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06,分21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分類詞匯
泰山
云云
陽關
云門
天柱
王粲
云峰
齊魯
東陽
洙泗
東平
靈巖
龜山
菟裘
人方
《國語辭典》:泰山  拼音:tài shān
1.山名。起于山東省膠州灣西南,橫亙省境中部,盡于運河東岸。主峰在泰安縣北,為五岳中的東岳。也稱為「岱山」、「岱宗」、「岱岳」、「頂上」、「太山」、「泰岱」。
2.岳父的別稱。語出宋。無名氏《釋常談。卷上。泰山》:「玄宗見鎰官位騰跳,怪而問之,鎰無詞以對,優(yōu)人黃幡綽奏曰:『此乃泰山之力也?!灰虼艘哉扇藶樘┥??!?/div>
《國語辭典》:云云  拼音:yún yún
1.如此如此。《漢書。卷五○。汲黯傳》:「上方招文學儒者,上曰吾欲云云。」
2.紛紜的議論。《晉書。卷七八。孔愉傳》:「人口云云,無所不至?!埂段拿餍∈贰返诙呕兀骸钢劣诒瑏淼降脑?,乃是謠言,還祈從中替府憲說明,免致驚疑云云?!?br />3.眾多的樣子?!肚f子。在宥》:「萬物云云,各復其根?!挂沧鳌甘|蕓」。
《國語辭典》:陽關(陽關)  拼音:yáng guān
1.地名。春秋時魯邑,在今山東省寧陽縣東北。
2.漢時設置于甘肅省敦煌縣西南一百三十里的關隘。因位于玉門關之南,故稱為「陽關」,為出塞必經(jīng)的地方。
《國語辭典》:云門(雲(yún)門)  拼音:yún mén
1.黃帝之樂,六樂之一?!吨芏Y。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教國子,舞云門?!?br />2.閘門?!段倪x。左思。蜀都賦》:「指渠口以為云門,灑滮池而為陸澤。」
《漢語大詞典》:云門宗(雲(yún)門宗)
中國 佛教禪宗南宗五家之一。 五代 文偃 (公元864-949年)創(chuàng)建于 韶州 云門山 (今 廣東省 乳源瑤族自治縣 北),故名。在 北宋 與臨濟宗并盛,至 南宋 時衰落不傳。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二節(jié):“南宗大師云門宗創(chuàng)始人 文偃 作《北邙行》,不像 遺則 那樣自稱吾知之矣?!?/div>
《國語辭典》:天柱  拼音:tiān zhù
古代傳說中,天空是由不周山、昆崙山等八座高山支撐著,稱為「天柱」?!痘茨献印L煳摹罚骸肝粽吖补づc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顾?。文天祥〈正氣歌〉:「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
《國語辭典》:王粲  拼音:wáng càn
人名。(西元177~217)字仲宣,三國魏山陽高平(今山東省金鄉(xiāng)縣西北)人。東漢末避亂,依劉表于荊州,后仕魏,官至侍中。擅長辭賦,所作慷慨悲涼,深刻感人,為建安七子之冠冕。作品有〈登樓賦〉、〈七哀詩〉等。
《國語辭典》:云峰(雲(yún)峰)  拼音:yún fēng
1.高聳入云的山峰。唐。中宗〈石淙〉詩:「霞衣霞錦千般狀,云峰云岫百重生?!固?。張說〈清遠江峽山寺〉詩:「云峰吐月白,石壁淡煙紅?!?br />2.如山峰狀的云形。唐。杜甫 對雨書懷走邀許十一簿公詩:「東岳云峰起,溶溶滿太虛?!?/div>
《國語辭典》:齊魯(齊魯)  拼音:qí lǔ
1.山東省的別稱。參見「山東省」條。
2.比喻文教興盛的地方。《晉書。卷九一。儒林傳。范宣傳》:「宣雖閑居屢空,常以講誦為業(yè),……諷誦之聲,有若齊魯?!?/div>
《漢語大詞典》:東陽(東陽)
(1).古邑名。 春秋 魯 地。在今 山東省 費縣 境。左傳·哀公八年:“ 吳 師克 東陽 而進,舍於 五梧 ?!?br />(2).古邑名。 春秋 齊 地。在今 山東省 臨胊縣 境。左傳·襄公六年:“四月, 晏弱 城 東陽 而遂圍 萊 ?!?杜預 注:“ 東陽 , 齊 竟上邑?!?br />(3).古邑名。 戰(zhàn)國 楚 地。在今 江蘇省 盱眙縣 境。國語·楚語上:“若資 東陽 之盜使殺之,其可乎?” 韋昭 注:“ 東陽 , 楚 北邑?!?br />(4).古地區(qū)名。 春秋 晉 地。相當今 河北省 太行山 以東 邢臺 、 邯鄲 一帶。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六月, 荀吳 略 東陽 ?!?杜預 注:“ 東陽 , 晉 之 山 東邑, 魏郡 廣平 以北。”
(5).古地區(qū)名。 戰(zhàn)國 趙 地。韓非子·初見秦:“以 代 、 上黨 不戰(zhàn)而畢為 秦 矣, 東陽 、 河 外不戰(zhàn)而畢反為 齊 矣?!?陳奇猷 集釋引 鮑彪 曰:“ 東陽 屬 清河 ;河外, 滹沱河 之外?!?br />(6).指 漢 東陽侯 張相如 。漢書·賈誼傳:“於是天子議以 誼 任公卿之位。 絳 、 灌 、 東陽侯 、 馮敬 之屬盡害之?!?顏師古 注:“ 東陽侯 , 張相如 也?!?唐 皮日休 《悼賈》:“上既悅而欲大用兮,遭 絳 灌 與 東陽 ,道既擯兮何明,乃出傅於 沅 湘 ?!?br />(7).指 南朝 梁 沈約 。因其曾為 東陽 守,故稱。 宋 曹組 《驀山溪·梅》詞:“孤芳一世,供斷有情愁,消瘦損, 東陽 也,試問花知否?” 元 袁易 《臺城路》詞:“風流漸懶,但詩惱 東陽 ,病添 中散 ?!眳⒁姟?東陽銷瘦 ”。
(8).復姓。 南朝 宋 有 東陽無疑 。
《漢語大詞典》:東陽銷瘦(東陽銷瘦)
梁書·沈約傳:“﹝ 沈約 ﹞ 永明 末,出守 東陽 ……百日數(shù)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痹^ 沈約 因操勞日漸消瘦,后以“東陽銷瘦”為形容體瘦的典故。 宋 賀鑄 《滿江紅·傷春回》詞:“誰念 東陽 銷瘦骨,更堪白苧衣衫薄?!币嘧鳌?東陽瘦體 ”、“ 東陽瘦 ”。 元 喬吉 《雙調(diào)行香子·題情》套曲:“ 東陽 瘦體, 潘岳 蒼顏,我怕春歸,愁日永,捱更闌。” 清 納蘭性德 《采桑子·又塞上詠雪花》詞:“誰憐辛苦 東陽 瘦,也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
《漢語大詞典》:洙泗
洙水 和 泗水 。古時二水自今 山東省 泗水縣 北合流而下,至 曲阜 北,又分為二水, 洙水 在北, 泗水 在南。 春秋 時屬 魯國 地。 孔子 在 洙 泗 之間聚徒講學。《禮記·檀弓上》:“吾與女事夫子於 洙 泗 之間?!焙笠蛞浴颁ㄣ簟贝Q 孔子 及儒家。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弘 洙 泗 之風,闡 迦維 之化?!?唐 盧象 《贈廣川馬先生》詩:“人歸 洙 泗 學,歌盛舞雩風?!?宋 葉適 《宋廄父墓志銘》:“余嘗考次 洙 泗 之門,不學而任材者, 求 也。”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構釁》:“接 洙 泗 之淵源,擬荷千秋之擔?!?清 譚嗣同 《仁學》一:“其在上者,亦莫不極崇 宋 儒,號為 洙 泗 之正傳?!?/div>
《漢語大詞典》:東平(東平)
(1).地名。在今 山東省 。 三國 魏 曹丕 《典論·論文》:“今之文人, 魯國 孔融 文舉 …… 東平 劉楨 公干 ?!?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2672' target='_blank'>《文選·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劉楨〉》:“貧居晏里閈,少小長 東平 ?!?李善 注:“漢書: 泰山郡 有 東平縣 。”
(2).指 漢 劉蒼 。因其封 東平王 ,故稱。 南朝 梁 任昉 《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昔 沛獻 訪對於 云臺 , 東平 齊聲於 楊 史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 東平 擅其懿文, 沛王 振其《通論》?!眳⒁姟?東平獻頌 ”。
《漢語大詞典》:東平獻頌(東平獻頌)
后漢書·東平憲王蒼傳:“﹝ 漢 明帝 永平 ﹞十五年春行幸 東平 ……帝以所作《光武本紀》示 蒼 , 蒼 因上《光武受命中興頌》,帝甚善之。”后因以“東平獻頌”為宗室歌頌帝德的典實。《三國志·魏志·中山恭王袞傳》:“昔 唐叔 歸禾, 東平 獻頌,斯皆骨肉贊美,以彰懿親。”
《漢語大詞典》:靈巖(靈巖)
(1).指仙山。 晉 庾闡 《孫登隱居》詩:“靈巖霞蔚,石室鱗構,青松標空,蘭泉吐牖?!?br />(2).山名。指 山西省 大同市 云岡 ,又名 武周山 , 北魏 建石窟于此。
(3).山名。在 江蘇省 吳縣 木瀆鎮(zhèn) 西北。一名 硯石山 。 春秋 末 吳王 夫差 建離宮于此,今 靈巖寺 即其地。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外郡·靈巖山:“ 靈巖山 有 夫差 館娃宮 、 響屧廊 、 浣花池 、 采香徑 等勝,固 吳中 麗矚也?!?清 張怡 《入山聞鶯》詩:“不識 靈巖 路,行行轉(zhuǎn)欲迷。”
(4).山名。在 浙江 樂清 雁蕩山 ,為 雁蕩 第一峰。 明 張煌言 《吳子佩遠游雁蕩歸備述名勝因為詩記略》:“ 靈巖 割元氣,陰洞礙朝曦。巖中何所有,萬象迸葳蕤?!?br />(5).山名。在 江蘇 六合 東。峰巒回抱,有 瑪瑙澗 ,出五色石卵,世稱靈巖石。參閱《嘉慶一統(tǒng)志·江寧府》。
(6).山名。在 山東 長清 東南。四面方正,又名 方山 。
《國語辭典》:龜山(龜山)  拼音:guī shān
1.山名:(1)在山東省泗水縣東。昔時孔子望山而作琴曲龜山操。(2)在湖北省漢陽縣東北。即大別山,為江漢要塞。(3)在福建省將樂縣東北。宋朝楊時歸休于此,學者稱稱為「龜山先生」。(4)在安徽省盱眙縣。有上、下二山,上龜山在縣東南,下龜山在縣東北。
2.鄉(xiāng)鎮(zhèn)名。即桃園縣龜山鄉(xiāng)。
《國語辭典》:菟裘  拼音:tù qiú
城市名。春秋時魯邑,在今山東省泗水縣北。魯隱公嘗有「使營菟裘,吾將老焉」之語。見《左傳。隱公十一年》。后遂以菟裘比喻退休養(yǎng)老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人方
古族名。即 夷方 。人,通“ 夷 ”。 殷 代分布在今 山東 一帶。 帝乙 、 帝辛 時曾多次抗 殷 ,后為 殷 所并。參閱《殷虛書契前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