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25
典故
1
詞典
8
分類詞匯
214
其它
2
共225,分15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客家人
襄垣縣
屯留縣
土拉河
徐永昌
太原市
古交市
勾子軍
高慶奎
鐸辰
斗子鹽
郖津
汾陽宮
黃土高原
瓠丘
《國語辭典》:
客家人
拼音:
kè jiā rén
東晉五胡亂華之際,原居山西、陜西、河南、安徽一帶的居民,因女真人、蒙古人的入侵,集體向南遷移,在開墾江南的過程中,常和土著發(fā)生沖突,于是地方政府將原先居住的畬、徭等土著稱為「主籍」,從北方遷來的漢人通稱為「客籍」,這種主、客的區(qū)別,就是現(xiàn)在客家名稱的由來。客家人多分布于福建、江西、湖南、廣東交界的地區(qū),以及廣西、四川若干縣,今臺灣屏東、高雄、新竹、苗栗等縣居民由廣東遷來的,也稱為「客家人」??图胰嗽诰劬拥貐^(qū)保持自己的習俗傳統(tǒng),勤勞積極,山歌別具風格,語言中保留大量漢語音韻。
分類:
山西
陜西
河南
安徽
居民
《國語辭典》:
襄垣縣(襄垣縣)
拼音:
xiāng yuán xiàn
縣名。位于山西省東南方,濁漳河支流上,周邊多山陵,內(nèi)多平原。因趙襄子筑城于此而得名。境內(nèi)農(nóng)產(chǎn)齊全,礦產(chǎn)以煤最多。
分類:
縣名
山西
東南方
漳河
支流
《國語辭典》:
屯留縣(屯留縣)
拼音:
chún liú xiàn
位于山西省東南的一縣。境內(nèi)盛產(chǎn)米、麥、高粱、玉蜀黍、豆類,工業(yè)則以釀酒、制面粉等業(yè)為主。
分類:
山西
東南
一縣
境內(nèi)
盛產(chǎn)
高粱
玉蜀黍
《國語辭典》:
土拉河
拼音:
tǔ lā hé
河川名。源出蒙古土謝圖汗部肯特山西麓,最后注入塔老哈河。也稱為「圖拉河」、「土喇河」。
分類:
河川
河川名
山西
《國語辭典》:
徐永昌
拼音:
xú yǒng chāng
人名。(西元1887~1959)字次辰,山西崞縣人,陸軍大學畢業(yè)。歷任綏遠、河北、山西省政府主席。抗戰(zhàn)時任軍事委員會軍令部部長;日本投降,獲派為中國代表團團長,參加同盟軍受降典禮,嗣任陸軍大學校長、總統(tǒng)府資政。著有《求己齋日記》、《回憶錄》、《言論集》。
分類:
人名
山西
縣人
公元
《國語辭典》:
太原市
拼音:
tài yuán shì
城市名。山西省省會,有同蒲鐵路經(jīng)過,是全省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分類:
城市
城市名
市名
山西
省會
有同
鐵路
路經(jīng)
《漢語大詞典》:
古交市
在山西省中部、汾河沿岸,太古嵐鐵路經(jīng)此。1988年設(shè)市。人口16.99萬(1995年)。有著名的古交煤礦,為中國重要的煉焦煤基地之一。
分類:
山西
河沿
沿岸
太古
鐵路
路經(jīng)
《漢語大詞典》:
勾子軍(勾子軍)
解放前 山西 一帶群眾對 蔣 閻 十九軍的一種詈稱。 魏風
《劉胡蘭》
第一幕第二場:“勾子軍來了整一個團,叫咱們包圍的牢又牢?!币嗍》Q“ 勾子 ”。 魏風
《劉胡蘭》
第二幕:“這次出來打仗,決心跑回家鄉(xiāng),勾子在后面追趕,開槍把我打傷。”
分類:
解放
山西
群眾
《漢語大詞典》:
高慶奎
(1890-1942)京劇演員。名鎮(zhèn)山,字子君,山西榆次人。幼從賈麗川學老生,十二歲登臺。早年宗法譚鑫培,后改學劉鴻聲。嗓音高亢,唱腔質(zhì)樸、勁拔,世稱“高派”。代表劇目有
《逍遙津》
、
《哭秦庭》
、
《斬黃袍》
等。
分類:
京劇
演員
山西
《漢語大詞典》:
鐸辰(鐸辰)
春秋 時 赤狄 的一支。分布在今 山西省 境內(nèi)。
《
左傳·宣公十六年
》
:“ 晉 士會 帥師滅 赤狄甲氏 及 留吁 、 鐸辰 ?!?杜預 注:“ 鐸辰 不書, 留吁 之屬?!?楊伯峻 注:“若依 杜 注所云, 鐸辰 當在今 山西省 潞城縣 、 屯留縣 附近。”
分類:
赤狄
分布
山西
《漢語大詞典》:
斗子鹽(斗子鹽)
山西省 鹽池出產(chǎn)的天然鹽。
分類:
山西
天然
《漢語大詞典》:
郖津
古渡口名。 黃河 在 河南 與 山西 之間的渡口。 隋 末置 郖津關(guān) , 唐 廢關(guān)置津,俗稱 郖津渡 。在今 河南省 靈寶縣 西北。
《
三國志·魏志·杜畿傳
》
:“遂詭道從 郖津 度?!?/div>
分類:
古渡
渡口
黃河
河南
山西
《國語辭典》:
汾陽宮(汾陽宮)
拼音:
fén yáng gōng
隋煬帝所建,在今山西省靜樂縣管涔山上,上有天池。
分類:
宮名
隋煬帝
故址
山西
《國語辭典》:
黃土高原(黃土高原)
拼音:
huáng tǔ gāo yuán
地名。包括山西省和陜西省的大部分,以及甘肅省東部與河南省西部。海拔約一千至兩千公尺,面積約五十三萬平方公里,為長城、秦嶺、太行山與青康藏高原間的高地,因上覆黃土,故稱為「黃土高原」。其黃土質(zhì)地疏松,易受暴雨沖刷和流水侵蝕,除局部地區(qū)外,呈現(xiàn)千溝萬壑,地表十分破碎的景象。蘊藏豐富的煤炭、石油、鋁土礦等。
分類:
地名
山西
陜西
大部分
《漢語大詞典》:
瓠丘
古地名。 春秋 晉 地。在今 山西 垣曲 東南。又名 陽壺 、 壺丘 。
《
左傳·襄公元年
》
:“ 彭城 降 晉 , 晉 人以 宋 五大夫在 彭城 者歸,寘諸 瓠丘 ?!?/div>
分類:
古地名
地名
山西
東南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