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鐸辰(鐸辰)
春秋 時 赤狄 的一支。分布在今 山西省 境內。左傳·宣公十六年:“ 晉 士會 帥師滅 赤狄甲氏 及 留吁 、 鐸辰 ?!?杜預 注:“ 鐸辰 不書, 留吁 之屬?!?楊伯峻 注:“若依 杜 注所云, 鐸辰 當在今 山西省 潞城縣 、 屯留縣 附近。”
《漢語大詞典》:斗子鹽(斗子鹽)
山西省 鹽池出產(chǎn)的天然鹽。
分類:山西天然
《漢語大詞典》:郖津
古渡口名。 黃河 在 河南 與 山西 之間的渡口。 隋 末置 郖津關 , 唐 廢關置津,俗稱 郖津渡 。在今 河南省 靈寶縣 西北。三國志·魏志·杜畿傳:“遂詭道從 郖津 度。”
《國語辭典》:汾陽宮(汾陽宮)  拼音:fén yáng gōng
隋煬帝所建,在今山西省靜樂縣管涔山上,上有天池。
《國語辭典》:黃土高原(黃土高原)  拼音:huáng tǔ gāo yuán
地名。包括山西省和陜西省的大部分,以及甘肅省東部與河南省西部。海拔約一千至兩千公尺,面積約五十三萬平方公里,為長城、秦嶺、太行山與青康藏高原間的高地,因上覆黃土,故稱為「黃土高原」。其黃土質地疏松,易受暴雨沖刷和流水侵蝕,除局部地區(qū)外,呈現(xiàn)千溝萬壑,地表十分破碎的景象。蘊藏豐富的煤炭、石油、鋁土礦等。
《漢語大詞典》:瓠丘
古地名。 春秋 晉 地。在今 山西 垣曲 東南。又名 陽壺 、 壺丘 。左傳·襄公元年:“ 彭城 降 晉 , 晉 人以 宋 五大夫在 彭城 者歸,寘諸 瓠丘 ?!?/div>
《漢語大詞典》:霍人
地名。在今 山西省 繁峙縣 東郊。左傳·襄公十年:“選其族嗣,納諸 霍人 ?!?楊伯峻 注:“ 霍人 , 晉 邑,在今 山西 繁峙縣 東郊?!?span id="oc1n05k" class="book">《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以將軍從 高帝 擊反 韓王信 於 代 ,降下 霍人 ?!?張守節(jié) 正義:“霍音瑣……‘霍’字當作‘葰’。《地理志》云:‘ 葰人 ,縣,屬 太原郡 。’《括地志》云:‘ 葰人 ,故城在 代州 繁畤縣 界, 漢 葰人縣 也?!?/div>
分類:地名山西
《漢語大詞典》:柏谷山
在今 山西省 長治市 北,與 太行山 、 王屋山 相接。因山多柏樹,故稱。相傳為 神農(nóng) 嘗百谷處。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要·山西四·潞安府》:“ 柏谷山 :府東北十三里,山多柏樹,一名 百穀山 。俗傳 神農(nóng) 嘗穀處?!?/div>
《漢語大詞典》:大秦鐵路
從山西大同到河北秦皇島。長637千米。1991年筑成,1992年電氣化工程竣工。以運煤為主,為山西以及內蒙古、陜西、寧夏等省、自治區(qū)煤炭外運的大動脈。
《國語辭典》:大同煤礦(大同煤礦)  拼音:dà tóng méi kuàng
位于山西省大同縣境,煤礦儲量豐富,有「煤?!怪Q。
《漢語大詞典》:大同市
在山西省北部,京包、同蒲、大秦三鐵路交點。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北方軍事重鎮(zhèn)。古名平城,北魏初期曾建都于此。1949年設市。人口117.6萬(1995年)。有著名的大同煤礦,為全國最大的煤炭工業(yè)基地之一。名勝古跡有云岡石窟、華嚴寺、善化寺和九龍壁。市東有著名的大同火山群。
《漢語大詞典》:手痕碑
碑名。在 山西省 靈石縣 。傳說 唐 崇徽公主 手痕印在石上,故名。 宋 董逌 廣川書跋·崇徽公主手痕碑:“碑在 汾州 靈石 。蓋 唐 僕固懷恩 女。 懷恩 , 唐 功臣,以嫌猜叛入 回鶻 ,沒其家入后宮。 大歷 四年,以 回鶻 請婚,封為 崇徽公主 ,下降可汗…… 唐 都 關中 ,其入 回紇 ,道至 汾 上,此其常也。然托掌石壁,遂以傳后,豈怨憤之氣,盤結于中不得發(fā),遇金石而開者耶?” 清 金農(nóng) 《汾州于郎中灝遠貺隃麋戲報》詩之三:“磨向晴牕鉤石本,《崇徽公主手痕碑》?!?/div>
分類:山西公主
《漢語大詞典》:厹由
春秋 時國名,在今 山西 陽泉市 。
分類:山西
《漢語大詞典》:硰石
古地名。在今 山西省 寧武縣 境。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后擊 韓信 軍於 硰石 ,破之,追北八十里?!?張守節(jié) 正義:“在 樓煩縣 西北?!?/div>
《國語辭典》:晉劇(晉?。 ?span id="ru01lyp" class='label'>拼音:jìn jù
流行于山西中部一帶的戲曲劇種,由蒲劇衍生而成。唱腔以梆子腔為主。也稱為「中路梆子」、「山西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