬萊 、 方丈 、 瀛洲 三座海上仙山。亦泛指仙境。 唐 鄭畋 《題緱山王子晉廟》:“六宮攀不住,三島互相招?!?元 耶律楚材 《和百拙禪師》詩:“眠云臥月辭三島,鼓腹謳歌預(yù)四民?!?span id="u9ndqhx" class="book">《西游記》第十七回:“十洲三島還游戲,海角天涯轉(zhuǎn)一遭?!?br />(2).指 日本 。 清 秋瑾 《日人石井君索和》詩:“詩思一帆??臻?,夢魂三島月玲瓏?!?/div>
《漢語大詞典》:五山
(1).五座山。指古代傳說中東海的仙山 岱輿 、 員嶠 、 方壺 、 瀛洲 、 蓬萊 。列子·湯問:“ 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實(shí)惟無底之谷……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 、二曰 員嶠 、三曰 方壺 、四曰 瀛州 、五曰 蓬萊 ?!?br />(2).五座山。指 華山 、 首山 、 太室 、 泰山 、 東萊 。史記·孝武本紀(jì):“ 中國 華山 、 首山 、 太室 、 泰山 、 東萊 ,此五山 黃帝 之所常游,與神會?!?三國 魏 曹植 《吁嗟篇》:“飄飄周八澤,連翩歷五山?!?br />(3).五座山。指中岳 嵩山 、東岳 泰山 、西岳 華山 、南岳 衡山 、北岳 恒山 。后漢書·馮衍傳:“疆理九野,經(jīng)營五山?!?李賢 注:“五山即五岳也?!?唐 韓愈 《讀東方朔雜事》詩:“簸頓五山踣,流漂八維蹉?!?br />(4).五大佛寺。皆建于 南宋 。即 杭州 徑山 興盛萬壽寺 、 北山 景德靈隱寺 、 南山 凈慈報(bào)恩光孝寺 、 寧波 阿育王山 鄮峰廣利寺 、 太白山 天童景德寺 。
《漢語大詞典》:員嶠(員嶠)
神話中的仙山名。列子·湯問:“ 渤海 之東不知幾億萬里,有大壑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輿 ,二曰 員嶠 ,三曰 方壺 ,四曰 瀛洲 ,五曰 蓬萊 ?!?楊伯峻 集釋:“《釋文》云:嶠,渠廟切,山鋭而高也。” 宋 沈遼 《陪客游山》詩:“峭嶺想 員嶠 ,橫溪勝 若耶 ?!?清 魏源 《湘江舟行》詩之三:“何時(shí)出此圍,中宵夢 員嶠 ?!?/div>
《國語辭典》:方丈  拼音:fāng zhàng
長寬各一丈的面積?!睹献印1M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數(shù)百人?!?/div>
《國語辭典》:方丈  拼音:fāng zhàng
1.維摩詰所說經(jīng)說,維摩詰居士居住的臥室一丈見方,但容量無限,禪宗取其意,以方丈名住持所居之室?!段饔斡洝返诰呕兀骸改阏?zhèn)€要尋父母,可隨我到方丈里來?!?br />2.僧寺的住持?!毒劳ㄑ?。卷二八。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白娘子道:『一件,不要去方丈內(nèi)去;二件,不要與和尚說話;三件,去了就回。來得遲,我便來尋你也。』」《儒林外史》第三八回:「貧僧當(dāng)年住在南京太平府蕪湖縣甘露庵里的,后在京師報(bào)國寺做方丈。」
《漢語大詞典》:方丈洲
傳說 東海 中神山名。海內(nèi)十洲記·方丈洲:“ 方丈洲 在 東海 中心,西南東北岸正等。 方丈 方面各五千里,上專是羣龍所聚;有金玉琉璃之宮,三天司命所治之處。”
《國語辭典》:方壺(方壺)  拼音:fāng hú
1.腹圓口四方的壺。
2.神話傳說中的山名?!读凶?。湯問》:「渤海之東有大壑焉?!渲杏形迳窖桑骸环綁?。」《文選。班固。西都賦》:「濫嬴洲與方壺,蓬萊起乎中央?!?/div>
《國語辭典》:方蓬  拼音:fāng péng
方壺及蓬萊的合稱,二者均為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唐。李白贈盧徵君昆弟〉詩:「水落海上清,鰲背睹方蓬?!骨濉?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63872' target='_blank'>朱彝尊 〈萬年藤杖歌贈尤檢討〉詩:「人生快意亦已足,豈必入海求方蓬?!?/div>
《國語辭典》:瀛洲  拼音:yíng zhōu
傳說為東海中神仙所居住的仙島?!妒酚洝>砹?。秦始皇本紀(jì)》:「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div>
《國語辭典》:登瀛洲  拼音:dēng yíng zhōu
瀛洲,古代傳說神仙居住的地方。初以登瀛洲比喻成仙。唐太宗時(shí),立文學(xué)館,以十八學(xué)士入選,備受皇帝禮遇與敬重,各方欽羨不已,稱為「登瀛洲」。比喻平步青云,功名有成?!豆卤驹麟s劇。卓文君。第一折》:「恰便似芙蓉生在秋江上,幾時(shí)得墜鞭誤入平康巷,怎做得登瀛洲膝蓋兒軟,踏翰林腳步兒長?!?/div>
《漢語大詞典》:蓬丘
即 蓬萊山 。海內(nèi)十洲記·聚窟洲:“ 蓬丘 , 蓬萊山 是也?!?唐 李白 《悲清秋賦》:“吾將採藥於 蓬丘 ?!?清 黃叔威 《古詩》之七:“東海近幾席,彷彿是 蓬丘 ?!眳⒁姟?蓬萊山 ”。
分類:蓬萊山
《漢語大詞典》:蓬萊山(蓬萊山)
神山名。相傳為仙人所居之處。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北經(jīng):“ 蓬萊山 在海中?!?span id="umyg1o6" class="book">《后漢書·竇章傳》:“是時(shí)學(xué)者稱 東觀 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萊山 ?!?李賢 注:“ 蓬萊 ,海中神山,為仙府,幽經(jīng)祕録并皆在焉。” 清 孫枝蔚 《壽汪生伯先生閔老夫人》詩:“何名 西王母 ,何處 蓬萊山 ?!?/div>
《國語辭典》:蓬壺(蓬壺)  拼音:péng hú
傳說海中仙山蓬萊,形如壺器,故稱為「蓬壺」。元。湯式〈天香引。望三山〉曲:「望三山遠(yuǎn)似蓬壺,挨到如今,提起當(dāng)初,檳榔蜜涎吐胭脂?!?/div>
《國語辭典》:蓬山  拼音:péng shān
蓬萊山,為神話傳說中的仙山。后指仙境。唐。李商隱 無題詩:「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div>
《漢語大詞典》:蓬萊山(蓬萊山)
神山名。相傳為仙人所居之處。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北經(jīng):“ 蓬萊山 在海中?!?span id="vd5ace0" class="book">《后漢書·竇章傳》:“是時(shí)學(xué)者稱 東觀 為 老氏 臧室,道家 蓬萊山 。” 李賢 注:“ 蓬萊 ,海中神山,為仙府,幽經(jīng)祕録并皆在焉。” 清 孫枝蔚 《壽汪生伯先生閔老夫人》詩:“何名 西王母 ,何處 蓬萊山 ?!?/div>
《國語辭典》:蓬萊(蓬萊)  拼音:péng lái
1.蓬蒿草萊。指草莽?!逗鬂h書。卷八○。文苑傳下。邊讓傳》:「舉英奇于仄陋,拔髦秀于蓬萊?!?br />2.相傳渤海中仙人居住的山?!读凶?。湯問》:「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br />3.唐代宮殿。參見「蓬萊宮」條。
4.縣名。參見「蓬萊縣」條。
《國語辭典》:蓬島(蓬島)  拼音:péng dǎo
神話傳說中的蓬萊仙島。元。揭傒斯 雨述詩三首之二:「共言海上列城好,地冷風(fēng)清若蓬島?!?/div>
分類:蓬萊山
《國語辭典》:蓬萊(蓬萊)  拼音:péng lái
1.蓬蒿草萊。指草莽。《后漢書。卷八○。文苑傳下。邊讓傳》:「舉英奇于仄陋,拔髦秀于蓬萊?!?br />2.相傳渤海中仙人居住的山?!读凶?。湯問》:「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br />3.唐代宮殿。參見「蓬萊宮」條。
4.縣名。參見「蓬萊縣」條。
《國語辭典》:蓬瀛  拼音:péng yíng
神話傳說中的仙山蓬萊與瀛洲。后比喻人間仙境,多指游玩的地方。宋。秦觀滿庭芳。曉色云開〉詞:「漸酒空金榼,花困蓬瀛?!乖?。張養(yǎng)浩〈十二月兼堯民歌。從跳出功名火坑〉曲:「從跳出功名火坑,來到這花月蓬瀛?!?/div>
《國語辭典》:蓬萊(蓬萊)  拼音:péng lái
1.蓬蒿草萊。指草莽?!逗鬂h書。卷八○。文苑傳下。邊讓傳》:「舉英奇于仄陋,拔髦秀于蓬萊?!?br />2.相傳渤海中仙人居住的山?!读凶?。湯問》:「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
3.唐代宮殿。參見「蓬萊宮」條。
4.縣名。參見「蓬萊縣」條。
《國語辭典》:蓬萊仙島(蓬萊仙島)  拼音:péng lái xiān dǎo
古代傳說中東方海上的仙島。如:「有人以為傳說中的蓬萊仙島指的就是臺灣?!?/div>
《國語辭典》:東海揚(yáng)塵(東海揚(yáng)塵)  拼音:dōng hǎi yáng chén
東海變陸地,揚(yáng)起塵土。比喻世事變化極大。《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東海揚(yáng)塵猶有日,白衣蒼狗剎那間。」
分類:世事巨變
《國語辭典》:東海桑田(東海桑田)  拼音:dōng hǎi sāng tián
比喻時(shí)世變易。金。劉著〈至日〉詩:「心折靈臺候云物,眼看東海變桑田。」
《漢語大詞典》:桑海
“桑田滄?!钡穆哉Z。 唐 楊炯 《和輔先入昊天觀》:“桑海年應(yīng)積,桃源路不窮。” 明 李東陽 《和蕭封君鳳儀遺詩四十韻》:“世運(yùn)迭推代,昔聞桑海三?!?趙樸初 《柳營曲·參觀全國勞動改造罪犯工作展覽會》曲:“奮身桑海換,刮目性情移。”參見“ 桑田滄海 ”。
分類:桑田滄海
《漢語大詞典》:桑田滄海(桑田滄海)
晉 葛洪 神仙傳·麻姑:“ 麻姑 自説云:‘接侍以來,已見 東海 三為桑田,向到 蓬萊 水淺,淺于往者會時(shí)畧半也,豈將復(fù)還為陵陸乎!’”后因以“桑田滄?!庇魇朗碌木薮笞冞w。 元 王進(jìn)之 《春日田園雜興》詩:“桑田滄海幾興亡,歲歲東風(fēng)自扇揚(yáng)?!?清 孫枝蔚 《空城雀》詩:“自從桑田變滄海,經(jīng)過空城淚如泉?!?span id="gy1kxuk"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列公,你道怎個(gè)蒼狗白云,天心無定;桑田滄海,世事何常?!?/div>
《國語辭典》:桑田  拼音:sāng tián
1.栽植桑樹的田地?!对娊?jīng)。鄘風(fēng)。定之方中》:「星言夙駕,說于桑田?!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七八回:「過了半年光景,他忽然有事要到肇慶去巡閱,他便說出來要順便踏勘桑田?!?br />2.比喻世事變遷。明。楊珽《龍膏記》第三○出:「看人間幾變桑田,忙提覺柱下仙官,早喚醒繡戶嬋娟,休戀著舞鏡飛鸞?!?br />3.地名。春秋時(shí)虢國屬地,約于今河南省閿鄉(xiāng)縣東北。
《漢語大詞典》:桑田滄海(桑田滄海)
晉 葛洪 神仙傳·麻姑:“ 麻姑 自説云:‘接侍以來,已見 東海 三為桑田,向到 蓬萊 水淺,淺于往者會時(shí)畧半也,豈將復(fù)還為陵陸乎!’”后因以“桑田滄海”喻世事的巨大變遷。 元 王進(jìn)之 《春日田園雜興》詩:“桑田滄海幾興亡,歲歲東風(fēng)自扇揚(yáng)。” 清 孫枝蔚 《空城雀》詩:“自從桑田變滄海,經(jīng)過空城淚如泉?!?span id="7gbian0"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列公,你道怎個(gè)蒼狗白云,天心無定;桑田滄海,世事何常?!?/div>
《漢語大詞典》:桑田滄海(桑田滄海)
晉 葛洪 神仙傳·麻姑:“ 麻姑 自説云:‘接侍以來,已見 東海 三為桑田,向到 蓬萊 水淺,淺于往者會時(shí)畧半也,豈將復(fù)還為陵陸乎!’”后因以“桑田滄?!庇魇朗碌木薮笞冞w。 元 王進(jìn)之 《春日田園雜興》詩:“桑田滄海幾興亡,歲歲東風(fēng)自扇揚(yáng)?!?清 孫枝蔚 《空城雀》詩:“自從桑田變滄海,經(jīng)過空城淚如泉?!?span id="e1m50n0"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二十回:“列公,你道怎個(gè)蒼狗白云,天心無定;桑田滄海,世事何常?!?/div>
《漢語大詞典》:海桑陵谷
滄海變桑田,山陵變深谷,比喻世事變遷極大。 清 朱彝尊 《玉帶生歌》:“海桑陵谷又經(jīng)三百秋,以手摩挱尚如故?!?清 南荃外史 《嘆老》:“海桑陵谷幻乾坤,春夢模楜不見痕。”
《漢語大詞典》:海水桑田
猶滄海變桑田。比喻世事變遷很大。 唐 韋應(yīng)物 《漢武帝雜歌》之一:“海水桑田幾翻覆,中間此桃四五熟?!?清 厲鶚 《東城雜記·東皋隱者》:“海水桑田幾變遷,桃花依舊郡城邊?!眳⒁姟?滄海桑田 ”。
《國語辭典》:滄海桑田(滄海桑田)  拼音:cāng hǎi sāng tián
大海變?yōu)殛懙?,陸地淪為大海。語本《太平廣記。卷六○。麻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比喻世事無常,變化很快。明。張景《飛丸記》第一出:「白衣蒼狗多翻覆,滄海桑田幾變更?!埂队讓W(xué)瓊林。卷一。地輿類》:「滄海桑田,謂世事多變?!?/div>
《國語辭典》:滄桑(滄桑)  拼音:cāng sāng
比喻世事變化無常。參見「滄海桑田」條。清。王鵬運(yùn)滿江紅。風(fēng)帽塵衫〉詞:「旌旆影,滄桑話。對蒼煙落日,似聞悲吒?!?/div>
分類:朝代更迭
《國語辭典》:滄海桑田(滄海桑田)  拼音:cāng hǎi sāng tián
大海變?yōu)殛懙?,陸地淪為大海。語本《太平廣記。卷六○。麻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比喻世事無常,變化很快。明。張景《飛丸記》第一出:「白衣蒼狗多翻覆,滄海桑田幾變更?!埂队讓W(xué)瓊林。卷一。地輿類》:「滄海桑田,謂世事多變?!?/div>
《國語辭典》:滄海桑田(滄海桑田)  拼音:cāng hǎi sāng tián
大海變?yōu)殛懙?,陸地淪為大海。語本《太平廣記。卷六○。麻姑》:「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比喻世事無常,變化很快。明。張景《飛丸記》第一出:「白衣蒼狗多翻覆,滄海桑田幾變更?!埂队讓W(xué)瓊林。卷一。地輿類》:「滄海桑田,謂世事多變?!?/div>
《漢語大詞典》:郊寒
唐 代 孟郊 詩,清峭寒瘦,好作苦語,故稱。 宋 朱熹 《西江月》詞:“句穩(wěn)翻嫌 白 俗,情高卻笑 郊 寒?!?清 譚嗣同 《阻風(fēng)洞庭湖贈李君時(shí)敏》詩之四:“ 援 晚可憐成畫虎, 郊 寒苦恨不為龍?!?/div>
分類:孟郊
《國語辭典》:郊寒島瘦(郊寒島瘦)  拼音:jiāo hán dǎo shòu
對于唐代詩人孟郊與賈島作品風(fēng)格的評論。參見「島瘦郊寒」條。宋。蘇軾祭柳子玉文〉:「元輕白俗,郊寒島瘦。」
《漢語大詞典》:三倒
《世說新語。賞譽(yù)下》“﹝ 王平子 ﹞每聞 衛(wèi)玠 言,輒嘆息絶倒” 南朝 梁 劉孝標(biāo) 注引《衛(wèi)玠別傳》:“ 玠 少有名理,善通 莊老 。 瑯邪 王平子 ,高氣不羣,邁世獨(dú)傲;每聞 玠 之語議,至於理會之間,要妙之際,輒絶倒於坐,前后三聞為之三倒。時(shí)人遂曰:‘ 衛(wèi)君 談道, 平子 三倒。’”后因以“三倒”形容發(fā)論一再令人傾服。 唐 孟浩然 《襄陽公宅飲》詩:“談天光六義,發(fā)論明三倒。”
分類:一再
《漢語大詞典》:六鰲(六鰲,六鼇)
亦作“ 六鰲 ”。神話中負(fù)載五仙山的六只大龜。相傳 渤海 之東,有一深壑,中有 岱輿 、 員嶠 、 方壺 、 瀛洲 、 蓬萊 五山,乃仙圣所居之地。然五山皆浮于海,常隨潮波上下往還?!暗劭至黛段鳂O,失群仙圣之居,乃命 禺彊 使巨鼇十五,舉首而戴之。迭為三番,六萬歲一交焉。五山始峙而不動。而 龍伯 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shù)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鼇,合負(fù)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shù)焉。於是 岱輿 、 員嶠 二山流於北極,沉於大海,仙圣之播遷者巨億計(jì)?!笔乱?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26399' target='_blank'>《列子·湯問》。 唐 李白 《登高丘而望遠(yuǎn)?!?/a>詩:“登高丘,望遠(yuǎn)海,六鼇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明 夏完淳 《代人贈鎮(zhèn)府》詩:“六鼇還鎮(zhèn)澥,八柱獨(dú)承天。”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回港舟中詩》:“雄驅(qū)島嶼飛千里,怒戰(zhàn)貔貅走六鰲?!?
《漢語大詞典》:連六鰲(連六鼇)
亦作“ 連六鰲 ”。 相傳 渤海 之東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海而動,天帝命巨鰲十五,分三批輪流負(fù)山,五山始屹立不動。“而 龍伯之國 有大人,舉足不盈數(shù)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鼇,合負(fù)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shù)焉。”見列子·湯問。后因以為善釣之典實(shí)。 宋 劉攽 《和羅著作漁翁》:“ 龍伯國 人連六鰲,二山漂流不能止?!?清 李調(diào)元 《金鰲嶺》詩:“我聞 龍伯 人,巨釣連六鰲?!币嗍∽鳌?連六 ”。 唐 張友正 《釣鰲賦》:“謂優(yōu)游以無窮,何瞬息而連六?!?明 楊基 《釣鰲??透琛?/span>:“重施 龍伯國 人技,一展絲綸連六歸?!?/div>
《漢語大詞典》:連鰲(連鼇)
亦作“ 連鰲 ”。
1.相傳 渤海 之東,有一深壑,中有神仙所居之五山。然山浮于海,隨波而動。天帝遂命巨鰲十五,分作三批,輪流負(fù)山,五山始屹立不動?!岸?龍伯 之國有大人,舉足不盈數(shù)步而暨五山之所,一釣而連六鼇,合負(fù)而趣歸其國,灼其骨以數(shù)焉?!笔乱?span id="cfsf6ru" class="book">《列子·湯問》。后因以“連鼇”作善釣之典。 唐 李商隱 《異俗》詩之二:“點(diǎn)對連鰲餌,搜求縛虎符?!?明 楊基 《天平山十四題·釣魚磯》詩:“誰操百尺竿,重試連鰲手?!币酁榉Q人富有才干、可成大事之典。 唐 李白 《贈臨洺縣令皓弟》詩:“釣水路非遠(yuǎn),連鼇意何深?!?宋 劉攽 《次韻酬李推官》:“傾蓋強(qiáng)君留一醉,相看前路釣連鼇?!?宋 王圭 《送汪叔志赴平江州同知》詩序:“ 叔志 連鼇 桂苑 ,展驥 巴陵 ,良為欣抃?!?br />2.形容巋然屹立的樣子。
《國語辭典》:釣鰲(釣鼇)  拼音:diào áo
相傳龍伯國有個(gè)巨人,一次就釣起六只負(fù)載五山的大龜。典出《列子。湯問》。比喻舉止豪邁或抱負(fù)遠(yuǎn)大。唐。李白 贈薛校書詩:「未誇觀濤作,空郁釣鰲心?!?/div>
《漢語大詞典》:靈鰲(靈鼇)
神話傳說中的巨龜。語出楚辭·天問:“鼇戴山抃,何以安之?” 王逸 注引列仙傳:“有巨靈之鼇,背負(fù) 蓬萊之山 而抃舞?!?三國 魏 曹植 《遠(yuǎn)游篇》:“靈鼇戴 方丈 ,神岳儼嵯峩!” 唐 李商隱 《韓碑》詩:“碑高三丈字如斗,負(fù)以靈鼇蟠以螭?!?元 周權(quán) 《九日偕友登東巖定香寺》詩:“當(dāng)時(shí)補(bǔ)天餘,偶墮靈鼇背?!?
《國語辭典》:鰲山(鰲山)  拼音:áo shān
元宵節(jié)時(shí)布置花燈,疊成鰲形,高峻如山,稱為「鰲山」?!洞笏涡瓦z事。亨集》:「自冬至日,下手架造鰲山高燈,長一十六丈,闊二百六十五步,中間有兩條鰲柱?!埂端疂G傳》第三三回:「去土地大王廟前,扎縛起一座小鰲山,上面結(jié)?懸花,張掛五七百碗花燈?!挂沧鳌个椛健?。
《國語辭典》:鰲山(鼇山)  拼音:áo shān
1.山名。位于湖南省常德縣北,相傳昔有名僧悟道于此。也稱為「虎齒山」。
2.元宵節(jié)時(shí)布置花燈,疊成鰲形,高峻如山,稱為「鰲山」。也作「鰲山」。
《國語辭典》:鰲戴(鼇戴)  拼音:áo dài
古代有上帝命十五巨鰲用頭負(fù)舉大山的傳說,故后用為比喻恩德深重的感戴之詞?!冻o。屈原。天問》:「鰲戴山抃,何以安之?」
《漢語大詞典》:鰲釣(鼇釣)
神話傳說謂天帝使十五只巨鰲輪番頂戴五座仙山,而 伯龍之國 巨人則一釣而連六鰲。見列子·湯問。后因以“鼇釣”比喻豪邁的舉止或遠(yuǎn)大的抱負(fù)。 唐 元稹 《酬獨(dú)孤二十六送歸通州》詩:“鼇釣氣方壯,鶻拳心頗尊?!?明 李贄 《又書使通州詩后》:“公獨(dú)鼇釣 通海 ,視等鄉(xiāng)鄰,不一引手投足,又何其忍耶!”
《漢語大詞典》:蓬萊閣(蓬萊閣)
(1).閣名。在 山東省 蓬萊縣 北 丹崖山 上。 宋 嘉祐 年間建閣, 明 萬歷 年間增建了 呂祖殿 、 三清殿 等建筑。自古為文人學(xué)士雅集之地。 宋 孔平仲 《寄常文》詩:“ 蓬萊閣 下花多少, 清曠亭 前水淺深?!?br />(2).指秘書省或秘書監(jiān)。 唐 杜甫 《秋日寄題鄭監(jiān)湖上亭》詩之三:“暫阻 蓬萊閣 ,終為江海人?!币嗍∽鳌?蓬閣 ”。 唐 孟浩然 《初出關(guān)旅亭夜坐懷王大校書》:“永懷 蓬閣 友,寂寞滯 揚(yáng)云 。” 唐 杜甫 《哭臺州鄭司戶蘇少監(jiān)》:“移官 蓬閣 后,穀貴歿潛夫?!眳⒁姟?蓬萊 ”。
《國語辭典》:蓬萊(蓬萊)  拼音:péng lái
1.蓬蒿草萊。指草莽?!逗鬂h書。卷八○。文苑傳下。邊讓傳》:「舉英奇于仄陋,拔髦秀于蓬萊。」
2.相傳渤海中仙人居住的山?!读凶?。湯問》:「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輿』,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曰『瀛洲』,五曰『蓬萊』?!?br />3.唐代宮殿。參見「蓬萊宮」條。
4.縣名。參見「蓬萊縣」條。
《漢語大詞典》:蓬閣(蓬閣)
見“ 蓬萊閣 ”。
《漢語大詞典》:蓬萊閣(蓬萊閣)
(1).閣名。在 山東省 蓬萊縣 北 丹崖山 上。 宋 嘉祐 年間建閣, 明 萬歷 年間增建了 呂祖殿 、 三清殿 等建筑。自古為文人學(xué)士雅集之地。 宋 孔平仲 《寄常文》詩:“ 蓬萊閣 下花多少, 清曠亭 前水淺深?!?br />(2).指秘書省或秘書監(jiān)。 唐 杜甫 《秋日寄題鄭監(jiān)湖上亭》詩之三:“暫阻 蓬萊閣 ,終為江海人?!币嗍∽鳌?蓬閣 ”。 唐 孟浩然 《初出關(guān)旅亭夜坐懷王大校書》:“永懷 蓬閣 友,寂寞滯 揚(yáng)云 ?!?唐 杜甫 《哭臺州鄭司戶蘇少監(jiān)》:“移官 蓬閣 后,穀貴歿潛夫?!眳⒁姟?蓬萊 ”。
《漢語大詞典》:十洲三島(十洲三島)
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王樂仙得道:“某於十洲三島,究訪并無此人名籍,后檢 蓬萊 謫籍中,始見其名氏鄉(xiāng)里也?!?元 李好古《張生煮?!?/span>第二折:“你看那縹渺間十洲三島,微茫處閬苑 蓬萊 ?!?span id="1f66lyq" class="book">《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鬧華光廟:“ 魏生 此時(shí),恍恍惚惚,如已在十洲三島之中矣?!?清 周亮工 《書影》卷三:“求仙者何必十洲三島乎!”參見“ 十洲 ”、“ 三島 ”。
《漢語大詞典》:田橫島(田橫島)
秦 末,原 齊 貴族 田橫 起事,自立為 齊王 。 漢 朝建立, 橫 率部屬五百人逃亡海島。 高祖 召之, 橫 不欲臣服,于途中自殺。其部屬聞之,悉于島上自殺。事見《史記·田儋列傳》。后以“田橫島”指忠烈之士亡命之處。 清 趙翼 《海上望臺灣》詩:“當(dāng)年曾比 田橫 島,今日重?zé)?楊僕 船?!?周詠 《去國吟》:“扁舟飛過海洋數(shù)萬里, 田橫 島上勵志磨戟堪悠游。”
《國語辭典》:推敲  拼音:tuī qiāo
唐賈島的詩句「僧敲月下門」,第二字本用「推」,又欲改「敲」,思慮良久,引手做推敲狀。韓愈告訴他:「作敲字佳。」遂定稿的故事。見《苕溪漁隱叢話。卷一九。引劉公嘉話錄》。后引喻為思慮斟酌。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谝灰怀觯骸改愕谋眮硪赓M(fèi)推敲。一封書信無名號,荒唐言語多虛冒?!埂都t樓夢》第三○回:「因有所感,或者偶成了兩句,一時(shí)興至恐忘,在地下畫著推敲,也未可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