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光宸,字仲熙。南海人。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一五五○)進(jìn)士。官戶部主事,升漳州知府。清光緒《廣州府志》卷一一六有傳。維基
李光宸(1527年—?),字仲熙,廣東廣州府南??h人,民籍。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己酉科廣東鄉(xiāng)試第六十一名舉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聯(lián)捷會試第一百一十四名,登二甲第十七名進(jìn)士。官戶部主事,擢升浙江臺州府知府,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任福建漳州府知府,四十三年三月被科道糾拾,冠帶閑住。
人物簡介
程拱宸(1536年—?),字仲星,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軍籍。福建鄉(xiāng)試第五十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五十一名,三甲第一百零七名進(jìn)士。累官戶部郎中,萬歷八年(1580年)正月升江西副使,徽寧兵備道,十年八月升本省右參政,十三年六月升云南按察使,十五年十二月升廣東右布政使,十七年四月升廣西左布政使,二十一年十一月升南京通政使司通政使。
人物簡介
錢拱宸(1536年—?),字恭卿,號弦臺,浙江湖州府烏程縣人,民籍。原名錢錟,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舉甲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二十七名。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六十七名,三甲第三百二十二名進(jìn)士。授禮部主事,歷官江西廣信府知府,萬歷十一年(1583年)五月升福建按察司副使,改貴州副使,二十一年九月升福建右參政、分守建南。
人物簡介
【生卒】:1538—1599 【介紹】: 明大名府東明人,字拱宸,號東泉。嘉靖三十八年進(jìn)士。累擢為吏科給事中。隆慶初上疏言內(nèi)臣恣肆,詔杖黜為民。萬歷初起故官,累進(jìn)兵部尚書。日本攻朝鮮,朝鮮求援。星信妄人沈惟敬言,力主封貢議,謂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即可了事。及封事敗,奪職,下獄死。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拱辰,東明人。嘉靖己未進(jìn)士,除行人選吏科給事中以言事落職尋復(fù)官歷工戶兵三部尚書有東泉集維基
石星(1537年—1599年),字拱辰,號東泉,直隸大名府東明縣城內(nèi)石家井(今解放街仁義胡同)人,嘉靖己未進(jìn)士。隆慶時任給事中,直言敢諫。萬歷朝官至兵部尚書。因朝鮮之役不利被革職,下獄瘐死。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二十名舉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聯(lián)捷己未科會試第275名,三甲八十名進(jìn)士。授行人司行人,隆慶元年(1567年)十一月,選任吏科給事中。翌年正月,他因上疏切諫:“陛下為鰲山之樂,縱長夜之飲,極聲色之娛。朝講久廢,章奏抑遏。一二內(nèi)臣,威福自恣,肆無忌憚。天下將不可救?!苯Y(jié)果在金殿上被廷杖六十,罷黜為民。夫人鄭氏誤信石星被杖斃,竟觸柱而死。明神宗繼位,隆慶六年七月恢復(fù)原職,八月升尚寶司少卿,萬歷二年(1574年)八月升大理寺右寺丞,三年五月轉(zhuǎn)左寺丞,十月升本寺右少卿。萬歷四年三月升任南京太仆寺卿。第二年又因言事得罪首輔張居正遭罷官回鄉(xiāng),萬歷十年張居正去世才得以復(fù)出。萬歷十一年(1583年)五月,起復(fù)為太仆寺卿,八月升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協(xié)理院事,十二年三月清理貼黃,升任左副都御史,協(xié)理院事,八月升兵部右侍郎,進(jìn)左侍郎,十五年三月升工部尚書,十六年九月以神宗壽宮完工,加太子少保。萬歷十八年(1590年)三月改任戶部尚書,十九年八月改任兵部尚書。納浙人李茂之女為妾,結(jié)識沈惟敬。萬歷二十年(1592年)日本豐臣秀吉入侵朝鮮,占平壤,明軍赴朝鮮增援,日軍退守釜山,是為朝鮮之役。石星以軍餉難繼,一意主和,派沈惟敬到平壤和小西行長談判,并佯言秀吉恭順受封。副總兵楊元棄南原而走,日軍逼近漢城。不久,日軍破朝鮮閑山島,萬歷帝大怒,認(rèn)為石星有“諂賊誤國之罪”。萬歷二十五年二月,石星被革職,九月,下獄。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九月,石星瘐死獄中,其妻、子皆發(fā)配粵西。
人物簡介
周思宸(1542年—?),字進(jìn)可,浙江紹興府馀姚縣人,民籍。隆慶元年(1567年)丁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十九名,五年(1571年)辛未科會試第五十九名,二甲第七十二名進(jìn)士。授工部主事,萬歷四年(1576年)十一月奉命榷稅荊州。十七年(1589年)七月,由河南衛(wèi)輝府知府,升陜西榆林兵備副使,未赴任,因廣西提學(xué)副使楊德政致仕,遂調(diào)任廣西接任,九月河南汲縣知縣李賦秀揭發(fā)周思宸侵冒潞府修造及潞王之國迎接銀兩,十二月被革職。
人物簡介
史繼宸(1552年—?),字應(yīng)之,號念橋,應(yīng)天府溧陽縣(今江蘇省溧陽市)人。萬歷四年(1576年)丙子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二名。萬歷五年(1577年)聯(lián)捷丁丑科三甲三十六名進(jìn)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七年九月授戶科給事中,九年二月升禮科右,八月升禮科左,十一年正月升四川按察司副使,十四年二月升江西右參政,補(bǔ)福建右參政,二十一年九月升江西按察使,二十七年七月升江西右布政使,轉(zhuǎn)浙江左布政使,三十四年八月升南京太仆寺卿,十二月考察去職。
人物簡介
張其忠(16世紀(jì)—17世紀(jì)),字伯藎,號獻(xiàn)宸,山東濟(jì)南府長清縣人。同進(jìn)士出身。張其忠在萬歷十九年(1591年)與弟張其孝同中辛卯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二十三年(1595年)乙未科進(jìn)士,授大名府??h知縣,官至戶部云南司主事。
人物簡介
黃縉(1558年—?),字拱宸,號太垣,廣東惠州府博羅縣人,民籍。乙酉鄉(xiāng)試二十六名,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一百八名,登三甲第二百六名進(jìn)士。大理寺觀政,
人物簡介
孫承榮(生卒年不詳) 明代官員。字符陽,號震南,亦作宸南。直隸(江蘇)蘇州府長洲縣人。萬歷十年(1582)壬午科順天鄉(xiāng)試舉人,十四年(1586)進(jìn)士。歷任武昌知府、山東副使、四川參政、山西按察使、山東左布政使。孫承榮為官頗有政聲,重視文化建設(shè),曾主持刊刻過《楚紀(jì)》《武昌郡志》。他所主持纂輯并刊刻于萬歷二十四年(1596)的《黃鶴樓集》,是現(xiàn)存最早的黃鶴樓詩文集,收羅作品較為齊備,為后世保存了珍貴的藝文資料。維基
孫承榮(1560年—?),字元錫,號震南,四夷館官籍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人。萬歷十年(1582年)壬午科順天鄉(xiāng)試三十七名舉人,萬歷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會試二百二十四名,登二甲第十八名進(jìn)士。吏部觀政,授刑部主事,升員外、郎中,出知武昌府,二十三年(1595年)十二月升山東海蓋兵備副使,二十四年二月復(fù)除原職,再升江西左參政,復(fù)除四川參政,三十三年(1605年)十二月升山西按察使,三十七年正月升山東右布政使,四十年六月升本省左布政,四十四年二月引疾乞休。
人物簡介
金汝諧,字沖德,號啟宸,浙江嘉興府平湖縣人。同進(jìn)士出身。萬歷三十一年癸卯科舉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會魁,殿試賜進(jìn)士出身,授南直婺源縣知縣,鋤豪右,緩摧徵。三十七年充應(yīng)天府同考。以治行擢為南京廣東道御史,改山東道御史,前后章數(shù)十上,俱宮府大事,不顧忌諱,援劉光復(fù)、劉文炳,參吳道南、李三才及織造御馬諸監(jiān),尤人所不敢言,一時稱真御史。萬歷四十五年(1617年),升湖廣僉事。
人物簡介
向于宸,湖廣武昌府江夏縣人。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湖廣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jìn)士,授樂昌縣知縣,四十六年調(diào)廣東曲江縣,縣風(fēng)度街有向公祠。官至主事。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湖廣澧州人,字紫宸。萬歷四十一年進(jìn)士。歷工部主事。預(yù)平奢崇明之亂。崇禎六年,官至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次年,以御后金(清)兵失機(jī),革職遣戍。維基
戴君恩(1570年—1636年),字忠甫,號紫宸,別號蘭江癡叟。湖廣岳州府澧州(今湖南澧縣閘口鄉(xiāng))人。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舉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jìn)士,初授巴縣知縣,調(diào)西充縣,考選刑部主事,以修明慶陵,自言知堪輿,遂調(diào)工部主事,晉員外郎。天啟元年升四川按察司僉事。二年四川土司樊龍占據(jù)渝城作亂,君恩任監(jiān)軍道僉事,輔佐川湖云貴總督張我續(xù)平定叛亂,并奉命詣闕獻(xiàn)俘,加升本省參政監(jiān)軍。三年參與圍剿奢安之亂,因揭發(fā)川湖贊畫劉時俊部卒私賣米糧火藥,為福建道御史周宗建所劾,罷官歸。五年降補(bǔ)浙江右參議管屯田水利,結(jié)賄崔呈秀,加太仆寺卿兼浙江按察司僉事,照舊管理屯田水利道。崇禎初,升山東參政。四年升陜西按察使,備兵靖邊。六年升巡撫山西右僉都御史,以清軍入關(guān),崇禎七年閏八月壬子,總督宣大張宗衡、巡撫宣府焦源清、巡撫大同胡沾恩、巡撫山西戴君恩并免官,十月,論罪,俱遣戍。
人物簡介
鄒人昌(1577年—?年),字天策,號宸柱,湖廣黃州府麻城縣人,明朝官員。庚子湖廣鄉(xiāng)試六十二名舉人,萬歷三十八年庚戌科會試九十八名,第三甲第二百十三名進(jìn)士。都察院觀政,授直隸上海縣知縣,四十三年論降,四十五年左遷淮安府知事,丁艱。。
人物簡介
董羽宸(16世紀(jì)—17世紀(jì)),字原孚,號邃初,直隸松江府上??h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董羽宸是嘉靖二十九年進(jìn)士董傳策的堂弟,在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中舉人,到四十一年(1613年)成進(jìn)士,獲授浙江馀姚知縣,遷云南道御史,改為巡視山東,遣散徐鴻儒的黨羽;又巡按順德、永平、保定、河間,駐守通州。他上陳劉之綸不善于作戰(zhàn),結(jié)果劉之綸一如他所料敗死,并升任順天府府尹。之后董羽宸自光祿卿升官左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因為忤逆薛國觀遭貶謫為南京尚寶丞,削籍歸鄉(xiāng)。清兵攻至上海,他出門迎降;到隆武帝繼位,起用他為南京吏部左侍郎,后事不詳。
人物簡介
陳奇猷(?—1635年),原名趙奇猷,后復(fù)姓陳,號襄宸,云南鶴慶軍民府民籍。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云南鄉(xiāng)試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進(jìn)士,性長厚,為諸生時拾遺金,歸其主。六年授中書,崇禎元年題請復(fù)原陳姓,三年考選,授廣東道御史,管城工廠庫,疏陳滇事,極中肯。窾視節(jié)慎庫,以清慎聞。四年巡視東城,巡青,五年降調(diào),八年因彈主政貪穢,為所擠革職,歸道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