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954,分64頁顯示  上一頁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金吾
學官
勸農(nóng)
科第
朝士
校書
除書
選人
烏紗
太君
為真
冠冕
武臣
朝衣
旌旆
《國語辭典》:金吾  拼音:jīn wú
1.手執(zhí)的銅制儀仗棒。晉。崔豹《古今注。卷上。輿服》:「漢朝執(zhí)金吾,亦棒也。以銅為之,黃金涂兩末,謂為金吾?!?br />2.職官名。掌管京城的治安警衛(wèi)。參見「執(zhí)金吾」條。
《國語辭典》:學官(學官)  拼音:xué guān
1.掌管教化的官職或官學教師。如漢代始設置的五經(jīng)博士、博士祭酒;西晉始設置的國子祭酒、博士、助教;宋以后設置的提學、學政、教授、學正、教諭等。《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列傳。公孫弘》:「公孫弘為學官,悼道之郁滯?!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5628' target='_blank'>張籍 書懷寄元郎中詩:「重作學官閒盡日,一離江塢病多年?!?br />2.學校的房舍,亦指學校?!稘h書。卷八九。循吏傳。文翁》:「又修起學官于成都市中,招下縣子弟以為學官弟子?!?/div>
《國語辭典》:勸農(nóng)(勸農(nóng))  拼音:quàn nóng
鼓勵農(nóng)民耕種。《史記。卷一○。孝文本紀》:「農(nóng),天下之本,務莫大焉。今勤身從事而有租稅之賦,是為本末者毋以異,其于勸農(nóng)之道未備。」
《漢語大詞典》:勸農(nóng)使(勸農(nóng)使)
官名。 漢 承 秦 制,置大農(nóng)丞十三人,各領(lǐng)一州,以勸農(nóng)桑力田者,此勸農(nóng)官之始。后 唐 宋 均置勸農(nóng)使。 宋 高承 事物紀原·撫字長民·勸農(nóng):“ 漢 承 秦 ,置大農(nóng)丞十三人,人部一州,以勸農(nóng)桑力田者,此勸農(nóng)官之始也。 唐 中 睿 之世,州郡牧守皆以勸農(nóng)名其官。《宋朝會要》曰: 至道 二年七月,直史館 陳靖 言天下多曠土流民,請置使招集,八月以 靖 為勸農(nóng)使……至 景德 三年二月詔諸路轉(zhuǎn)運、 開封 知府、諸知州少卿監(jiān)以上并兼勸農(nóng)使,其餘知州軍通判并兼判農(nóng)事,令自今除授依此?!?宋 范成大 《離堆行》:“我昔官稱勸晨使,年年來激西江水?!?/div>
《國語辭典》:科第  拼音:kē dì
1.依科別考核以定其等第。《漢書。卷九。元帝紀》:「詔丞相、御史舉質(zhì)樸敦厚遜讓有行者,光祿歲以此科第郎、從官。」
2.唐以來設科取士,因次第有甲乙,因稱科舉為「科第」。《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自古用文武才略為輔佐者,怎盡由科第耶?」宋。蘇軾 和邵同年戲贈賈收秀才詩三首之三:「生涯到處似檣烏,科第無心摘頷須?!?/div>
《國語辭典》:朝士  拼音:cháo shì
1.職官名。掌建邦、外朝、官次和刑獄等事。
2.泛稱朝廷中所有官員?!度龂尽>硪欢?。魏書。崔琰傳》:「琰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須長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憚焉?!鼓铣巍⒘x慶《世說新語。言語》:「陶公疾篤,都無獻替之言,朝士以為恨?!?/div>
《國語辭典》:校書(校書)  拼音:jiào shū
1.??庇喺龝!度龂尽>硭囊?。蜀書。向朗傳》:「年踰八十,猶手自校書,刊定謬誤?!?br />2.職官名。古代掌理??钡浼墓倮?。
3.唐代薛濤是四川一帶的名妓,能詩能文,文人胡曾贈詩:「萬里橋邊女校書,枇杷花下閉門居?!购笠孕鵀榧伺膭e稱。
《國語辭典》:除書(除書)  拼音:chú shū
任命官職的文書。唐。白行簡《李娃傳》:「未及發(fā)而除書至,生父由常州詔入,拜成都尹,兼劍南采訪使?!埂陡;萑珪?。卷一。筮仕部。拜客宴會》:「除書既下,其本地鄉(xiāng)紳,想見父母豐采。」
《國語辭典》:選人(選人)  拼音:xuǎn rén
唐代稱候選的官員?!杜f唐書。卷九二。韋安石傳》:「后為吏部侍郎,常病選人冒名接腳,闕員既少,取士良難?!?/div>
《國語辭典》:烏紗(烏紗)  拼音:wū shā
古代官員所戴的帽子。金。史旭 梨花詩:「今日傳觴似年少,一枝香雪上烏紗。」也稱為「紗帽」、「烏紗帽」。
《國語辭典》:烏紗帽(烏紗帽)  拼音:wū shā mào
以烏紗制成的帽子。原為便帽,明代始定為官帽,亦指官職?!睹魇贰>砹?。輿服志三》:「文武官常服,洪武三年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lǐng)衫、束帶為公服?!挂卜Q為「紗帽」、「烏紗」。
《漢語大詞典》:烏紗髻(烏紗髻)
罩著黑紗的發(fā)髻。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六:“見 憶娘 戴烏紗髻,著天青羅裙,眉目秀媚?!?/div>
《國語辭典》:太君  拼音:tài jūn
1.唐、宋時群臣母親的封號,有郡太君、縣太君。宋。高承《事物紀原。卷一。太君》:「唐制四品妻為郡君,五品為縣君,其母邑號皆加太君。封稱太,此其始也?!?br />2.對他人母親的尊稱?!段宕菲皆?。漢史。卷上》:「咱是得個太君的言語,怎生是來耍你?」
《漢語大詞典》:為真(爲真)
官員由暫時代理轉(zhuǎn)為實授。漢書·韓延壽傳:“入守左馮翊,滿歲稱職為真?!?span id="e8fbzxi" class="book">《漢書·王尊傳》:“遷光祿大夫,守京兆尹,后為真,凡三歲?!?/div>
《國語辭典》:冠冕  拼音:guān miǎn
1.冠帽的總稱。也作「冠絻」。
2.仕宦,又指高官高位?!度龂?。卷二七。魏書。王昶傳》:「今汝先人世有冠冕,惟仁義為名?!?br />3.領(lǐng)袖。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明詩》:「觀其結(jié)體散文,直而不野,婉轉(zhuǎn)附物,怊悵切情,實五言之冠冕也。」
4.堂皇大方。《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匡先生在此取結(jié)赴任,恐不便到茶室里去坐,小弟而今正要替生生接風,我們而今竟到酒樓上去坐罷!還冠冕些?!?/div>
《漢語大詞典》:冠珥
(1).即日珥。為突出在太陽邊緣外面的發(fā)光氣團。日全食時,用肉眼可以看見,其色火紅。周禮·春官·眡祲“四曰監(jiān)” 漢 鄭玄 注:“監(jiān),冠珥也?!?賈公彥 疏:“謂有赤云氣在日旁如冠耳。珥,即耳也。今人猶謂之日珥?!?span id="zydb227" class="book">《晉書·天文志中》:“冠珥背璚,重迭次序,在于日旁也?!?span id="hgcwomt" class="book">《新五代史·司天考二》:“ 五代 之際,日有冠珥、環(huán)暈、纓紐、負抱、戴履、背氣,十日之中常七八?!?br />(2).指首飾與耳飾。 唐 司空圖 《山居記》:“亦猶人之秀發(fā),必見於眉宇之間,故五峯頍然,為其冠珥。”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五:“見數(shù)婦人各買冠珥以入。”
《漢語大詞典》:武臣
武官;武將。主管軍事的官員。禮記·樂記:“君子聽鐘聲,則思武臣?!?唐 杜甫 《送陵州路使君之任》詩:“王室比多難,高官皆武臣?!?明 郎瑛 七修類稿·國事八·本朝內(nèi)官忠能:“鎮(zhèn)撫掌天下獄,極武臣之美選也?!?/div>
《國語辭典》:朝衣  拼音:cháo yī
臣子朝見君王時所穿的禮服?!睹献?。公孫丑上》:「立于惡人之朝與惡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箷x。張協(xié)詠史詩〉:「抽簪解朝衣,散發(fā)歸海隅?!?/div>
《漢語大詞典》:旌旆
亦作“ 旌旆 ”。
(1).旗幟。 晉 陸機 《飲馬長城窟行》:“戎車無停軌,旌斾屢徂遷?!?唐 高適 《燕歌行》:“摐金伐鼓下 榆關(guān) ,旌旆逶迤 碣石 間?!?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三:“﹝皇上﹞命選精騎萬餘人,扈行私從僕馬亦復踰萬,旌斾亙?nèi)N里?!?br />(2).猶尊駕、大駕。多用于官員。 唐 賈島 《送周判官元范赴越》詩:“已曾幾遍隨旌旆,去謁荒郊 大禹祠 ?!?宋 蘇軾 《與范蜀公書》之一:“日望旌旆之至,不敢復上問?!?清 惲敬 《上舉主笠帆先生書》:“前者旌旆自 江西 移 湖南 ,士聚於庠,商告於市,民要於野,愿一叩首馬前?!?br />(3).借指軍旅。太平廣記卷一九○引 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高駢:“樓櫓矗然,旌斾竟不行,而驃信讋慄?!?/div>