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124—1192 【介紹】: 宋信州上饒人,一作玉山人,字圣與。二十入太學,試每在前列。孝宗乾道元年以臨安府教授賜對,請免逋負,從之。八年,權(quán)禮部侍郎,除給事中。尋假翰林學士、知制誥兼侍讀使金,執(zhí)禮不辱命。淳熙十年,參知政事兼同樞密院事。十五年,以資政殿大學士知泉州。官終江西安撫使。有《易說》、《史識》、《施正憲集》。全宋文·卷四九二一
施師點(一一二四——一一九二),字圣與,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人。十歲通六經(jīng),紹興二十七年上舍中第,教授復州、臨安府。乾道初賜對,請免逋負,從之。八年兼權(quán)禮部侍郎,假翰林學士、知制誥兼侍讀,使金,執(zhí)禮不辱。淳熙十一年為端明殿學士,除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十三年權(quán)提舉國史院、提舉《國朝會要》。十四年除知樞密院事,以資政殿大學士知泉州,提舉臨安府洞霄宮。紹熙二年除知隆興府、江西安撫使。三年薨,年六十九。有《易說》、《史識》、文集及奏議數(shù)十卷。見葉適《故知樞密院事資政殿大學士施公墓志銘》(《水心集》卷二四),《宋史》卷三八五本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平江昆山人,字少伊,號得閑居士。孝宗乾道初進士。累官工部架閣。工詩。有《慚筆集》。全宋詩
馬先覺,字少伊,號得閑居士,昆山(今屬江蘇)人。高宗紹興三十年(一一六○)進士,調(diào)海門主簿,改常州教授,遷兵部架閣。出為浙西常平干官,主管臺州崇道觀。事見清同治《蘇州府志》卷九一。有《慚筆集》(《宋詩紀事》卷五三),已佚。今錄詩八首。
人物簡介
【生卒】:1126—1199 【介紹】: 宋開封人,字光錫,初名興宗?;兆卩嵑笸饧胰缹O。以外戚恩授成忠郎。孝宗乾道初,徙福建路兵馬鈐轄。知廬、揚二州,皆有政績。光宗紹熙中,遷保靜軍承宣使。寧宗即位,知明州。告老,授武泰軍節(jié)度使。卒謚忠肅。有《奏議》。全宋文·卷四九九○
鄭興裔(一一二六——一一九九),初名興宗,字光錫,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兆卩嵒屎笾秾O。初以后恩授成忠郎,充干辦祗候庫,累至江東路鈐轄。乾道間徙福建路。淳熙間,歷差浙東、浙西、江東提刑,入知閤門事兼干辦皇城司,又兼樞密副都承旨,出知廬州、揚州。紹熙元年,遷保靜軍承宣使,召領(lǐng)內(nèi)祠。寧宗即位,除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告老,授武泰軍節(jié)度使。慶元五年卒,年七十四,謚忠肅。見《武泰軍節(jié)度使贈太尉鄭公興裔神道碑》(周必大《文忠集》卷七○)。《宋史》卷四六五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126—1204 【介紹】: 宋吉州廬陵人,字子充,又字洪道,號省齋居士,晚號平園老叟。高宗紹興二十一年進士。授徽州戶曹,累遷監(jiān)察御史。孝宗即位,除起居郎,應(yīng)詔上十事,皆切時弊。權(quán)給事中,繳駁不避權(quán)幸。后任樞密使,創(chuàng)諸軍點試法。淳熙十四年,拜右丞相,進左丞相。光宗時,封益國公。遭彈劾,出判潭州。寧宗初,以少傅致仕。卒謚文忠。工文詞,有《玉堂類稿》、《玉堂雜記》、《平園集》、《省齋集》等八十一種,后人匯為《益國周文忠公全集》。(⊙ 《攻愧集》卷九四神道碑》全宋詩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一字洪道,晚年自號平園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鄭州),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祖詵通判廬陵(今江西吉安),因家焉。紹興二十一年(一一五一)進士,調(diào)徽州司戶參軍。二十七年,舉博學宏詞科,差充建康府教授。三十年,召為太學錄,累遷編類圣政所詳定官兼權(quán)中書舍人兼權(quán)給事中。孝宗隆興元年(一一六三),因繳駁龍大淵、曾覿除知閤門事,奉祠。乾道四年(一一六八),起知南劍州。六年,除秘書少監(jiān)兼直學士院。八年,兼權(quán)中書舍人時以事奉祠。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敷文閣待制、侍講,累遷吏部尚書兼翰林學士承旨。七年,除參知政事。九年,除知樞密院事。十六年,由左丞相出判潭州。紹熙四年(一一九三),改判隆興府。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以觀文殿大學士、益國公致仕。未幾,為韓侂胄指為偽學罪首。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開禧三年(一二○七),賜謚文忠。生平著書八十一種,有《平園集》二百卷。事見本集卷首年譜,《宋史》卷三九一有傳。 周必大詩,以清黃丕烈校跋并抄補明抄《周益文忠公集》(藏北京圖書館)為底本。校以宋開禧二年刊本(簡稱宋本,原藏日本靜嘉堂文庫),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底本校者校補及異文甚夥,部分有判斷,不少僅羅列未定。整理時凡異文與宋本相同,文義且無窒礙者,概從宋本。四庫本錯奪衍倒極多,而編次較底本、宋本合理,從四庫本。編為十四卷。詞學圖錄
周必大(1126-1204) 字子充,一字洪道,自號平園老叟。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政治家、文學家。紹興二十一年(1151)進士。二十七年舉博學宏詞科。官至左丞相,封益國公,卒謚文忠。與陸游、范成大、楊萬里等交深誼篤。有《益國周文忠公全集》200卷,其中包括《省齋文稿》、《平園續(xù)稿》、《省齋別稿》、《二老堂詩話》等24種。全宋文·卷五○一四
周必大(一一二六——一二○四),字子充,初字弘道,自號平園老叟,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紹興二十七年進士及第,授徽州司戶參軍。二十七年中博學宏詞科,授建康府學教授。孝宗即位,除起居郎,遷權(quán)中書舍人。權(quán)給事中,繳駁不避權(quán)幸。淳熙五年,除禮部尚書兼翰林學士。七年,除參知政事。九年,除知樞密院事。十四年,拜右丞相。十六年,進左丞相,封益國公。紹熙二年,除觀文殿學士,判潭州。慶元元年,以少傅致仕。嘉泰四年卒,年七十九。贈太師,賜謚文忠。著有《周益國文忠公集》二百卷(存)。見周綸《周益國文忠公年譜》(本集卷首)。
人物簡介
【生卒】:1127—1206 【介紹】: 宋吉州吉水人,字廷秀,號誠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進士。調(diào)零陵丞。張浚勉以正心誠意之學,遂名其書房“誠齋”。孝宗初知奉新縣,以薦為國子監(jiān)博士。歷太常博士、廣東提點刑獄,進太子侍讀。淳熙十四年以反對呂頤浩配享廟祀,出知筠州。光宗立,召為秘書監(jiān),出為江東轉(zhuǎn)運副使。寧宗嗣位,乞致仕。后屢召不起。性剛直,不附韓侂胄。立主恢復之計。工詩,自成誠齋體,與尤袤、范成大、陸游號稱南宋四大家。有《誠齋集》。全宋詩
楊萬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一一五四)進士,調(diào)贛州司戶參軍。歷永州零陵丞、知隆興府奉新縣。孝宗乾道六年(一一七○),召為國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國子博士告詞》注),遷太常博士、將作少監(jiān)。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同上書《廣東提舉告詞》注),尋除本路提點刑獄。召為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應(yīng)詔上書,擢東宮侍讀。十四年,遷秘書少監(jiān)(同上書《秘書少監(jiān)告詞》注)。十五年,因上疏駁洪邁太廟高宗室配饗議,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為秘書監(jiān)。紹熙元年(一一九○),兼實錄院檢討官,會孝宗日歷成,宰臣令他人為序,遂以失職丐去,出為江東轉(zhuǎn)運副使,權(quán)總領(lǐng)淮西江東軍馬錢糧。因論江南行鐵錢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贛州,未赴。寧宗即位,屢召屢辭。慶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書《通議大夫?qū)毼拈w待制致仕告詞》注)。開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節(jié)(《宋會要輯稿》禮五八之一○○)。有《誠齋集》、《易傳》等傳世。事見其子長孺撰墓志(清乾隆刊《楊文節(jié)公文集》卷末附)?!?a target='_blank'>宋史》卷四三三有傳?!钊f里詩四十二卷辭操一卷,以宋端平間刊本(原書藏日本東京宮內(nèi)廳書陵部)為底本。校以宋淳熙、紹熙間遞刻之《誠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荊溪集十卷西歸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續(xù)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簡稱宋遞刻本,藏北京圖書館,原該共六十三卷,今殘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誠齋集》(簡稱四庫本)。參校明末毛氏汲古閣鈔本《誠齋集》(簡稱汲古閣本,今藏上海圖書館)、清乾隆六十年吉水楊氏帶經(jīng)軒刊《楊文節(jié)公詩集》(簡稱楊本)。另從諸書輯得之集外詩,編為第四十四卷。詞學圖錄
楊萬里(1127-1206) 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詩與陸游、范成大、尤袤齊名,有《誠齋集》,詞附其中。全宋文·卷五二八五
楊萬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中紹興二十四年進士第,為贛州司戶,調(diào)永州○陵丞,知隆興府奉新縣。時相交薦之,召為國子博士。遷太常博士,尋升丞兼吏部侍右郎官,轉(zhuǎn)將作少監(jiān)。出知漳州,改常州。尋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就除提點刑獄,以憂去。免喪,召為尚左郎官,孝宗親擢為東宮侍讀。累遷左司郎中,秘書少監(jiān),以直秘閣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為秘書監(jiān),兼實錄院檢討官。出為江東運副,忤宰相意,改知贛州,不赴,遂乞祠。除秘閣修撰、提舉萬壽宮,自是不復出。寧宗時進寶文閣待制致仕。開禧二年卒,年八十(《宋史》本傳作「八十三」,誤),謚文節(jié)。萬里早年受學于張浚,工詩,為南宋四大家之一。著有《易傳》二十卷(存)、《誠齋集》一百三十三卷(存)等。見《宋史》卷四三三本傳,清鄒樹榮編《楊文節(jié)公年譜》。
人物簡介
【生卒】:約1127—1181 【介紹】: 宋溫州永嘉人,字景望。高宗紹興十五年進士。累官國子司業(yè)、宗正少卿。以直龍圖閣知寧國府,移建寧府。與同里薛季宣皆以學行聞名,尤精于古人經(jīng)制治法。與弟伯英、伯海,以振起伊洛之學為任,由是永嘉學者,咸宗鄭氏。卒謚文肅。有《鄭景望集》、《鄭敷文書說》。全宋詩
鄭伯熊,字景望,永嘉(今浙江溫州)人。高宗紹興十五年(一一四五)進士(清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調(diào)黃巖尉。孝宗隆興初召試正字,除太常博士,遷吏部侍郎,宗正少卿。出知寧國府,改知建寧。有《鄭景望集》,已佚。事見明嘉靖《溫州府志》卷三。今錄詩九首。全宋文·卷四六七三
鄭伯熊,字景望,永嘉(今浙江溫州)人。紹興十五年第進士,歷黃巖尉,婺州司戶。隆興初,召試正字,除太常博士。出為福建提舉。除魏王府司馬,改江西提刑,奉祠。起知婺州,入為吏部郎官兼太子侍讀。歷國子司業(yè)、宗正少卿。以直龍圖閣知寧國府,移知建寧,卒,后謚文肅。伯熊邃于經(jīng)學,與弟伯英并稱「二鄭」,由是永嘉之學以鄭氏為宗。著有《鄭伯熊集》三十卷。今存《書說》一卷。見《萬姓統(tǒng)譜》卷一○七,《宋元學案》卷三二,《宋史》卷二○八《藝文志》七。
人物簡介
【生卒】:1128—1202 【介紹】: 宋筠州高安人,字明則,一作民則。趙廷美五世孫。高宗紹興十八年進士。調(diào)臨川司戶參軍。仕至軍器少監(jiān)。嗜學,詩文平淡簡遠。全宋詩
趙像之(一一二八~一二○二),字民則。宋宗室。高宗紹興十八年(一一四八)進士。授撫州司戶參軍,歷知州縣。與張栻、朱熹游。孝宗淳熙十二年(一一八五),楊萬里薦于朝(《誠齋集》卷一一五《淳熙薦士錄》)。十四年,除軍器少監(jiān),未幾出為提舉湖南常平。十六年,移江南東路(《永樂大典》卷八六四七引《衡州府圖經(jīng)志》)。遷福建路提點刑獄。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以事落職奉祠。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五。事見《誠齋集》卷一一九《趙公行狀》。
人物簡介
【介紹】: 宋開封雍丘人,字子云。韓維玄孫。以蔭補將仕郎。歷知天臺縣,悉力規(guī)劃理政,至忘家事,邑境大治。官終直龍圖閣、浙西提刑。與從弟元吉俱以文學顯。全宋文·卷四六六九
韓元龍,字子云,其先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徙宣城(今安徽宣城)。元吉從兄。以蔭補將仕郎,為天臺令,司農(nóng)寺丞。隆興、乾道中歷知池州、淮南轉(zhuǎn)運判官、淮東總領(lǐng)、中書門下省檢正諸房公事、直寶文閣、權(quán)江南東路計度轉(zhuǎn)運副使。見光緒重修《安徽通志》卷一八八,《宋史翼》卷一四,《宋會要輯稿》食貨八之四二、食貨四八之一○、食貨七○之五四、選舉三四之三○。
人物簡介
釋寶曇(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許,嘉定龍游(今四川樂山)人。幼習章句業(yè),已而棄家從一時經(jīng)論老師游。后出蜀,從大慧于徑山、育王,又從東林卐庵、蔣山應(yīng)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錫山。歸蜀葬親,住無為寺。復至四明,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號橘洲老人。寧宗慶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龕銘》)。曇為詩慕蘇軾、黃庭堅,有《橘洲文集》十卷?!?a target='_blank'>寶慶四明志》卷九有傳。 寶曇詩,以日本東山天皇元祿十一年戊寅織田重兵衛(wèi)仿宋刻本(藏日本內(nèi)閣文庫)為底本。集外詩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五三八六
寶曇(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許,嘉州龍游(今四川樂山)人。少依本郡德山院僧出家,后歷訪名師,從宗杲得法。以學業(yè)為丞相史浩所重,舉以住四明仗錫山。后隱居鄞之東湖洲,繞室植橘萬株,因號橘洲老人。慶元三年卒,年六十九。著有《大光明藏》三卷(存)、《橘洲文集》十卷(存)等。見《叢林盛事》卷下,自撰《龕銘》等。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130—1195 【介紹】: 宋慶元人,祖籍登州黃縣,字協(xié)恭。徐立之子。高宗紹興中以父任補將仕郎。中法科,授建州司法參軍。遷福建路提刑司檢法,審覆囚牘,駁正冤抑。累任大理官。孝宗乾道四年知無為軍,擢大理正。歷知揚州、臺州,所至有治績。官終廣東提刑。全宋文·卷五三九五
徐子寅(一一三○——一一九五),字協(xié)恭,先世登州黃縣(今山東黃縣)人,南渡后徙居慶元(今浙江寧波),立之子。紹興十年以恩補官,中法科,授建州司法參軍,改福建路檢法。隆興初除大理評事。乾道中擢大理丞,知無為軍,遷大理正,改知泰州,提舉淮東茶鹽常平措置官田。淳熙初除工部郎中,遷大理少卿,歷知揚、隨、臺三州,終廣東提刑。慶元元年卒,年六十六。見樓鑰《攻愧集》卷九一《直秘閣廣東提刑徐公行狀》。
人物簡介
【生卒】:1130—1195 【介紹】: 宋慶元象山人,字子美。孝宗乾道二年進士。授黃巖尉。改南康軍判官,時朱熹守郡,事悉委之。除益州路轉(zhuǎn)運判官兼提點刑獄,有政聲。為光宗時四著名監(jiān)司之一。官終吏部侍郎。全宋詩
楊王休(一一三五~一二○○),字子美,象山(今屬浙江)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進士。初為黃巖尉,歷南康軍簽判,知洋州、金州。光宗紹熙二年(一一九一),除利州路轉(zhuǎn)運判官,三年,移成都府路提點刑獄兼常平事。四年,除成都府路轉(zhuǎn)運使。寧宗慶元元年(一一九五),召為太府卿。五年,除秘書監(jiān),遷禮部侍郎。六年卒,年六十六。事見《攻愧集》卷九一《楊公行狀》?!?a target='_blank'>寶慶四明志》卷九有傳。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131—? 【介紹】: 宋延安人,字子溫。韓世忠子。高宗紹興十八年進士。為太社令。秦檜死,拜光祿寺丞。累遷江西轉(zhuǎn)運使兼權(quán)知江州,搜剔所隱匿之岳飛家產(chǎn),盡還岳氏。授鄂州駐扎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命騎兵習步戰(zhàn),卓有成效。出使金國,守節(jié)不屈,幾遭不測。官至龍圖閣學士,以光祿大夫致仕。卒謚莊敏。有《水心鏡》、《橘錄》。全宋文·卷五四二○
韓彥直(一一三一——?),字子溫,延安府(今陜西延安)人,世忠長子。年十八,登紹興十八年進士第。累遷工部侍郎。孝宗朝遷吏部郎官,拜司農(nóng)少卿,直龍圖閣、江西轉(zhuǎn)運使兼權(quán)知江州。換武官,知襄陽府,授鄂州駐劄御前諸軍都統(tǒng)制。復歸文班,充敷文閣待制、知臺州,歷刑部、吏部侍郎,以工部尚書兼知臨安府。罷,知溫州、泉州。久之,再為戶部尚書。以光祿大夫致仕。卒,謚莊敏。著有《水心鏡》一百六十七卷、《橘錄》三卷(存)。見《宋史》卷三六四本傳,《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